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之我见论文_汪西侠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之我见论文_汪西侠

汪西侠(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莲花小学 陕西省 汉中市 723500)

【摘要】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当中是由老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加入到学习当中的关键方式和手段。问题设立是一门学问,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常常是善于用心规划问题的,同时选取合适的提问方法,来助力学生思维的火苗。因此,文章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数学;小学;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05-092-01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富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不过过去的数学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枯燥,无法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把问题情境教学方式融入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当中,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结合到学生的生活情境当中,如此一来不单单可以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更加活跃轻松的环境当中更有效地开展数学学习,继而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问题提出的成效。

1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表现

1.1提问清晰

老师应该将问题交代清楚,在需要的时候把一些问题变得口语化,确保学生能够听的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设定提问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本当中挑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内容形成提问序列,力争做到提问过程新颖特别,让学生喜欢上回答问题。

1.2提问要有深度

一方面要引起学生的好奇、求知欲与积极的思维,另一方面应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运用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就可以有效开拓学生思维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可以带动学生沿着正常的思维逻辑路线去思考。

1.3提问要有明确的目标

利用问题的提出给学生的思考带来帮助,所提问题的内容需要包含学习的关键点,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心里设立一定的目标,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目的与活动的详细目标,接着老师就应该根据这些目标和内容仔细设定问题,巧妙提出问题,来充分带动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仅有把握关键点,突破重点,才可以提升活动的质量,才可以激发学生不同视角的思维,继而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

1.4多重提问需要有层次与梯度

老师在突破关键点与困难点的时候所设定的问题需要从简单过渡到困难,从小到大,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继而围歼困难点。通过老师的启发和辅导,学生已经形成相对清晰的认知,如此一来,将问题一个个地提出,接着一个个地被解决,让学生历经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经过,一方面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2.1深化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情境教学方式的用途,应该融入科学的教学方式深化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行。以生活着手进入情境,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心里,生活是美好又富有趣味性的。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进行有效地融合,不单单顺应小学生的内心、生理与认知原则,同时还能够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比如,在最基础的减法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可以融入以下生活情境:老师可以给学生准备十只笔,给一组学生两只,给二组学生三只,剩下的夹在自己的书里,这时候问学生剩下了几只笔,同时把笔奖励给几个回答正确的学生。那么,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会高涨,给出答案获得新的笔。在这种分写字笔的状况下,能够充分把握小学阶段的学生潜在心理,引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在获得笔的情况下还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老师还可以将生活化的情境进行升华。在数学教学当中,学生不单单应该学习必需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还应该培育与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与单独分析的水平。所以,老师可以设立有效的生活情境,将生活内容升级,增添一些有效并且高于实际的生活情境[2]。

2.2数学问题生活化,简化学生认知难度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所具备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条件,老师在设定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避免生搬硬套,而是应该处在学生的“数学实际”,按照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展开教学,促使学生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当中可以察觉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培育学生的问题思维。在教学“数的认识”一课以后,为了能够深化学生对于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数字之间存在的进率的关联记忆,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超市购物”的课堂活动,先给学生们准备一些不同面值的道具钱币,让学生从自己这里买一些学生想要的东西,同时可以准确地落实付款、换钱、找钱等等环节,学生在实际活动当中都表现得十分热情主动,参与度很高,部分对于知识把握不牢固的学生也是主动寻求老师与同学的帮助,在富有趣味性的学习体会当中,加深了学习对数学知识的记忆。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了把数学知识渗透给学生,还是为了让学生懂得这样应用所学的知识处理现实问题。在这个课例当中,让学生懂得辨别人民币面值与人民币进率是这堂课的关键与难点,老师将教学与生活进行关联,别开生面的组织学生展开了“超市购物”的课堂活动,不单单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塑造了热情、活跃的课堂环境,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有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公平、和谐的师生关系[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是思维的驱动力,课堂提问还需要注重:其一是问题的目的性,确立提问的预想目标;其二是问题的难易程度要合适,数量要熟读;其三是问题要激发学生的解决兴趣,老师的提问应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加强他们学习数学的潜在动力,让学生更积极自主地加入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宋丽萍.创建活动化的小学数学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47.

[2]陈华英.直观素养培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新取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55.

[3]陶武.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63.

论文作者:汪西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之我见论文_汪西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