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的魅力论文_潘明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的魅力论文_潘明旭

(甘孜州九龙县城关第一完全小学 九龙 616200)

小学语文学科是最丰富多彩的学科,小学语文课理应是生动有趣的课。但现状是:小学语文学科成了干瘪苍白的学科,小学语文课缺乏迷人的魅力。究其原因,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成为知识的容器,毫无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扼杀,因而逐渐失去了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兴趣。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和发现者,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办法。日本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之一是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些中外教育家对此也早有预见。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仔的《教育论》中就已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事实正是这样: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正如我们不能带领他们走遍世界每个角落一样;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选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喜好。所以,我经常让学生挑最喜爱的词句来品赏、交流,读读背背。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中的主要角色小鸡、小狗、小马、小鸭和青蛙,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就显得十分广阔,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讲,自主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激发他们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

疑是追求新知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学生多方面的疑,也许是来自老师教学的“遗漏”,也许是学生自读自悟中的“疑惑”,也许是教材中的“空白”或“欠缺”,不管什么样情形,都是学生内化语言文字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思维火花的闪现。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来,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的兴趣。老师应给足学生质疑的时间,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并组织其析疑、解疑,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对于低段年级的孩子,教师要消除“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年龄小不会提问题”等不正确的认识。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孩子从课题、从词句等小范围处去提出不懂的问题。一年级小学生不仅敢于提问题,而且会提问题。在学《小猴子下山》时提出了“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怎样呢?”等有较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解疑中起到“中介”作用,引导学生处理疑难问题。浅显的问题问学生自己解答;重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难点的问题引导帮助解答;有 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最后教师讲解评价。如教学《桌椅的对话》时,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桌椅为什么会说话?桌椅在说些什么?我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大家去读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篇简单的课文就在质疑课题、分组合作学习、对话朗读练习中学完。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 动探索者,把学习潜力充分开发出来。

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出不同的层次。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 习的过程。要重点指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小组讨论中,全小组怎样合作学习,怎样抓重点、难点,怎样提问,怎样讨论质疑,教师都要重点指导,适时点拨,由面到点,由扶到放,逐层深入。

合作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应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和重视。不管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都应和文本内涵紧密结合起来,让它们相互依存,融为一体。

论文作者:潘明旭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7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的魅力论文_潘明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