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PD掺杂的共聚合物薄膜的发光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曹亮[1](2021)在《基于苯并三氮唑功能基元动态配位作用构筑新型环氧树脂》文中提出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附着力、高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以及高耐化学性和耐腐蚀性,使该材料适用于多个领域,例如结构粘合剂,保护性涂料和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然而,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环氧树脂热固性材料质脆,韧性差等缺陷,已慢慢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障碍。与此同时,最近几年,金属配位相互作用,因其结构的可控性、配位键的可逆性和金属离子光电特性,被引入到高分子材料中制备成金属配位聚合物,已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智能涂层、自愈合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等。因此,将金属配位超分子相互作用引入环氧树脂中,优化环氧树脂密集的交联网络,改善环氧树脂质脆,韧性差等缺点,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了研究金属配位相互作用的引入对环氧树脂的影响,本论文分别以刚性和柔性骨架的环氧树脂为基体,将苯并三氮唑添加在侧链,利用苯并三氮唑与金属离子的金属配位交联作用,成功地优化了环氧树脂的结构,形成了可逆的金属配位键和环氧树脂共价键的互穿交联网络,增强了环氧树脂的热力学性能。另一方面,金属离子和苯并三氮唑的特性赋予了环氧树脂新的性能,拓宽新型环氧树脂的应用范围。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研究内容:(1)为了探索金属配位超分子作用对柔性骨架环氧树脂增强效果,本文第三章将苯并三氮唑基金属配位交联引入环氧树脂的共价交联中形成互穿交联网络,实现了增加环氧树脂的强度的同时不损害其韧性的目的。将1-环氧甲基苯并三氮唑(EPT),己二胺(HAD)和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500)按一定比例简单共聚制备了柔性苯并三氮唑基环氧树脂(PPHE)。通过浸泡不同离子、浓度和时间的方式,最后成功地制备了兼具较高强度及韧性的柔性环氧树脂(PPHE-Cu2+)。性能测试结果显示,Cu2+-苯并三氮唑的金属配位超分子作用对环氧树脂的性能提升十分巨大,拉伸强度提升了77倍(43.64MPa),杨氏模量提升了515倍(129.04 MPa),断裂能提升了143倍(157.32 J/cm2)。与PPHE相比,PPHE-Cu2+环氧树脂的刚度、抗拉强度和抗拉韧性都增加了1-2个数量级,并保持了原来的延展性。此外,还探索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发现其已从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最后,利用苯并三氮唑本身的紫外屏蔽功能和金属配位的电荷转移效应提高环氧树脂的紫外屏蔽效果。(2)本文第四章将苯并三氮唑引入具有刚性骨架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通过金属配位作用改善其韧性差的缺点。通过1-环氧甲基苯并三氮唑(EPT),三乙烯四胺(TETA)和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EGBA)按一定比例简单共聚制备了刚性苯并三氮唑基环氧树脂(PEPTDT)。然后向聚合物体系中引入不同比例的Cu2+制备一系列金属配位交联的刚性苯并三氮唑基环氧树脂(PEPTDT-Cu2+)。性能测试结果显示,PEPTDT-Cu2+薄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热分解温度在350℃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05℃以上、拉伸强度在100 MPa以上并且断裂伸长率10%以上。利用Cu2+-苯并三氮唑的金属配位相互作用,实现了环氧树脂韧性和强度同时提高的目标。另外,通过焦磷酸(PPi)浸泡,可以实现PEPTDT-Cu2+薄膜的荧光可控,成功地将其应用在防伪领域。
佘鹏飞[2](2020)在《智能响应型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可擦除与安全打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智能响应型光功能材料因其可控的光学性质,如吸收、发光强度、波长以及寿命等,在信息存储和安全防伪等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该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记录的信息颜色单一、保存时间短以及容易泄露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我们制备了一系列新型智能响应型光功能材料,并实现了它们在可擦除与安全打印中的应用。首先,利用不同的金属离子,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颜色的三联吡啶金属配合物。通过调控金属-配体之间的配位与解离过程,发展了多彩和喷水无墨打印体系。其次,基于离子型发光锰(Ⅱ)配合物固有的杂化结构,通过调控有机配体与发光锰中心之间可逆的离子相互作用,发展了可擦除和多级安全打印技术。此外,利用具有超长室温磷光(RTP)的有机膦盐化合物,通过改变烷基链长度和抗衡阴离子调控发光寿命,并实现了它们在安全打印方向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动态金属-配体配位原理构建多彩和喷水无墨复写纸设计、制备了三种具有D-π-A型结构的三联吡啶配体(L1、L2和L3)。首先,利用不同的金属离子与配体L1进行配位,制备了七种不同颜色的金属配合物。利用金属盐水溶液作为安全墨水,在由L1和聚乙醇-聚丙二醇-聚乙醇(PEG-PPG-PEG)构成的复写纸上实现了彩色打印。然后,利用四丁基氟化铵(TBAF)破坏金属-配体配位键,实现了信息的擦除。其次,利用含有不同抗衡离子的锌盐与配体L2进行配位,调控出青、绿、黄和橙四种发光颜色,实现了彩色发光打印。此外,基于动态的金属-配体配位键,进一步发展了喷水无墨打印技术。因此,这种基于动态金属-配体配位策略的可擦除和安全打印技术为推动该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指导。2、动态调控锰(Ⅱ)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用于可擦除与多级安全打印设计、制备了离子型锰(Ⅱ)配合物[MnBr4]2-[etpp]2+和[Mn X2Y2]2-[tppt]2+(X和Y=Cl、Br或I)。基于离子型锰(Ⅱ)配合物固有的杂化结构,通过调控有机配体(敏化剂)和金属锰中心之间可逆的离子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调控锰(Ⅱ)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和寿命,从而实现可擦除与多级安全打印。首先,利用纯水作为墨水,在由[MnBr4]2-[etpp]2+和PEG-PPG-PEG构成的安全纸上实现信息打印,通过加热方式即可实现信息擦除。此外,基于离子型锰(Ⅱ)配合物发光寿命的动态可调性,利用发光寿命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信息的高级加密与解密。3、纯有机超长室温磷光分子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通过一步法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超长RTP特性的有机膦盐溴化物。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表明,有机膦盐溴化合物的熔点与其发光寿命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该结果说明分子内/间相互作用对有机膦盐化合物的发光寿命有显着影响。晶体分析表明,有机膦盐晶体中存在较强的分子内/间相互作用,使得它们具有高结晶能力,因此在经过研磨后仍然具有超长RTP特性。此外,通过改变烷基链长度和卤素离子,实现了RTP寿命的大范围调控(从1.27 ms到884.71 ms)。最后,基于有机膦盐的高结晶能力和可调的超长RTP特性,利用商用喷墨打印机成功实现了多重信息加密和防伪。本工作推动了有机RTP材料在安全打印实际应用方向的发展。
武义楠[3](2020)在《基于二氧化钛衬底的随机激光现象及新型聚芴蓝光材料的光学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用四异丙醇钛[Titanium(IV)isopropoxide.99.999%trace metals basis,别名:TTIP,钛酸异丙酯]作为谐振腔,这种Ti O2具有较高折射率和良好的光催化性能。通过选用有机发光材料SBF-3F,SFX-TDOF(蓝光,阈值较低)和F8BT(黄绿光),来探究Ti O2衬底厚度及其掺杂物(去离子水,乙醚)还有泵浦光能量会对激光材料光学性能和随机激光产生影响。首先,Ti O2衬底厚度为59.5-61nm时,有机材料ASE阈值最低。当Ti O2衬底中掺杂乙醚有机薄膜ASE阈值会降低,掺杂去离子水则时阈值上升,同时RMS值也上升。用较强的入射光泵浦Ti O2+去离子水(11:1)衬底上的有机薄膜,且衬底为最佳厚度(59.5-61nm)时,有机材料ASE光谱大幅度窄化,ASE谱线的中心波长处有类似竞争模式的窄峰出现,但没有形状清晰的单模激光峰,说明Ti O2衬底有作为随机激光器的简易谐振腔的可能性。我们认为可能是由于激光材料本身光学性能不够优秀,因此选用ASE阈值低,光增益性能强的蓝光材料SC005作为增益介质,最佳厚度(59.5-61nm)的Ti O2+去离子水(11:1)衬底作为光学谐振腔形成简易随机激光器,成功观测到随机激光,证明了优化后的Ti O2+去离子水(11:1)衬底可以作为随机激光器的光学谐振腔,与泵浦源及光学性能优异的有机激光材料SC005组成简易随机激光器,为随机激光器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低成本的可行性方案。同时提高半导体聚合物薄膜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PLQE)和光学增益,是光泵浦或未来电泵浦有机固体激光器的理想选择。本文通过在聚(9,9-二辛基芴)(PFO)的主链中引入少量2,5-二甲基-1,4-苯基(DP)单元(按重量计约为10%),实现了简单的自稀释效应。得到的共聚物表现出相似的吸收和光致发光曲线,但与PFO(PLQE为39%)相比,其PLQE(66%)显着增加,同时光学增益特性也有所提高。在这些共聚物中,辐射衰减率随着非辐射衰减率的持续降低而急剧增加,其原理与溶液或聚合物基质中发光化合物的物理稀释原理相似。在所有的共聚物中,含有10%DP单元的共聚物表现出最低的放大自发辐射(ASE)/分布反馈(DFB)激光阈值(10.9 n J/1.4 n J,降低8倍)和最高的增益系数(54.5 cm-1),这一现象表明适当的DP/芴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益的自稀释效应。鉴于这些共聚物的性能明显优于PFO,所以它们同时是固态发光器件的潜在候选材料。这些结果为实现同时具有高光学量子效率和高光学增益特性的共轭聚合物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案。
闫欢欢[4](2020)在《贻贝仿生导电性苯胺齐聚物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导电高分子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探索。导电高分子,如聚苯胺、聚噻吩等在提供导电性的同时,本身表现出良好的氧化还原活性即电活性,能够诱导细胞生长和分化。但这些导电聚合物用于组织工程时,不可降解性、不可吸收性和加工性差等成为限制它们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多种类型的可降解导电性和电活性高分子被设计和合成。苯胺齐聚物(如苯胺三聚体、四聚体等低聚体)具有规整的分子结构、可逆的氧化还原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可在生理环境中通过肾脏清除并排出体外。因此,开发基于苯胺齐聚物的可降解功能支架材料用于组织工程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外加电刺激被报道可以有效的调控细胞行为和促进组织再生,而包含苯胺齐聚物的导电生物材料可以实现局部定位电刺激,提高电刺激效率,从而更好的调控细胞粘附、迁移、增殖和分化。然而,简单有效地合成出生物相容、成型方便的导电性和电活性聚合物依然是组织工程中的难点和挑战,有待进一步设计和挖掘。因此,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导电性和电活性聚合物,进一步通过静电纺丝和静电滴球技术等分别制备了图案化导电性纳米纤维毡和电活性微球等不同应用形式的材料,然后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系统地评价了它们潜在的生物医用前景,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的内容。(1)我们以苯胺四聚体、多巴胺和聚乙二醇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了具有粘附性的导电无规共聚物poly(ATMA-co-DOPAMA-co-PEGMA)(PAT)。该材料不仅保持一定的导电性和电活性,还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血液相容性,结合电刺激具有协同提高MC3T3-E1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外基质钙沉积和成骨基因表达的特性。贻贝来源多巴胺分子的引入赋予材料良好的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应用形式更灵活、更广泛。(2)在高碘酸钠作用下,将上述电活性共聚物(PAT)通过其多巴胺段的氧化还原反应修饰于可降解PLGA/HA微球上,制备出电活性微球(PAT@HA/PLGA)。进一步地将含YKYKY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酪氨酸酶作用下转变为DOPA-IGF-1并固定于微球表面,制备出具有电活性和生物活性的可降解微球。体外细胞培养表明,所制备的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显着提高成骨细胞增殖效率和分化的特性。将不同功能性微球注射到5 mm尺寸的大鼠颅骨临界缺损处,植入8周后的修复结果表明,电活性和生物活性微球可显着促进缺损处新骨的生成和骨愈合效果。(3)将PAT共聚物和聚己内酯(PCL)复合,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出生物降解的图案化导电性纳米纤维毡,利用PAT内的DOPA分子将神经生长因子(NGF)修饰于纤维表面,进而应用于神经组织工程。获得的导电纤维毡具有连续交替的谷和脊图案化结构。在电刺激下,具有特定形貌的的导电性纤维毡固定有NGF后,对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和分化具有正向协同作用,促进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并抑制向星形胶质细胞方向的分化,表明有利于神经的再生与修复。(4)将苯胺三聚体和PCL通过逐步加成反应合成了导电聚合物(PCL-IPDI-AT),以高温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形状记忆性的导电弹性体薄膜,并初步探索了其体外生物相容性和应用性。该共聚物薄膜具有尺寸均一的多孔结构、优异的可拉伸性和形状记忆性。这种具有导电性、一定粗糙度和多孔结构的导电弹性体材料在电刺激下促进了成骨细胞的生长和成骨分化。综上所述,我们制备的多种应用形式的导电性和电活性功能支架材料不仅加快细胞间电信号的传导,而且在外加电刺激的作用下可调控植入材料表面的细胞行为,进而有效的促进了细胞的功能性分化以及体内缺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钱梦丹[5](2020)在《基于固态发光材料微纳功能器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发光材料由于发光效率高、结构修饰性强、波长可调控范围广等优点,在固态照明,发光二极管,荧光传感和光学显示设备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考虑到实际应用需求,发光材料往往最终要以固态形式呈现在器件中,然而大多数的有机发光材料由于受到聚集荧光猝灭(ACQ)作用的影响,在高浓度液体和固态薄膜状态下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增强,导致发光效率急剧降低甚至猝灭,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价值。为了减少ACQ效应对发光材料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将染料分子均匀分散在固体介质中阻止其聚集,或者在分子的侧链修饰上空间位阻大的基团(比如一些有机共轭聚合物材料)以降低共轭主体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造成的发光猝灭。这些方法虽然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ACQ的影响,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此现象。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基于新颖的发光机理(分子内运动限制)和扭曲的分子构象,实现了固态形式下的高效发光,为固态发光器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基于AIE材料的固态发光器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器件制备以及应用等方面都不成熟。已经报道的基于AIE材料而衍生的固态发光器件以薄膜器件为主,经过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简单工艺制备的一维微纳结构阵列,尽管有所进步,但这些简单的结构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器件在性能及功能上的发展需求。因此,寻找合适的加工方式,制备出能实现AIE材料功能价值的器件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研究工作的切入点,围绕着固态发光材料及其器件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材料选择、分子设计合成、器件加工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具体地,我们立足于现阶段AIE材料固态器件不成熟的现状,研究一些成熟微纳加工技术(如紫外光刻、飞秒激光直写等)在AIE固态微纳器件制备方面的应用可能性,同时探究了加工器件在微光学传感等领域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分子尺度设计并合成了三种AIE发光材料,并研究了其固态器件化加工的可能性。针对AIE小分子成膜性差的问题,我们将其掺杂在环氧树脂SU-8基质中,得到SU-8/AIE智能型树脂以满足器件的加工需求。AIE分子在复合树脂薄膜中呈现很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同时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光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非常适合来制备一些固态发光器件。并且,我们在AIE分子结构上修饰了氧杂环丁烷基团(AIEoxe),这样做不仅提高了AIEoxe在SU-8主体中的混溶性,还促成二者之间的光交联反应,保证了复合树脂可加工性的同时也避免了掺杂过程中出现聚集团簇现象而影响加工器件的形貌。2、我们利用紫外光刻工艺实现了大面积AIEoxe微结构阵列的简单制备,并探究了微结构在液相有机溶剂方面的传感应用。光刻制备出不同形状和尺寸微结构发光阵列,结构表面形貌光滑,并且在紫外显微镜下呈现强烈而均匀的荧光。三种单色的AIEoxe微结构对丙酮(Acetone)、四氢呋喃(THF)、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乙醇(EtOH)的混合水溶液有不同程度的荧光猝灭响应,用这种单色AIEoxe传感体系实现了对水溶液中痕量VOC的检测。另外,我们加工了三色混色的微结构阵列,利用三种AIEoxe分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构建了比率型的荧光传感体系。相比于上述的单色荧光强度传感器,这种比率型传感器在VOC检测方面明显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以及灵敏度。3、我们利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FsLDW)实现了对精细且复杂的二/三维AIEoxe微纳结构的可控性制备,很好地弥补了光刻技术在高精度三维器件加工方面的不足。用FsLDW技术加工了不同尺寸的微纳米线,光滑的表面形貌(粗糙度为4.4nm)及内部AIEoxe材料较低的自吸收作用,使得微纳米线在紫外光激发下表现出良好的光波导特性。这些聚合物光波导的损耗系数很低,蓝色、绿色和红色光波导的传输损耗分别为0.0309 dB/μm,0.0274 dB/μm和0.0412dB/μm,其波导性质甚至可以与一些有机晶体光波导相比。基于AIE聚合物波导的荧光猝灭放大效果,波导型传感体系对液相VOC具有灵敏的检测效果,其检测限(LOD)相比于单纯的微结构阵列提高了10倍以上(LOD=0.004 v/v%)。4、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光刻和飞秒激光直写这两种加工技术在其他固态发光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可能性。以有机共轭聚合物为例,我们对具有优秀光电性质的聚芴(PFO)材料进行适当的化学修饰,在其侧链上增加可交联的氧杂环丁烷基团(do-PFO),使其在光照下可以发生光交联反应以适应上述加工工艺。利用掩膜光刻-反应离子刻蚀的方法,我们制备了共轭聚合物的大面积发光微结构阵列,而用FsLDW的方法可以灵活完成不同形状微结构的制备。加工出的微结构呈现良好的表面形貌和荧光特性,兼具优秀的化学稳定性和光增益性能,在有机微激光器及激光传感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综上,我们的工作立足于一些具有优秀性质的固态发光材料,利用成熟的微纳结构加工技术,实现了高精度微纳器件的灵活制备,并将器件的结构功能和材料的发光性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微光学传感、微激光器等领域,极大地推动了高效固态发光材料在微纳发光器件以及可集成化功能器件中的应用和发展。
薛羽[6](2020)在《并噻吩-3,4-乙撑二氧噻吩共聚物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智能窗户,可穿戴电子设备和光学存储设备需求的不断增长,在低电压刺激下能够实现快速可逆光学转换的电致变色设备(ECD)实现了迅速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电致变色材料,本征态导电的有机电致变色聚合物(ECP)成本更低、加工性更好,具有大面积生产制造的可能性。此外,ECP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实现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控,因此其被认为是制造新一代柔性智能光电器件非常有前途的材料之一。具有稠环结构的并噻吩类化合物拥有立构规整的平面结构,延长的π共轭体系和良好的载流子迁移率,已广泛应用于低带隙有机光伏电池(OPV),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电活性材料的构筑。然而,此类拥有稠环结构的并噻吩类化合物的电致变色性能还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基于此,本论文通过电聚合的方式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并噻吩(TT、DTT)、和3,4-乙撑二氧噻吩(EDOT)及其衍生物3,4-乙撑二硫噻吩(EDTT)的电致变色聚合物,系统探究了3种不同摩尔比的P(EDOT-co-TT)薄膜及4种P(EDOTs-TT/DTT)薄膜的物理化学、电化学性质及电致变色性能,揭示了聚合物分子结构与各项性能的关联。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在聚并噻吩(PTT)的主链引入EDOT单元,实现了PTT电致变色性能的改善。利用电化学共聚的方式在乙腈-四丁基六氟磷酸铵(0.1 M)体系内制备了不同前驱体摩尔比的P(EDOT-co-TT)薄膜。通过电化学手段和四探针法对P(EDOT-co-TT)的循环伏安特性、稳定性及电导率进行了详细的探究。研究发现EDOT单元的引入,有效改善了PTT的氧化还原活性及循环伏安稳定性及电导率,当EDOT与TT比例为2:1时,P(EDOT-co-TT)柔性薄膜的电导率高达93.95S cm-1。通过电化学工作站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联用研究发现EDOT单元的引入,大幅提升了P(EDOT-co-TT)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光学对比度整体提升至22%-45%之间,转换时间在0.5-1.8 s内,着色效率在77-119 cm2 C-1之间。2、通过有效延长前驱体的平面共轭长度,实现了PTT类共轭聚合物电致变色性能的突破。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合成了以EDOT为封端,TT或DTT为核心基团的两种聚合物前驱体。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量子化学计算对前驱体的化学结构及理论带隙水平进行探究。利用电化学聚合的方式在二氯甲烷-四丁基六氟磷酸铵(0.1 M)体系内合成了相应的聚合物薄膜,结合红外吸收光谱、热重分析、形貌分析及电化学分析等手段对聚合物薄膜的成分结构、微观形貌、氧化还原特性及循环伏安稳定性进行了细致的探究。所制备的聚合物PETTE和PEDTTE均表现出高的电化学活性和氧化还原稳定性,在10000次氧化还原之后,PETTE和PEDTTE薄膜的电活性依旧可以维持在69.73%和43.2%以上。通过电化学工作站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的联用对两种聚合物薄膜的光谱电化学和电致变色动力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聚合物薄膜展现出优异的电致变色性能,包括高的光学对比度(59.61%)、短的光学转换时间(0.55 s)、高的着色效率(288.37 cm2 C-1),以及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和色彩持久性。3、通过改变前驱体的平面结构,实现了PTT类共轭聚合物的多色转换及电致变色性能的大幅提升。以TT为封端,EDOT或EDTT为核心基团,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平面程度的聚合物前驱体。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量子化学计算等方式对前驱体的化学结构及理论带隙水平进行探究。利用电化学聚合的方式在二氯甲烷-四丁基六氟磷酸铵(0.1 M)体系内合成了相应的聚合物薄膜,结合红外吸收光谱、热重分析、形貌分析及电化学分析对聚合物薄膜的组成结构、微观形貌、氧化还原性质及循环伏安稳定性进行了细致的探究。研究发现具有扭曲分子平面结构的前驱体带隙明显变宽,从而导致起始氧化电位明显提高。通过电化学工作站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的联用对两种聚合物薄膜的光谱电化学和电致变色动力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研究发现扭曲的结构仍然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例如更高的光学对比度(70.8%),良好的着色效率(331.3 cm2 C-1)和快速的响应时间(0.72 s)。通过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前驱体的空间结构效应对电致变色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有利于新型高性能电致变色材料的开发。
李小康[7](2020)在《二维D-A型共轭聚合物有机半导体膜的电化学沉积、结构及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共轭聚合物分子内的π电子可沿共轭体系离域流动,但由于导电共轭聚合物具有分子结构的长程无序、晶体部分结晶以及结晶结构的不完善等特性,使得分子间电子迁移传输困难,分子内电子离域程度相对有限。对于分子链结构中同时存在富电子性给体(Donor,D单元)和缺电子性的受体(Acceptor,A单元)的D-A型共轭聚合物,其特殊的结构不仅有利于π电子的更远距离的离域,而且还可促进电子在相邻分子链之间的迁移。此外,通过理论计算和分子设计手段,选取不同类型的D-A单元可以有效地调控共轭聚合物的能级结构,从而获取拥有不同带隙能(Eg)和导电性能的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因此,研究不同D-A结构半导体聚合物的制备技术、结构及其光电化学性能导电性,对认识D-A聚合物的电荷输运机制,开发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以4,5-二胺基邻苯二腈和二苯胺-4-磺酸钠为单体,采用循环伏安(CV)和恒电位电化学技术研究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对单体的电化学沉积聚合物膜的影响,成功制备了非水溶性和水溶性的两种不同D-A结构共轭有机半导体聚合物膜;用XRD分别表征了制备的聚合物薄膜的晶体结构;用SEM和金相显微镜分别观测了聚合物膜的表面织构形貌用和晶体几何形态;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技术和Raman光谱分别研究了聚合物的化学组成及光学性质,并采用Tauc plot法计算了聚合物的光学能带隙大小;采用C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单体的电化学沉积及沉积聚合物的电化学特性;用DSC和TGA考察了沉积聚合物膜的热性能。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电解质的溶剂组成及CV扫描速率对非水溶性单体4,5二胺基邻苯二腈电化学聚合沉积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影响显着:在乙腈/水体积比为2:1的电解质溶液中聚合反应活性最大;随着CV扫描速率的增大,单体发生电化学聚合的氧化峰的峰电流和峰电位都随之增大;当乙腈/水体积比为2:1,CV扫描速率为30mV/s时,聚合物半导体膜能带隙Egelectrochem和Egopt均最小。(2)电解质的溶剂极性及CV扫描速率对水溶性单体二苯胺-4-磺酸钠的电化学聚合及沉积聚合物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影响显着:使用纯乙腈做电解质溶剂时,ITO工作电极表面可电化学沉积制备得到绿色聚合物薄膜试样,而使用乙腈-水、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等电解质溶剂时,工作电极表面不能沉积得到绿色的聚合物膜;随CV扫描速率增大,二苯胺-4-磺酸钠单体发生电化学聚合的氧化峰峰电流和峰电位都随之增大;CV扫描速率为50m V/s时,电化学沉积制备的聚合物半导体膜能带隙Egelectrochem和Egopt均最小。(3)具有二维D-A结构的非水溶性聚4,5二胺基邻苯二腈共轭聚合物呈现N型半导体材料导电特征,而水溶性聚二苯胺-4-磺酸钠导电聚合物呈现P型半导体材料导电特征。(4)电化学沉积制备的4,5二胺基邻苯二腈聚合物膜具有低的能带隙,其最小Egelectrochem和Egopt值分别为0.84eV和1.03eV,而非水体系制备的水溶性聚二苯胺-4-磺酸钠聚合物膜的最小Egelectrochem和Egopt值分别为1.51eV和1.74eV。(5)在电解质溶液中,4,5二胺基邻苯二腈单体电化学聚合沉积得到的聚合物膜具有针状几何结晶结形态,聚合物结晶结构完整且伴随同质多晶特征;而二苯胺-4-磺酸钠单体的电化学沉积得到的聚合物膜结晶结构为鳞片状几何特征。(6)电化学沉积得到的两种共轭导电聚合物聚4,5二胺基邻苯二腈和聚二苯胺-4-磺酸钠都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并且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00℃、325℃。
安绛雪[8](2020)在《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特殊的识别位点,对于目标分子具有高度选择性,近年来成为生物医药和食品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的帮助下,作为模板的目标分子和功能单体通过可逆的共价或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预聚合复合物。去除模板分子以后,留下与模板分子形状和功能相匹配的纳米尺寸的印迹空腔,对于目标分子具有特异识别功能。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高度的特异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用性,目前已经成为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最具前景的识别元件,广泛用于提高电化学分析方法的选择性。传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过程冗长复杂,得到的聚合物颗粒形状、尺寸不规则,研磨过程部分识别位点被破坏,生产成本大大增加。此外,分子印迹聚合物导电性很差,这极大地限制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本论文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一方面采用电聚合的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该过程经济简单,可以通过优化电聚合条件控制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的厚度和致密程度,不仅有利于后续模板分子的洗脱,还可以增加有效识别位点的数量,提高传感器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纳米修饰材料,包括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碳化钼材料,以增加电极表面的有效活性面积,提高电子传递速率,放大电化学信号,改善传感器的灵敏度。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铁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Fe),具有形状规则的立方结构,为后续负载分子印迹聚合物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MIL-53(Fe)还含有丰富的Fe2+/Fe3+电子对,能够有效提高电子传递速率,放大电化学信号,构建高效灵敏的传感平台。模板分子三聚氰胺与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通过氢键结合,在甲醇、乙腈和乙酸(v/v=3:2:2)组成的洗脱溶液中进行机械搅拌,以除去模板分子。在最优实验条件下,传感器的分析性能得到极大提升,检测范围可达10-11M~10-6M,检测限低至8.21×10-12M,与大多数已报道的三聚氰胺分析方法相比,分析结果令人满意。采用标准加入法评估了该传感器在牛奶样品的实际分析能力,回收率在93.4%~103.5%之间,证明该传感器为快速灵敏地检测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2.通过引入导电性良好的氮掺杂碳化钼(N-Mo2C)纳米球构建灵敏的印迹平台,以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采用简单的电聚合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之后通过在Na OH溶液里进行CV扫描除去模板分子,制备得到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能够实现葡萄籽提取液样品中白藜芦醇的痕量分析。优化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摩尔比、聚合溶液的p H值、电聚合圈数、电聚合速率、洗脱圈数和吸附时间等实验条件,该传感器在10-9M~10-4M的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分析性能,检测限低至4.37×10-10M。将该传感器应用于葡萄籽提取液样品的实际分析,获得了94.1%~110.5%的回收率,同时该方法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为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陈凉君[9](2019)在《基于噻吩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热电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热电转换技术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转换技术,其能量转换过程依靠材料内部载流子的迁移实现。热电器件无机械移动部件,具有尺寸小、长使用寿命和无污染排放等优点。热电材料中无机热电材料研究最为广泛,但材料的毒性、脆性、地球储量等限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发展和应用。相较而言,有机热电材料具有柔性、易大面积加工、质量轻、原料丰富等独特优势,成为近年来热电材料研究领域的新的焦点。目前,有机热电材料的性能普遍低于无机热电材料,有待进一步提升。有机材料微观结构复杂,现有半导体物理理论很难用于指导有机材料热电性能的优化。寻找合适的有机材料体系,研究分子结构、能级结构、聚集态结构、极化子以及掺杂过程对有机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普适性的构效关系对后期有机材料热电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基于噻吩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功率因子较低的问题,先后对复合块体材料和薄膜材料的热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复合块体材料,通过复合导电纳米第二相和热处理优化了聚合物块体材料的热电性能。对薄膜材料,基于分子结构设计和化学掺杂对热电性能进行研究和优化。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以天然石墨粉和3,4-乙烯二氧噻吩(EDOT)单体为原料,经石墨氧化和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再由原位微乳液聚合制得PEDOT/rGO复合粉体,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纳米尺寸形貌的控制,块体成型工艺,rGO复合量和热处理对PEDOT块体微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调节Hummers法中石墨粉与氧化剂KMnO4质量比至1:1,成功制得薄层、缺陷较少的氧化石墨烯(GO);(2)氧化石墨烯还原时,一水合肼相较NaBH4是更理想的还原剂,可以更大限度保留石墨烯片层的基体结构;(3)室温微乳液聚合法可以制得PEDOT纳米粉体和PEDOT/rGO复合粉体,粉体经压片制备的块体最佳退火温度为200 oC;(4)PEDOT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rGO表面,适量复合rGO可以同时提高PEDOT块体的电导率和Seebeck系数,0.44 wt%rGO的掺入使PEDOT块体功率因子提升4倍;(5)热处理可以显着提高PEDOT块体电导率和Seebeck系数,功率因子提升16倍,达0.29μW m-1 K-2。从分子结构设计角度出发,以P3HT为基础,对其侧链上的碳原子进行逐位氧代,合成一系列聚(3-烷基噻吩),系统研究侧链修饰对聚(3-烷基噻吩)分子结构规整性、光物理性质、能级结构、电化学性质和薄膜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氧原子位置向侧链末端移动,聚(3-烷基噻吩)的变化有:(1)氧原子对噻吩环的拉电子诱导效应减弱,聚(3-烷基噻吩)第一氧化电位降低,HOMO能级升高,变得更容易氧化;(2)聚合物的面外(OOP)烷基链堆叠间距逐渐减小,面内(IP)π-π堆叠间距先减小后增大,P3POET显示最大的OOP烷基链堆叠间距和最小的IPπ-π堆叠间距;(3)所有聚合物薄膜均呈现edge-on择优取向的堆叠方式,其中P3POET显示最强的edge-on取向结晶性。以P3HT衍生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化学掺杂水平对聚合物薄膜的形貌、聚集态结构、载流子状态、骨架结构以及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掺杂水平升高,聚合物中有高价态S元素出现,揭示噻吩环失电子的本质;(2)在所选的掺杂条件下,聚合物P3BOMT和P3EOPT薄膜只出现极化子,P3POET、P3HT和P3MOBT薄膜在浸泡掺杂一段时间后,极化子开始向双极化子转变;(3)在对应最佳功率因子的掺杂水平下,P3POET薄膜具有所有聚合物中最强的edge-on取向结晶性、更紧密的edge-on择优取向π-π堆叠和最弱的face-on取向结晶性,利于获得高的面内电性能;(4)在优化的掺杂水平下,P3POET薄膜获得相对较高的Seebeck系数的同时也呈现较高电导率,其最优功率因子达19μW m-1 K-2。以低带隙二维给体-受体交替型共聚物(PTB7-Th)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掺杂水平对聚合物薄膜的形貌、聚集态结构、载流子状态、能级结构、骨架结构以及热电性能的影响,也对共聚物掺杂氧化过程中的失电子行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在所选掺杂范围内,PTB7-Th薄膜中仅产生极化子,且极化子能级与费米能级随浸泡时间增加几乎不变;(2)氧化掺杂过程中,PTB7-Th中给体部分较受体部分先被氧化;(3)PTB7-Th薄膜呈face-on堆叠取向,随掺杂程度升高,侧链堆叠间距先减小后增大,π-π堆叠间距先增大后减小;(4)在形貌劣化、聚集态结构变化与载流子浓度升高的综合影响下,经0.01 M FeCl3/CH3NO2溶液浸泡10 min的PTB7-Th薄膜可获得最优功率因子,室温下达33.9μW m-1 K-2,是目前报道的给体-受体交替型共聚物室温功率因子的最高值,该样品的功率因子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高温348 K时取得最优功率因子达38.3μW m-1 K-2,是目前报道的给体-受体交替型共聚物高温功率因子的最高值。
吴越文[10](2019)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是一类有着优异的韧性、耐化学溶剂性和成膜性的高分子材料,而稀土离子则在发光材料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表面接枝法、键合法和掺杂法制备了三种荧光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在表面接枝法的方案中,制备了带氨基的稀土铕、铽配合物,然后与表面酰氯化的EAA薄膜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得了荧光EAA薄膜。利用元素分析、FT-IR和XRD测试确定了配合物和荧光EAA膜的成功制备;荧光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荧光EAA膜分别表现出Eu3+和Tb3+的特征发射,发射强度较高,衰减时间属于毫秒级;两种荧光EAA膜的初始分解温度(Td)都在400℃以上;荧光EAA膜的亲水性也有所增加。在键合法的方案中,利用铕离子、EAA和不同第二配体制备了二元和三种三元稀土配合物薄膜。通过改变EAA与Eu3+的摩尔比,制备其他不同比例的系列二元、三元配合物薄膜。利用元素分析、FT-IR和XRD测试确定了二元和三元荧光EAA膜的成功制备;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当EAA与Eu3+的摩尔比为5:1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大,Eu-(EAA)5-TTA的荧光强度在所有样品中最大;荧光EAA膜的衰减时间均为毫秒级;二元和三元配合物的Td都在300℃以上,有很好的耐热性。在掺杂法的方案中,分别制备了稀土铕、铽配合物,通过改变加入配合物的量,制备了一系列的稀土铕、铽配合物掺杂EAA薄膜。通过元素分析、FT-IR和XRD测试确定了配合物和掺杂型荧光EAA膜的成功制备;荧光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荧光EAA膜分别表现出Eu3+和Tb3+的特征发射,发射强度较高,当掺杂量为1.5%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衰减时间均属于毫秒级;两种荧光EAA膜的Td都在350℃左右;随着稀土配合物的加入,EAA膜的亲水性略微降低。
二、MPD掺杂的共聚合物薄膜的发光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PD掺杂的共聚合物薄膜的发光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苯并三氮唑功能基元动态配位作用构筑新型环氧树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环氧树脂概述 |
1.2.1 环氧树脂的分类 |
1.2.2 环氧树脂的固化 |
1.2.3 环氧树脂的应用 |
1.3 金属配位聚合物 |
1.3.1 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1.3.2 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
1.4 苯并三氮唑概述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设计思路 |
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表征和测试方法 |
2.2.1 红外测试方法 |
2.2.2 核磁氢谱和碳谱 |
2.2.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2.4 热重分析 |
2.2.5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 |
2.2.6 机械性能测试 |
2.2.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2.8 荧光光谱 |
2.2.9 理论计算 |
2.2.10 断裂能的计算 |
3 苯并三氮唑基配位交联柔性骨架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1-环氧甲基苯并三氮唑(EPT)的制备 |
3.2.2 苯并三氮唑基柔性骨架环氧树脂(PPHE)的制备 |
3.2.3 苯并三氮唑配位交联柔性骨架环氧树脂(PPHE-Cu~(2+))的制备 |
3.3 单体与聚合物的表征 |
3.3.1 1-环氧甲基苯并三氮唑(EPT)结构表征 |
3.3.2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3.4 结果讨论 |
3.4.1 聚合物PPHE和 PPHE-Cu~(2+)的机械性能 |
3.4.2 金属配位增强增韧环氧树脂的机理研究 |
3.4.3 聚合物中Cu~(2+)-苯并三氮唑(BTA)金属配位的证明 |
3.4.4 聚合物PPHE和 PPHE-Cu~(2+)的热稳定性 |
3.4.5 PPHE-Cu~(2+)的紫外屏蔽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4 苯并三氮唑基配位交联刚性骨架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1-环氧甲基苯并三氮唑(EPT)的制备 |
4.2.2 苯并三氮唑基刚性骨架环氧树脂薄膜(PEPTDT)的制备 |
4.2.3 苯并三氮唑金属配位交联环氧树脂(PEPTDT-Cu~(2+))薄膜的制备 |
4.3 单体与聚合物薄膜的表征 |
4.3.1 1-环氧甲基苯并三氮唑(EPT)结构表征 |
4.3.2 聚合物薄膜的结构表征 |
4.4 结果讨论 |
4.4.1 聚合物薄膜PEPTDT和 PEPTDT-Cu~(2+)的机械性能 |
4.4.2 金属配位增强增韧环氧树脂的机理研究 |
4.4.3 聚合物中Cu~(2+)-苯并三氮唑(BTA)金属配位的证明 |
4.4.4 聚合物薄膜PEPTDT和 PEPTDT-Cu~(2+)的热稳定性 |
4.4.5 PEPTDT-Cu~(2+)环氧树脂薄膜的防伪应用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智能响应型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可擦除与安全打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2 智能响应材料在可擦除信息存储与加密中的研究进展 |
1.2.1 光致变色材料 |
1.2.2 热致变色材料 |
1.2.3 水致变色材料 |
1.2.4 电致变色材料 |
1.2.5 其他类型的智能响应光功能材料 |
1.3 长寿命发光材料在信息加密中的研究进展 |
1.3.1 镧系纳米晶体 |
1.3.2 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 |
1.4 超长室温发光材料在安全防伪中的研究进展 |
1.4.1 量子点超长室温发光材料 |
1.4.2 纯有机小分子超长室温发光材料 |
1.4.3 聚合物超长室温发光材料 |
1.5 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于动态金属-配体配位原理构建多彩和喷水无墨复写纸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2.2.2 实验仪器和测试方法 |
2.2.3 复写纸的制备 |
2.2.4 细胞毒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设计与合成 |
2.3.2 金属配合物L_1-M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2.3.3 多彩打印 |
2.3.4 金属配合物L_2-M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2.3.5 金属配合物L_3-M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2.3.6 喷水无墨打印 |
2.3.7 细胞毒性 |
2.3.8 复写纸的成本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调控锰(Ⅱ)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用于可擦除与多级安全打印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3.2.2 实验仪器和测试方法 |
3.2.3 锰(Ⅱ)配合物的合成 |
3.2.4 安全纸的制备 |
3.2.5 发光寿命成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设计与合成 |
3.3.2 喷水无墨打印 |
3.3.3 基于寿命成像的安全打印技术 |
3.3.4 发光寿命的动态调控 |
3.3.5 多级安全打印 |
3.3.6 细胞毒性 |
3.3.7 安全纸的成本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纯有机超长室温磷光分子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4.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4.2.3 有机膦盐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有机膦盐的制备与表征 |
4.3.2 有机膦盐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4.3.3 抗衡离子调控有机膦盐的发光寿命 |
4.3.4 基于超长室温磷光材料的安全打印技术 |
4.3.5 多重信息防伪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基于二氧化钛衬底的随机激光现象及新型聚芴蓝光材料的光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有机激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程 |
1.2.1 有机激光发展史 |
1.2.2 有机激光器与有机共轭激光材料 |
1.3 随机激光与随机激光器 |
1.3.1 随机激光与随机激光器的产生 |
1.3.2 随机激光器的特点 |
1.3.3 随机激光器的应用前景 |
1.4 材料光增益性质和DFB激光器件的工作原理 |
1.4.1 材料光增益性质测试原理 |
1.4.2 DFB激光测试 |
1.5 本论文的工作 |
第二章 相关实验材料及方法介绍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实验材料信息 |
2.1.2 主要试剂的基本信息 |
2.2 实验样品的制备及设备操作方法 |
2.2.1 实验样品的准备 |
2.2.2 器件的制备 |
2.3 有机薄膜样品物理特性的表征 |
2.3.1 膜厚的测量 |
2.3.2 样品表面形貌的测量 |
2.4 有机薄膜样品光物理特性的表征 |
2.4.1 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的测试 |
2.4.2 荧光量子效率与荧光寿命的测试 |
2.4.3 数据处理及作图软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iO_2衬底对有机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TiO_2衬底的制备工艺及其对有机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 |
3.2.1 Tio_2衬底的制备及厚度对有机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 |
3.2.2 TiO_2衬底的形貌表征 |
3.2.3 在TiO_2衬底的优化及其对有机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iO_2衬底的有机激光材料的随机激光现象 |
4.1 TiO_2衬底的优化 |
4.2 基于TiO_2衬底的蓝光薄膜SC005的随机激光现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芴衍生物的光学特性的改进 |
5.1 引言 |
5.2 实验样品的合成 |
5.3 样品的吸收,光致发光与形貌表征 |
5.4 共聚物PFXN的 ASE与激光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贻贝仿生导电性苯胺齐聚物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导电高分子材料 |
1.2.1 导电高分子概述 |
1.2.2 导电高分子的合成、结构和掺杂 |
1.2.3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
1.2.4 导电高分子存在的不足 |
1.3 含导电高分子齐聚物的生物材料 |
1.3.1 含导电高分子齐聚物生物材料概述 |
1.3.2 含苯胺齐聚物的生物材料 |
1.4 导电性生物材料的应用形式 |
1.4.1 导电性薄膜 |
1.4.2 导电性纳米纤维 |
1.4.3 导电性水凝胶 |
1.4.4 导电性复合材料3D支架 |
1.5 导电性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应用 |
1.5.1 骨组织工程 |
1.5.2 骨骼肌组织工程 |
1.5.3 神经组织工程 |
1.5.4 心脏组织工程 |
1.5.5 皮肤组织工程 |
1.6 电刺激的生物学反应 |
1.6.1 电刺激对蛋白质行为的影响 |
1.6.2 电刺激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
1.6.3 导电生物材料结合电刺激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
1.7 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贻贝仿生的导电性生物粘合剂的制备及在体外成骨诱导方面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苯胺四聚体甲基丙烯酰胺(ATMA)单体的合成 |
2.2.3 多巴胺甲基丙烯酰胺(DOPAMA)单体的合成 |
2.2.4 电活性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
2.2.5 材料的基本表征 |
2.2.6 血液相容性测试 |
2.2.7 体外生物学实验 |
2.2.8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
2.3.2 共聚物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导率 |
2.3.3 共聚物表面的亲水性 |
2.3.4 共聚物的粘结强度 |
2.3.5 PAT共聚物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
2.3.6 电刺激下PAT共聚物上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活性和生物活性微球的制备及在大鼠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材料的合成 |
3.2.3 PLGA/HA微球的制备 |
3.2.4 PLGA/HA微球的功能化 |
3.2.5 材料的基本表征 |
3.2.6 QCM-D测定微球对DOPA-IGF-1生长因子的吸附能力 |
3.2.7 体外生物学实验 |
3.2.8 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研究 |
3.2.9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活性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3.3.2 DOPA-IGF-1在微球上的粘附性表征 |
3.3.3 电活性生物活性微球的体外生物学性质研究 |
3.3.4 电活性生物活性微球的体内生物学评估(大鼠颅骨缺损修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案化导电性静电纺丝纤维毡的制备及在体外神经分化方面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2 材料的合成 |
4.2.3 PAT/PCL复合材料无序和图案化纤维毡的制备 |
4.2.4 静电纺丝材料的掺杂 |
4.2.5 材料的基本表征 |
4.2.6 ELISA法测定静电纺丝材料对NGF的吸附能力 |
4.2.7 体外生物学研究 |
4.2.8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CAT纳米纤维的制备 |
4.3.2 PCAT纳米纤维的电化学性质和电导率 |
4.3.3 PCAT纳米纤维的亲水性 |
4.3.4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毡的形貌 |
4.3.5 纺丝纤维对NGF蛋白的粘附能力 |
4.3.6 无序纺丝纤维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4.3.7 电刺激下PCAT纤维毡对神经细胞生物活性和分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导电性形状记忆弹性体的制备及在体外成骨诱导方面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2 端氨基苯胺三聚体(ACAT)的合成 |
5.2.3 PCL的合成 |
5.2.4 导电弹性体的合成 |
5.2.5 材料的基本表征 |
5.2.6 弹性体的宏观记忆性评估 |
5.2.7 体外生物学实验 |
5.2.8 统计学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导电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
5.3.2 导电性弹性体的热力学性质 |
5.3.3 导电性弹性体的形状记忆性 |
5.3.4 导电性弹性体的表面形貌 |
5.3.5 导电性弹性体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
5.3.6 ALP活性和钙沉积 |
5.3.7 成骨基因表达 |
5.3.8 成骨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基于固态发光材料微纳功能器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聚合物微光学器件加工技术简介 |
1.2.1 掩膜光刻技术 |
1.2.2 激光和电子束直写技术 |
1.2.3 纳米压印技术 |
1.3 聚合物发光器件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AIE智能复合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
2.1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介绍 |
2.1.1 聚集诱导发光 |
2.1.2 聚集诱导发光机理 |
2.1.3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应用 |
2.2 AIEoxe复合型树脂的制备和表征 |
2.2.1 AIEoxe分子的设计与表征 |
2.2.2 SU-8/AIEoxe复合树脂的制备以及发光性质分析 |
2.2.3 复合物薄膜的光交联性质 |
2.2.4 复合物薄膜的光/热稳定性 |
2.3 AIEoxe复合树脂薄膜对有机蒸汽的荧光响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紫外光刻制备AIEoxe复合微结构及其液相VOCs传感 |
3.1 挥发性有机物(VOC) |
3.1.1 挥发性有机物简介 |
3.1.2 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 |
3.2 基于AIE材料的VOCs传感体系发展介绍 |
3.3 紫外光刻法制备AIEoxe复合微结构阵列 |
3.3.1 样品准备以及紫外光刻 |
3.3.2 光刻微结构的表征 |
3.4 SU-8/AIEoxe微结构阵列对气相VOCs的荧光响应 |
3.5 单色AIEoxe微结构的液相VOCs传感 |
3.5.1 SU-8/b AIEoxe微结构的VOCs传感 |
3.5.2 SU-8/g AIEoxe微结构的VOCs传感 |
3.5.3 SU-8/r AIEoxe微结构的VOCs传感 |
3.5.4 三种单色微传感体系的荧光响应机理以及性能比较 |
3.6 三色混合微结构的比率型传感器用于液相VOCs传感 |
3.7 AIEoxe荧光传感体系的稳定性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飞秒激光加工AIEoxe光波导器件及其液相VOCs传感 |
4.1 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加工聚合物微纳器件 |
4.1.1 飞秒激光直写技术(FsLDW)简介 |
4.1.2 聚合物微纳器件的飞秒激光直写 |
4.1.3 聚合物微纳光波导的传感应用 |
4.2 Fs LDW对 AIEoxe复合树脂的微纳结构制备和表征 |
4.2.1 FsLDW加工参数优化和复杂二/三维微结构加工 |
4.2.2 FsLDW的微纳米线加工和表征 |
4.2.3 微纳米线的波导性能测试 |
4.3 AIEoxe复合光波导的液相VOCs传感 |
4.3.1 聚合物单色光波导的液相THF荧光传感 |
4.3.2 聚合物单色光波导对液相THF传感机理 |
4.3.3 聚合物单色光波导传感的可逆性测试 |
4.3.4 聚合物三色光波导的FRET荧光传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半导体共轭聚合物的微纳加工与应用 |
5.1 半导体共轭聚合物 |
5.1.1 有机共轭聚合物材料简介 |
5.1.2 基于共轭聚合物的激光产生和应用 |
5.2 基于聚芴(PFO)微纳结构阵列的制备与表征 |
5.2.1 聚芴材料的性质改进与表征 |
5.2.2 do-PFO的光交联特性 |
5.2.3 do-PFO的放大自发辐射性质 |
5.2.4 聚芴材料的微纳结构化加工 |
5.3 微盘的激光性质测试 |
5.3.1 聚合物微盘的测试系统 |
5.3.2 聚合物微腔激光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并噻吩-3,4-乙撑二氧噻吩共聚物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致变色概述 |
1.2.1 电致变色定义 |
1.2.2 电致变色材料分类 |
1.2.3 电致变色性能指标 |
1.3 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 |
1.3.1 导电聚合物概述 |
1.3.2 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 |
1.3.3 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变色机理 |
1.3.4 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研究现状 |
1.4 并噻吩类共轭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 |
1.4.1 并噻吩类共轭聚合物的发展 |
1.4.2 并噻吩类共轭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 |
1.5 论文工作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2.1.1 药品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聚合物前躯体的结构及光物理性能测试 |
2.2.1 ~1H NMR或~(13)C NMR谱测试 |
2.2.2 紫外-可见光谱测试 |
2.2.3 荧光光谱测试 |
2.2.4 理论计算 |
2.3 聚合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
2.3.1 电化学合成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2 聚合物薄膜的去掺杂 |
2.4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及形貌分析 |
2.4.1 红外光谱测试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4.3 电导率测试 |
2.5 聚合物光谱电化学及电致变色性能测试 |
2.5.1 光谱电化学测试 |
2.5.2 电致变色性能测试 |
第3章 TT与 EDOT电化学共聚物和合成及结构性能 |
3.1 前言 |
3.2 TT与 EDOT的电化学共聚 |
3.2.1 阳极极化曲线 |
3.2.2 循环伏安曲线 |
3.3 电导率测试 |
3.4 P(TT-co-EDOT)的电化学性能 |
3.4.1 P(EDOT-co-TT)的氧化还原行为 |
3.4.2 P(EDOT-co-TT)的氧化还原稳定性 |
3.5 P(EDOT-co-TT)的电致变色性能 |
3.5.1 光谱电化学 |
3.5.2 电致变色动力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EDOT-并噻吩-EDOT类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 |
4.1 前言 |
4.2 EDOT-并噻吩-EDOT的合成 |
4.3 理论计算 |
4.4 EDOT-并噻吩-EDOT的光学性质 |
4.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4.2 荧光光谱 |
4.5 EDOT-并噻吩-EDOT的电化学性质 |
4.5.1 起始氧化电位测试 |
4.5.2 电化学聚合行为 |
4.6 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 |
4.6.1 红外光谱 |
4.6.2 表面形貌 |
4.6.3 热重分析 |
4.7 聚合物氧化还原活性和稳定性表征 |
4.7.1 氧化还原活性 |
4.7.2 氧化还原稳定性 |
4.8 聚合物电致变色性能 |
4.8.1 光谱电化学 |
4.8.2 电致变色动力学 |
4.8.3 记忆效应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TT-EDOTs-TT类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 |
5.1 前言 |
5.2 TT-EDOTs-TT的合成 |
5.3 理论计算 |
5.4 TT-EDOTs-TT的光学性质 |
5.5 TT-EDOTs-TT的电化学性质 |
5.5.1 起始氧化电位测试 |
5.5.2 电化学聚合行为 |
5.6 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 |
5.6.1 红外光谱 |
5.6.2 表面形貌 |
5.7 聚合物氧化还原活性和稳定性表征 |
5.7.1 氧化还原活性 |
5.7.2 氧化还原稳定性 |
5.8 聚合物电致变色性能 |
5.8.1 光谱电化学 |
5.8.2 电致变色动力学 |
5.8.3 开路记忆效应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核磁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7)二维D-A型共轭聚合物有机半导体膜的电化学沉积、结构及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导电聚合物发展概述 |
1.3 D-A型共轭聚合物的电子结构特性 |
1.4 D-A共轭导电聚合物的性质 |
1.5 共轭导电聚合物的制备 |
1.6 D-A导电聚合物的应用 |
1.6.1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 |
1.6.2 储能器件电极材料 |
1.6.3 有机发光二极管 |
1.6.4 传感器 |
1.7 本文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4,5-二胺基邻苯二腈聚合物膜的电化学沉积、结构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4,5-二胺基邻苯二腈聚合物膜制备 |
2.2.4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 |
2.3.2 聚合物分子的电子能级与电化学能带隙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
2.3.4 形貌结构 |
2.3.5 聚合物膜的光谱分析 |
2.3.6 电化学分析 |
2.3.7 热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苯胺-4-磺酸钠聚合物薄膜的电化学沉积、结构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电化学沉积二苯胺-4-磺酸钠聚合物薄膜 |
3.2.4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膜的电化学沉积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 |
3.3.3 形貌结构 |
3.3.4 聚合物的光谱分析 |
3.3.5 沉积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3.3.6 热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子印迹聚合物简介 |
1.1.1 分子印迹技术基本原理 |
1.1.2 分子印迹技术分类 |
1.1.2.1 共价法(预组装法) |
1.1.2.2 非共价法(自组装法) |
1.1.2.3 半共价法(结合法) |
1.1.2.4 金属离子配位法 |
1.1.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本要素 |
1.1.3.1 功能单体 |
1.1.3.2 模板分子 |
1.1.3.3 交联剂 |
1.1.3.4 致孔剂 |
1.1.3.5 引发剂 |
1.1.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1.4.1 本体聚合法 |
1.1.4.2 悬浮聚合法 |
1.1.4.3 沉淀聚合法 |
1.1.4.4 溶胶-凝胶法 |
1.1.4.5 表面印迹法 |
1.1.4.6 电聚合法 |
1.1.5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1.5.1 固相萃取 |
1.1.5.2 色谱分离 |
1.1.5.3 化学传感 |
1.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
1.2.1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工作原理 |
1.2.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 |
1.2.2.1 分子印迹电流型传感器 |
1.2.2.2 分子印迹电位型传感器 |
1.2.2.3 分子印迹电容/阻抗型传感器 |
1.2.2.4 分子印迹电导型传感器 |
1.3 新型修饰材料在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3.1 纳米颗粒 |
1.3.2 碳纳米材料 |
1.3.3 金属-有机骨架 |
1.4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现存挑战和发展趋势 |
1.5 论文的目的与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用于三聚氰胺的超灵敏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MIL-53(Fe)的合成 |
2.2.4 MIP-MIL/GCE的构建 |
2.2.5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
2.2.6 电化学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IL-MIP/GCE的制备与表征 |
2.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4 MIP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2.3.5 传感器选择性,重现性,稳定性研究 |
2.3.6 实际样品分析 |
2.4 总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氮掺杂碳化钼纳米球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白藜芦醇的痕量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N-Mo_2C的制备 |
3.2.4 MIP-N-Mo_2C/GCE的构建 |
3.2.5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
3.2.6 电化学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IP-N-Mo_2C/GCE的制备与表征 |
3.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4 MIP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3.3.5 传感器选择性,重现性,稳定性研究 |
3.3.6 实际样品分析 |
3.4 总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噻吩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热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电材料概论 |
1.2.1 热电材料的理论基础 |
1.2.2 热电性能参数及其优化 |
1.2.3 热电材料的应用 |
1.2.4 热电材料的分类 |
1.3 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导电机理 |
1.3.1 聚合物半导体材料 |
1.3.2 聚合物半导体材料成膜方法 |
1.3.3 聚合物半导体掺杂原理及载流子类型 |
1.3.4 聚合物半导体导电理论 |
1.4 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热电性能优化方法 |
1.4.1 化学掺杂 |
1.4.2 复合无机纳米第二相 |
1.4.3 聚集态结构优化 |
1.4.4 优化能级结构 |
1.5 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热电性能及其研究进展 |
1.5.1 典型聚合物半导体的热电性能 |
1.5.2 新型聚合物半导体的热电性能 |
1.6 聚合物半导体热电材料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7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备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成分分析 |
2.2.1 质谱 |
2.2.2 核磁共振谱 |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2.2.4 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2.6 紫外光电子能谱 |
2.3 物性分析 |
2.3.1 凝胶渗透色谱 |
2.3.2 UV-vis吸收光谱 |
2.3.3 UV-vis-NIR吸收光谱 |
2.3.4 电化学性能(循环伏安曲线) |
2.3.5 TG-MS,TG-DSC,DSC分析 |
2.4 结构分析 |
2.4.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2 原子力显微镜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
2.5 热电性能测试原理及设备 |
第3章 PEDOT/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
3.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
3.2.2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基本性质表征 |
3.3 PEDOT的制备及块体成型工艺探索 |
3.3.1 PEDOT的制备与表征 |
3.3.2 PEDOT块体成型工艺探索 |
3.4 PEDOT/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5 PEDOT/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烷基侧链碳原子逐位氧代的聚(3-烷基噻吩)设计与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聚合物的合成 |
4.3.1 2 -溴-3-丁氧基甲基噻吩的合成与成分表征 |
4.3.2 2 -溴-3-丙氧基乙基噻吩的合成与成分表征 |
4.3.3 2 -溴-3-乙氧基丙基噻吩的合成与成分表征 |
4.3.4 2 -溴3-甲氧基丁基噻吩的合成与成分表征 |
4.3.5 聚合物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
4.4 聚合物基本性质表征 |
4.4.1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4.4.2 吸收光谱及能级结构表征 |
4.4.3 热稳定性分析 |
4.4.4 聚集态结构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烷基侧链碳原子逐位氧代的聚(3-烷基噻吩)热电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常温制备样品热电性能研究 |
5.3.1 掺杂态聚合物中的极化子状态 |
5.3.2 掺杂态聚合物骨架结构变化 |
5.3.3 聚合物薄膜掺杂前后的形貌 |
5.3.4 掺杂态聚合物热电性能研究 |
5.3.5 掺杂前后聚合物薄膜聚集态结构变化 |
5.3.6 噻吩环元素化学状态分析 |
5.4 退火对聚合物热电性能的影响 |
5.5 掺杂样品在空气中稳定性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噻吩的给体受体型交替共聚物热电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聚合物基本性质表征 |
6.3.1 能级结构表征 |
6.3.2 热稳定性分析 |
6.4 聚合物薄膜热电性能研究 |
6.4.1 掺杂前后聚合物薄膜形貌变化 |
6.4.2 热电性能研究 |
6.4.2.1 室温热电性能研究 |
6.4.2.2 变温热电性能研究 |
6.4.2.3 经验公式拟合 |
6.4.3 掺杂前后聚合物薄膜聚集态结构 |
6.4.4 掺杂态聚合物中极化子与能级结构 |
6.5 给体与受体部分在掺杂过程中的失电子行为初步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情况 |
致谢 |
(10)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概述 |
1.1.1 稀土离子的结构与发光特点 |
1.1.2 稀土离子的配位概述 |
1.2 稀土发光配合物概述 |
1.2.1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2.2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主要影响因素 |
1.2.3 主要稀土发光配合物简介 |
1.3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 |
1.3.1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概述 |
1.3.2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制备 |
1.3.3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应用 |
1.4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
1.4.1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概述 |
1.4.2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研究及应用 |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3 创新性 |
第二章 表面接枝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表面接枝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 |
2.3 测试和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元素分析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4.3 XRD结果分析 |
2.4.4 荧光光谱分析 |
2.4.5 热重测试分析 |
2.4.6 水接触角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键合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键合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 |
3.3 测试和表征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元素分析 |
3.4.2 红外分析 |
3.4.3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3.4.4 荧光光谱分析 |
3.4.5 热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杂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掺杂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 |
4.3 测试和表征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元素分析 |
4.4.2 红外分析 |
4.4.3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4.4.4 荧光光谱分析 |
4.4.5 热稳定性分析 |
4.4.6 水接触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MPD掺杂的共聚合物薄膜的发光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苯并三氮唑功能基元动态配位作用构筑新型环氧树脂[D]. 曹亮.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智能响应型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可擦除与安全打印中的应用研究[D]. 佘鹏飞.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3]基于二氧化钛衬底的随机激光现象及新型聚芴蓝光材料的光学性质[D]. 武义楠.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4]贻贝仿生导电性苯胺齐聚物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D]. 闫欢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基于固态发光材料微纳功能器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钱梦丹. 吉林大学, 2020(01)
- [6]并噻吩-3,4-乙撑二氧噻吩共聚物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D]. 薛羽.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0
- [7]二维D-A型共轭聚合物有机半导体膜的电化学沉积、结构及性能的研究[D]. 李小康.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D]. 安绛雪. 上海大学, 2020(03)
- [9]基于噻吩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热电性能研究[D]. 陈凉君.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吴越文. 苏州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