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秀丽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30007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血糖控制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5.39±0.23)mmol/L,空腹血糖(FBG)为(4.39±0.54)mmol/L,餐后2h血糖(2hPG)为(6.62±1.05)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沟通和护理纠纷减少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效果

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临床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可能造成胎儿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血糖过低、早产、孕妇泌尿道感染、头痛等影响,影响胎儿发育和母亲的健康[1-2]。本文旨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6.51±3.82)岁,孕周29-38周,平均(33.96±3.18)周,体重53-71kg,平均(66.82±10.24)kg;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51±3.87)岁,孕周27-38周,平均(33.76±3.21)周,体重54-72kg,平均(66.83±10.25)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出入院的介绍,用药指导,基础护理等,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情况和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然后确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让患者了解护理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用积极的态度引导患者乐观面对疾病,以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护理人员要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以低糖、低脂、低热量为原则,三餐内容要求均匀,定时定量进餐,有利于减慢葡萄糖的吸收,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可多食用蔬菜、薯类、芹菜等粗纤维食物,同时要监测患者的血糖和胎动胎心情况,及时反馈给责任医生;(3)制定运动训练计划要因人而异,而且要有规律性,循序渐进,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放松训练,有氧运动如散步、广播操等,每日运动两次,每次10-20分钟,注意监测胎心率和宫缩情况,同时播放患者喜欢的轻音乐,让患者的精神状态达到很好的放松效果。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3个指标;同时记录比较两组护理沟通率及护理纠纷减少率。血糖指标值越低,说明护理效果越好;护理沟通率和护理纠纷减少率越高,说明护理越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由SPSS 21.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单位由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单位由[n(%)],组间对比由χ2表达,P<0.05差异对比存在统计意义。

结果

2.1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观察组HbAlc、FBG和2hPG的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于表1。

2.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沟通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于表2。

3.讨论

GDM的发病机制是女性妊娠期内胰岛β细胞出现功能不足与胰岛素抵抗,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出现失常,GDM的发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刺激,容易引起复杂的心理反应,严重影响着治疗效果[3-4]。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路径对GDM的应用已经引起临床医学的重视[5-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护理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对于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从人性化护理,积极的心理疏导,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训练等方面入手,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分析原因为: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然后确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从认识,情绪,心理,态度等方面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能积极面对疾病,同时给患者普及初期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心理准备及应对措施,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7-8]。护理人员与患者在交谈时语气亲切温柔,通过眼神、表情表达对患者的充分理解和同情,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和信任度,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由于研究时间和其他客观条件的局限性,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究和验证。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加护理沟通率和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蕤,徐品颖,肖利.妊娠期显性糖尿病与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晚期临床特点的比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38(01):103-107.

[2]李丽,张斌,丁焱.妊娠期糖尿病专科实践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05):535-539.

[3]蒋艳云,康省.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2):1431-1433.

[4]高艳琴,李娜,管方亚.临床护理路径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1):93-94.

[5]李萍,张桂花.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224-225.

[6]杨艳君,陈照.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6):101-104.

[7]朱陈燕.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2):110-111.

论文作者:刘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对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