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青岛 266731
【摘 要】目的:探究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本次研究中共选择116例在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2月份本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呼吸支持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结果:复苏体位、呼吸机给氧、鼻导管吸氧是两组常用的呼吸支持方式,观察组的复苏体位使用概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复苏成功率较高,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将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应用到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增加了复苏体位的呼吸方式,降低了气管切开概率,帮助患者呼吸能够快速稳定,患者复苏成功率大大提升。
【关键词】急危重症;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复苏体位
急危重症患者在医院急诊科中的就诊率较高,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给予患者给养,并加强呼吸道管理,提升患者呼吸复苏效果。目前,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临床治疗中,是一项综合性的抢救技术,抢救成功率较高。本文将来到本院急诊科的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意义。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共选择116例在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2月份本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患者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为(45.4±3.5)岁。对照组男29例,女29例,患者年龄为22~70岁,平均年龄为(46.3±3.6)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未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呼吸支持治疗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有针对性的选择呼吸支持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治疗内容如下:(1)第1阶梯:主要是应用徒手呼吸支持方法,将患者摆放成复苏体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当患者躺在抢救床上时,应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躯体与头部需保持在同一轴面上,双臂放在患者的身体两侧部位,将患者的气道开放,确保患者呼吸的通畅性。(2)第2阶梯:无创氧疗支持法,对于呼吸及心跳停止的患者,需给予患者面罩给氧及鼻导管吸氧,吸氧时,需对患者氧流量进行测量,确保患者氧气供应的持续性。(3)第3阶梯:有创气道氧气支持法,对于声门区阻塞及急性喉阻塞的患者,应给予患者环甲膜穿刺或气管穿刺给氧法,当穿刺结束后,为患者建立气道,确保患者呼吸更为通畅。(4)第4阶梯:呼吸机给氧法,当气道建立完成后,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有效的判断,为了提升呼吸支持效果,需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合理设置[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复苏体位、气管切开、呼吸机给氧、环甲膜穿刺、鼻导管吸氧等呼吸方式使用概率;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复苏成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 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呼吸方式比较
复苏体位、呼吸机给氧、鼻导管吸氧是两组常用的呼吸支持方式,观察组的复苏体位使用概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呼吸机给氧、鼻导管吸氧使用概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2呼吸复苏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呼吸复苏成功例数为45例,成功率为77.59%;对照组呼吸复苏成功例数为36例,成功率为62.0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复苏成功率较高,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
3 讨论
急危重症临床症状表现出低氧血症及呼吸困难等情况,在临床治疗中,需为患者及时供氧,并做好机械通气及呼吸通道管理,提升抢救效果,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阶梯性治疗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呼吸支持治疗方法,降低了呼吸支持的风险,有效的避免了呼吸道出现严重的损伤。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体位复苏使用率及呼吸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将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应用到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具有可行性[2]。
综上所述,将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方法应用到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增加了复苏体位的呼吸方式,降低了气管切开概率,帮助患者呼吸能够快速稳定,患者复苏成功率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冯皞宇.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对急危重症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7):19.
[2]冯丽均.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2):1+13.
论文作者:綦光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阶梯论文; 急诊论文; 体位论文; 治疗方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