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25年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脉搏论文,高考作文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每年的作文题都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它的时代气息极其浓烈。据关注高考语文试题的专家说,高考作文大都与当年重大事件和社会现象有关,这样命题的目的只有一个:让青少年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
今年高考作文题是一则寓言,讲一个青年拥有“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七个背囊,在过河时遇到大风浪,艄公让他扔掉一个,不然就会葬身河底,青年人最终选择扔掉了“诚信”。考题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原中学教研室主任柯素文说,诚信问题正是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从大处讲是“以德治国”的要求,也是当前整顿经济秩序的关键所在;从小处看,则是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连续参加高考阅卷17年的柯素文说,自从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粉碎“四人帮”后,北京第一次高考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写自己在战斗的一年里的情况,题目很明确。这一时期的作文带有当时的时代特点。第二阶段,高考作文题目开始利用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引申意义。比如1981年的作文题目是“毁树容易种树难”,树木的“种”与“毁”分别象征成就事业与破坏事业,这样的题目引发学生逻辑思维,考生可以联想到生态环境,也可以引申为建设或破坏事业。第三个阶段,高考作文隐去了限制性词语,出现中性题目。比如1990年和1994年的高考题目分别是“习惯”“尝试”,习惯有好有坏,尝试有成功有失败;1991年的作文题目是就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择其一。这样,作文题目就出现了变式。第四阶段,高考作文题从一元化发展到两元化,比如1996年提供两幅漫画,让考生选一幅更喜欢的漫画写作;1997年提供三个材料,让考生选其中两个材料,题目逐渐变得复杂。第五阶段,即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文体放开,出现了科幻式的想象作文。比如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第六阶段,高考作文发展到今天,从总的趋势看,朝着既开放又限制的方向改革。所谓开放,指在文体上放开;所谓限制,指在内容上加以限制,这样既防止宿构套写,在评卷时也有利于控制误差。1997年以前对文体要求较严,1998年则“文体不限”,只要不是诗歌、戏剧、小说即可,1999年更进了一步,只要不是诗歌即可。到今年,连不写诗歌的限制也取消了。文体限制减少,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1999年的作文题目是科幻式想象作文,只是考察学生的想象力,联系社会现实不够,出现了离奇的、编造的应试文章;2000年的高考作文内容上没有限制,给宿构、套写、投机取巧开了一道不宽不窄的门。而今年的“诚信”,可谓既放开又限制。在文体上仍然是放开,考生可以发挥特长,也体现了考试的公平原则,这对中学的作文改革也有好处;同时在内容上又限制在“诚信”的范围内,并且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学生的道德思维品质的培养与确定正确的价值观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高考评分方法的变化,主要是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去年开始高考作文以“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阅卷评分。作文评分除50分的基础等级分外,还拿出10分作为发展等级,如果考生作文说理深刻透彻,或形象生动,或文采斐然,或构思精巧有创新,只要一方面有闪光点,就可以获得发展等级的分数。这对于充分展示学生才华,发挥创造性,是极大的鼓励。发展等级便于高考选拔人才,这种变化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学将起到积极作用,将使中学语文教学避免陷入固定套路,从而为新世纪培养创新人才。
上海自1985年起实行高考单独命题。16年来,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的形式还是作文所涉及的内容及范围都在不断地变化。1985年,高考作文试题是一篇满分为50分的议论文。为了更有效地考察学生不同文体的写作能力,同时适当控制评分误差,1986年开始,写作试题设为两题,即增加了小作文的写作。在此后长达13年的高考作文试卷中,写作部分的试题一直是以大、小作文相结全的组合形式出现。到2000年,作文试题突破了已经形成习惯的传统风格,采用形式更为简练,内容和表达方式更为开放自由的一道写作题,一改往日大、小作文结合的固定模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命题与研究办公室霍敏将上海16年高考作文的演变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5-1989年,这一时期小作文以应用文写作为主,大作文以限定文体的命题作文为主。第二阶段是1990-1996年,这一阶段的小作文扩大了写作范围,以应用文、说明文为主。第三阶段是1997-1999年,小作文命题思路略有变化,1998年采用文体改写的形式,试题要求在理解、鉴赏的基础上,对冰心的小诗《春水》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开掘,在不改变诗意的情况下,用短文的形式进行再创作。1999年以《开考时刻》为题,要求描写高考开考时刻的场景。第四阶段,就是2000年以后,高考作文的整体格局上有了大胆的尝试。
今年高考语文上海卷的作文题仍然是写1000字左右的话题作文。题中要求考生谈谈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和思考。曹杨二中特级教师臬玉蒂说,2001年高考语文上海卷是近年来题目出得最好的一次。尤其是作文题,命题视野开阔,文化含量高,显得大气而有活力。其一,由于文化遗产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这意味着学生在写作时有较大的自由度。在这样的命题形式下,学生的文化底蕴、气质修养以及熟悉擅长的领域将在高考中受到特别的关注;而那些平日拘泥于写作程序、结构符号的学生则很难挣脱樊篱,写出具有独特积累,有内涵、有活力的好文章来。其二,去年高考上海作文题是“关于世博会的主题设想”,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的重大信息,今年的作文题则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着眼点不同,但出发点与归宿是一致的,那就是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传统、关注社会人生,既要有鲜明的当代意识,又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
霍敏说:“回顾历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和发展趋势,高考作文取材范围的变化清晰。从早期的围绕个人和校园生活,逐渐转向关心社会生活,进而要求关注人类、关注世界,即作文命题由表达自我信息、反映学生日常生活为主逐渐向体现时代精神、表达社会信息为主的方向发展。从内容方面剖析,尽管每年试题的立意、着眼点各不相同,但在命题中主要体现了三方面的考虑,即切合学生实际,重视人格培养;表达社会信息,折射时代精神;强调学科特点,体现综合素质。”高考正面临着一个新、旧交替的变革时期,站在世纪之交审视高考作文的命题,霍敏认为今后命题的整体趋势应该朝着开放性、综合性、实用性的方向发展,朝着符合素质教育的思路发展。
1977-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1977年,全国各省自由命题,北京的高考作文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年,细读《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要求缩写成五六百字的短文;
副题:细读《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一文,要求缩写成五六百字的短文。
1979年,阅读文章《第二次考试》,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副题:阅读寓言故事《捕鼠》,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1980年,阅读《画蛋》一文,写一篇《读“画蛋”有感》;
副题:阅读《给青年们的一封信》,写一篇读后感。
1981年,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一文,写一篇读后感。
1982年,命题作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观察漫画《挖井》,要求:1,写一段300字以内的说明性文字;2,就漫画内容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1984年,提供相关材料,要求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1985年,提供材料,要求就环境污染问题写一封《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副题:集市见闻。
1986年,提供材料,作文题目是《树木·森林·气候》。
1987年,提供材料,要求:1,写一篇简讯;2,结合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1988年,命题作文《习惯》。
1989年,提供材料,要求就填报高考志愿的问题,给你的好朋友××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想法。
1990年,提供一篇关于玫瑰花和刺的材料,要求:1,为这对小姑娘做肖像描写;2,根据所供材料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展开议论,题目自拟。
1991年,就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选其一,写辩论会发言稿。
1992年,提供材料:一个留下悬念的故事。要求:1、对悬念部分加以设想,写一篇不少于350字的记叙文。2、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思想行为,写一篇不少于350字的议论文。
1993年,提供材料:父、子、女三人对“新旧交替”的不同感触。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1994年,以《尝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1995年,提供材料:寓言诗《鸟儿的评说》。要求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1996年,提供材料:两幅漫画(每幅都有标题)。题目:我更喜欢漫画……
1997年,提供材料:1、背残疾儿童上学的事迹。2和3:不同的看法。要求根据材料2、3,就“乐于助人”问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1998年,指导语:谈心理承受力问题。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两题选做其一)。
1999年,指导语:从器官移植到人类记忆移植的推想。要求就“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2000年,指导语:四个图形符号得出多种正确答案,引发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2001年,提供寓言故事,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高考作文(上海卷)试题
1985年,参加关于成语“知足常乐”的讨论,写一篇发言稿(50分)。
1986年,1,评论歌曲《十五的月亮》歌词的艺术特点(10分);2,2000年回母校(40分)。
1987年,1,为《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作摘要(10分);2,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40分)。
1988年,1,为校文学社取名,并阐述理由(10分);2,清流与活源(50分)。
1989年,1,在班会上的即席发言:我的一点看法(15分);2,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45分)。
1990年,1,欢送退休教师的发言:欢送辞(15分);2,时间啊,时间(45分)。
1991年,1,拟一则电报稿(15分);2,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45分)。
1992年,1,看图介绍漫画画面并概括主题(15分);2,情境作文:遥望星空(45分)。
1993年,1,写一篇电视台播讲稿(15分);2,机遇(45分)。
1994年,1,介绍一家街头小店(15分);2,父辈(45分)。
1995年,1,写一则消息(15分);2,责任(45分)。
1996年,1,初夏的时令特征(15分);2,我的财富(45分)。
1997年,1,推荐一部电影(15分);2,材料作文:我看课外阅读(45分)。
1998年,1,将冰心小诗《春水》改写成短文(20分);2,材料作文:读报有感(50分)。
1999年,1,开考时刻(20分);2,材料作文:“回声”的启示(50分)。
2000年(春),1,节日小景(20分);2,看图作文:人与机器人(50分)。
2000年,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70分)。
2001年,要求考生说出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诗歌),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