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在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黎阳萍

黎阳萍

(资阳市人民医院;四川资阳641300)

【摘要】目的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在压力性损伤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共630例,将2017年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263例设置为对照组,2018年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367例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伤口造口护理小组管理前、后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的愈合率。结果 管理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08%,明显低于管理前的0.19%,(P<0.05);压力性损伤愈合率为70%,明显高于管理前的40%(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可降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压力性损伤愈合率,其应用价值应予以肯定。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发生率;愈合率

压力性损伤是长期卧床患者或躯体移动障碍患者皮肤易出现的问题,具有发病率高、病程发展快、难治愈及治愈后易复发等特点。无论是否难免性压力性损伤,一旦发生,则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治疗成本上升。“防范与减少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是患者安全管理的十大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压力性损伤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本次重点研究成立伤口造口小组对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管理的改善作用。临床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我院2017年-2018年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共630例,将 2017年1 ~ 12月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 263例设置为对照组,2018年1 ~ 12 月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367例设置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192例,女175例; 年龄范围 45~ 91岁,平均( 68.2±22.6岁) 。对照组男135例,女128例; 年龄范围( 43 ~ 88岁),平均年龄( 65.5± 22.3岁) ;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护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状况、协助翻身、基础生活护理等内容[2]。

1.2.2观察组研究方法

(1) 成立伤口造口小组。①成立院级伤口造口小组,小组由护理部领导直接管理,共4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组成,负责伤口造口理论、操作技能培训及全院压力性损伤患者追随工作;②成立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小组成员则由各个科室护理骨干组成,每个科室抽出1~2名高年资、责任心强的责任护士共23名成立伤口造口专科小组,负责本科室住院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管理、资料收集及上报工作[3],同时承担本科室其他护士的伤口造口理论、操作技能培训。

(2)护理培训。由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对专科小组成员进行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综合培训以及护理措施培训。每季度安排一次理论学习,内容包括压力性损伤评估表内容以及使用方法的等,每周安排一名小组成员跟随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对全院压力性损失患者进行追踪管理,现场学习对压力性损失患者的评估、治疗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此外,还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建立讨论组,将培训内容传至线上,方便各个科室护士学习,不断优化护理及管理方法。

(3)压力性损伤评估制度。①入院评估:使用Braden评估表对入院患者进行评估,从感觉、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状态、皮肤摩擦力 6 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23分,评估分值≤12分为高风险患者,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建立压力性损伤追随档案。②建档追随: Braden评分≤12分,且同时具备任意两个条件(昏迷;年龄≥85岁;白蛋白低于28g/L;中、重度水肿;休克)的患者,需在24小时内上报院级伤口造口小组,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于24小时内到现场检查情况,进行审核并提出指导性意见。Braden评分≤12分且不具备两个条件的患者则科室内部自行追随,动态观察皮肤的变化,记录在压力性损伤追随量表上。③制定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压力性损伤评估结果制定相应护理措施。

(4)伤口造口护士与责任护士、营养护士协同合作,联合管理患者,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压力性损伤预防相关健康教育[4],包括讲解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表现及对患者的影响、改善营养的方法、体位变换的时机和技巧、选择合理的皮肤接触面材料、有效运用减压设施和减压辅料等[5],使患者及其家属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压力性损伤预防工作中。

(5)护理质控:①院级伤口造口小组每周到科室进行一次高风险压力性损伤患者追踪评估,内容包括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建档合格率、Braden 评分是否正确、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措施是否恰当等几项内容。②院级护理安全组每季度对科室压力性损伤管进行督导考核,内容包括高风险患者的动态评估、警示标识、护理措施等是否落实到位,以及压力性损伤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等。

(6)鼓励医护人员遇到难以处理的压力性损伤及时申请护理会诊,提高专业水平,凸显专业价值[6]。

1.3 评价指标 ( 1) 压力性损伤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院内预期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当患者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时认为研究方法有效,反之则认为研究方法效果不佳。( 2) 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情况分析。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愈合情况调查,当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率升高时认为研究方法有效,若患者压力性损伤愈合率降低时认为研究方法效果不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 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降低,压力性损伤愈合率上升,对照组由于护理方法的单一性及传统性,有10例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结果未出现好转情况[7]。观察组通过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多方面的资源整合,护理方法不断更新和优化,从而在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效果上与常规护理相比更胜一筹。

3? 讨 论

在临床工作中压力性损伤护理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指标,因此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提高压力性损伤愈合率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压力性损伤的管理效果展开分析,从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与愈合情况数据分析可知观察者患者在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与愈合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工作模式,不仅有助于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伤口造口护士不断钻研压力性损伤护理技术的积极性和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积极性[8],同时能帮助科室人员增加理解、更新知识体系,实现压力性损伤护理方法的不断更新和优化,全面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其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周玲娟等, 探讨品管圈在全院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 17(01): 第154-157页.

[2].徐慧, 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20): 第67-68页.

[3].李素芳, 伤口造口小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 2018. 16(04): 第471-472页.

[4].丁祎, 延伸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室皮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0): 第77-79页.

[5].马培芳等, 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和现状调查工具研究进展. 齐鲁护理杂志, 2018. 24(22): 第102-104页.

[6].张江鱼, 闭环管理模式在压力性损伤专职护士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39): 第203+205页.

[7].明月,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110例临床压力性损伤患者实施护理效果分析.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28): 第104页.

[8].成守珍等, 护士对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2018. 53(07): 第837-840页.

论文作者:黎阳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在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黎阳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