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从殷商时期甲骨文上简单的文字记载到先秦时期日趋成熟,散文经历了从简短散乱到长篇议论的演变。其中,书写工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发展出独特的语言艺术和叙事技巧。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先秦散文中的叙事散文在散文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奠定了我国叙事文学和史记文学的发展基础。除了文学价值外,先秦散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研究前秦时期的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散文;先秦时期;左传;论语;庄子;尚书
1.殷商时期的散文发展。
中国散文的萌芽时期是殷商时期,现存主要的文献是甲骨文卜辞和青铜器铭文,以及时间与其相近的《尚书》。最早的散文是记录在龟壳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卜辞,是殷商时期人们对各种占卜事宜的记录,带有强烈的巫卜色彩。这些简单的卜辞中可以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的各方各面,农耕狩猎,祭祀战争,以及当时颇为残酷的刑罚,甚至有杀人祭祀的记录。可以看出殷商文化中重鬼神轻人事的思想特点,以及对奴隶阶级的严厉压迫。语言上这些卜辞大多简短破碎,但叙事清晰,质朴简要。
《尚书》是商周时期的史料汇编,记载了诸如殷王盘庚迁都,周公辅政等事迹,大多古奥难懂,佶屈聱牙。书中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和自我警醒,有着敬天保民的统治思想和以前朝为鉴的清醒意识。语言艺术上进一步发展,从现实生活中提取譬喻,生活形象,比如盘庚迁都将旧都比作“颠木”。很多关于周公辅政的故事都有着完整的情节,结构完整情节曲折,具有较高的叙事技巧。
2.叙事散文的发展和影响
周平王东迁以后,中国历史进入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阶级斗争日趋激烈,新兴的地主阶级日益壮大,逐步取代没落中的奴隶主贵族。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兼并战争不断爆发,社会形态的激烈变化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从而促进了散文的蓬勃发展。这一时期以记录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和军事活动为主的叙事散文成就最高。代表文献有《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左传》全名《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作者为左丘明,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27年(公元前468年)的相关历史,记录了这段时期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各类重大事件和兴衰成败,涉及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作者不仅仅是单纯进行记录,而是对各个历史事件进行了评述,具有相对进步的历史观,这种带有个人色彩的历史记录也影响了后来的历史著作。
作为文学作品的《左传》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左传》的叙事结构完整且逻辑清晰,注重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而且并不是毫无选择的平铺直叙,往往是经过艺术加工后富有故事性和戏剧性,取舍得当、布局精巧,比如对晋公子流亡又返国的事件记叙,情节曲折惊心动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左传》的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或正面或侧面,描绘了各式各样的历史人物形象,还展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郑伯克段于鄢中,通过郑庄公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塑造了老谋深算的郑庄公,忠心耿直的郑大夫祭仲,贪婪跋扈的的共叔段,以及自私蛮横的姜夫人形象,同时姜夫人和郑庄公最后的和解也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左传》中人物的塑造主要是通过行为和对话进行的,比如对姜夫人的塑造“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通过一系列急不可耐的行动展示了姜夫人偏爱幼子,蛮横无理的性格。祭仲对郑庄公直言姜氏何厌之有,公子吕急请除共叔段,两位为主忧心,直言进谏的忠直之臣的形象跃然纸上。而面对大夫的建议,郑庄公的回答则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且待之,“”不义不昵,厚将崩。“从中可以看出郑庄公的沉稳耐心和深谋远虑,而在姜夫人与共叔段叛乱失败后,对姜夫人起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则显露出其作为统治者的果决魄力。最后复与其母和好,突显了人物的复杂性。
3.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
伴随着士阶层的兴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富有说理意味的诸子散文迎来了繁荣,他们针砭时弊,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各种政治理想,彼此驳斥争辩。
儒家的代表作是《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的传统著作。语言简练而涵义无穷,通过简单的对话和行动展示了丰富的人物形象。例如: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通过简洁的松柏形象揭示了深刻的哲理。而儒家的另一代表作《孟子》则是长于辩论,巧妙地运用类比推理,比喻等手段推进论点,层层递进,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道教的代表作《庄子》,是最具文学价值的先秦散文,想象瑰丽,吸收了大量的神话和民间寓言,充满了浪漫色彩,构成了奇特的虚拟世界。《庄子》中的世界变化万千,奇异瑰丽,同时这也是为了阐释庄子深邃的哲学思想,突破局限,认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庄子还善用譬喻,多用韵,文章有着和谐的节奏感。
4.先秦散文的影响
先秦散文内容丰富,语言艺术高超,给后世带来了极大影响。叙事散文的史观和写作技巧以及如实记叙的态度,成为后来史学著作的学习源头,如司马迁的《史记》。气势磅礴,长于说理辩论的散文风格被后世学习发展,汉赋的铺张扬厉,主客问答的形式可以看出《战国策》的影响。《庄子》中的浪漫色彩则影响了后世许许多多浪漫诗人,诸如诗风豪放飘逸的李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也与庄子有着密切的艺术联系。
参考文献
[1]《论先秦散文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原因》徐柏青著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一期
[2]《古文观止译注》阴法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4]《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7月
论文作者:索静仪 姜娜 张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