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有益影响_大学生论文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有益影响_大学生论文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有利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生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技术的兴起对人类的沟通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人与人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这种交往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

网络交往指交往主体在网络上发生互动并在交往过程中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网际关系。在此基础上,网络主体逐渐形成了网络群体、虚拟社区、直至整个网络社会。所以,网络交往是主体的社会行动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

如果说以前的交往方式是某个方面占优势的话,那么,网络交往的最大优点就是集中了各种交往方式之和,以整体的优势把人类空前地联系起来。因此,网络社会的交往与传统的交往方式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交往时空的即时性、无限性、普遍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往行为的直接性;交往关系的平等性、民主性;交往双方地位的主体性等等特点。网上交往的这些特点对大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社会化是个人学习某一群体或社会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以便使自己能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要了解和学习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人的社会角色的含义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要求。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所谓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就是指具体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社会地位,而社会角色就是与这种特定社会地位相联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性别角色等。由于社会化包括的方面非常广泛,社会化的内容也是非常广泛的。最主要的几项内容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大学生要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被某一社会或群体所需要的人,他就得学习社会或群体的规范,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的期待,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从而使自己逐步具备作为这一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与此同时,每一时代的每一社会或群体又都具有自己的社会行为模式,并千方百计地对它的成员施加影响,帮助它的成员了解什么对、什么不对、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使个体逐步形成符合它需要的价值观和行为。“这个过程——即一个人从小到大,学习社会或群体的行为模式或行为规范,并在某种程度上被诱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的社会或群体的规范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大学生社会化的实现离不开交往。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的出现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虽然正负面影响都有,但本文作者根据对广州四所高校200名1-4年级的本科生进行网络交往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国内外其他学者对此问题研究的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就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有利影响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

网络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社会化

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能为大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为在现实社会中胜任角色打好基础。大学生社会化的最后结果,是要使自己能够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因此,大学生作为角色的扮演者有必要加强角色学习和角色整合,通过更多的角色实践,使自己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减少角色失调现象的发生,更好地胜任自己的角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实践的“练兵场”。网络创造的“虚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其中不断进行角色学习,理解角色的行为规范,体会角色的需求和情感,了解角色间的冲突,并借助网络群体成员间的互动检验自己的角色扮演情况,进而把握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尺度。总之,网络环境中的这种角色演练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笔者的调查结果可知:

你认为下列各种社会关系能给你提供什么帮助?(“经常”代表上网5-8小时/天者;“不”代表上网3-5小时/天以下者)

从调查结果可以总体反映出,经常进行网上交往并没有对大多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严重的影响和阻碍,他们与不经常上网的学生一样对于现实社会充满了关注,愿意投入其中扮演社会赋予自己的角色,参加社会关系系统,愿意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展自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发展和建立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经常上网的大学生不但在现实世界获得了切实有效的帮助和友谊,在网上也寻求到了帮助与友谊,减少了对现实人际关系的依赖感,增强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尊、自信心,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

网络交往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加快社会化进程

由于网络交往空间的无限性、普遍性、全球性,大学生的网络交往扩大了人际交流面,大学生可以在较广的范围内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种族,不同年龄、阶层的人进行交往对话,对社会各层面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情绪、心理有所了解,这些网上交往活动使大学生介入了社会生活,不再像以前脱离社会生活,处于封闭的“象牙塔”中,使大学生尽快地知道社会和群体和规范,了解社会与群体对他的期待和学习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有助于大学生将来尽快适应社会,加快自身各方面的社会化,笔者调查结果显示:61.1%至98%经常上网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丰富了人们与外界沟通的环境;33%至98%上网的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交友;27.7%的大学生认为上网扩大了交友范围;另外,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八省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意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76.9%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丰富了人们与外界沟通的途径,45.6%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为自己求学、求职、科学研究提供了方便之门。

另外,据香港城市大学社会科学部杨罗观翠博士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在京、沪、穗三市大学中,各随机抽取的对大学生面对资讯时代反应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得的日常社会信息占11.45%,而靠课堂获得的社会信息只有4.24%,在获得的各种信息中,各种社会新闻和国际国内政治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从笔者的调查结果也显示;77.8%经常上网和71%的不经常上网的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国内外大事和看新闻。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关注社会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因此,互联网对人的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新型的人际交往中实现社会化;第二,增强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主性。

网络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社会化进程

虚拟世界不同于真实的生活,数字化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关系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手段和空间。西方心理学家认为:“互联网的使用是无害的,使用互联网,会使人们从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中解脱出来,从疾病、社会赞许中解脱出来。互联网允许人们基于自己的兴趣加入到感兴趣的网上群体,而不是机械安排,从而会产生更多更好的人际关系。”

网上交往给大学生提供了与不同的人交往的机会,锻炼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对热衷于网上交往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大部分在实现世界的交往能力没有减弱,个别交往能力指标反而比不经常上网者要高。从笔者的调查结果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依赖感

切实的帮助

贴心感

增强自尊和自信

选项

 经常 不

经常 不

 经常 不

经常 不

现实恋爱关系

 5.6

17 11

21 94.4 77 11

16

家庭、亲属6138 50

81 27.7 54 11

28

网友、网上恋人

5.6

3.211 4.8 16.7 3022.2 3.2

教师、同学、朋友 5.6

1.650

90 116.3

55.6 4.8

你通过什么方式结交朋友?

选项

 经常上网者(%)

通过上网35

通过你已经认识的人

 55

通过各种各样的集体

 72

或社团活动等接触中

自己主动去认识结交

1.2

在你所认识的人当中,什么人最值得您信赖和交往

经常上网者(%)

 不经常

选项

 3-5 5-8

  上岗者

小时/天

小时/天

 

 (%)

网友0  0 1.6

身边的同学、

老乡、朋友 35 61.162

老师

  180 19

亲人

  47 38.969

从以上数据可以充分说明,经常上网者,特别是上网5-8小时/天的大学生与不经常上网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现实人际交往能力没有因为上网而减弱,有些数据还表明,经常上网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不经常上网者还要好,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比较积极、热情、主动、爱帮助人,比较受欢迎。

总之,从笔者的问卷调查和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来看,网络交往虽然也会导致由于过度沉迷于网上交往而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有交往障碍,导致大学生道德自律性下降等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种种问题,但是,从笔者的调查数据和国内外学者对网络交往的研究结论来看,总体来讲,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社会化的负面影响较小,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有利影响占主导地位,网络本身无所谓好坏,它仅仅是一个有利于人们方便快捷交往的一个工具,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来进行交往。因此,笔者认为,只要大学生本身自律性较强,再加上高校德育工作者能够对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进行正确的引导,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一定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标签:;  ;  ;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有益影响_大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