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论文_李玮

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论文_李玮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7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用电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不少电力部门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因此对电力部门中的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安全。但是在进行电力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引言

众所周知的是,电能的发展与人们的正常生活息息相关,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也应该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创新性变革,在电力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电力生产的客观规律,大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推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生产的职责落实不到位

在当前的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虽然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制度,以此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却表现出职责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生产的管理人员往往只注重开会时申明其中应当注意的地方,而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却并没有严格的将其中每条安全制度落实到位。除此之外,生产管理人员对当前实际生产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使得建立的安全制度不具有针对性,起不到应有的安全管理效果。

(二)管理存在漏洞

现阶段,多数大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细节方面的安全管理,引发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力企业中的多数领导喜欢搞形式化的运动,不重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往往在事故发生之后才明白要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其次,对电力设备的档案、试验报告以及检修报告等都没有及时准确的更新。

(三)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低压检修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如某低压配电施工人员,在未填写工作票、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抢修工作,最终导致了一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等技术措施正确完整实施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

(四)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存在安全隐患。企业基层单位中职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登高作业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二、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电力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应的基础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其次,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安全管理电力生产过程,根据分级管理方法,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最后,还要完善相关的监督考核制度,对电力生产部门中的员工形成一种约束作用。在进行安全监督的过程中,要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并将相关的职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头上,从基础抓起,做好相应的现场监督管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重视安全生产管理

电力生产经营的管理人员、基层人员等应当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在此情况下,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够得到重视。管理人员按照相关的制度严格执行,并以自身作为榜样,严格遵行安全管理规定,以此来约束电力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能够按照管理制度和规定执行。

(三)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首先,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其次,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事故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四)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电力安全生产的需要。

(五)加强器具质量管理

在进行器具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出完善的器具报废制度,如果发现器具的使用期限已经到期,或者完全被损坏,已经不符合生产要求,就要将他们进行强制报废,禁止将已经报废了的电力生产器具转交他人使用。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已经使用的工器具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定,使这些器具能够有据可查,并将每个员工的责任落实到实处。

(六)大力提高设备效能

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硬件基础就是电力生产设备,因此电力设备的健康与否对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有着直接影响,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电力设备缺陷造成的。因此在进行设备管理时,首先要大力排除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电力设备运行的状况进行监控。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力设备的检修计划,对于需要进行检修的设备要严格按照标准修好,避免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对于短时间内不能消除的安全隐患,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跟踪与监测,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应对计划,坚持果断决策,避免侥幸心理。最后,要加强设备运行过程管理,以电网的防汛与防洪等特殊时期中的供电需求为依据,完善设备管理。

三、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基层人员的安全生产文化宣传工作,并对安全管理制度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从而提高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使得我国的电力企业能够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磊.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86-186.

[2]孔伟洋,李琳,李汝杰.浅议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4):118.

论文作者:李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论文_李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