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葛航

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葛航

身份证号:32132319920809xxxx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至关重要,只有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避免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混凝土的使用方法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混凝土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利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作为参考给予相关技术人员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建筑主体;混凝土浇筑;工艺质量;控制分析

前言

在结构日益复杂的建筑工程当中对于混凝土的使用方法也越来越丰富,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施工准备

1.1 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对工人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须详细说明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混凝土浇筑前还须对班组进行口头交底,重要强调柱与梁、梁板与剪力墙混凝土标号的控制,振捣间距、振捣时间等。

1.2 料斗、串筒、振动器等机具设备要准备充足,应有备用的振动器,所用的机具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1.3 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应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下雨施工时采用塑料薄膜混凝土盖好,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根据工程需要和季节施工的特点,应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所必须的防雨、防暑等物资。

1.4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规定,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接缝的密合情况。模板、钢筋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浇筑。

2.安全措施

2.1一般要求

2.1.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并系下额带。戴安全帽不系下额带视同违章。视结构情况,在浇注前把安全网满布。

2.1.2浇注梁柱混凝土时,无法采用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得低挂高用,操作中应防止摆动碰撞,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2泵送的安全要求

2.2.1混凝土泵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专职司机操作,司机就是整个设备的负责人。要严禁非司机操作。

2.2.2安全防护装置,诸如警告指示信号,格栅,防护盖等等,必须在显而易见的位置,不得拆除或用它物代替。

2.2.3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对混凝土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模板施工的过程中,其施工手段和施工工艺也在逐步的提高与完善。

3.施工过程

3.1浇筑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1.1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应集中布料,防止堆积或振捣不充分,并由远而近、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3.1.2浇注柱、剪力墙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则在浇注时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振动器作业:

3.2.1浇梁混凝土时,插入式振动器的振动方法有2种,一种是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另一种是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o~45o.

3.2.2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3.3具体浇筑部位应当注意:

3.3.1当柱的混凝土标号等级大于梁一个等级以上时,为保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可采取适当措施,

3.3.2在浇注梁板混凝土时,如施工缝出现初凝,应在浇筑梁板混凝土前,凿去水泥薄膜、表面上的软弱混凝土层,清除垃圾,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积水。在浇注梁板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面上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3.3.3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宜先铺设脚手板),不得移动预埋线管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移位,应及时纠正。

4.混凝土养护

4.3.1普通混凝土浇筑完后12h内,应及时对混凝土采取覆盖并保湿的养护措施。常温下混凝土表面可覆盖麻袋片、草垫、塑料薄膜等并浇水保持湿润进行养护;对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的部位可涂刷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

4.3.2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水。

4.3.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3.4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

5 注意问题

5.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基础、柱、墙根部下层台阶浇筑后未停歇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以致上层混凝土根部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5.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以致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而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5.3麻面:模板表面不光滑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脱皮麻面。

5.4孔洞:原因是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过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5.5缝隙及夹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者未浇筑底浆等原因造成缝隙、夹层。

5.6 现浇楼板和楼梯上表面平整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抹平工作未做到位。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因素较多,这就需要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抓住重点,控制质量,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法,做好专项技术交底,加强现场管理力度,责任落实到人,确实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加强对混凝土制作、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使混凝土浇筑质量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04-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4-01

[2]林婉华.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王强.现浇混凝土施工[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论文作者:葛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分析论文_葛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