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编委会换届公告(论文文献综述)
郝时宇[1](2021)在《C市联通基站回传网络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以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手机导航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应用快速发展的基础是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与运营商通信网络的大规模覆盖。从2009年3G网络在我国正式商用到2014年以后4G网络的全面部署,再到2019年5G商用牌照发放,十年间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跨越了3代。在全国性通信网络快速更新换代的背后,是大规模工程建设的支撑。2014-2019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数量由340万个增长到841万个;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由2046万公里增长到4750万公里。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论文以笔者亲身参与过的一个典型的通信工程项目——C市联通2019年基站回传本地网络建设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项目组对以往项目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充分考虑了客户需求和项目现场实际,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质量管理方法,不仅达成了项目启动之初定下的质量目标,而且收获了客户的满意和信任。本文总结了项目组在C市项目中的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评估四个主要质量管理环节的实践过程,初步形成了一套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或可为全国千余个同类型基站回传网络提供参考。管理,可以理解为管人理事。按此划分,在本次C市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对人的管理,包括明确质量目标责任人、建立制式沟通机制、规范重大操作流程、加强人员资质审核和培训、制定外包商考核规则等;对事的管理,包括项目设计方案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的标准化、项目质量自检与抽检制度的标准化等。本项目对人和事的综合管理,涵盖了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在达成工程指标的同时,聚焦于客户满意度,力图从多方位提升项目的整体质量,诠释了精益求精、客户至上的工程服务精神。5G时代已来,通信工程的项目管理也将进入新的时代。本文总结的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经验,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研究和项目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付松青[2](2019)在《基于功能系统的汽车产品认证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已经连续九年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汽车产品认证制度自推行以来,在引导市场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公共利益,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目前汽车产品认证领域,强制性产品认证更多是“准入型”认证,“技术引领”的效应不强;另一方面,从技术来说,当前汽车产品认证的对象除整车产品外,就是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独立认证,这种认证方法并未综合考虑汽车整车、系统、零部件的组成链关系,导致了汽车产品认证试验项目过多,加重了企业负担,不利于汽车行业高质量的发展。因此,本文参考了国外先进认证认可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系统的汽车产品认证创新模式,通过将功能系统认证与原整车和零部件独立认证有机结合,将一些整车认证项目和零部件认证项目转化为功能系统认证项目,从而提升认证效率,减少和优化认证检验项目,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基于功能系统的汽车产品认证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功能系统的概念,提出了认证单元的划分原则。根据功能系统划分原则,将汽车整车划分为了11个单元,并给出了“汽车产品认证功能系统划分清单”。根据“汽车产品认证功能系统划分清单”,选取了商用车制动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2种具有代表性的功能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二者的研究模型,并给出了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根据开发出的认证技术方案,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功能系统的汽车产品认证技术能按照标准要求科学合理的评价汽车产品性能,在不降低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的情况下,能帮助企业减少产品认证试验项目,减轻企业负担,具有客观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蔡褀[3](2017)在《政府审计的揭示效应和威慑效应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分权改革这一制度设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分权改革机制重视激励忽视监督,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经济体量的累积,制度上的激励将面临失效。特别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分权改革制度缺陷浮出水面。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下滑,但经济转型却尾大不掉。为此,近年来政府审计作为监督机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拟补了分权改革的缺陷,促进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理论发展的滞后,政府审计功能依然局限于监督。本文通过对中央分权和政府审计文献的梳理发现政府审计不仅可以在监督方面具有揭露效应,同时对于政府官员具有威慑力。与此同时,通过对比委托代理理论和威慑效应理论发现两者具有相似的性,以此发现政府审计的威慑效应。这是以往研究未有触及。因此,文章以分权改革为背景,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和威慑效应理论,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在经济分权的背景下,政府审计的揭示效应和威慑效应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路径。并且利用2007-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政府审计的威慑效应和揭示效应均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显着的影响。揭示效应在短期内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是提高经济发展的合理性为前提,最终促进了经济的长期发展;而威慑效应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威慑效应时效性有一定的滞后,但威慑效应在中长期具有持续的影响力。这表明政府审计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一方面通过揭示问题降低了经济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威慑力遏制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长期的经济发展效益。
董荣[4](2017)在《中欧空间科学合作的建立与“双星计划”的实施》文中研究说明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近20年的时间里,中欧空间科学领域互动次数日益频繁,合作机制渐趋成熟。“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作为一个重大空间科学项目,成为中欧空间科学合作历程的里程碑事件。本文系统分析了中欧空间科学合作的建立与“双星计划”的实施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搜集中国20世纪50~70年代空间科学探测活动中特殊节点的相关史料,包括中科院1958年组建“581”组、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磁暴组成立过程、中科院1959年高空大气代表团访苏活动等,指出国家自身科学实力与国家间政治关系都是影响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因素。梳理中科院地球物理所联合上海机电设计院等单位建造T7火箭的档案史料,由此论述中国空间科技的起步阶段的艰难曲折过程。第二,以刘振兴重要学术理论成果——涡旋诱发重联理论的建立过程及其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并由此与欧空局取得的联系,冷战结束后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等来阐明中欧星簇(Cluster)科学数据系统项目合作的背景、契机。通过梳理此次合作过程,分析其对中欧空间科学合作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得出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石是双方互利的结论。第三,考察“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提出背景、项目立项、工程实施、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出“双星计划”的立项受到国内、外双重推力,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分析中欧合作在整个项目中发挥的作用,理清中欧空间科学合作建立历程,评价“双星计划”在中欧空间科学合作史上的地位,总结其对今后包括中欧空间科学合作在内的国际科技合作的启示。
黄林谦[5](2017)在《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简称“民参军”)对打破当前国防科技工业垄断封闭局面,利用高速发展的民用技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融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民参军”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积极推进“民参军”,而实际工作中,“民参军”在行业管理层面仍存在着管理体系交叉重叠、资质认证程序复杂、放开范围仍然有限、技术标准形成阻碍、定价体制缺乏激励、信息壁垒依然存在、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在民营企业自身层面仍存在着企业实力需要增强、企业管理有待规范、产品质量需要考验、保密条件亟需加强、持续保障能力有待验证等不足,限制了“民参军”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了当前“民参军”中产生问题的五个方面原因:顶层统筹统管机构缺位导致协调成本畸高、政策不均等导致不公平竞争、协作配套关系固化限制了民营企业参与、政策法规不完善导致主管部门约束手段有限、既得利益方或明或暗限制“民参军”。同时,通过对四个典型国家推进“民参军”分析,提出了当前推进“民参军”的工作举措:即解决好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实现对’民参军’形成军工核心能力的有效监管等两大问题,加快推进民营资本参与国有军工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希望能对下一步加快推进“民参军”与强化“民参军”全过程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徐纯[6](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刘满红,陈敏,刘国庆[7](2017)在《墒情监测仪器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墒情信息是反映旱情的关键指标,由于墒情监测仪器种类繁多,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参差不齐,产品实际应用情况与标称技术指标差异较大,墒情监测数据准确性得不到保证。通过墒情监测仪器检测技术研究和检测流程设计,对仪器全性能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和质量评定,为我国建设墒情自动监测站和国家防汛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旱情信息采集系统项目的仪器选型工作提供质量保障。
吕亚文[8](2016)在《PPP模式下廊坊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成为国家级发展战略,京津冀三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发展进程的全面推进,为河北省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尤其是地处京津中间地带的廊坊市,凭借良好的地理优势,大规模开展城镇化建设,伴随而来的是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迅速扩张。但是,长期以来,廊坊市城市基础设施大多数由当地政府投资、建设和运营,存在建设资金短缺、运营效率低下,服务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收费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廊坊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通过廊坊市的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整理说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客观地说明了廊坊市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各方面的现状,并就廊坊市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水平落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协同性不足、运营管理效能不高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明确廊坊存在缺乏存在稳定的资金来源、运营管理不合理、监管体系相对落后等原因。借助占有的各类文献,阐述国内外城市应用PPP模式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成功经验,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各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启示。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法,结合廊坊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合理应用PPP模式吸纳资本、协同PPP项目与城市整体规划、完善管理运营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李曼[9](2015)在《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受到新公共管理的巨大影响。香港公营部门改革,倡导将市场机制与企业的管理方法引进政府部门,新的管理方法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聘任方式。香港实行高等教育扩展计划,本着节能增效的原则,将新公共管理理论引进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设计中。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香港政府对高等教育削减资金,这对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高等教育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高校不得不对自身的管理方式做出调整,在教师聘任制度上引进市场运行机制与企业管理模式。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发展具备合理的体制环境。在外部治理上,大学具有完全的教师聘任权,政府无权干预,香港政府成立了教育统筹委员会、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香港学术评审局等中介组织,主要通过拨款、监督和评估三种手段间接影响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设计与运行。在内部治理上,香港各大学的治理模式可以简单的归纳为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各委员会通过校长向校董会汇报工作,但行政事务的管理与学术事务的管理是相对分离的,校董会对学术事务没有最终的决策权,学术事务由教务会及下设各委员会负责,而行政事务由校董会下设的各委员会负责,校友评议会作为大学的咨询监督机构。各部门职责明确,权力界限明晰而又相互制衡,同时各权力机构又能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大学教师的聘任属于学术事务的范畴,校董会下设的行政与计划委员会负责统筹,由教务委员会、院务委员会以及系务委员会负责实施,实现学术权力由上到下逐步转移。从规范层面分析,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包括了教师的准入、晋升、考核、薪酬、退出等一系列规范,是各大学学术制度运作的法律根基,这使得教师从准入到退出这一完整流程“有法可依”。综观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各个流程,可以发现其具有浓厚的新公共管理特征,体现出了新公共管理倡导的市场运行机制,大学教师准入、晋升、考核、薪酬与退出制度与新公共管理市场运行机制中的市场选择、市场竞争、市场监控、市场交易、质量保障不谋而合。从组织层面分析,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规范文本表达的是“法律的逻辑”,是规范制度操作中“有可为”与“有可不为”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度的表层。由表及里,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制度的设计背后都体现着一定的治理理念,表达着权力的分割博弈与权力的运行模式,这体现出制度的“治理逻辑”。深度剖析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发现也蕴涵着新公共管理的一些显着特点:首先,教师聘任的权力分散在各院系成立的叙聘委员会以及系主任和院长手中,他们对教师聘任均没有完全的决定权,彼此间形成相互制衡与咨询协商的关系,体现出新公共管理所倡导的“分权”这一观点;其次,教师聘任的权力由大学校董会通过权力的层层转授实现的,招聘副教授的权力由学术副校长转授于院长,招聘助理教授的权力由院长转授于系主任,这体现出新公共管理倡导的“权力重心下移”的主张;再次,教师的准入、晋升、考核等均由资深教授决定,发挥了学术卡里斯玛与教授治校精神,体现出新公共管理倡导的“公共问责”;最后,教师聘任制度的设计与运行既带有官僚制注重效率的特征也带有学术制度民主性的特征,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绩效管理”暗合。从文化层分析,香港地区大学组织文化突出表现为法治精神彰显、自由主义传统和人文主义取向,附着在这种组织文化基础上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具有权威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2003年,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引入了香港科技大学的教师聘任制度,两所大学教师聘任制度规范文本的设计理念相同,都将市场运行机制引入到教师聘任当中,但却出现了不同的治理逻辑,究其原因,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主要在于教师聘任制度与组织文化生态的融合。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带有很大的新公共管理特征,它强调引入仿市场竞争机制,这的确促进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学者的晋升也更加透明,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导致了学者学术发展水平的“马太效应”。以市场机制为设计理念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存在着危机:商业性与学术性发生冲突,教学与科研的分离,量化的教师考核制度抹煞了学术职业的特性,薪酬政策的变化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因此,如何在学术资本主义的大学时代秉承理性大学的优点,克服市场化和企业管理模式给教师的学术发展带来的弊端成为未来改革的方向。具体到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而言,未来的发展走向主要集中在推行终身教职职后评审政策、减少和限制终身教职的职位数量、加大绩效工资的比例以及确保同行评价在教师晋升中的主导地位上。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是现代大学学术制度的主体部分,受我国大学“后发外生型”特征的影响,中国内地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一开始就带有国家计划的色彩,在当时的环境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高校作为一个独立学术主体的作用被遮蔽。近年来,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不容忽视,但在改革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内地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我们需要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引进西方大学制度,同时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和深层思考,如制度背后蕴藏着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学术责任、学术自由以及组织文化等。通过研究香港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可以发现香港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从三个层面共同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三元建构:即完善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规范文本、健全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组织架构、融合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文化生态。目前,内地的人事制度改革已经从制度移植层面转向了组织建构层面,香港与内地同根同源,文化层面的建设可以通过两地携手合作。内地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在规范文本建设上需要以学术职业发展为根基,在组织结构建设上需要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在文化生态的建设上需要理性自觉的文化意识。
孙琦[10](2014)在《现代艺术语境中的室内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室内设计不仅是一种物质生产,更具有社会、文化和艺术方面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室内设计获得了越来越多无法预计的意义。本文拟将室内设计置于现代艺术的语境下进行系统研究,探求两者间的关联,并依据现代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艺术与室内设计的美学共性研究、现代艺术的观念对室内空间形态影响的整体性研究、现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影响的个案研究以及典型研究,论证现代艺术运动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以及两者的互相渗透关系。本文拟通过剖析这一典型的历史片断,提炼并推导出室内设计在艺术语境下的理论积淀成果,并通过具体史实案例的深入分析将理论成果与室内设计实践进行有效链接与转化,以确立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现代艺术与室内设计的美学共性研究主要通过艺术家与设计师的设计思想、美学观念的整理与分析,确立了最具代表性的“抽象主义思潮”、“构想未来”、“研判性”、“新颖性”和“话语意识”五个美学共性,并逐一展开分析,重点就抽象主义思潮与话语意识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论证,为本文的研究确立了美学的起点。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切入室内空间形态发展这一核心领域,选取了“元素化思潮”与“同时性”两个典型的现代艺术观念,展开其对室内空间形态影响的整体性研究。这部分的研究填补了室内设计研究领域的一处空白。首先通过元素的绘画源流、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引入以及元素化思潮在室内设计中的演进,论证了元素化思潮对室内空间形态构成的影响。其次通过绘画的时空观以及室内设计的时空观的梳理,从室内空间的视看方式(观者角度)以及室内空间的组织方式(设计师角度)两个方面论证了基于同时性观念的现代艺术对室内设计空间形态的影响。基于艺术观念维度上对现代艺术影响下的室内设计空间形态的整体认知,并依据现代艺术思潮发展的时间轨迹,论文就现代艺术思潮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展开个案的详细解读。重点论证了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风格派、纯粹主义、构成主义六大艺术思潮对于艺术思维的革新与拓展以及它们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的设计手法上的诸多启示,特别是艺术家的艺术手段中所暗含的类比于室内设计的构思理念与手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立体主义的绘画语法的确立与崭新的空间观念对室内设计的启示、以机械动感与物力论为纽带的未来主义实践、表现主义绘画与室内设计在哲学、团体与展览的组构范式以及“整体艺术”教学上的相似性以及表现主义在室内设计发展上所体现出来的前瞻性、风格派绘画技法与室内设计手法的对应性、纯粹主义绘画与室内设计在风格演变上的平行性以及构成主义在结构、材料、空间等方面为室内设计提供的方法。这部分的研究剖析了室内设计发展的内部与外部动因,较为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现代艺术语境下的室内设计发展状况。这部分的研究开拓了室内设计研究的新视野,即示范了以艺术为视野来研究室内设计的研究方法,既丰富了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现有成果,也确立了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价值。最后本文选取包豪斯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是在前文分化研究基础上的整合研究。重点论证了上述现代艺术思潮在包豪斯的更迭所导致的包豪斯教学与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包豪斯室内设计革新的研究在包豪斯的个案研究上具有开创意义,通过包豪斯室内设计的历程、室内设计教育和室内设计思想三个角度进行了包豪斯室内设计的专门研究,对以往将包豪斯建筑与室内设计等同起来,将包豪斯建筑灰白色、立方体的特质直接延展于包豪斯室内设计的长期误读进行了纠正,确立了包豪斯室内设计的革新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室内设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的历史时期的研究,在历史的研究中得到未来发展的启示,扭转室内设计的技术泛化现象,并使室内设计实现艺术性的还原。全文约145千字,140余幅图
二、《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编委会换届公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编委会换届公告(论文提纲范文)
(1)C市联通基站回传网络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2.1 项目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
2.1.1 项目的定义及特点 |
2.1.2 质量管理的定义 |
2.1.3 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
2.2 项目质量管理主要过程 |
2.2.1 项目质量规划 |
2.2.2 项目质量保证 |
2.2.3 项目质量控制 |
2.2.4 项目质量评估 |
2.3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
第三章 C市联通基站回传网络建设项目质量规划 |
3.1 C市联通基站回传网络建设项目介绍 |
3.1.1 项目背景 |
3.1.2 基站回传网络介绍 |
3.1.3 本次项目工程规模 |
3.1.4 项目建设流程和工期 |
3.2 开工前网络质量问题梳理 |
3.2.1 质量问题梳理 |
3.2.2 影响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 |
3.3 制定质量目标 |
3.4 明确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
3.5 建立制式沟通机制 |
第四章 C市联通基站回传网络建设项目质量保证 |
4.1 规范项目重大操作 |
4.1.1 重大操作定义 |
4.1.2 严格遵守“三个禁止,八个必须” |
4.1.3 规范重大操作流程 |
4.2 规范项目方案设计 |
4.2.1 光传输可靠性设计 |
4.2.2 与外部网络对接设计 |
4.2.3 语音业务Qo S设计 |
4.3 规范项目实施标准 |
4.3.1 设备替换的流程标准化 |
4.3.2 硬件施工的标准化 |
4.3.3 割接前信息采集标准化 |
4.4 规范外包商管理 |
4.4.1 外包商人员准入 |
4.4.2 外包商人员技能培训 |
4.4.3 外包商人员质量管理培训 |
4.4.4 外包商违约处罚规定 |
第五章 C市联通基站回传网络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
5.1 对工序和细节的质量控制 |
5.1.1 对工序的质量控制 |
5.1.2 设备割接时的质量控制 |
5.1.3 对施工细节的质量控制 |
5.2 项目硬件质量检查制度 |
5.2.1 硬件质量自检 |
5.2.2 硬件质量抽检 |
5.3 项目网络质量巡检评估制度 |
5.3.1 站点巡检评估 |
5.3.2 网络整体巡检评估 |
5.3.3 网络问题整改 |
5.4 解决客户重点关注问题 |
5.4.1 业务闪断次数控制 |
5.4.2 解决手机游戏卡顿问题 |
第六章 C市联通基站回传网络建设项目质量评估 |
6.1 项目质量目标达成 |
6.2 客户满意度评估 |
6.2.1 客户满意度问卷调查 |
6.2.2 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
6.2.3 一对一回访 |
6.3 后续改进措施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功能系统的汽车产品认证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需求 |
1.1.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形势 |
1.1.2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的汽车行业发展需求 |
1.2 新形势下汽车产品认证的新需求 |
1.2.1 中国汽车行业推行认证情况概述 |
1.2.2 中国汽车产品认证发展现状 |
1.2.3 国外典型国家汽车产品认证模式 |
1.3 国内汽车产品认证存在的问题 |
1.3.1 国内汽车企业产品认证情况分析 |
1.3.2 国内汽车产品准入制度的SWOT分析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汽车产品认证的功能系统划分研究 |
2.1 功能系统的界定 |
2.1.1 功能的定义 |
2.1.2 功能系统的定义 |
2.1.3 功能系统认证 |
2.2 功能系统的划分 |
2.2.1 功能系统划分的原则 |
2.2.2 功能系统划分表 |
2.2.3 功能系统认证存在的风险 |
2.2.4 典型功能系统选取的原则 |
第3章 商用车制动系统认证技术方案研究 |
3.1 制动系统概述 |
3.1.1 气压制动系统概述 |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3 国内外制动法规对比分析 |
3.2 制动系统模型 |
3.2.1 地面制动力 |
3.2.2 制动器制动力 |
3.2.3 地面附着力 |
3.2.4 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
3.2.5 纵向动力学建模 |
3.3 汽车制动系统的评价指标 |
3.3.1 汽车的制动效能 |
3.3.2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
3.3.3 制动稳定性 |
3.4 制动系统的边界条件 |
3.5 适用的标准方法、限值 |
3.5.1 概述 |
3.5.2 制动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及限值 |
3.6 单元划分的原则 |
3.7 样品选择和试验 |
3.7.1 型式试验样品数量 |
3.7.2 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材料清单及相关要求 |
3.7.3 型式试验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
3.7.4 指定实验室的选择和确认 |
3.7.5 型式试验的实施 |
3.7.6 试验选择 |
3.7.7 型式试验报告 |
3.7.8 验证试验实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认证技术方案研究 |
4.1 驱动电机系统测试标准进展 |
4.2 测试方法研究和评价指标 |
4.2.1 电机系统输出性能试验 |
4.2.2 温升特性测试 |
4.2.3 安全保护功能测试 |
4.2.4 环境适应性测试 |
4.2.5 可靠性测试方法 |
4.3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测试方法 |
4.3.1 效率测试 |
4.3.2 性能测试 |
4.3.3 耐久/可靠性测试 |
4.3.4 环境适应性测试 |
4.4 单元划分的原则 |
4.5 样品选择和试验开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政府审计的揭示效应和威慑效应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研究基本内容、结构框架、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分权改革的中国实践 |
2.2 分权改革和政府审计 |
2.3 政府审计的揭示效应和威慑效应 |
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1 揭示效应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
3.2 威慑效应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
3.3 揭示效应和威慑效应的交互作用 |
4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
4.2 实证模型及变量选择 |
4.3 实证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研究小结 |
5 结论、建议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创新之处、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欧空间科学合作的建立与“双星计划”的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2 前人研究现状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1章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空间科学探测活动 |
1.1 “581”组及磁暴组的成立 |
1.1.1 “581”组的成立 |
1.1.2 磁暴组的成立与初期的理论研究成果 |
1.2 曲折学习苏联与研制探空火箭 |
1.2.1 中科院“高空大气访苏代表团” |
1.2.2 “变卫星为探空”后探空火箭的研制 |
1.3 中国人造卫星的发射与空间科学研究 |
1.3.1 “651”任务的实施 |
1.3.2 “实践一号”卫星与空间粒子探测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中欧空间合作关系的建立 |
2.1 中欧空间合作的基础与契机 |
2.1.1 中欧空间合作的基础 |
2.1.2 中欧空间合作的契机 |
2.2 星簇科学数据系统项目中的中欧合作 |
2.2.1 “星簇计划”的提出 |
2.2.2 中欧星簇科学数据系统合作协议的达成 |
2.2.3 中国星簇科学数据系统的建立与作用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工程的提出与立项 |
3.1 “双星计划”的提出 |
3.1.1 “星簇Ⅰ计划”的失败 |
3.1.2 “双星计划”提出的由来 |
3.2 “双星计划”的立项、合作协议的签订过程 |
3.2.1 欧空局对“双星计划”的支持 |
3.2.2 “双星计划”艰难曲折的立项过程 |
3.2.3 “双星计划”合作协议的签订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双星计划”的实施 |
4.1 “双星计划”实施中的中欧合作 |
4.1.1 科学研究中的中欧合作 |
4.1.2 工程研制中的中欧合作 |
4.2 “双星”运载火箭与发射前的测试 |
4.2.1 长征二号丙SM型运载火箭 |
4.2.2 “探测一号”卫星的相关数据与测试 |
4.2.3 “探测二号”卫星的相关数据与测试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双星计划”工程的成就、经验与启示 |
5.1 “双星计划”的成果 |
5.1.1 中欧联合实现地球空间六点探测 |
5.1.2 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
5.1.3 所受到的国内外好评 |
5.2 中欧“双星计划”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
5.2.1 中欧“双星计划”合作的经验与教训 |
5.2.2 中欧“双星计划”合作的启示与思考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民营企业”的概念 |
2.1.2 “国防科技工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
2.1.3 “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概念 |
2.2 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1 “民参军”有助于打破垄断封闭局面,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
2.2.2 “民参军”有利于充分利于高速发展的民用技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 |
2.2.3 “民参军”有益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
2.3 相关理论 |
2.3.1 垄断竞争理论 |
2.3.2 制度变迁理论 |
2.3.3 产权理论 |
第3章 我国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 |
3.1 我国“民参军”的发展 |
3.1.1 我国“民参军”发展历程 |
3.1.2 我国推进“民参军”进程中的制度变迁 |
3.1.3 我国“民参军”的现状 |
3.2 我国“民参军”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行业管理层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3.2.2 民营企业自身层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3.3 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顶层统筹统管机构缺位导致协调成本畸高 |
3.3.2 政策不均等导致“民参军”企业面临不公平竞争环境 |
3.3.3 协作配套关系固化限制了“民参军”企业参与 |
3.3.4 政策法规不完善导致主管部门约束手段有限 |
3.3.5 “民参军”企业受到相关既得利益方或明或暗的限制 |
第4章 国外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
4.1 四个典型国家推进“民参军”的主要做法 |
4.1.1 美国“民参军”情况 |
4.1.2 俄罗斯“民参军”情况 |
4.1.3 日本“民参军”情况 |
4.1.4 以色列“民参军”情况 |
4.2 四个典型国家推进“民参军”的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
4.3 国外“民参军”经验借鉴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5章 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营造“民参军”的良好市场环境 |
5.1.1 尽快完成军品定价体制的改革 |
5.1.2 简化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程序 |
5.1.3 鼓励和推动金融风险资金参与 |
5.1.4 制定一视同仁的普惠性政策 |
5.2 强化“民参军”的有效监管 |
5.2.1 加强保密管理 |
5.2.2 优化质量管控 |
5.2.3 强化全过程监管 |
5.3 推动民营资本参与国有军工企业产权结构改革 |
5.3.1 加快资产证券化改革 |
5.3.2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5.3.3 鼓励民营资本整体收购非核心军工企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民参军”企业存在困难与问题调查表 |
附录B 行业管理工作中存在困难与问题调查表 |
致谢 |
(6)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墒情监测仪器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墒情监测仪器发展现状 |
2 常规检测方法比较与分析 |
3 实验室检测主要内容与技术要求 |
3.1 主要检测内容研究 |
3.2 墒情监测仪器检测项目技术要求 |
4 检测流程设计 |
5 应用效果评价 |
6 结语 |
(8)PPP模式下廊坊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五)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廊坊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
(一) 廊坊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二) 廊坊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廊坊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缺乏稳定资金来源 |
(二) 运营管理不合理 |
(三) 监管体系相对落后 |
三、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的借鉴与经验 |
(一) PPP模式的国外借鉴 |
(二) PPP模式的国内启示 |
四、应用PPP模式完善廊坊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
(一) 合理应用PPP模式吸纳资本 |
(二) 完善运营管理手段 |
(三) 协同PPP项目与城市整体规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七、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发展的体制环境 |
第一节 政府与大学教师聘任的关系 |
一、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法律规定 |
二、香港政府对大学间接管理的中介机构 |
三、政府对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发展的间接调控手段 |
第二节 大学内部管理机构与教师聘任的关系 |
一、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设置及其关系分析 |
二、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实施的权力机构及其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规范文本 |
第一节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准入制度 |
一、大学教师准入制度:市场选择机制的运用 |
二、大学教师准入制度安排 |
第二节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晋升制度 |
一、大学教师晋升制度:市场竞争机制的运用 |
二、大学教师晋升制度安排 |
第三节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考核制度 |
一、大学教师考核制度:市场监控机制的运用 |
二、大学教师考核制度安排 |
第四节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薪酬制度 |
一、大学教师薪酬制度:市场交易机制的运用 |
二、大学教师薪酬制度安排 |
第五节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退出制度 |
一、大学教师退出制度:质量保障机制的运用 |
二、大学教师退出制度安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运行机理 |
第一节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治理逻辑 |
一、分权:学术制度运作的“分层负责制” |
二、权力重心下移:学术治理“权力的转授” |
三、公共问责:“学术卡里斯玛”与“教授治校”精神 |
四、绩效管理:“官僚制”下的“民主制” |
第二节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文化生态 |
一、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权威性:法治精神彰显 |
二、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灵活性:人文价值取向 |
三、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多样性:自由主义传统 |
第三节 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比较:以香港科技大学和2003年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为例 |
一、两所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比较 |
二、香港科技大学成功之谜:教师聘任制度与组织文化生态的融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一节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学术职业的冲突 |
二、非升即走政策加速了教师群体的分化 |
三、量化的教师考核制度抹煞了学术职业的特性 |
四、薪酬政策的变化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
第二节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发展趋势 |
一、推行终身教职职后评审政策 |
二、加大绩效工资的比例 |
三、减少和限制终身教职的职位数量 |
四、确保同行评价在教师晋升中的主导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对内地的启示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内地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困境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内地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内地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弊端 |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内地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政策演变与实践探索 |
一、社会转型期内地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政策演变 |
二、内地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 |
三、从中港比较中反思内地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基于香港经验对内地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构想 |
一、香港经验: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三元建构 |
二、香港经验的可取之处以及面临的困难 |
三、内地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科研成果 |
(10)现代艺术语境中的室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综述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3 相关名词 |
1.2 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理论与文献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关于本文的研究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2 现代艺术与室内设计的美学共性研究 |
2.1 抽象主义思潮 |
2.1.1 抽象主义的概念 |
2.1.2 抽象主义思潮的背景 |
2.1.3 抽象主义的发展脉络 |
2.1.4 抽象主义思潮的阵营及其观念 |
2.2 构想未来 |
2.2.1 艺术家的未来意识 |
2.2.2 建筑师与艺术家的共识 |
2.3 研判性 |
2.3.1 艺术作为研究的观念 |
2.3.2 室内设计的研判观念 |
2.4 新颖性 |
2.4.1 新颖的概念 |
2.4.2 艺术与建筑的新精神 |
2.5 话语意识 |
2.5.1 艺术话语建构的源流与现状 |
2.5.2 话语的形态 |
2.5.3 艺术话语的发展 |
2.6 小结 |
3 现代艺术观念对室内空间形态影响的整体性研究 |
3.1 从绘画元素到空间的形态构成 |
3.1.1 元素化思潮的源流:从布朗到加代 |
3.1.2 元素化思潮的演进 |
3.2 从绘画的同时性到室内空间的视看与组织 |
3.2.1 时空观念的提出 |
3.2.2 绘画中的时空观念 |
3.2.3 室内设计中的时空观念 |
3.2.4 从绘画的同时性到室内空间中的时空观 |
3.3 小结 |
4 立体主义绘画对室内设计的启示 |
4.1 立体主义的语法奇观 |
4.1.1 形式的关注 |
4.1.2 色彩的独立 |
4.2 棱角分明的几何形式 |
4.3 崭新的空间观念 |
4.4 立体主义的转向 |
4.5 小结 |
5 以机械动感与物力论为纽带的未来主义 |
5.1 未来主义的创立 |
5.2 机械动感与物力论(dynamism)观念 |
5.3 未来主义的绘画思想和技法 |
5.3.1 未来主义的绘画思想 |
5.3.2 未来主义绘画技法的来源 |
5.3.3 未来主义的绘画题材 |
5.4 动态雕塑的尝试 |
5.4.1 开放形态 |
5.4.2 运动线与空间主义 |
5.5 未来主义的建筑实践 |
5.5.1 未来主义的建筑理论 |
5.5.2 圣·埃利亚的建筑方案 |
5.5.3 未来主义建筑对后世的影响 |
5.6 未来主义艺术对建筑的启示 |
5.6.1 绘画层面上 |
5.6.2 雕塑层面上 |
5.6.3 马里内蒂对于建筑的诸多建议 |
5.7 小结 |
6 表现主义绘画与空间的融合与并行 |
6.1 表现主义的概念界定 |
6.2 表现主义:从绘画走向室内空间 |
6.2.1 哲学背景的相似性 |
6.2.2 画家与建筑师的结盟成为表现主义团体与展览的一种组构范式 |
6.2.3 美术、工艺与建筑的“整体艺术”教学 |
6.2.4 表现主义绘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
6.3 表现主义在室内设计发展中的突出价值 |
6.3.1 室内设计发展的创新路径 |
6.3.2 表现功能主义的转向与发展 |
6.3.3 表现主义中的“有机性”观念 |
6.4 小结 |
7 风格派绘画技法与室内设计手法的对应性研究 |
7.1 蒙德里安与新造型主义 |
7.2 范·杜斯堡:从新造型主义到要素主义 |
7.3 风格派绘画技法与室内设计手法的对应性研究 |
7.3.1 风格派绘画技法转换为室内设计的技术语汇 |
7.3.2 荷兰风格派主体的室内设计案例 |
7.4 荷兰风格派与赖特的问题 |
7.5 小结 |
8 纯粹主义与勒·柯布西耶室内设计风格的平行发展 |
8.1 柯布西耶关于绘画的意义 |
8.2 艺术家身份的坚持 |
8.3 绘画与建筑室内的平行发展 |
8.3.1 纯粹主义时期 |
8.3.2 纯粹主义之后自然物的引入 |
8.3.3. 战后的综合艺术 |
8.4 小结 |
9 构成主义观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转换 |
9.1 俄国构成主义的渊源 |
9.1.1 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 |
9.1.2 辐射主义运动 |
9.1.3 至上主义 |
9.2 构成观念,室内过程 |
9.2.1 构成主义对结构的理解 |
9.2.2 对材料的开发 |
9.2.3 对空间的研究 |
9.2.4 对艺术的界定以及社会凝聚所概念的提出 |
9.2.5 构成主义的国际影响 |
9.3 小结 |
10 汇聚:包豪斯的室内设计革新 |
10.1 抽象艺术的试验工场 |
10.1.1 形式大师的革新观念 |
10.1.2 早期表现主义的狂澜 |
10.1.3 构成主义的转向 |
10.1.4 风格派:一段传奇 |
10.2 抽象主义思潮下的包豪斯室内设计革新 |
10.2.1 包豪斯室内设计历程 |
10.2.2 室内设计,教育实验的一次整合 |
10.2.3 新住宅思想:翻开室内设计的新篇章 |
10.3 小结 |
11 结论 |
11.1 本文结论 |
11.2 启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四、《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编委会换届公告(论文参考文献)
- [1]C市联通基站回传网络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郝时宇.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1)
- [2]基于功能系统的汽车产品认证关键技术研究[D]. 付松青. 吉林大学, 2019(12)
- [3]政府审计的揭示效应和威慑效应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D]. 蔡褀. 广东财经大学, 2017(02)
- [4]中欧空间科学合作的建立与“双星计划”的实施[D]. 董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1)
- [5]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研究[D]. 黄林谦. 湖南大学, 2017(07)
- [6]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7]墒情监测仪器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 刘满红,陈敏,刘国庆. 水利信息化, 2017(02)
- [8]PPP模式下廊坊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D]. 吕亚文. 天津师范大学, 2016(02)
- [9]香港地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研究[D]. 李曼. 西南大学, 2015(01)
- [10]现代艺术语境中的室内设计研究[D]. 孙琦.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标签: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论文; 审计报告论文; 政府审计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