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摘要: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和巩团中,存在着众多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威胁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错误的倾向和思潮。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化”便是一种过分弱化甚至否定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它的存在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对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儒化中国思潮下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儒化;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中国共产党建党97年来,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样三次前后相继的历史性飞跃。然而,在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中,出现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化”现象,它倡导把儒教定为国教,建立“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用儒家学说代替马克思主义,儒化共产党,儒化社会主义,儒化马克思主义。因此,在儒化中国思潮风行之时,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新时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为何出现儒化中国思潮
对主流意识形态“儒化”的原因较多。首先,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伴随着经济、政治、军事上的成功,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必将逐渐回归,文化民族主义也必然随之兴起。”[1]所以,有人提出“要复兴中国就要复兴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复兴儒家文化,复兴需家文化的捷径莫过于把儒教确立为国教。”[2]
其次,深层次原因在于“当代中国的问题”的推动。这些问题是全方面的,但主要是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引起的,既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我们都不拥有来自价值观和道德的软力量。“而今,民间已不再接受马克思主义,官方坚决拒绝自由民主主义,新权威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都不足以一柱擎天其他主义或思潮,如新左派、新儒家、新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等等,就更加单薄了。”[3]从这方面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化”的出发点似乎是为了“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具有“合理性”,但其虚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和功绩的理论前提却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直接原因在于“国学热”的兴起。“国学热”的兴起,推动了儒家文化复兴,给“儒化”论提供了舞台。如论者所言,“近年来,民间的儒家文化复兴运动如火如荼,如发表宜言、联名倡议、上书立法机关、从事学术研究、召开学术会议、出版图书、成立研究和教学机构、开办网站和论坛、祭孔、推广汉服、宣传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开办课外国学班、办私塾、办书院、组织会讲等等。总的来看,参与这一运动的人数迅速增加,组织形态和活动方式日趋丰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并且在整体上不断拓展和深化。”[4]
二、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5]因此,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过去了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东西;而是与现在和未来相联系的东西,是对今天的人们十分宝贵、值得今天的人们倍加珍惜的东西。对于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价值与意义,习近平作了反复的强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6]传统文化的这些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价值和意义,使传统文化融入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中,这就提出了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第一个根据。
习近平又指出,传统文化尽管对于今天的人们有着重要性,但还必须看到,传统文化毕竟是在古代社会中创造和发展的,毕竞是建筑在过去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之上的,其中除了精华之外,还有槽粕;除了积极的内容外,还有消极的内容;除了至今还有价值的东西外,还有在今天已经过时了的东西。他说:“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槽柏性的东西。”[7]由此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其中的糟柏、消极的内容、在今天已经过时了的东西,当然要加以鉴别、批判和扬弃;对于其中的精华、积极的内容、至今还有价值的东西,也要使之与今天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与今天的社会发展相结合。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融合
首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知识论的立场都表示了排斥,都反对将“人”置身事外的观照方式,都主张内在的超越的领会方式。例如,天人合一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强调“感性的活动”反对“感性的直观”,强调人的参与性是契合的。
其次,从内容方面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强调实践性,都强调实践过程中的意义生成的辩证法。孔子讲“学而时习之”“述而不作”,从来不会脱离实践活动本身而以外在认识的姿态对外在世界进行打量,而总是强调在实践中去领悟。孔子认为的“述”包含当时的时间,环境等多维背景信息,而“作”抽掉了当时的情景,无法准确表达“述”的内涵。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述而作”容易陷入误区,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可以互融互通的。
最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有其深刻的必要性。其一,两者的融合是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的需要;其二,两者的融合是中国人健全发展的需要;其三,两者的融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其四,两者的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结语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便是对“儒化”中国思潮的有力反击及控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发展和弘扬了自身的精华,抛弃了自身的糟粕,实现了自我提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产生的当代中国新文化,不仅为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提供了理论指南,而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因此,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扫除意识形态障碍。
参考文献
[1]康晓光.《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J],战略与管理,2004:2.
[2]康晓光.《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J],战略与管理,2004:2.
[3]康晓光.《文化民族主义论纲》[J],战略与管理,2003:2.
[4]康晓光.《软力量建设与儒家文化复兴》[J],天涯,2007:1.
[5]毛泽东.《论新阶段》[M],重庆:新华日报馆,1939:30.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55.
作者简介:李华(1995-),女,河南新乡人,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论文作者:李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意识形态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论文; 思潮论文; 主流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