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住区是公众生活的场所,是人类赖以栖息的家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居住区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绿化种植设计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其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将从绿化种植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针对这些情形列出了居住区绿化设计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及居住区植物配置要点。另外在居住区绿化种植施工中,由于某些园林施工单位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组织,利用某些园林施工单位的资质通过投标获得施工的园林绿化工程,其施工质量令人担忧,往往达不到预期质量要求,甚至在施工中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本文将从居住区绿化设计、施工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居住区 绿化 设计 施工
前言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生态环境质量好坏也成为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依赖以植物及其群落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居住区绿地,因此居住区绿地质量成为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1.居住区绿化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主要概念有“绿色住宅”“文化住区”“宜居环境”等等。概念不同具体规划设计的手法自然有所不同。然而这些概念的实现都离不开植物的参与。植物是园林要素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元素,起到了诸多作用。
1.1居住区绿化具有生态保障功能
植物是构成居住区绿地的基本要素。植物对居住区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为涵养水源、降尘、降噪、消除有害气体、防风等方面,对调节小气候,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居住区一般人口比较稠密,居住拥挤,因此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上排放的污染物一般会超出自然环境的允许量,从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比如有些居民乱扔倒垃圾、小区内汽车尾气排放、汽车噪音污染等等。而研究表明植物具有放氧、吸毒、除尘、杀菌、降噪等诸多功能。特别是各种针叶树如雪松、油松等由于具有较大的与空气接触面积,除尘、杀菌、降噪功能尤为明显。另外还有栾树、女贞、法桐、广玉兰等等均具有明显的抗烟尘吸收抵抗汽车尾气排放能力。
1.2提供庇荫功能
居住区是公众生活和休闲的场所。居住区道路是公众出行的交通路线,如果采用大型乔木覆盖交通路线,则在炎热的夏季就能为人们提供庇荫,使其免受日晒之苦。当然最好采用阔叶落叶树种,在秋季落叶后能使人享受和煦温暖的阳光。
1.3分隔空间和和赏景功能
植物具有分隔空间的功能,能制造障景隔景、控制私密性空间等。同时植物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植物在形态上、色彩上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根、茎、叶、花、果等部位均可观赏。所以居民区绿化可选择好看又实惠的植物进行布置,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活动观赏及进行社会交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进居民的互相了解,和睦相处。
2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绿化用地或绿化率不达标
我国的居住区绿地建设对改善人居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绿地率不达标,这是现在房地产业存在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绿地、宅旁绿地、低层住宅绿地率30%-40%,多层住宅的绿地率为40%-50%,高层住宅的绿地率为60%。但由于历史的或现实的种种原因,不少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有些开发商为了过分追求利润人为降低小区绿化率,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以让居民能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2.2 居住区的绿化设计中往往忽略“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与施工不协调。
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首先在园林绿化设计上,由于在早期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仅仅向设计单位提供一些原始的设计资料,比如原始的楼盘景观绿化设计概念说明,原始的楼盘总平面图。园林设计单位可能会早早地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将整套图纸设计出来,而一个楼盘的开发周期往往时间很长,有的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后期由于楼盘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需要做调整,比如调整之后楼体与楼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可能会改变、楼层会发生改变,楼盘内的市政道路会发生大的变动、物业用房的位置会发生改变等等会出现大量的变更。这样先前设计的园林绿化图纸会与现场严重不符,这就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单位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进行相应景观绿化设计调整。建设单位应将最终的相关变更资料及时与设计单位交底说明。以便设计单位准确掌握建设单位绿化设计变更意图,从而有利于设计出更好园林作品。设计单位也要经常到现场勘查,及时了解现场施工动态,特别是市政地下管线、道路,配电房等准确位置,与甲方现场项目部及时沟通,这不仅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的原则而且设计出来的作品也更能体现建设单位对景观绿化种植的方面的要求,对提升楼盘的景观品质也有很好大处。同时给后期的施工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还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现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有的设计师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有的设计师没有考虑老人和小孩的活动场所,有的作品则没有考虑居民的行走习惯,导致居民为了行走方便人为地拔掉、砍掉某些苗木或对某些苗木的过度践踏最终走出一条路来。
2.3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
我国的房地产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现如今居住区建设用地非常紧张
开发商拿地成本也较前几年有很大提高。所以建设单位会在少得可怜的可绿化空间里,不是以植物造景为主,却硬是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无生命的景观,以营造一种大气的、气势磅礴景观环境,吸引购房者的眼球,从而能更多地销售房屋。这严重地违背了景观的生态功能,造成小区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严重失衡。他们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而是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效果,使人们所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社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4 选用树种、花卉不当,植物品种单调。
居住区绿化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要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和花卉。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要想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首先必须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能正常生长,这是选择植物的基本条件。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方面有不少教训,而近几年在园林绿化方面还屡屡出现这种现象。比如在某些比较寒冷地区将香樟作为行道树和小区绿化树种,结果某年遇到极寒天气,香樟普遍受冻,特别是胸径小的香樟受冻更严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选择植物必须因地制宜,如小区行道树绿化宜选择易成活,对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对抗烟尘较强的树种。而水边绿化则选择耐水湿的柳树、水杉、枫杨等植物。
在树种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从自然地理条件上讲乡土树种最能适应当地气候,而且种植成本又低,成活率高,又有利于日常养护管理。比如宿迁城市街道和小区内大量使用栾树、女贞、国槐,柳树等乡土树种形成了良好的景观效果。所以不能因为过分追求景观效果而将不适宜的树种引进来,违反植物生长规律,造成植物生长不良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
居住区绿化在强调平面布局的同时,还要在垂直空间上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及草坪的分层结构搭配,这样既有利于植物品种的丰富,又达到了多样化的生态效应,在总体布局中与整个大范围空间环境取得一致,丰富了居住区内空间景观,营造舒适怡人、自然和谐的生活空间。
3居住区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居住区绿化设计,应从多方进行综合考虑,坚持和遵循以下原则:
3.1居住区绿化设计必须服从总体规划设计,并满足绿地指标要求。
3.2在居住区绿化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使居住区内植物景观和外界环境相协调。
一般来讲在房产开发后期,由于市政施工,地形地貌会发生较大改变。如果在市政开挖过程中能结合原有地形进行园林竖向设计施工,将大大节约土方工程量。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市政单位将室外的所有工程做完之后,景观绿化单位才进场施工,首先要将不符合要求的土方运走换成种植土,然后再塑造地形,这不仅大大增加土方工程量,也会对已经做好的市政到路造成污染和破坏。
3.3在居住区绿化设计中要保持植物景观和居住区硬质景观合理比例合理,且相互映衬。
3.4居住区内各组团既要服从整体又要有各自特点。
植物选择上要多样化,丰富景观空间,同时空间上应疏密有致。做到各组团既要服从整体又要有各自特点
3.5要做到有基调树种,以绿色为主,乔灌木、草坪地被相结合,并注意通过园林植物来体现季相变化,做到四季有景。
3.6在居住区绿化设计中要考虑低维护的原则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用来形容对植物的管理要求。植物需要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进行养护管理,因此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就应考虑到保修期及交付使用阶段的养护管理,做到低维护。尽量选择生命力强的、耐粗放管理的乡土树种。随着人类对水资源认识的深入,园林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所以在种植设计上应多应用耐旱植物。优化园林植物配置,减少草坪种植面积等。
3.7在居住区绿化设计中要考虑住宅楼的布局,楼体周围的采光等。
在采光上宅旁绿地应当尽量集中在向阳的一侧。因为住宅楼朝南一侧往往形成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光照条件好,有利于植物生长,可采用丰富的植物种类,但种植要注意不影响室内的通风和采光。种植乔木,不要与建筑距离太近,在窗口下也不要种植大灌木。
4.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和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4.1要选择好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影响设计师的设计意图。选择好的施工队伍要看其是否具备相应施工资质,资金实力、近几年做过哪些工程。对于需要招标的工程如果建设单位不具备招标条件,应委托相关的专业招标代理机构去完成招标工作,保证选择到好的施工单位。
4.2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掌握工地现状
施工前,施工项目部应首先对园林设计图有总体的分析和了解,体会其设计意图,掌握设计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现场踏察,对现场施工条件要有总体把握,哪些条件可充分利用,哪些必须清除,哪些属市政设施要加以注意等。
4.3在施工中要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
要根据施工图纸质量说明和相关质量标准对园林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监督,对施工中所供应的物资材料要严格检查验收,特别是苗木的胸径、冠幅、高度、泥球直径、是否有病虫害等要全面加强监管,不符合主控项目要求的苗木坚决不准种植在工地上。
4.4施工中要注意加强安全教育
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拟定安全管理规范,落实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监督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杜绝劳动伤害。由于现场施工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反应能力与年轻人比相对较慢。因此施工管理人员给工人分配任务时,一定要根据每个工人的能力大小特点去分配。另外进行大树移栽时,要特别注意施工机械的使用安全,严格检查吊带质量,吊机操作一定要慢、稳,避免大树移动或倒下伤人。
结束语:
居住区绿化工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其中有景观美学、生态学、植物学等学科的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居住区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甚至有的业主买房子就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环境。这给园林设计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绿化工人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感。让工人牢牢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第一”的思想,这对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绿化环境非常重要。
论文作者:彭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居住区论文; 植物论文; 景观论文; 树种论文; 绿地论文; 园林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