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电气化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研究论文_蒋远能

蒋远能

(广东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200)

摘要:配网电气化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居民的正常生活,稍有不慎还容易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进而对居民的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文章对配网电气化运行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防范策略。

关键词: 配网电气化 安全风险 管控

前言

配网指的是电力系统中输配中的配电,就是将电能传输倒各个用户,是电力系统的前沿。对于社会和人们而言,配网电气化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其安全运行不仅仅与人们正常的生活有关,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社会和人们造成十分重大的损失。所以,为了控制、降低事故发生率,在配网电气化运行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并评价安全风险。

1、配网电气化作用

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配网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对配网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可迅速查出配网发生异常运行或故障时的异常情况及故障区段,将非故障区域用户供电及时恢复,并有效隔离故障区段,减少停电面积,将对用户的停电时间缩短。根据配网电压,对电压水平和无功负荷进行控制,使其实现经济运行,改善供电质量。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可对用电负荷进行控制。另外,自动抄表计费的工作方式为用户提供了用电服务和信息的自动化,并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准确、及时地抄表、计费。

2、配网电气化的安全风险

2.1设备风险

大量使用KYN柜和环网柜,这些封闭式设备本身内藏隐患多,近年来该类开关柜已发生多起人身伤亡事故,如2010年江西赣东北因接线错误酿成“8.19”人身伤亡事故,2009年湖北襄樊因开关柜内部短路造成“9.30”人身伤亡事故等;其次配网电气设备基本上没有“五防”功能或“五防”功能不完善,环网柜非标产品多,无法验电,断开开关后直接投地刀违反安规规定,容易发生带电合地刀的误操作事故;第三配网自动化水平低,基本上是现场就地操作,一方面操作环网柜要打开柜门,与带电设备距离近,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另一方面一旦出现设备异常情况,就地操作容易引发人身伤亡事故。

2.2更换配件方法不当的安全风险;

在对变压器以及配电箱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风险的表现形式如下:第一,接地刀闸没有在杆体开关上安装,但是,开关柜中若接入了杆体的上开关下一级,开关柜与接地后,带地刀合开关就会出现风险。第二,在开启开关柜的过程中,存在接地线、挂接地线合开关的风险,并且容易是三相接地短路的现象发生,还会引起人员电弧烧伤以及爆炸等现象。并且带负荷拉刀闸电弧易发生放点现象。除此之外,误碰设备还会导致误合、分闸等现象。配网结构、设备发生了变化,就需要对维护方式作出相应地改变

2.3人员风险

相比于传统配网的工作方式,配网电气化有着较大的区别.特别是配网的运行方式和故障检修方夫上最为不同。因此,配网电气化下假如相关工作人员在未具备电气化操作技术.而直接操作和检修配网,那么就极易为配网的运行带来风险,导致用电事故出现。电力是各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但其同样也对地区和人们的生活具备一定的风险,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就经常因为电力事故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就要求电力工作人员担负着检修电网的重要责任.传统配网系统较为简单,工作人员只要有较长的实践经验,一些常用的配网维修技术和配网风险就可以掌握及管控。但实行配网电气化之后,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相关工作难度也有所增加,从而致使工作人员工作风险随之加大。

用户风险高压用户对新设备不熟悉,特别是电力业扩市场放开后伴随的是新增客户的电气设备五花八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容易引发设备事故,同时用户对电气设备“四态”不清楚,容易发生“该停未停,该断未断,该转检修未转检修”引起误送电、返送电事故。

3、配网电网安全风险的管控

3.1加强硬件设备的检测

配网电气系统风险管控的重要措施就是检测硬件的运行状况和鉴定设备的安全系数。检测硬件设备时,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配网标准和施工原贝IJ,采取规范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各种配网硬件设备进行风险的管控。比如,在对变压器的使用风险进行评估时,应将线路可能遇到的自然风险和散热设施自然老化等纳人风险评估体系中。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条件)中对设备的介质强度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规定装置可承受频率为50Hz,lmin的工频耐压试验无击穿、闪络及兀件损坏的现象.同时对工频试验电压值也i乍出不同的选择规定。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如果检测硬件设备时存在严重的运行风险,工作人员就需要进行及时地维修或者直接更换,以确保配网系统整体运行的安全性。此外,配网电气系统检测应加强其线路的检测,并采取重点排查和定期检查的方式,从而使设备的运行风险降到最低。

3.2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加强人员培训工作是减少配网电气化风险的有效途径,相关领导应该给予重视。面对新型的电网,我们需要掌握新的技术,相关部门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切实掌握新的技术,并且培训活动需要定期地进行。另外,设立相关的考核制度,考核通过后的工作人员才可以重新开始工作。以定期培训的方式,使电气工作人员能掌握相应的新技术,且应充实队伍的力量,这样配网电气系统与设备的检修、维护、运行才能得到保障.从而提高配网电气整体的供电质量和经济效益.也可以实现专门负责配网电气系统的运行维护。对此,企业的管理层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人员管理考核制度,一是人职前的考核,考核通过之后才能进人岗位,二是工作中的考核,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一旦出现违规情况,并导致重大事故,将予以严惩。

3.3采取合理的配件更换方法

配网电气化更换配件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现场缺乏监督管理体制和不完善的施工安全标准,而针对这样的风险,其最好的管控方式就是明确施工的执行标准和安全控制的章程。比如,检测过程中除了需要对施工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测,以预防由于设备损坏的情况出现的风险,还需要对施工的环境进行仔细和多次的确认,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天气、是否带电、地质等情况。根据{条件》规定.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中,环境的温度应为-5尤~+40尤,-10尤~+55尤,相对湿度是5%_~95%_。同时,更换配件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标准进行施工,比如架设配电网杆体时,按照国家《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要求.杆塔的倾斜、烧度和横担的歪斜都有专门的标准要求(如图一所示)。

图一 配网杆体铺设标准

4、结语

电力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动力,而电力的运输靠的是配电网络,所以对于配电网络的管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结合配电电气化后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黄德华,余涛,张水平.配网电能质量监测与高级分析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03).

[2]桑清城.考虑电网谐波影响的配网电容器优化配置的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07).

[3]姜杰,王鹏,黄正炫,刘声惠,程红.电网技术,2012(05).

[4]王宪磊,焦石磊,熊健梅.对配网设备开展状态检修的探讨[J].大众科技,2012(05).

论文作者:蒋远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配网电气化的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研究论文_蒋远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