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与地域划分--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_三角洲论文

区域开发与区域划分——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论文,中国古代论文,经验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中国人很早以前就有区域分异的概念,由此产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思维成功地运用到三角洲的开发和三角洲文明的形成之中。在以海岸带为基线、面向内陆和面向海洋的区域开发与区域交往的漫长历程中,古代留下众多历史启示。古往今来,区域划分一直是中国区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5000年文明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锤炼出区域划分的目标:寻求区域内部的向心力和亲和力、保持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最佳临界状态、分级处理模糊边界。并且,由此而发展了一套区域划分的准则:行政管理区域与自然单元吻合、经济发展优势互补、尊重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以及以城市为区域核心。如此保障了区域开发的可持续性。古为今用,浩瀚历史包容的经验,值得吸取,以正确对待和处理勘界、腹地扩张、流域分割等当前区域工作中的新问题。展望21世纪,区域开发的突破点:面向海洋,以海港城市为核心。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角洲文明 区域划分 模糊边界 腹地扩张

1 区域开发的历史启示

1.1 区域分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中国人对于区域分异的概念早已有之。“五色土”,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就是一个区域分异模型。相传夏禹治水后划分中原为九洲,并铸九鼎,把每个州的物产和风土人情铸于其上,象征九州,传为三代国宝,成为记载中国古代区域划分史实的实物。古代对于区域分异的认识可见一斑。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因地制宜”、“不违农时”一类大量农谚。前者无疑表达出了区域开发中需要具备的很强的空间概念,而后者则更强调了区域开发的时间概念。于是中国很早就有了24节气的划分、丰年,欠年的概念。这些经验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天时、地利、人和”。而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又把人摆在中心位置,体现了人本主义。

古代对区域分异的认识孕育了朴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概念,这些思维成功地运用到了三角洲的开发和三角洲文明的形成之中。

1.2 三角洲文明与湿地利用

大概从14世纪起,珠江三角洲发展了基塘系统[(1)],对沼泽地、海涂滩地加以利用。三角洲地下水位很高,于是就把低洼积水地方的土挖出来,培成基,基围成塘。基上种桑树,桑树养蚕,蚕屎喂鱼,鱼粪肥桑,形成一个封闭的生态农业循环系统。这便是因地制宜了。后来桑基渔塘发展成蔗基渔塘和花基渔溏,并且由原来集中于顺德一带,拓展出去,上游扩展到肇庆,下游围垦海涂滩地。基塘系统经联合国大学研究,认为是湿地利用的典范,推广到丹麦、巴西等国,获得成功。此外,封闭的基塘系统还通过一种巧妙的灌溉体系,称作偷淡工程,达到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修筑围堤,闸门高度与海水高潮位齐平。当涨潮时,潮水顶托河流淡水,将之送入基塘;而回潮时,潮水则冲刷盐积,将它排回海里去。这样,基塘加上偷淡便造就了一个很好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开发模式。当然,古时并没有这个名词。

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开发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太湖平原,有120多条水道将太湖和长江沟通。这些水网保持了一定的水陆面积比例。每年农民都用小船把这些河汊、湖汊、沟汊里的底泥挖起来,运到田里,培成土抬高田基。既降低地下水位,又作混合肥料,种粮食、栽桑树。桑树有时也养羊。羊粪、蚕屎回到河沟里,喂养鱼虾。这也形成一种农业生态循环,所不同的是它较珠江三角洲而言,更是一种开放式的循环。水网纵横,四通八达,河网密度超过2km/km[2]。收获季节,粮食、柑橘、茶叶等农副产品通过这些河沟集散到苏州、上海去,继而供应到全国各地。如此,整个平原变成渔米之乡,也成为一个区域开发的成功范例。合理开发,良性循环,持续发展,文明随之进步,成为古代社稷盛衰之所系。

黄河大三角洲是一个新生的三角洲,对它的治理与开发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的年代。那时治黄主张分流,将下游水沙在泛滥的时候通过河汊输导到华北平原。到商朝出现青铜器后,古人能够修堤了。于是慢慢地用堤将河道固定下来,形成了夹水攻沙的治黄主张。宋朝以后,河南一带黄河大堤逐步形成,黄河从此变成一条地上河。两边大堤越筑越高,到现代,堤内外高差平均6~8m,最高达20m;而且堤越筑越宽,最宽处两堤相距20km。大堤外还筑有副堤,构成蓄洪区。大堤内由于人口居住,又筑有许多生产堤。尽管如此,黄河大堤仍然每3年加高1m,向外侧拓宽50m。这样的治理办法,能否为黄河大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一条可持续之路,不仅现在,历代都有激烈的争论,提出的方案众说纷纭。但是近年来三门峡截沙、小浪底堵水的方案还未来得及完全实现,治黄工作又出现新问题:黄河下游自开封起每年断流多达130天。黄河变成一条间歇河,这条被认为是哺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已经没有乳汁了。造成这样的原因是黄河中游的过度分流,引黄灌溉。千年以前的治河思想如今被搬到了上、中游地区,宁夏分流、河套分流、山西分流、陕西分流……可见,对黄河大三角洲以水为主体的区域开发的认识经过几千年也没有得以统一,没有得出定论,探索黄河下游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仍是充满荆棘。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湿地利用,可以说是成功的。相比之下,黄河大三角洲的开发则是失败的。一个三角洲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果我们不能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把它继承和发扬,可持续发展就很可能成为一纸空谈。目前,乡镇企业大规模地破坏着珠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原有的良性生态农业循环,严重地污染环境,就是由于缺乏对历史经验的认识、在对待资源与环境问题上的盲目和只顾眼前利益造成的。

1.3 海洋意识的复苏

如果说中华民族在陆地的区域开发留下光辉的一页,那么她在向海洋开拓生存空间的历史同样是闪耀的。

曾经一度有一种悲观的认识,哀叹中华民族缺少对蓝色海洋的向往和冲动。其实不然,古代周朝立国长安,后东迁洛阳,就是为了充分利用黄河大三角洲的顶部,开发中原。宋朝定都开封,明朝建都南京、再迁北京,从历代国都的迁移不难看出,我们的步伐是向东的,向三角洲的,向海靠拢的。明朝郑和以国家级的规模七下西洋,远及红海麦加和非洲索马里,史无前例,达到顶峰。在此之前,唐代鉴真和尚六渡东海始达东瀛;宋朝慧深和尚,曾航行到墨西哥,留下史迹。所以墨西哥认为他们的祖先来自亚洲,是在冰期时穿过白令海峡的冰面到达美洲的。中华民族以整体而论不能说海洋意识薄弱。能认识到这一点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否则对基本常识都会产生概念错误:中国领土960万km[2]面积是按海岸线量算的,未包括领海,本身就一直是一个历史误会。黄河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入渤海,淤积出新生的陆地,于是被错误地形容为我国最年轻的新生国土。其实,渤海本身就是我们的内海,这片新淤的陆地怎么长也是在自己的主权范围,何以为新?岂不见外了?长期以来,这种海陆分治思想的流毒并没有得以根除,反而肆虐有加。我国近海海域污染80%都来自于陆源污染。而我们自己也受到了自然的惩罚:苏北的对虾、鳗鱼等名贵海产产量连年下降,几遭绝产;而饱受上海污染的嵊泗列岛的海产供应上海市场,引发了传染病。

历史上中国的区域开发是包括海洋的。过去华裔在世界各大洲、各大洋艰辛开拓,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西方殖民帝国在海外经营几个世纪,也难以与中华民族在海外的文化影响相媲美。

1.4 长城、大运河的反思

中国古代的区域开发,在以三角洲为依托、向海洋发展的同时,更重视朝内陆腹地的纵深开拓。中国的地势地貌,西有青藏高原,北有沙漠,都是生态脆弱地区,从而决定了中国内陆区域开发的方向,一朝西北,一朝东北。

早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慢慢地发展成为著名的丝绸之路,表明中华民族开发西部的决心。然而西部的自然条件是苛刻的,为了保障这条穿越生态脆弱带的生命之路畅通无阻,长城一直修到嘉裕关,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纵观历代,寻求西部开发的艰辛探索从没有间断,但是成功者少,失败者多,未得巩固。直到现代欧亚大陆桥贯通,五条钢铁线路(双轨铁路、高速公路、光缆、输油管)连接中原与西北,新疆一举变成西部的棉、油基地,西部开发的历史宿愿始见成效。

同样,开发西藏有三条路线可选。青藏线地形起伏小,道路平坦,但海拔高度高,空气稀薄,生理难于适应;川藏线,地形高差大,工程艰巨,但连接富庶的天府之国;滇藏线,面临滑坡、泥石流的挑战,工程难度高,然穿越藏东南地区,生物量极其丰富,经济条件优越。三条线路各有优点,但其共同的缺点是自然环境条件苛刻、工程难度太大。征服世界屋脊谈何容易!现在况且如此,我们祖辈经受的考验是何等艰苦。可见,解决区际联系的问题对于区域开发而言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区际联系的时空屏障终将被冲破。

东北,谓之为关东,开发稍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物产为殖民者窥伺已久,近代被俄国、日本进行了掠夺性的开发。解放后建立了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继而开垦北大荒,使之变为粮仓。若非晚清政府出于海陆分治的无知认识,割让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西太平洋沿岸国土给沙俄,让彼得大帝得到了垂涎三尺的西伯利亚出海通道,而使东三省一夜之间变为内陆,如今东三省何需苦苦寻求图们江这一东北亚出海口?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内向、封闭的民族。她是一个有所作为,愿意同世界各民族修筑友好的开放民族。在漫长的区域开发与区际交往的探索历程中,她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2 区域划分的历史经验

区划工作是寻求区域的地理区位、土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客观基础。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行政划分[(2)]。原始社会采用井田制;战国后期秦国“除井田,开阡陌”;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立郡县制;唐代分道等等。行政区划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当代,中国对区划开展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顾颉刚、谭其骧研究中国历史沿革地理;李四光、黄秉维研究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竺可桢研究中国气候区划;周立三、邓静中研究中国农业区划等等。行政区划工作从古到今也一直没有间断过,过去的察哈尔省、绥远省撤消了。近年来,三峡设省,尽管人民代表大会投票通过,但最终未能实施。海南岛设省,则一举成功。这说明,为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区划工作应该顺应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作相应调整。这当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到底区域应该怎么划分?中国的历史经验有几条?

2.1 区域划分的目标

区域划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寻求区域内部的向心力和亲和力,意即保持区域内部人口流、物质流和能量流良性合理循环。三峡省未能成立,是因为这个地区只有离心力,西边倾向于重庆,东边倾向湖北,缺少聚合力;海南岛,四周是海,中间有五指山,沿海岸线分布城市。海口成为岛内中心,环岛铁路、公路以此辐射开来,自成一个闭合体系,自然设省便成功。并不是同一种类型的地域合并起来就是区域单元。自然区划中,它的水、土、生物等各种资源分布要有利于这个单元内部的物质循环,有利于单元自身的凝聚。

同时,区域的划分要有利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保持在一个最佳的临界稳定状态。古代分封诸侯,诸侯太强,中央管不住,诸侯太弱,中央权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秦始皇是中央集权的代表,通过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等,实行中央集权的标准化。但是过度的集权,地方没有自由度,不能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秦朝于是很快就灭亡了。后来唐代分道,又是地方分权的代表。掌握不好,容易造成地方分派割据。解放前阎锡山在山西修窄轨铁路,抵制与中央沟通,直到解放后才改造过来。

区域划分的第三个问题是模糊边界的分级处理[(3)]。模糊边界指过渡型的边界。事实上,无论行政区划,还是自然区划,一个区域单元与另一个区域单元之间常常不存在一个绝对界线[(4)]。这是区划工作的一大难题。柑桔的生长,淮南为桔,淮北为枳,但是连云港一带开口朝南的马蹄形山窝里仍然有正常生长。对于这类似的模糊边界,古代是采取分级处理的办法,把矛盾放到下一级解决。例如,中国民族的分布,汉族在东部,少数民族多在西部,中间过渡地带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于是汉族居多的省份中又划出了少数民族自治州、县,而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也包含另一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县。这样的区域在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中比比皆是。不难想象,如果同一个民族被拆分为两个相邻的行政区划,将会造成许多纷争。纵观世界民族问题,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民族问题处理得非常妥善,这是有它的历史依据的。中国古代关于区域划分的经验是富有创造性的,非常值得继承和发扬。

2.2 区域划分的准则

关于区域划分的准则,中国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就是行政管理区域与自然单元吻合。这个原则就写在中国的省名上:湖南、湖北、河南、河北。而一个行政区与另一个行政区的界线常常是较为偏远的山地分水岭或河流。在西南山区,这个原则尤为突出。每一个县的界线都是四周山地的河流分水岭。这样的划分适应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因而延续至今。在平原上,这种面向农业经济的区划原则,演变成一种以田间距离划分的原则。村与村之间以“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所能够往返的最经济的距离为界。假如中间的地区两个村子都管不到,而再设一个村子。所以是五里一村,十里一店,五十里一镇而百里一县。这在华北平原和成都平原都非常典型。行政区域与自然单元吻合的原则在中国经过几千年的历史锤炼,保存下来,是一笔珍贵财富。如果我们对比北美洲,以经纬度格网化的区域划分方式,似乎可以看出中国在三代以前的井田制与这种方式有共同之处。

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也是一条重要原则。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县呈长条带形状,一头在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另一头则伸向大沙漠。沙漠目前来说没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但却不可能在这些沙漠地区设县。地处国界的县亦是如此,这些县伸向内地,为的是靠后方来共同负担戍边任务;南方的山间盆地,盆地中间资源条件优越,但也得与四周相对难于开发山地并在一起,共同设县。这种优势互补的原则同样反映在我们的政府决策中,例如东西部经济优势互补,东部发展带动西部腾飞等等。

尊重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同样相当关键。中国有很多村庄都是一个姓氏,相当于一个宗族、部落[(5)]。在区划时就必须尊重这种单元的完整性。如果把这种自然村割裂成几个行政村,则必将导致无穷的纠纷。此外,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内蒙古称为盟、旗,也尊重了民族传统习惯。

最后,一个区域需要以一个城市为核心。而且城市的命名根据大小、级别各不相同,有都、城、市、镇等等,体现了森严的等级,有利于区域凝聚力的形成和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而促进区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人口流的良性循环。试想,如果县城纷纷都撤县设市,体现不出城市间的等级差异,无疑是过分夸大地方分权,将加剧资源与环境问题上的分派割据,不利于区域之间的协作和资源的优化组合利用。

2.3 改革开放后的新问题

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历史为鉴,则可校验我们的决策。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工作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待于我们从历史经验与教训中吸取养分,正确对待和处理。

勘界问题包括国界、省界、领海、经济管辖区的勘定。中国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已重新勘界或就疆界划分达成一致协议,恢复了公平的原则,明确了国家主权的意义,体现了自然划界的合理性,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中国和这些国家接壤地区居住着同样的民族,但既然各属不同的国家,主权范围当然应当划定,否则就有可能重演克什米尔的民族纠纷。但是应该看到,鸭绿江口、北仑河口疆界还并没有确定下来,这就有待于我们动用历史上区域划分的原则和经验加以解决。同样,省界也是如此。宁夏和内蒙古为开发贺兰山下煤矿,省界的纠纷打到地下;甘肃和青海为了争夺祁连山上的天然草场,上海和南通为争夺长江北水道淤出的江心洲,更是兵刃相见。可见区域界线的划分是严肃的。最近我国领海已经标定,关于经济管辖区,我们也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我们还应该更好的研究我们的历史经验。

沿海经济的起飞,引发了腹地扩张的问题(图1)。香港、深圳、汕头、厦门几个开放区之间早些时候形成的闽南、岭南经济辐射圈,现在进一步扩大到赣南、湘南,吞并了部分长江流域的经济带;北部湾海港城市的迅速崛起,南昆铁路的推进,昆明以东、贵阳以南很快将纳入北部湾的经济辐射带,袭夺原属西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带;最近福州提出要联合浙江温州以南、江西东北部和安徽黄山地区成为自己的经济协作区,也打破了省界,与长江流域经济圈发生重叠;华北平原,环渤海经济圈与欧亚大陆桥经济辐射带开始了互相竞争。可见,无论经济区、自然区还是行政区,它们的界线和范围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摆动之中,我们的区划工作就更需要明察秋毫,不断开展下去。

图1 腹地扩张示意图

Fig.1 The hinterlands expansion

与腹地扩张变化趋势相反,流域分割却是以整化零。黄河水利委员会管辖的黄河流域,上、中游尚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流域,而郑州以下就变成黄河大堤以及蓄洪区大堤之间的范围了。如果,把黄淮海平原,北到天津、南到扬州的地区都考虑作黄河下游流域,进行统筹规划,这个地区的水、土资源分配就不至于出现现在的混乱局面了。长江也是如此,南京长江大桥修建以后,万吨轮不能沿江而上,长江通航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区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人口流受到犹如肠梗阻的困扰。正在修建的三峡大坝,尽管有五级船闸保证上下游的通航,无疑又是一道关卡,割裂上下游的关系。所以,流域分割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因为它会给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障碍。

综上而论,我们的区域划分与区域开发有很多问题。归根到底,它的出路在哪里呢?出路在于区域开发以海港城市为核心。大河三角洲孕育了人类灿烂文明,人类以海岸线为基线,成功地认识和开发了海洋与大陆。21世纪世界新经济圈将在西太平洋沿岸脱颖而出。浦东作为龙头带动长江流域的开发,环渤海经济圈带动华北平原的经济飞跃,就是因为流域与流域之间、内陆与内陆之间、大陆与大陆之间,最终要靠海洋来实现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物质流、能量流和人口流的良性循环。因此海港城市对于区域开发而言起了带头作用,区域开发必须依存于海港城市。无论行政区划、流域规划、经济区划,还是自然区划,由于过去海洋重视不够,所以出现诸多问题。21世纪,一个国家,面向海洋就是面向世界;一个民族,面向海洋才有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3 推陈出新的思考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让她再度辉煌。

科学技术和文明进步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超越历史阶段,和克服资源与环境制约条件的驱动力。

世界区域经济重新组合,与亚太新世纪的来临,为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开发模式,提供了新的机遇。

国家的统一和富强是前提。走向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共产主义理想,有待人类进一步觉醒,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收稿日期:1996-11-18)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IZATION:RETROSPECT OF CHINA'S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Chen Shupeng Zeng Shan

LREIS,Institute of Geography,Academia Sinica,Beijing,100101

ABSTRACT

Chinese had notice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ancient times and thusarouse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lta cultivation and civilization.Over the long term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xchange,much experience therefore was accumulated based on coastal zones,toward both inner land andopen ocean.Regionalization,a basic job prece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has also been carried out in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s.More important,patterns of regionalization were retained,and serve as references even today.Reflections on China's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can assist us in locating the breakthrough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the 21st century:facing the oceans with the seaport cities as nucleuses.Key Words: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elta civilization;Regionalization;Fuzzy boundary;Hinterland expansion

标签:;  ;  ;  ;  ;  ;  ;  

区域发展与地域划分--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_三角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