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梦的生命内涵_梦境论文

论梦的生命内涵_梦境论文

论梦境的人生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梦境论文,内涵论文,人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境界”一词最初指的是疆域,如《后汉书·仲长统传》:“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唐代中期以后,境界逐渐成为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的重要术语。人生境界的说法始自现代哲学家冯友兰,他认为中国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高人生境界。为此,他提出四种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实,人生境界不能只局限于这四种类型。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从人生学的角度挖掘梦境的内涵,把梦境提升为一种人生境界。

本文在展开论证之前,首先提出“在感”和“不在感”这两个核心概念。这两个概念对于我们界定梦境的人生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知道,人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体验,人生体验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笔者认为,从宏观的角度可把人生体验分成“在感”与“不在感”两大类。

“在感”是一种抽象而贫乏的无规定性,同时又潜在地包含人生体验的所有规定。“在感”不是从“内”而来,也不是从“外”而来,而是从人的存在这一基本事实中“升”起来的。换言之,我们是被抛进“在感”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在《健康人格》一书中指出,儿童的自我觉知从出世到几个月之间的某个时候开始。据此可以认为,“在感”在摇篮时代便象影子一样伴随我们,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以致让我们难以察觉到它的存在。一方面,以纯粹整一的方式存在的“在感”是最初的、未被歪曲的、抽象的“现身情态”,它类似于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大全”。“它(指大全——引者注)不是我们某一时候的知识所达到的视野边际,而是一种永远看不见的视野边际,不仅如此,一切新的视野边际又都是从它那里产生出来的”①。另一方面,“在感”又不是一团混沌,在一定条件下它总要绽露出具体的规定。“在感”能够从背离的角度开展自身的可能性,通过各种具体情态表现人生体验的“大全”。总之,“在感”是抽象和具体的辩证统一。

每个人都通过“在感”确证自己的生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通过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身。具体化的“在感”将我们带进引人入胜的愉悦状态。当这种愉悦跃升到最高层次时,那种销魂夺魄的“高峰在感”便会出现。马斯洛曾经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高峰体验”的概念。在笔者看来,“高峰在感”是对“高峰体验”的本体化。“高峰在感”是人对自身存在终极价值的瞬间领悟和享受,它可能是如醉如痴、压倒一切的狂喜,也可能是欢乐至极、强烈无比的幸福感;它突如其来,转眼即逝,有语言无法表达;它飘忽不定,神秘莫测,用理性无法穷究,“高峰在感”在各不相同的境遇下发生,但主观感受却彼此相似。诗人面对自己新出版的诗集所产生的“高峰在感”,与数学家成功地证明了一道数学难题所获得的“高峰在感”,在本质上没有差别。

“高峰在感”的来源十分普遍。正如马斯洛所说:“这些美好的瞬间体验来自爱情,和异性结合,来自审美感受(特别是对音乐),来自创造冲动和创作激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和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里,在海滩上,在群山中,等等),来自某种体育运动,如潜泳,来自翩翩起舞时,……”②

领略“高峰在感”的人似乎窥见了终极的真理和生活的奥秘,好象突然步入天堂,达到了和谐、化一的完美境地。恰如歌德笔下浮士德的感慨:“美啊,请你停一停!”

然而,“高峰在感”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经常发生,原因在于它不断受到排斥和压抑。“在感”的具体化过程就是它与它的对立面此消彼长的过程。认为某物只是肯定的,不懂得任何特定物同时包含否定的方面,这是缺乏辩证思维的表现。“在感”是人生体验的肯定形式,相应地,还存在着人生体验的否定形式,即“不在感”。始源性的“在感”是抽象的整一,但它又不是空无,因为它自在地包含着否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感”必然要转化为自身的“他物”,这样才符合辩证发展的本性。既然“在感”是确定的,那么由“在感”设立的“不在感”也同样是确定的。

什么是“不在感”呢?简单地说,“不在感”就是人对死的觉知。笔者用“不在感”代替死,不是概念的游戏,而是有着深刻的理由。众所周知,人是有死的,死是在世的终结。但是,对活着的人来说,死永远是一种观念上的东西。死不可能是“我”的经验事实,“我”永远不会知道“我”自己已经死了。死是“我”的一种无时不在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取消了“我”所有其他的可能性。维特根斯坦指出:“对于现在的人生来说,没有死。死不是人生中的一个事件。它不是世界的一个事实”③。只有别人的死,死对于“我”来说只能是“不在感”。可见,“不在感”是对死的人生学阐释。只要人生存着,就时刻被抛进死这一极端的可能性当中。因此,“不在感”是人生的最大焦虑。

“不在感”的个体发生始于童年。据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格塞尔的研究,5岁的儿童尚不知道一个死者和眼前的一个活人之间有什么区别,死离他的经验太远。有些早慧的儿童也会模糊地产生关于死的意识,但却认为死是可以逆转的,死者有一天会复生。6岁的儿童开始对死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但不相信自己会死。到7岁时,儿童朦朦胧胧认识到凡人皆有一死,自己也会或早或晚地被死神带走。可以认定,清晰的“不在感”形成于儿童8-9岁的时候。

在童年时期,“不在感”悄悄地侵入我们的灵魂,与我们终生为伴。有时“不在感”表现得如此强烈,以致于个别人恨不得自毁生命;有时“不在感”似乎又荡然无存,因为它被愉快的情绪遮蔽住或压抑于无意识深层。一旦事过境迁,扫兴的情绪或精神分裂的体验又不可避免地袭来。

如果说“在感”使人乐在高峰的话,那么“不在感”则将人推下深渊。

有了“在感”和“不在感”这两个概念,我们便可以有条理地对梦境的人生内涵进行分析。换句话说,梦境之所以能够提升为一种人生境界,关键在于它具有“在感”和“不在感”这两个人生体验的层面。具体论证如下:

(一)“不在感”的可视世界。

人在大千世界中生存,“不在感”会不经意地袭步心头,无象无形,混沌一片。只有梦境里,“不在感”才演化成一连串有情节而无逻辑的模糊形象。梦境似乎是荒诞不经的,但蕴含于其中的“不在感”却是真实的。据研究梦的学者乌依德与哈拉姆提供的数字,58%的梦是痛苦不祥的,许多梦令梦者难以忍受以致突然惊醒。28.5%的梦虽然具有愉快的内容,但在其显意后面的隐意仍是“不在感”。这说明,在人的潜意识奔突运行的“不在感”经常地、大量地出现在梦境中。

弗洛伊德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精神分析引论》中认为,“死本能”(即“不在感”)是梦境达成的前提条件和主要内容。梦者之所以营建梦境,是因为他对清醒世界失去了兴趣,有意地躲避和隔断那些来自清醒世界的刺激。“我们本不愿入世,因而和人世的关系,只好有时隔断,才可忍受。”④有些梦者象球一样蜷曲着身体,和在子宫内的姿态相似。也可以说,梦者把梦境当成出生前呆过的子宫:温暖、舒适、各种刺激绝对地消失。梦境是有死的醒,让人率先尝到死的滋味。每天早晨醒来时,我们似乎又重新降生了。

令人不快的“不在感”为什么偏偏在夜间骚扰我们呢?这是因为,“不在感”是不速之客,清醒的意识排挤它,理性的认识压抑它,使它不得不隐藏在潜意识的深层。而在夜间睡眠时,“超我”的监督作用松弛下来,“不在感”乘机闯入梦境。这就是哈特曼所说的“人生忧患皆出现在梦中”的缘由吧!

梦境是愿望的达成,而愿望又是多种多样的,美好的愿望在梦境中就难以达成。所以,确切地说,梦境是最原始的、最常见的愿望——“不在感”的达成。文学可提供这方面的佐证。象征主义诗人经常通过梦境叙述生活中难言的悲苦。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成功地把诗与梦境融合在一起,写出许多神秘而哀伤的作品。

(二)“在感”的阴影世界。

梦境不仅表现“在感”的内容,而且是确证“在感”的证据。原始人从梦境中引申出灵魂不死的观念正说明了这一点。恩格斯曾指出:“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⑤既然灵魂是不死的,那么就没有理由去设想现世生存本身缺乏根据。这种认识可以说是原始人的精神支柱。

进入文明时代的人类尽管摒弃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但仍然相信梦境能为人的生存提供某种意义。叔本华的“自失说”显然取材于梦境。请看叔本华对“在感”世界的描绘:人在直观中沉浸,被幻象的对象绝对地充满,迷恋眼前壮丽的景观,忘却了自身,完全自失于对象之中,成为一个无意志、无痛苦、无时间的纯粹主体。“这时情欲的狂澜,愿望和恐惧的迫促,〔由于〕欲求〔而产生〕的一切痛苦都立即在一种奇妙的方式之下平息下去了。原来我们在那一瞬间已摆脱了欲求而委心于纯粹无意志的认识,我们就好象进入另一个世界,在那儿,〔日常〕推动我们的意志因强烈震撼我们的东西都不存在了。认识这样获得自由,正如睡眠与梦一样”⑥。这就是说,现实世界不能令人满意,如果象梦境般的“自失”状态永恒化为人的真实生活,人类就有希望得救了。

综上所述,梦境既包括“在感”因素,又包括“不在感”因素,二元张力适度保持,体现出人生体验的瞬间自由性。正如柏格森所说,人在醒时“有所志愿”,而在梦境中,“放身自由,不再聚精会神于一点之上,无所志愿”。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梦境看作人生的一种审美境界。

尼采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生梦境的具体内容。他指出,从本质上说,梦境是日神冲动的形象世界,是外观的外观,它遵守适度、克制、静穆的原则,因而给人的生存蒙上一层美丽的光辉。依靠梦境,人们得以抵御住酒神挟来的“不在感”的狂涛巨浪。希腊人之所以未被“不在感”完全吞噬掉,是因为他们的头上有梦境光辉的普照,能够徜徉在纯净的、远看一片光明的静观当中。梦境体现出一种人生态度,即不在狂暴中沉沦,而要向上超升去执迷于一种幻觉和外观。

梦境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因为它包含丰富的人生内涵。举例来说,《红楼梦》是曹雪芹在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心绪之作。《红楼梦》在前八十回就有二十几处梦境,其中第五回专门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这些梦境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交汇在一起,巧妙地表达出“人生如梦的主旨”。人生的滋味在曹雪芹看来不过是红楼一梦而已。如果取消了这些梦境,这部小说就难乎其为《红楼梦》了。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布洛东宣称,没有哪一个领域比梦境更能表现人生。为此,超现实主义作家还人为地制造梦境,以期发现更多的东西。

梦境给人平和的心境和迷蒙的感受,前途的虚妄、命运的狡黠以及世间的悲悲喜喜似乎隐匿不存,整个人生如同一幅纯净的图画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庄子有一回梦见蝴蝶,也许是太投入了,醒来后竟分不清是庄子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庄子。翻开《庄子》一书,我们会不知不觉地为梦境的人生状态所感染。庄子告诉人们:进入梦境的人生状态的第一步是“心斋”,即洗去心中一切尘垢,目要无所见,耳要无所闻,心要无所知,如明镜般洁净,如泉水般清静。“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虚者,心斋也。”⑦“心斋”要求人们摆脱庸俗卑琐之事的搅扰和牵累,使内心世界纯然虚明、一尘不染,观照万有之浮沉,欣赏天地之大美。虚静是“心斋”的妙道,做到了“心斋”远远不够,达到梦境的人生状态还要有第二步——“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⑧。内心虚静的结果是忘掉一切,忘己、忘物、忘是、忘非、忘古、忘今、忘寿、忘天,洒脱太清,洗尽尘光。进入梦境的人生状态最后一步是“朝彻”,此时,旭日初现,照彻环宇,横绝苍冥,无为无形,人体悟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极境。

我们通过庄子的寓言可以了解梦境的人生状态的具体内容。解牛的庖丁形如舞,声如乐,以神遇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削木为鐻的梓庆,凝神敛气,不考虑庆赏爵禄,不在乎非誉巧拙,达到忘我的程度;承蜩的佝偻者身如槁木,心似死灰,置天地于不顾,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几则寓言说明只有唯道集虚,如入梦境,方能出神入化,体味人生的真意。

梦境看似泯灭物我的界限,实际上要求人与世界打成一片。梦境看似无知无觉,实际上表达了一种最为清明透彻的意识。正因为如此,庄子指出,梦境合于自本自根的道,超越功利得失的考虑,使人进入活跃、无碍的状态。儒家、墨家过于看重功利,为外物所累,活得太累。道家则独辟蹊径,找到了一条纯粹静观、潇洒自由的人生道路。

沉浸在梦境中的人心如止水,摆脱掉一切恼人的纠缠,体验到一种内在的、深广的快乐。他自知在梦境中生活,但以做梦为满足,还经常鼓励自己说:“这是梦,我要把它继续做下去!”

梦境的人生状态只是一种譬喻,它与消极遁世的观点不可同日而语。按其底蕴来说,梦境是无为而为的玩索。庄子曾说,消除过多情欲的干扰就能做到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梦境的审美意义对于人生具有无用之用。有人说:人生如梦。但是,每个人只有一次梦的机会,为什么不努力做一个轰轰烈烈的梦呢?可见,梦境作为人生的审美境界,貌似消沉,实则催人奋进。

注释:

①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1971年英文版,第18页。

②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③维特根斯坦:《1914-1916年笔记》,1961年英文版,第74-75页。

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页。

⑥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6页。

⑦《庄子·人世间》。

⑧《庄子·大宗师》。

标签:;  ;  

论梦的生命内涵_梦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