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_情绪和情感论文

身份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及其相关论文,身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08)03-0008-06

身份(identity)的研究是一个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自我的重要领域。认同身份理论(identity theory)的创建者Stryker认为,个体会在社会中扮演各种不同角色,个体会把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内化为各种自身具备的身份,个体扮演多少的角色就会形成多少相应的身份,所有身份的整合就构成了个体整个自我,而个体的自我也是在各种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出来[1]。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身份是自我和社会相连接的桥梁,若要更深刻地认识自我、社会结构以及自我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身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身份的概念和特点

(一)身份的概念

国外不同的身份理论对身份定义有所不同。之所以出现概念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各种身份理论对身份的产生有不同认识。具有代表性的身份理论有两个: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和认同身份理论。

社会身份理论起源于欧洲,是基于欧洲的历史现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末,Tajfel依据社会知觉方式和对种族主义、偏见和歧视的社会认知提出了社会身份理论[2,3]。Turner和Hogg等在Tajfel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社会身份理论[4,5]。社会身份理论认为,社会行为不能单从个人心理因素来解释,要全面地理解社会行为,必须研究人们如何构建自己和他人的身份[6]。其基本思想是,个体通过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y)来构建自己和他人的身份,即人们总是自觉地对社会群体进行分类并给予评价,个体会在评价的基础上来确定自我的身份,最终把社会群体划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个体的言行总趋于与内群体成员的特征相一致,以此来区分自己身份与外群体成员身份的不同[7]。

认同身份理论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Stryker在Mead的符号交互作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和James的自我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认同身份理论[8]。符号交互作用理论关注个体如何与群体进行互动,以及在这种互动基础上个体如何获得自我概念(self-concept)[9]。与符号交互理论的关注点相似,认同身份理论假设,人们在不断地与他人交往中获得角色,个体依据这些角色形成自我观念,同时,在特定的情境中,个体会按特定的角色来规定自我的言行。

社会身份理论以社会分类为依据,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身份,而认同身份理论以角色获得为依据,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身份。这种不同与两种理论的不同起源背景有关[6,8],由此形成了对身份的不同定义。针对两种理论对身份定义上存在的差异,Stets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在于研究角度上,而不是在理论的性质上。她认为两个理论之间的融合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整个自我。在综合两种理论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她对身份的含义进行了概括:身份是由一系列的自我观点组成,这些自我观点是在特定的群体或角色中,通过自我归类或认同基础上形成的[10]。

(二)身份的特点

由身份的概念可知,构成身份的一系列自我观点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自我分类或认同获得的。所以,身份是源于社会,并存在于社会情境之中的。

从自我分类或认同的角度来看,不同个体在同样的社会群体或角色中所获得的身份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身份对于不同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11]。比如,作为领导者,有些领导更强调监督下属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以此来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而另一些领导更强调与下属搞好关系,以此稳固领导地位。这种现象可能与个体心理对外界信息的过滤有关,个体总是倾向于接受自己乐意接受的信息,而过滤自己不愿接受的信息[11],因此,身份具有其独特性。

从自我的观点的角度来看,个体自我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这样个体才会对自我产生确定性和真实感。认同身份理论认为社会是相对稳定且延续的[11]。一个稳定的身份不仅有利于个体自身,而且有利于交往中的他人。稳定的身份让个体的行为表现在他人眼里是可预测的,这一可预测性稳定了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反馈。这样,他人对个体的稳定的反馈反过来又进一步稳定了个体对自身的定义。这一稳定的相互反馈,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环境[12]。当然,认同身份理论强调身份具有稳定性,不是代表身份是一成不变的。从一个较长时间跨度来看,身份还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过,身份的变化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较小的变化更为普遍些[13]。

从自我的观点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赋予了个体以不同的身份,并不代表社会与身份之间的关系是单纯地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个体也在以自身的身份,不停地建构着社会。比如,在特定的情境下,两个个体的身份因相互地认同而得到确认,双方的信任感就会增强,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团体也就随之产生了,反之,如果双方身份的证实总是被对方所干扰而不能得到确认,双方之间原有的社会关系就可能会解体。身份在社会情境中产生,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结构。

二、身份过程的机制

个体特定的身份是如何在一定社会情境下被激活的呢?学者们强调身份的突出性,但不同的理论在解释上又有所不同。

(一)认同身份的突出性

James认为个体在社会中扮演多少个不同的角色,个体就存在多少个不同的自我[11]。社会结构是复杂的,个体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身份,因此个体认同的身份是多重的、复杂的,个体可以拥有多重身份(multiple identities)[10]。但不同的身份对于个体来说,重要性是不同的。

社会身份理论和认同身份理论都认为个体多重的身份是按照一定等级来排列的,某个特定身份的激活取决于身份的突出性(identity salience)[10]。身份的突出性越高,在特定情境中越容易激活。但是两个理论在对身份突出性的认识上存在差异。社会身份理论认为特定身份的突出性的意义在于提高特定社会归类在心理上对个体知觉和行为的影响力,突出性越高的身份对个体心理影响力越强[14]。而认同身份理论则认为身份突出性是个体在情境中表现出某种身份的可能性。

在社会身份理论中,身份的突出性取决于身份的可获得性(accessibility)和适宜性(fit)[10]。可获得性指激活某一身份的便捷性。某身份的可获得性高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这一身份对于个体来说更容易在记忆中提取。适宜性是个体社会归类与知觉到的社会情境的吻合度。当个体知觉到的社会情境能够恰当地由特定的社会归类来区分时,由这一特定的社会归类引申而来的身份在这一社会情境中的突出性就越高。

作为认同身份理论学者,McCall和Simmons则认为身份的突出性水平取决于[11]:(1)相关他人对身份的支持;(2)个体自身对身份的承诺(commitment);(3)由身份而获得的内部和外部的收益。综合以上三个影响指标,某一身份突出性越高,这一身份在情境中就越容易被激活。

在这里,McCall和Simmons强调的是个体在内心价值上的承诺。与McCall和Simmons的观点略有不同,Stryker认为个体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身份不一定是价值上评价较高的身份。他根据个体在情境中如何表现来确定个体对身份的承诺,也就是根据个体与他人交往的实际行为和收益来确定某一身份的突出性。他把身份的承诺划分为两个维度:一是量的维度,即因为某一身份,个体在社会中所交往到人的数量;二是质的维度,即因为某一身份,个体与社会中他人交往的深度[8]。研究者根据特定身份在量的维度和质的维度得分来确定该身份的突出性的高低。

从身份突出性的影响因素看,社会身份理论研究者更强调社会情境的要求,以及个体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而认同身份理论研究者更强调社会结构和个体间的关系。可见,两种理论在身份突出性上存在的差异实质上是强调的重点不同,分别从两个不同角度来阐释身份的突出性,若将两种理论综合起来考虑,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身份的激活。

(二)不同理论对认同身份过程的解释

1.社会身份理论的观点

社会身份理论认为身份的作用机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自我归类[15]和认同身份比较[16]。在一定社会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会对自我进行归类,把自我与他人按照群体内和群体外的方式进行划分。与自我存在相同或相似特征的群体被划分为内群体,与自我有明显差异的群体被划分为外群体。个体对自我进行归类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利于个体认识社会,通过归类,社会成为一个系统的、可认识的环境;(2)利于个体认识自我,自我概念中社会自我就是在这样的归类过程中形成的[17]。

在自我归类基础上,当社会情境中特定身份被激活时,个体会出现确认自身身份的需要。Foreman认为对确认身份过程的解释是认同身份比较,也就是个体对自我归类和情境中实际归类之间一致性水平的评价,一致性水平程度越高,个体对自身身份的确认度就越高,而一致性水平越低,就会出现后继的反馈性态度或行为,包括重新评定自我定位、试图改变群体的行为以及重新评定自我与群体的关系等[16](见图1)。

图1认同身份比较模型

2.认同身份理论的观点

Turner认为,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是个体在许多场合中最重要的动机[12]。当身份在情境中被激活时,个体倾向通过情境中的他人反馈来确认自身身份。认同身份理论借鉴了知觉控制论的观点,来解释身份的确认过程[8,11]。身份的确认过程是由四个基本内涵要素构成的完整反馈控制系统:(1)标准(standard),也就是个体所具的与角色相联系的内涵和社会期望的融合。正是由这些内涵和社会期望,个体才产生了内在的身份标准;(2)情境中与其自我相关的信息的输入;(3)在情境中感知到的与自我相关的信息和内部的标准相比较;(4)做出该做的行为(meaningful behavior)[13](见图2)。

当个体在情境中知觉到的与自身有关的信息与个体内部的标准相一致时,个体会感到愉悦;而当两者之间存在偏差时,个体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13]。当知觉与标准之间存在偏差时,个体就会进一步增强其该做的行为,来改变外界环境,从而使个体感知到的和自我相关的意义与其内部的标准相一致[11,18]。比如,个体认为自己具有高男性化倾向,但是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不能证明其高男性化的倾向,这样感知与标准之间就产生偏差;这时,个体就会表现出更加男性化的行为,来改变环境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力求再次感知的信息与内部男性化的标准相一致。

图2身份加工的基本模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认同身份过程上,社会身份理论和认同身份理论差异甚微,真正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身份的内在意义上,进一步说,社会身份理论认为身份内在意义在于自我归类基础上形成的对身份的期望,而身份理论认为身份内在意义在于扮演一定社会角色基础上形成的内在身份标准。

三、当前身份的研究焦点

(一)多重身份的研究

个体拥有多种身份,那么这些不同身份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当一个情境中同时激活两种或两种以上身份时,它们之间将会如何发生相互作用,这都是身份研究所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多重身份的研究既是认同身份理论的研究课题,也是社会身份理论的研究课题,当前关于多重身份研究的焦点在于它与心理健康和社会结构的关系。

1.多重身份与心理健康

McCall和Stryker认为拥有多重身份对自我是有益的。实际上,自我复杂性理论(self-complexity theory)已经表明复杂的自我可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压力[19],与McCall和Stryker的观点相一致,Thoits的研究表明,拥有多重的身份对个体来说,益处多于害处[20]。因为多重的身份给予个体生存的意义以及行为的指导,从而使其可以更轻松地应对情境中出现的压力,同时多重的身份与积极自尊和自主感高相关。其他的研究也表明,拥有越多的不同身份,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越是倾向于积极[21]。

然而,多重身份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是有条件的。Thoits发现,责任义务类的角色身份(比如父亲、夫妇或员工的身份)仅仅在社会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意义;而自愿的非义务类的角色身份(比如朋友或邻里的身份)对降低心理压力有显著的作用,因为这些身份相对需要付出较少的精力,同时当这些身份的支出大于收益时,比较容易摆脱[22]。由此Thoits认为多重身份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取决于被激活的角色身份的种类。

另外,多重身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受到种族、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多重身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还受到两者以外的因素影响。Stets把这些因素概括为地位(Status),通过调查个体的员工、学历以及朋友等多重身份的确认过程,她发现:相对于地位较低的个体,较高地位的个体拥有更多的可利用资源,从而使其成功确认身份的可能性大增,较高地位的个体会因此而获得更强的效能感和自主感[23]。

2.多重身份与社会结构

根据社会生态和网络理论(social ecology and network theory),Smith-Lovin给出了一系列的假设来解释为什么一些个体喜欢获得更多的身份[24]。她认为个体拥有更广且相似性更低的社会网络,他们的自我越是复杂,也就是更高社会地位的个体往往自我更复杂。因此,Smith-Lovin认为社会结构对个体自我的复杂性有重要的影响。Burke也检验了多重身份是如何与社会结构相联系的,他检验拥有相同身份但在同一团体中的位置不同的个体是如何表现出各自的身份的[25]。他把在团体中占有协调者角色的个体与没有占有协调者角色的个体进行对比,发现拥有协调者角色个体的任务和社会情感身份表现之间有很高的正相关,然而那些没有占有这一位置的个体的任务和社会情感身份表现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这一发现表明,多重身份可能存在共享的意义以应对结构性的情境,这再次强调了社会结构对身份确认过程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不同的身份确认过程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取决于社会因素所代表的意义与身份所蕴涵的意义的相关程度。Stets的研究证实,地位对身份确认的影响就是有选择性的[22]。不同类型的地位意味着不同的意义,当这一意义与情境中被激活的身份的意义相关联时,地位会影响到身份的确认过程,而无关联时,则不会对身份确认过程产生影响。所以,不是所有的地位都会影响到每个身份的确认过程,影响与否取决于地位的特点是否与身份的意义相关联。

(二)身份确认的失败

身份确认是认同身份过程的主要机制,当身份确认成功时,身份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也会因身份的确认而得到进一步增强。而当身份确认失败时,个体会产生一系列的负性情绪,身份的稳定性也可能会因此而被打破,同时社会结构也可能会由此而发生变化。身份确认失败是当前身份研究的难点,也是身份研究的热点之一。

1.身份确认的失败与情绪

作为认同身份理论的延伸,身份控制理论认为情绪产生于个体在情境中知觉到的自我意义与自身身份标准之间的比较过程。当两者之间无差异或者差异很小时,个体会产生积极情绪,比如,高自尊和自主感[26,27]。而当两者之间的比较过程中出现较大差异,即身份不能被确认时,个体会产生消极情绪,比如,失望、焦虑[28]、愤怒[11]、敌对性[29]、怨恨和厌恶[30]以及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下降[30]。

身份确认失败而产生的情绪的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27],包括:(1)身份的突出性水平,突出性水平越高的身份因确认失败而引起的情绪的强度也越大;(2)身份标准与知觉到的自我意义之间差异的大小,身份标准与知觉到的自我意义之间的差异越大引起的情绪的强度也会越大;(3)身份确认失败持续的时间,身份确认失败持续的时间越长可能引起的情绪的强度同样会越大,但持续的时间是有限度的,达到一定的长度时,情绪的强度可能会降低,这一点已被研究所证实[31]。另外,身份的种类对情绪强度的大小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Stets和Tsushima的研究发现,高强度的愤怒与社会身份的确认失败相联系,而较弱的愤怒与角色身份的确认失败相联系[32]。

身份的种类不仅会影响到情绪的强度,还会决定产生的情绪的类型。Higgins根据自我差异理论,他把自我分为现实自我和投射自我。研究证实,现实自我受到威胁时,产生与焦虑有关的情绪,而投射自我受到威胁时,产生与失望有关的情绪[27]。在Higgins研究的基础上,Large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他认为理想化的身份确认失败时,个体会感受到失望或抑郁的情绪,现实与期望的身份差距越大,这种情绪越是严重;责任类的身份确认失败时,个体会感到焦虑的情绪,焦虑的程度会随现实与责任所要求的标准差距大小变化,差距越大,焦虑越严重。这些假设还有待于以后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由身份确认失败而产生的一系列负性情绪并不一定会对个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个体可以通过发泄相关的情绪(如自责)来避免或减少因不适当行为而导致的对身份的损伤。但是这是有条件的,当个体表现出与行为相一致的情绪时,情境中其他人认为个体的表现可以理解并接受,此时,个体会感受到他人的同情与支持,与行为相一致的情绪表现可以降低有害行为对身份的破坏作用,而当个体表现出与行为不一致的情绪时,造成情境中他人不能理解当事者的表现,即使在积极性社会行为的背景下,与行为不一致的情绪表现也可以对身份产生破坏作用[33]。当前研究没有涉及身份确认的失败是否会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出现这种现状可能与身份研究者的社会学取向有关。但不容置疑的是,身份确认失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身份确认失败与身份改变

内心身份标准与外界感知到的自我意义之间的偏差无法通过行为来弥合,而个体情绪反应的强度却明显降低的情况下,认同身份理论认为原有的内部标准已经朝着情境中感知到的自我意义方向发生改变,这种内部标准的变化也就意味着身份发生了改变。这时身份改变(identity change)就发生了。

Burke认为让个体发生身份改变的情形有两种:(1)环境的变化,身份标准与对外界的感知之间的偏差无法通过行为来弥合;(2)当人们拥有多重的身份,而在同一情境中同时被激活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身份变化也可能会发生[13]。而Kiecolt则更细致地为身份发生改变的情形进行分析,他认为只有在社会事件干扰了身份的确认,个体认为自己可以做出改变,同时自我改变的收益大于损失,并且得到他人支持的情况下,身份改变才真正发生[34]。

身份确认失败与身份改变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到身份种类的影响,而当前的研究者并没有专门针对这方面做出研究,少数研究者仅在检验身份确认反复被干扰的研究中间接涉及到。Stets设计了一个模拟的工作情境,让被试扮演员工,在实验中激活员工的身份,通过反复干扰被试身份确认过程,结果发现被试情绪的反应强度逐渐降低,这也就意味着被试已经在逐步调整其内部的身份标准,被试的身份发生了改变[26]。她的这一研究结果与Burke的观点相矛盾,Burke认为反复干扰身份的确认过程会比偶尔的干扰要产生更强烈的情绪。在Stets的实验中,被试被激活的仅仅是假扮的员工身份,这种身份是一种非亲密性的身份,而亲密性的身份(比如夫妻的身份)经过反复的干扰是否也会让身份发生变化呢?Stets对新婚夫妻进行为期两年跟踪调查发现,当夫妻的身份确认过程反复被干扰时,夫妻之间会出现攻击性的行为,虽然他们知道攻击性的行为对现状的改变仅仅是暂时的,但仍然不计后果地出现攻击行为[35]。明显,亲密性的身份确认的过程反复被干扰可能会导致越来越强烈的情绪反应。可见亲密性身份和非亲密性身份确认反复受到干扰时,产生的结果有所不同。

四、小结

个人的身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贯穿于个人所有生活实践之中,与各种角色身份和社会身份发生交互的作用,并与价值观紧密联系[36]。个人往往会有多重身份。

身份确认过程总是与情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身份确认失败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反复的身份确认失败甚至可能引起个体的攻击行为,而身份的确认成功则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以及自我存在感,这势必会影响到个体心理生活的质量。身份确认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标签:;  ;  ;  ;  ;  ;  ;  ;  ;  ;  

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_情绪和情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