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急诊科 新疆 830000
摘要:本文主要的目的是探讨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措施,通过选取2009年12月到2014年6月间在我院急诊内科工作的16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60例随即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从而观察对比两组不良状况以及风险实现的发生率,进而总结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根据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引言
目前,急诊内科患者的病情急、病种多、诊断也不明确,以至于护理风险大,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增多。因为为了杜绝护理职业性损伤的出现,要实现做好防范措施,提高防范意识。下面则根据我院几年来的研究结果阐述的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到2014年6月间在我院急诊内科工作的16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80人。在对照组护理人员中,女性护理人员有56例,男性护理人员有24例,他们的年龄为25-43岁,平均年龄为30.8岁左右,工作时间为1-10年,平均工作时间为4.3年左右。而在观察组的护理人员中,女性护理人员为58例,男性护理人员为22例,他们的年龄也是25-43岁,平均年龄似乎30.8岁左右,工作时间为1-10年,平均工作时间为4.4.年左右。两组护理人员在性别、年龄以及工作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总结在内科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探索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将其施行于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照组护理人员未实行防范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不良状况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将两组的对比结果以及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3、急诊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3.1生物、化学因素
在参与各种急救操作及护理的过程中,会经常接触具有传染性的体液、分泌物、血液及有毒气体,而且急救过程中不清楚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未有明确诊断,进而也加大了感染细菌的概率,使得急诊护士成为潜在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常用的一些消毒剂,如戊二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会对人体皮肤、粘膜、呼吸道等产生一些刺激作用,刺激粘膜会导致胸闷、头痛、咳嗽等,同时还能诱导细胞变异,致癌、致畸,长期甚至会导致哮喘、肺水肿、职业性皮炎、癌症等疾病,急诊护士在操作时更加频繁的使用这些消毒剂,接触机会多,危害性更大。
3.2机械性的因素
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各种不同的锐器,如注射针头、手术刀片、碎玻璃等,由于急救的特殊性,加之时间紧迫,神经高度紧张,加大了在操作中意外损伤皮肤黏膜,意外针刺伤、刀割伤的同时被沾染性质不明的体液、分泌物、血液,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血源性疾病,如各类肝炎、艾滋病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针刺或接触污染血液而感染HIV 的机率为0.3%,感染HcV的机率为1.8%。
3.3物理因素
急诊环境有时会处于混乱状态,中间有患者的呻吟、有家属的不满声、有人员来回走路的声音、有各种仪器发生的声音、有电话声音等,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要专心抢救患者,同时需要面对混乱的工作环境,也会使护理人员的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压力加大,长期这样,护理人员则会出现疲劳、头痛、胸闷和烦躁等表现,再有护士还要送患者去做各种检查,在急诊抢救室内,护士还要接触X 光机和床边X 光机,虽然接触范围不大,但长期接触会引起各种病变,如癌和畸形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心理因素
在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急、危患者,而且有时还会出诊参加急救任务,工作具有较大压力,所以护理人员的精神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和应激情况,还有目前医疗环境条件不能保证,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也不易处理,人们过于强调自身健康,但内科常常达不到患者的治疗要求,再因为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护士在面对患者时的态度有时会引起患者的不满,与患者不能做好及时沟通,经常发生投诉事件,有时还会出现打伤护理人员的现象,另外还有的患者是打架或酗酒患者,这些患者的情绪还处于激动状态,也会影响到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这些外部因素再加上过大的工作量,会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压力过大,因此会出现高血压和血管紧张性头痛、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4、急诊内科护理防范措施
4.1生物、化学因素的防护
对医用垃圾使用符合标准的防漏耐刺、密封锐气收集器严格分类处理,减少污染环节,指导护士正确规范消毒剂配制和使用,取用消毒液时应戴手套、戴口罩。落实好六步洗手法,保持室内空气通畅流通。
4.2机械因素的防护
要正确操作锐器,防止发生锐器伤,积极预防各种血源性疾病传播。正确处理各种针头,使用过的针头要及时加装针帽,避免针刺伤手,有时也会遇到不易处理的患者,如酗洒者,这时要在他人帮助下操作。如果出现锐器伤就要马上挤出伤口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充分冲洗,用碘酒消毒,包扎,内科中会存在大量传染病,因此要做好登记工作,同时还要跟踪和处理,要定期检查患者血液中的抗体,进行疫苗接种
4.3物理因素的防范
首先,保持安静,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以平复其激动的情绪。第二,尽量将部分意料器械的声音调小,同时在为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得远离CT、X等射线检查设备。最后,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操作培训,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4.4心理因素的防范
首先,合理安排协调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防止其因长时间工作而出现的疲劳状况,最大程度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其次,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为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另外,定期举办心理培训讲座,积极宣传减压的重要性。最后,护士长要做好监督观察工作,一旦发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心理状况不佳等情况,应该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心理速到。
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锁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试验,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在8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中,出现高血压的护理人员有6例,发生呼吸道、皮肤组织刺激反应的护理人员有12例,发生皮肤组织感染或感染肝炎的护理人员有8例,发生锐器损伤的护理人员有14例,不良状况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50%。在80例观察组的护理人员中,出现高血压的护理人员未0例,发生呼吸道、皮肤组织刺激反应的护理人员有4例,发生皮肤组织感染或感染肝炎的护理人员有2例,发生锐器损伤的护理人员有2例,不良状况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0%。观察组护理人员不良状况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在临床上,大多数急诊患者具有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病情严重等特点,对其进行护理的难度较大,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急诊内科护理人员作为该科室护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其在工作极易出现紧张性头痛、溃疡、血压增高等状况,部分护理人员还可能感染艾滋病、肝炎等疾病,这对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根据以上研究讨论可知,在急诊内科护理中,针对护理工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最大程度得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牟振玲,于美英.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3(18):1008-1009.
[2]张静.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3(11):942-945.
[3]刘少玲,李薇,李小红.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0,22(11):562-563.
[4]吕杰红,牛辉.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做好护患沟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84.
论文作者:古丽米热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护理人员论文; 急诊论文; 内科论文; 患者论文; 工作论文; 防范措施论文; 不安全因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