摘要:社会保险制度是指在国家的强制下进行的一项制度,这种制度要求企业和员工双方缴费,目的是为了保证劳动者在年老、生育、失业或者遭受重大疾病、工伤等状况时能够生活,能够得到保障的一种福利制度。电力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当前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之时,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既要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保证企业员工的企业利益,又要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对企业和员工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
一、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养老保险改革和完善的需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政府越来越重视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开始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功能;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对企业职工合法权利有效的维护,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因此,就需要结合相关要求和规定,对养老保险金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将全额收缴和全额拨款模式给运用过来。养老保险对于企业职工十分重要,因此,这些钱财一定要禁止挪用;要保障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帮助其对各种保险费用进行缴纳,包括失业、养老等。
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电力企业大力构建和完善了工伤及养老制度,电力企业成立了预防机制,将工伤率挂钩于工伤保险,这样对于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在生育保险方面,将相应的津贴策略制定出来,比如补贴生育妇女,这样就可以有效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伤和生育保险,将策略效果给更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构建基本医药卫生制度的需要。新时期,将会日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系需要在整个企业体系中所覆盖,包括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这样就可以将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给电力企业的员工,增强了服务的便利性和有效性;电力企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相比,只有较低的卫生医疗服务水平,并且有着较高的药物费用。因此,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医药卫生制度。
二、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高
企业和员工对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大,且开展的实效性不强,制约了电力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水平,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工作效率。员工对社会保险的认知不强时,个别企业和工作人员在为员工参保与缴费时,仅仅将缴费视作一种任务,存在能拖多久是多久的惰性心理。
(二)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制度标准不统一,管控机制有待完善。就目前电力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上的具体执行情况来看,社会保险管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在构建管理体系时,对各项权责的分配不够合理成为制约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发展的一项关键性要素。管理制度未对社会保险管理的相关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设定,这样一旦出现社会保险管理问题,部分人员会互相推诿,无法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也是当前面临的突出性问题。
(三)社会保险管理考核体系不健全
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必须运用相应的监督机制来约束与规范。企业管理人员中,社保岗位人员配备不足,多是兼职人员,且社保岗位基本为辅岗。有的社保工作人员履职能力不强,对社会保险政策、制度理解不透彻,直接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有的工作人员岗位责任意识不强,在多项工作发生交集的时候,只求过得去而忽略了质量。由于缺少明确的考核标准,对执行力不强、工作完成质量不到位等情况没有好的约束办法和改进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力企业员工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实施的主要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社会保险工作是一项管理与服务并存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正确地认识保险工作,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首先,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合理地对待保险服务,在工作中加强责任感,从而稳定管理团队。其次,在管理中要树立科学的服务思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原则,强化工作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果。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普遍性、保障性和强制性,因此在进行保险工作管理的时候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工作人员自身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积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让社会保险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完善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制度
在新改革下的社会保险工作制度建设中,需要借鉴传统管理中的优点和经验,多思考,从而完善现阶段的工作管理制度。首先,要创新管理模式,重新整理社会保险中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避免岗位的重复和工作人员的冗余;明确固定的责任人,这样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还能够提升保险工作的效率。其次,要创新管理工作方法,例如建立保险数据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企业员工充分查询、利用社会保险的资源信息,这样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少工作时间,进而提升工作效率;电力企业要加强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比如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将服务的水平和管理的水平相关联,从而调动员工的保险积极性。
(三)强化社会保险管理意识
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环境下,电力企业的保险制度也要与社会保险相适应,加强工作的稳定建设,让电力企业的保险工作步伐与社会保险改革相一致,企业的社会保险改革要强化服务、定位、任务等意识,结合现阶段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强化员工的社会保险意识。员工的保险意识对于社会保险工作发展非常重要,要对员工加强社会保险工作的宣传、讲解,让员工有着正确的保险意识,从而主动参与到保险工作中,自觉缴纳保险费用。电力企业要按照社会保险发展的整体局势进行本企业的保险工作管理,从而让社会保险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完善社保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工作水平
经过对部分电力企业的了解,发现其在管理制度方面还稍有欠缺。因此,电力企业还需不断完善对社保的管理制度,节省多余的人力,并提升社保管理的工作效率。在完善社保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需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准确的整理,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保证员工的社保资源数据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加强对社保管理制度的优化,可结合鼓励机制,在对员工进行评比总结时,可利用社会服务水平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为保证社保得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与管理,应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相关的行政部门可对其进行监督,也可与多个部门配合,互相监督社保资金的管理工作,例如:企业内部的财政、监察等相关部门。此外,还可利用当今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群众能够监督渠道,为人民群众以及企业内部员工提供发表意见或建议的平台,使其社保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充分的监督。此外,在员工树立正确社保理念的同时,还需鼓励企业员工积极配合社保工作的管理与发展,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增强其责任心,社保管理人员需及时了解关于社保制度的变化并将其完善,遵守工作原则,保证管理资料的准确性,使该项制度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满足员工的基本权益。
(五)注重对医疗服务费用的监管
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中,需联合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共同监督。对医疗费用的支出进行监控、检查以及审核,及时发现虚假的医疗服务行为以及费用支出,减小对相关费用使用情况调查所间隔的时间,优化医疗服务费用的支配情况。建立上通下达的医疗服务费用监管机制,确保费用的明确使用。
结束语
社会保险政策的提出代表着国家的发展以及人均生活意识的提升,在电力企业中注重对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该项制度深受国家重视,完善社保的管理制度,在实际的管理与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将其解决,为电力企业的顺利发展做出有力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晓敏,杨启明.探究创新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41+43.
[2]吴蓉.浅议电力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J].企业技术开发,2018,34(21):28-29.
论文作者:张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社会保险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工作论文; 社保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