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方式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中的实践论文_宋玉

精益生产方式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中的实践论文_宋玉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市建安供电公司 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电网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载体,对促进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至关重要。依靠现代信息、通信、传感和控制技术,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和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常规变电站存在着设备之间不具备互操作性、信息难以共享、系统的可靠性受到电磁干扰等、使得现有变电站的运行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可靠、稳定、安全经济的运行目标也对现有变电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本文主要就精益生产方式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中的实践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在线监测 安防系统 管理模式

1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对站内一次设备加装智能组件,将控制命令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接收与发送,实现信号的数字化转换与监测的目的。将传统的互感器更换为GIS式电子式互感器直接接入变电站的直流电源,不需要额外供电。此外,还将传统的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电缆连接,改为合并单元(MU)、光纤连接,电子式互感器的采集单元安装在与大地紧密连接的接地外壳上,具备了抗干扰能力强、维护更换方便的优点。

2二次设备的网络化改造

传统变电站的信息传输是以电缆为媒介,而智能化变电站的二次信号传输基于光纤和以太网,运行工况和信息数据以IEC61850标准接入信息一体化平台,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与资源共享。同时,将MMS接口、GOOSE接口、SV接口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接入网络,测控装置、继电保护、故障录波、防误闭锁、在线状态检测等装置都是都采用高速网络通信连接,再通过GOOSE协议标准,实现间隔层与过程层、间隔层与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传递。

3设备在线监测全覆盖

3.1过程层在线监测

对变压器、断路器、电容器、MOA避雷器、GIS组合电器等设备配备电子设备、数字通讯接口、传感器等,对变压器监测其局部放电、微水含量、油中气体含量;对电容器监测电容电流、介质损耗、三相不平衡电压;对避雷器监测全电流、阻性电流、功耗、动作次数;对GIS组合电器监测局部放电、气体压力、气体水分含量、避雷器泄漏电流、导体温度、断路器动作次数;对智能开关监测控制回路断线、弹簧储能时间、开关工作时间、开关动作次数、切断电流累积、开关柜内温度、触头接触部位的温度、分合闸线圈的电流、电压。通过对以上设备的在线监测,来实时监测其绝缘性能和运行状态,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

3.2环境在线监测

(1)温湿度监测系统

在主要设备区均匀分布安装温湿度探测器,探测信息将以5-20mA电流信息方式传输至环境信息处理器,再由该处理器将信息通过通信智能接口设备传输至站端的智能辅助系统服务器进行监测。

端子箱、机构箱柜内安装有温感自动投切装置,加热器和风冷系统根据环境温度自行投切,维持柜内温度恒定。

(2)消防系统

将设备区消防系统的详细信息显示在监控工作站内,包括:火灾报警部位、设备安装位置、设备运行状态、故障报警信号、消防设施的动作状态返回信号等,并能够实时打印输出各种有关数据报告。火灾时,图形计算机应自动弹出相应报警区域的平面图,并发出声光报警,报警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成为历史记录,便于查看。

(3)远程遥视系统

针对每个设备区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功能的摄像机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控。对于空间较大的区域配置可旋转云台以及长距离移动轨道的可变焦高清摄像机,并且具备预置位功能,可设置报警联动功能。对于小空间区域可设置定焦摄像机。视频软件可设置报警弹出画面功能。监视数据通过光纤传到监控中心,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表计参数、压板空开投退情况等可进行直观的远程目视化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安防系统

4.1双鉴探测器

在变电站内各主要门口上方安装双鉴探测器,以微波和红外方式同时探测该门区域内的移动和发热物体,并将报警信号传输至环境信息处理器,再由该处理器将信息通过通信智能接口设备传输至站端智能辅助系统服务器进行监测。同时发出指令,使环境信息处理器开关量输出端使能,驱动声光报警器报警工作。同时联动该区域摄像机进行视频监视。

4.2电子围栏和门禁系统

电子围栏系统使用一台双防区高压脉冲发生器,两个防区的探测端使用两回路交叉,四线制围栏,间距以人,猫等不能通过或通过触碰围栏线为准。各个防区围栏线断路、接地、相邻短路脉冲主机都会发出开关量报警信号,信号及报警处理同双鉴探测器。

门禁系统由站内提供不间断电源保证其正常工作,任何开门动作都将联动摄像机进行视频监视,同时,具有多种开门方式:卡、密码、指纹识别等模式。

5管理模式科学化

现阶段变电站是采取的调度——监控中心(负责对综自站进行实时监控、电容器远程投切、主变调压等工作)——操巡班(操作、巡视、维护)的三级管理模式,其职责划分有交集,而操巡班在兼顾操作的同时还要负担大量巡视、维护等繁琐工作,并且一个班组管理其所辖区域的十几个站,路程遥远,信息反馈难免有延时,不便于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而通过将信息化系统的采集、处理和反馈高度集中后,使得管理模式能相应得以科学的改进,比如操巡班只负责设备停送电、电容器投切和主变调压等工作;将无人变电站设备区、环境的巡视和监视全部交由监控中心负责;成立专门的维护班进行变电站设备及环境的定期维护,做到操、巡、维分职明确,专职专责,从而达到降低人力资源损耗,提高效率。

6变电站的自动控制运行

(1)智能化的一次设备是未来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电技术的应用使其可以实现在线监测、智能控制、数字化接口等智能化功能。

(2)可靠、实时、高效的网络体系是通信系统的关键之一。二次设备的网络化解决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部以及其他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

(3)智能变电站内从过程层到控制中心均采用统一的IEC61850规约进行信息交互。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信息建模在IEC61850规约框架下进行,实现变电站内、外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4)配有用于监测系统主设备的传感器,采集主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特征量,为状态检修提供数据,从而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

(5)如果变电站内主设备发生异常和故障,系统根据已经设定好的参数,对主保护进行保护动作,并记录下该时期发生的时间和情况,提供状态分析报告,给出故障原因及处理意见。

(6)实现优化控制和经济运行,从全网的角度对对电网无功装置进行协调优化控制,提高电压合格率、改善电能质量、实现降低网损、达到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优化控制的目的。

结束语

此次鲁巷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通过一次主设备加装在线监测装置、常规互感器更换为电子式互感器、采用智能继电保护装置、搭建一体化信息与监控平台、增设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完善安防系统、改进管理模式等改造措施,有效整合相关的信息资源,全面提高了全站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抵御各种事故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云飞飞.浅议500kv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技术[J].2012(24).

[2]陈安伟,乐全明,张宗益,徐石明,王松.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J].2009

[3]王丹,潘振波.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0(30).

论文作者:宋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精益生产方式在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中的实践论文_宋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