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能减排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点要求,这也对能耗较大的暖通空调产业发展提出了更多实际要求。基于此,本文分别就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新技术展开分析,给出基础标准、延伸标准、差异化标准拟定以及地道风空调、闭路水循环空调、蓄能空调等内容,就其原理和优化进行阐述,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标准;差异化标准;地道风空调
前言:广义上的暖通空调是所有空调的代称,指能够进行室内温度调节的机械设备。我国暖通空调保有量超过1亿台,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20%-30%左右,其节能设计也因此引起广泛重视。各国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不同,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方向基本相同,针对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标准及新技术进行分析意义突出。
1.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标准
1.1基础标准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基础标准,是每小时能耗,也称单位能耗,如家用的普通1匹空调,输入功率在750瓦到800瓦之间,不考虑空调的工作环境、老化因素,每1000W的输入功率每小时耗电为1度(1千瓦时),大1匹空调的耗电量为0.75-0.80度/小时。其他能耗等级的空调,计算方式与此相同。以进一步的能耗控制为目标,可在现有基础上以设计优化谋求降低能耗。仍以大一匹空调为例,当其输入功率达到800瓦左右时,可满足15-18平方米的制冷需求,每小时耗电量为0.8度。可将能耗等级降低为0.7度,同时对空调进行轻量化处理,调整出风方向,改扇面出风为多道出风,降低出风所需动力、通过不同角度的冷空气交换保证制冷效果,降低能耗需求,满足设计标准需要[1]。
1.2延伸标准
延伸标准包括噪音、舒适度、降温/升温效率等。以节能为着眼点,可在现有基础上降低空调的输入功率,同时改善内部不同结构的啮合效果,适当延长降温/升温的时间,以求降低能耗水平、实现节能。当空调功率达到1500W时,3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可在10-20min内实现温度调整,自22摄氏度升温到26摄氏度(默认封闭条件良好)。后续工作中,1500W空调的能耗标准可由1.5千瓦时降低至1.4千瓦时,或者在维持能耗不变的情况下,将输入功率将至1450W或1400W。为实现标准推行,可提升空调的检修间隔,增加对内部结构的润滑保养效果,使其内部能耗得到控制。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延长空气调节的时间,由20min提升至22min,以满足能耗控制需要。
1.3差异化标准拟定
老化程度、使用环境等因素,影响空调的能耗等级,节能工作可以范围性开展,但在标准拟定上应强调差异化。如针对1.5匹空调的能耗设定,可根据使用年限进行阶梯处理:
使用不超过1年的空调,单位能耗应在1.4度左右,保养间隔为300小时;
使用1-2年的空调,单位能耗应在1.4-1.5度之间,保养间隔为240小时;
使用2-3年的空调,单位能耗应在1.5-1.6度之间,保养间隔为200小时;
使用3-5年的空调,单位能耗应在1.6-1.7度之间,保养间隔为180小时;
……
差异化标准的推行,可保证节能标准带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标准约束失效或流于形式。除根据时间进行差异化分析外,还应针对使用环境进行评估,如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温度较南方地区略低,其能耗等级也可适度降低,制冷时间可稍加延长。冬季北方地区集中供暖,空调的升温能力要求相对不高,也可延伸升温时间,给出带有差异化的节能标准[2]。
2.暖通空调节能新技术
2.1地道风空调
地道风空调借助地面和地下空气温度存在差异、冷热交换自然进行/高低压空气自然流动的原理,辅助进行室内降温。该技术的推行可使常规空调的能耗下降3%-4%左右。因效果欠佳且存在使用限制,固未能大范围推广。本次研究拟改善原有地道风空调的设计方法,延长冷气管的长度和敷设方式,扩大冷气管与地下部分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降温效果。传统模式下,面积50-100平方面的地道风空调,地下部分管道长度约在5m左右,多取斜式设计或竖直设计。新技术下,将其延长为7.5-10m,并改为横向设计(见图1):
图1 地道风空调地下管道的敷设设计
在横向设计标准下,常规的冷热交换不会受到影响,来自远端的冷空气可持续与近端空气进行交换,并利用热交换自然进行的原理,使管道敷设(冷热交换)范围内的土地温度持续降低,从而发挥地道风空调长时间降温的作用,降低室内传统空调降温需求,控制能耗问题。
2.2闭路水循环空调
我国的闭路水循环空调最早见于广东省广州市,该技术下,将水注入闭路管道中,管道则置于居民楼两层之间,借助持续流动的水体辅助降温,因水的比热容较大,降温时间也较长,可减少传统空调能耗1%-3%左右。与地道风空调类似,因降温、节能效果并不理想,闭路水循环空调的应用范围也较为有限。拟在现有水循环的基础上,额外进行水内容物的变化,增加其降温作用。如氢、氦等物质,在同等条件下,气体状态下的氢比热容为14000J/(kg•℃)、气体状态下的氦,比热容为5190J/(kg•℃),液体状态下的水则为4200J/(kg•℃)。可在后续的闭路管道中,适当加入若干气态氢和气态氦,借助其比热容较大的优势提升降温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因气体可能挥发,应确保闭路管道密闭性良好,对于各个连接部位,均应用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进行封堵。
2.3蓄能空调
蓄能空调是日本学者提出的一种节能空调新技术,强调应用能够存储能量的设备,将空调常规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进行收集和储备,当空调关闭后,储备能量仍可发挥制冷或升温效果。目前该技术尚未广泛推广,技术瓶颈包括投资回报比、材料选择等。储能效果理想的材料普遍造价略高,市场狭窄。可在后续工作中,使用低造价材料作为过渡,在此过程中持续寻找性能更理想、价格更合理的替代品。如室内空调边缘可放置若干容积较小的水袋,冷空气在进行室内降温的过程中,也会降低水温,关闭空调后,水袋可持续吸收、升温,从而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此外,也有学者提出通过转化、储存太阳能进行室内温度调节的理念和技术,受制于成本因素,也未广泛应用。
总结:综上,现代空调节能设计标准和新技术,都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优化,以契合时代发展需求。从设计标准上看,暖通空调节能应重视基础能耗分析,也应重视延伸标准并针对不同空调做差异化调整。技术上看,地道风空调、闭路水循环空调以及蓄能空调拥有各自优势,可作为传统空调的替代或补充,发挥更多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坤,韩武松,潘云钢,等.北京市某机关办公建筑暖通空调节能关键技术分析[J].建设科技,2019(05):75-80.
[2]金香菊.建筑节能中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的应用现状和技术优化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58-59.
论文作者:邓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空调论文; 标准论文; 节能论文; 暖通空调论文; 水循环论文; 地道论文; 差异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