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个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记沅江市“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创造力”实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沅江市论文,创造力论文,中小学生论文,插上论文,翅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沅江市“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创造力”实验能够在湖南省第五届基础教育教研教改成果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是有其充足的理由的。专家们曾在该实验的结题论证意见书中这样写道:“该课题是湖南省‘八五’基础教育重点课题,历经6年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总结出了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基本内容,探索出了创造性教学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教学模式,把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了,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接过来一大课题
1994年,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益阳市教科所申报的“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创造力”实验研究课题被列入湖南省“八五”教改实验重点研究项目。然而,这项课题研究一开始并未得到广泛的响应。
沅江市教研室主任唐桂华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率领一班人,对课题进行认真分析,反复论证,认为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主动把这项课题从益阳市教科所接过来。课题接过来了,随之而来的是说不尽的困难。面对重重困难,沅江市教育局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破“四关”——认识关、理论关、操作关、经费关。
为了统一认识,破除“出风头论”、“标新立异论”、“无关论”、“难搞论”,沅江市先后四次开展全市性的大讨论。
搞创造教育没有理论指导不行。沅江市教研室从四川、沈阳等地引进了《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创造技法训练》、 《创造天地》等200多种书刊, 编印、下发参考资料100万字。 课题组副组长朱光军编写的《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一书就有25万字。这些理论及时武装了实验教师们的头脑。
为了使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具科学性,沅江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了全省中小学创造教育的各种培训班、研讨班,连续3年在市内组织骨干实验教师参加培训班, 邀请专家讲学,培训骨干教师300多人。他们回到各自岗位后, 积极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理论,撰写论文,整理材料,开展实验。为了使课题研究在操作结构上具有稳定性,全市课题研究采用“上下结合、协作攻关、典型引路、滚动发展”的模式,涌现了一批创造教育“龙头”学校。
为了使实验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据可依,课题组编写了《启迪课教学指导材料》4本、《小学活动课教学辅助材料》4本、《创造教育课本》6本,供师生使用,丰富了中小学创造教育的内容。
科研经费是制约教改课题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沅江市靠政府支持、市局扶助、学校安排这三条腿走路,较好地落实了所需的经费。近5年来,用于该实验的专项科研经费不少于30万元。
找到了三条途径
6年来,沅江市艰苦探索, 找到了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三条主要途径。
——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
市教研室主任唐桂华告诉记者,沅江市教师创造性地教是从六个方面来实现的。
充分挖掘教材(含活动内容)的创造性因素。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从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创造力的角度考虑,积极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点作为创造性教学的原始知识源。
认真编制出学科创造性教学目标。它是以表格的形式,分别列出各章各节创造性知识的要点及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把握三个主要环节:认真备课,明确创造性教学目标;优化教法,落实创造性教学目标;反馈矫正,达成创造性教学目标。
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积极、活泼的教学情境。教师要使学生感到有创造的自由,要多给学生思考、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采用创造性教学模式教学。沅江市建立了十多种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它们大多是由“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引导思考,多向思维;指导实践,鼓励创新;组织互评,反馈控制”四个环节组成。
从实际出发,根据各种创造性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 沅江市的教师们常用的创造性教学方法有10种,他们归纳为趣味教学法、探索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发散收敛法、逆向教学法、定势打破法、似是而非法、实验研究法、过程教学法和类比教学法。
在学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作法有两条:一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以发散性问题作为出发点,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激起学生主动猜测、积极探究的热情;二是鼓励学生展开多向思维,鼓励学生创新。
沅江市教育局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是有具体要求的。课题组副组长朱光军满脸兴奋,他说: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要求每个教师的每堂课务必坚持创造性教学的五项原则,即民主性原则——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敢于质疑和发表不同的意见;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统一;激励性原则——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活动性原则——重视开展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各项活动,把教学过程与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个性原则——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努力使每个学生形成独特的创造风格。
学生创造性地学,沅江市的教师们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养成动口、动手的习惯,让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各种活动。二是要求学生遇事独立思考或集体研讨。北大中学采用“看”、“讲”、“议”、“做”等方法,其中的“议”就是让学生集体研讨,评头品足,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求学生自己评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成功的价值。杨梅山中学就是以小组自治的形式把班级、学生的管理权还给学生自己。
在这里,我们不妨举出一个例子,来说说沅江市的学生是如何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
沅江市城关一小的陈老师在讲完分率的转换后,布置了一道作业题:“男生是女生的2/3。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这道题出得颇有吸引力。学生们来劲了,翻资料,搞座谈,还四处请教,结果全班学生有了许多好想法:男生比女生少1/3;男女生的和是女生的1 2/3倍;女生是男生的1 1/2倍;女生比男生多1/2, 男女生的和是男生的2 1/2倍;女生是3份数,男生是2份数;男生与女生的比是2∶3; 女生与男生的比是3∶2;男生是男女生和的2/5;女生是男女生和的3/5……这样一来,学生对教材中分率的理解就深刻多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分数也就得心应手了。
——开设创造教育辅助课。
沅江市的小学和中学在每周的活动课教学时间内开出了一节创造教育辅助课,对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创造学知识的讲授和训练。他们在小学开综合课,在初中开启迪课。沅江市自编了一整套中小学创造教育辅助教材,初中分《人人都有创造力》、《中学创造性思维训练》、《中学创造个性心理品质训练》、《中学创造技法训练》4本, 小学教材也有4本。这些教材经过几年的修订,于1998 年底形成了一套“普通中小学创新教育导学丛书”,目前已公开出版了创造教育读本一套6册。 这些辅助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创造发明实例,把学生引入崭新的创造天地,突出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的训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
——用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沅江市的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科技创造活动,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沅江市开展科技创造活动,不只限于让每个学生发明几件有形的物品。在科技创造活动中,教师们坚持多激励、少限制、多启发、少灌输、多指导、少管束的原则。教师注重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热情,注重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思维,注重将自己的设想巧妙地“送”给学生,注重在各项科技活动中发掘多种创造性教学因素。他们开展的科技创造活动形式多样,有科学观察活动,科技制作活动,小革新、小发明活动,科技采集活动,创造周活动。1993年至1998年间,沅江市中小学生完成科技作品3000余件,获省级奖励18件,其中省级一等奖2件、二等奖7件、三等奖9件,获全国级奖励的有3件。李正同学发明的高位单手钉锤获省二等奖、国家三等奖,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结出两大硕果
沅江市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创造力实验,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我们从他们的实验报告中“摘下”其中的两个,以飨读者。
第一大硕果是明确了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内容。
如何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创造力?沅江市从实践中来,得出了如下结论: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中小学生创新特长的养成和发展。
沅江市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从三个方面显示出来了。
——学生的创新兴趣浓了。杨阁老中学采用直观激趣、表演激趣、表扬激趣、争论激趣、设疑激趣、实验激趣、情境激趣、活动激趣、成功激趣的办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兴趣。该校先后成立了小创造、舞蹈、作文等10个校级兴趣小组,“便携秤”、“限压报警器”等作品获市级一等奖。
——学生创新的内在需要强了。莲花塘小学陈晶晶同学发现蚂蚁从桌上扫到地上没有被摔死,向老师提出了“蚂蚁能摔死吗”的问题。她爬上三楼,在老师的帮助下,从阳台上往下摔蚂蚁,结果发现蚂蚁怎么也摔不死。后来,她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做了几次实验。实验证明,蚂蚁摔不死。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蚂蚁是靠6 只绒毛般的细脚在空中划动,维持身体的平衡。而且,6只细脚如同6根小弹簧,当蚂蚁落地时,它们起到缓冲作用,难怪蚂蚁摔不死。”
——学生参与各种竞赛活动的积极性高了。学生敢于参加竞赛是培养他们进取心和创新素质的需要,竞争有利于创新。沅江市中小学每年有8000多人次参加各类竞赛活动。5年中,有160多人次获国家级竞赛奖励,500多人次获省级竞赛奖励。
沅江市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普遍提高,他们善于比较不同的观点,善于通过自己的认识来确定和选择最佳方案,能触景生情,善于抓住灵感。学生的创新能力还从以下两个方面反映出来。
——学生能比较迅速地发现问题,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质疑是探索的动力,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开端。双丰中学曹进同学在学了物理课“光学”内容后,提出了“从平面镜中看时钟,如何推断所处的时刻”这样一个很有新意的问题。东南湖学校邱仁国同学发现,同样的土质生长出来的作物,有的辣、有的酸,而西瓜为什么又是甜的呢?他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观察,完成的论文《西瓜的糖分来自哪儿》获市一等奖。
——学生解答问题时能进行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而且颇有新意。新安学校在上数学课时,老师问道:“对于弧这个概念,你是怎样理解的?”有的说: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弧;有的说:圆上A、B两点可以组成两段弧;有的说:弧是圆周长的一部分;还有的说:圆周也是弧,是一条特殊的弧……显然,学生的思维在不断扩展。
学生创新特长的养成和发展主要表现在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三小创造等几个方面。南竹山中学的美术、大同中学的音乐、南大镇小学的舞蹈、杨阁老中学和宝三中学的文学创作都是沅江市的“拳头产品”。沅江市一中舒尚科同学用鲜苎麻叶养草鱼的实验,熙和乡乐丰塘完小田径同学土豆种喷醋能增产的实验,杨梅山中学陈文彬、李文江同学关于沅江市银鱼资源的调查报告,都是结合本地实际取得的创新成果。
第二大硕果是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课题研究结题时,为了从量的角度观察开展创造教育后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变化情况,沅江市采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所提供的问卷和课题组自编的试题,随机抽取了几所学校作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基础相同,创造力无显著差异;实施创造教育后,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而且小学生变化比初中生的变化大。同时,通过开展创造教育,学生的思维敏捷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