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公安消防支队 福建南平 3530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愈发有限,越来越多的人口密度大而且结构复杂的高层建筑大量在一二线城市中拔地而起,并逐渐向三四线城市蔓延,其高度、数量和规模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虽然高层建筑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带来活力,但同时也加重了城市消防安全的负担。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容积大,人数多,对外开放空间少,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消防难度也比较大。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防火;防火措施;建筑设计
一、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诱因及火灾特点
1.高层建筑起火的原因
(1)电气引起火灾,在高层建筑内,用电设施设备非常多,因此导致火灾地可能性很大。它比较常见于电气设备产品自己发生故障而导致火灾,电气线路连接或者运行时接触不良引起火灾,线路超负荷过载发热从而引燃电线的包裹材料引起火灾,电线漏电或者短路产生电火花,它也有可能引燃附近的易燃烧的东西从而引起失火等等。
(2)没有使用好明火而引起火灾,商用高层建筑内往往配备有饭店、食堂、餐厅、餐馆等等,而民用居民楼也肯定会有厨房,因此就一定有厨房用火,比如用煤气或者天然气做饭、涮火锅、在气灶无法点燃时借助火柴,火枪等助燃,使用酒精来加热干锅或者汤等都会出现明火,对这些明火管理使用不恰当,极有可能从而招致失火。
(3)机械设施故障引发失火,在高层建筑内会设有各种设备,就像加热用的送风机,置换空气的排风机、空调制冷用的冷风机等等。这些设备如果品质不大好或对其缺乏保修,或者是运转不流畅,摩擦发热,引起火灾事故。
(4)不当行为引起火灾,高层建筑建好开始使用时,一定会出现各种装修,以及设备的组装与保养等施工方面的作业,在施工人员进行工作中,难免会用到一些容易引发火灾的工具。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稍有疏忽,成为不当行为,会很容易就此导致火灾的发生。
2.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1)火势蔓延快,超高层建筑内各功能的管井非常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可以通过竖井迅速蔓延,另外建筑高的地方风速也大,风速也会加快火势的蔓延速度。
(2)人员集中,疏散困难,超高层建筑由于功能众多,层数多,因此容纳人员远比的建筑多,而且火灾发生时要使整栋楼人员迅速疏散到地面或者不受火灾危房的安全地方是很困难的。
二、高层建筑灭火的困难现状
1.关于高层消防所需的登高车
停靠困难,高层建筑一般为小区楼层群,楼与楼之间虽然距离不小但是一般有隔开花坛或者草坪,导致行车道并不宽敞,而高层消防所需要的登高车的车身过大,除非是在主干道上旁边的高层,其他的地方无法进去。40米的登高车,车身宽3.5米,普通小区都无法进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施展困难,并不是登高车进的去的地方就可以展开操作的,登高车要升起来,光靠它自身的底盘是不够的,登高车所需要的场地,不是车宽3.5米就够了的,至少还需要增加2米以上的宽度。除此之外,场地的坚固性同样需要有保障,如果底下有车库、下水道之类的东西,要考虑是否能够支持登高车的重量。
操作困难,如果高度过高,操作员在地面操作,视线都很受局限,你想要上方登高平台精准地到达指定位置,是非常困难的,越到高处,受风力的影响越大。
2.消防飞机
由于我国的消费飞机数量比较稀缺,只有一线城市备有,况且在高层能够救灾的过程中,由于浓烟滚滚,也给飞机施救带来了极大地困难,因此消防飞机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因此,建筑高层火灾来临时主要是靠自救,而最有效的办法往往也是靠自救。
3.平时维护
前期消防布置做的再好,没有好的维护也无法再火灾时起到作用。由于小区物业经常不注意维护消防设施,消防专用通道总是被其他人员作业借去,室内消防栓,经常没有水。自动报警装置,常常年久失修,也导致在火灾来临之时被火势困住的受灾人员自救困难,而身处高层外部施救难度也大,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三、高层建筑防火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主要体现在建筑防火的设计措施上,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措施总体可以分为防火、避火、控火、耐火四大部分。
1.防火
防火是指在建筑设计中破坏燃烧形成条件,从根本上遏制火灾。一般认为燃烧的所必须的三个要求是可燃物,氧气与火源,所以在设计时尽量使用不燃或者难燃材料、严格控制火源,避免可燃材料与氧气接触等。
2.避火
是指合理设计安全疏散,确保建筑发生火灾时,能够在允许疏散时间内让所有人员疏散到相应的安全区域,比如紧急通道,消防通道等,合理的避火可以极大的减少火灾带来的人员伤亡。
3.控火
是着手于早期报警、早期灭火,将火灾消灭于初期,防止产生较大地损失,比如自动报警系统,民用型灭火器、小区或者写字楼外面的消防枪头,消防软管,安全锤等,以及发生起火时的自动喷水系统等,像灭火器、消火栓这类的东西,一般人员应该了解怎么操作,更要知道在不同情况下怎么做出最理智的决定,能够在遇到灾难时尽量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4.耐火设计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决定的,如果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为不燃烧体或者难燃烧体,说明其具有良好的耐火设计,建筑物具有较好的耐火设计可以保证其有良好的耐火极限从而可以保证:
①建筑物具有较高的耐火设计可以使它在火灾发生时,确保其能在一定时间内不被破坏,并且放慢和阻止火势的延伸,避免其危害到更多的地方。
②能为楼层被困群众提供求生的时间,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③可以给救灾人员灭火创造较为容易的救灾环境,就利于救灾行动的进行。
④能够使受灾建筑物在灾情被消灭后的恢复更加容易,减短其修复时间,使其可以更快的投入使用,减少资产浪费。
总结
高层建筑防火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不仅要在图纸上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而且要在主观意识上预防火灾隐患,遏制的杜绝群死群伤等重特大恶性火灾的发生。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根据高层建筑火灾的建筑特点、火灾特点、火灾的蔓延和发展规律入手,不断总结、研究、探讨和寻找改进对策。另一方面,公安消防部门在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同时,大量开展实地演习工作,必须在提高扑救水平上做文章,立足当前现有技术装备,着眼随时出击的需要,制定计划,落实措施,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刚.高层建筑防火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改善策略[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174-175..
[2]郭伟华.高层建筑防火及疏散设计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09):17-19.
[3]王黎,汪霄,石灵.我国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常态化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4,21(03):121-125.
[4]张力英.高层建筑防火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
论文作者:杨永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火灾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耐火论文; 困难论文; 建筑论文; 火势论文; 发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