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对舞蹈啦啦操队员影响的研究论文_张若男

核心力量训练对舞蹈啦啦操队员影响的研究论文_张若男

张若男(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现场测量法和实验法,以天津体育学院舞蹈啦啦操专项的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核心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运用到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训练中,进行为期三个阶段,十二周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强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成绩和运动素质,为改善天津体育学院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运动素质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核心力量;舞蹈啦啦操;运动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204-01

1.核心力量训练对舞蹈啦啦操运动的影响

舞蹈啦啦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运用多种舞蹈元素的动作结合,结合转体、跳步、平衡与柔韧等难度动作记忆舞蹈的过渡连接技巧,通过空间,方向与队形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舞蹈风格与特点,强调速度、力度与运动负荷,展示运动舞蹈技能记忆团队风采的竞赛项目。根据目前世界啦啦操比赛规则,舞蹈啦啦操的竞赛项目分为:花球舞蹈啦啦操、街舞舞蹈啦啦操、爵士舞蹈啦啦操。舞蹈啦啦操主要通过动作难度、技术技巧、现场表现力等因素来展现它的训练成果。啦啦操运动员在快节奏的移动中身体的重心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运动员有足够的身体素质控制身体的稳定性。有专家认为核心部位的训练是人体本体感受训练方式之一,它能够强化人体的力量,提高人体平衡能力[16]。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核心部位区域的训练,增强核心区域部位肌肉相互的配合,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

核心力量训练最早应用于运动损伤和伤病康复领域,随后在体育竞技项目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原理是人体系统的“刺激-适应-再刺激-再适应”动态平衡过程,通过制造稳态或非稳态的训练环境下,对人体核心区域的肌肉进行负重、器械或徒手的力量和稳定性训练,强化神经系统募集和动员核心部位肌肉与其他肌群的协调配合能力,进而提高核心区的力量及稳定性。舞蹈啦啦操传统的训练主要是腰肌、腹肌和背肌力量的练习为主,主要训练的是浅层的表面大肌肉忽略了深层小肌肉的刺激。但是在舞蹈啦啦操训练中小肌肉对身体的稳定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舞蹈啦啦操项目特点正需要核心力量训练对其队员进行综合的训练,从而在竞技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根据舞蹈啦啦操项目运动特点我们得知,运动员在完成操化、难度和过度链接的过程中,身体素质中的躯干力量非常重要,背部力量、腰腹部力量和臀部力量为组成躯干力量的重要因素,在完成动作中,起到稳定和平衡身体的作用。仰卧两头起、俯卧撑、俯卧两头起和双腿高踢腿最能体现这部分肌肉力量能力的指标,所以我们选取这四个动作作为测试指标,看运动员在实验前后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仰卧两头起、俯卧撑、俯卧两头起和高踢腿四项实验中,得出概率为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实验可以继续进行。

2.实验前后验组与对照组运动素质的对比分析

在经过三个阶段的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平均成绩都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的标准差却小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的成绩的稳定性要优于对照组)。经过t检验,p<0.05出现了显著性差异,从以上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实验组采用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取代日常准备活动后舞蹈啦啦操的身体素质优于对照组的传统的日常准备活动方法。核心力量训练是近几年来从健身健美界流行起来的训练方法,它主要是训练腹直肌。髂腰肌、背阔肌、臀大肌等部位肌肉的整体力量和稳定性,因其位置在人体的核心部位,因此这些部位肌肉力量称为核心力量。核心力量区别于传统训练针对竖直肌、腹肌等大肌肉群的肌肉力量的训练,增强了深部位肌群和核心部位肌群的力量性和平衡稳定性的训练。

舞蹈啦啦操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的运动项目,根据其项目特点,在完成动作时运动员需要足够的力量和身体素质来保证动作的顺利完成。舞蹈啦啦操主要表现团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鼓舞人心的气氛,这就需要做动作时干净利索有力量,只有力量与技术的完美配合才能将动作做好因此,运动员要加强核心部位力量的训练,核心力量是决定舞蹈啦啦操运动员成绩的重要因素,运动员必须具备足够的核心力量,才能使力量和速度配合合理的技术得到较好的发挥,从而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啦啦操力量练习最常用的就是对抗阻力练习法,而核心力量练习强调的是一种不平衡的条件下的抗阻练习.

3.结论

3.1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舞蹈啦啦操运动员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后,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运动员在操化、连接尤其是难度动作中,强大的躯干力量使其快速的协调四肢进行运动从而节省了运动员的体能消耗。

3.2 核心力量训练比传统腰腹力量训练能更快、更全面、更大幅度的提高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传统腰腹力量训练相比,核心力量训练更能有效的使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孟宪军,邱建钢.中国学生动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第二版)[S].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2004.

[2]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 30): 1120-1130.

[3]李文霞,吕洪.投掷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和方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5(9): 129.

[4]黄继珍, 赵嗣庆. 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及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实践[J]. 体育学刊, 2010,(05).

[5]刘斌, 徐坚. 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与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论文作者:张若男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核心力量训练对舞蹈啦啦操队员影响的研究论文_张若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