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欲以优惠房贷提升房市景气(论文文献综述)
王冠玮[1](2019)在《债务催收订定专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以境外法制为比较与借鉴》文中指出债务催收为债权满足之手段,而此手段可分为自行与委外两种模式。以金融机构为例,其不良债权常借由委托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催收,而资产管理公司就催收所采之手段时常发生违法暴力讨债等社会问题。本文因此产生探讨上述问题法律上灰色地带之解决办法之动机。本文盘点我国台湾地区与我国大陆地区有关不良债权成因与债务催收之研究。发现导致我国大陆地区催收问题最早源于产业转型所萌生的“并发症”,如政府干预、国有企业融资问题、法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因此本文第一章从债法之基本概念出发,收敛本文研究范围,聚焦在委外催收之研究。横向对比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与我国大陆地区催收问题及相关产业之起源,以作为后续是否参考境外法制之支点。再从《宪法》之角度思考如何同时保障债务人之人身安全、居住自由、隐私权、财产权等不受侵害,也保障债权人财产权之满足,更维持债务催收人之工作权。最后盘点出现行与催收相关之法律规范。第二章则系就具体罗列实务上常见之十一种催收行为,在第一章盘点出之规范下,归纳出不法催收与不当催收之不合法等债务催收行为,并分析在司法上、行政上与立法上该不合法的债务催收行为如何成为法律上之灰色地带。至第三章开始,本文主要提出对于美国、英国、日本三国之横向与纵向之比较研究,与台湾地区在立法经验上,吸收域外立法例之成果。大致上可以分为以美国为首的行为管理模式,以及以日本为首的业别管理兼采行为管理模式。本文第四章回头思考我国大陆地区之不合法的催收行为样态与比较美国在实证研究上结果,证立我国大陆地区在订定专法上之必要性。因催收业之催收款来源多元,具有高度之经济影响力,且制定专法后有助于主管机关事权统一,除得帮助经济之发展,亦能有效消除不当催收在法律上灰色地带之空间,成为订定专法之可行之原因。第四章末尾提出建立催收业者之行为规范、自律性公会制度,提升隐私保护、资讯揭露能力,形成保障债权人、债务人、催收人间三赢之局面。在催收的管监理上,建议大陆地区未来得以“商务部”为领头羊,带动下游催收产业之前进;以“银行与保险监督委员会”则作为协助角色,对于金融商品从委外催收债务之源头以及网络借贷做适当风险控管。除追求社会秩序之维持,重视催收产业之发展空间,亦因应科技变化带来之机会与发展。最后,本文认知因各国、各地区催收制度建立之背景不同,除参考境外法制与其相关研究外,期许我国大陆地区能以债务人“经济再生”、“管理开放”之思维订定催收法制。
赖纯见[2](2015)在《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及宏观调控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最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并作为支柱产业和消费热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中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与区域内结构失衡共存;土地国有专属垄断,土地财政的依存度很高;地方政府、房地产商、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等各主要市场关联主体方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房地产市场套利、投机和行政寻租屡禁不止,缺乏长效管控机制,地价、房价一直随中央政府调控政策的周期和强度而大起大落,这不利于该产业和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危害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本文运用非线性动力学、博弈论等理论研究房地产经济系统规律及其宏观调控政策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史、房地产制度及宏观调控政策变迁史,总结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六大特性,剖析房地产市场主要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完成:(1)建立有限理性的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间地价和房产产量决策的动力系统模型,分析其动平衡点解及稳定性条件,研究区域地价房价比在该动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并用DFC方法实现对该动力系统混沌的控制;(2)分别在均衡市场和非均衡市场下,建立有限理性、非线性成本的区域房地产商利益集团内部产量竞争分配决策动力系统模型,研究该动力系统动平衡点解及其稳定域,并分析地价房价比、房地产商税负水平以及市场供求非均衡参数对动力系统演化的影响;(3)基于有限理性、适应性预期和市场供求非均衡因素,构建区域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房地产商、金融机构和购房者之间利益博弈的动力系统模型,研究该动力系统的动平衡点特征及其在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下的稳定性,并数值模拟分析中央政府财税政策、行政管控政策和行业状态参数对该动力系统演化的影响及现实意义,最后用DFC方法分析中央政府如何控制区域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混沌态;(4)在研究房地产市场主要关联利益主体行为动力系统规律和宏观管控政策对动力系统演化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①区域地价房价比在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稳定平衡时是恒定的,管理区域地价房价比可实现对区域房地产市场的管控。中央政府可分区域制定地价房价比指标,同步采用地价房价比管理、供求引导和财税管理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有效杜绝调控政策实施中的跷跷板效应。②均衡市场下房地产寡头产量分配动力系统存在“完美”稳定动平衡点即动态博弈的Nash均衡点,区域地价房价比可决定房地产供给市场结构即寡头垄断、垄断、零产量(滞涨)、二周期态和混沌态,这是非均衡市场下该系统的一个特例;非均衡市场下房地产寡头产量分配动力系统“完美”稳定动平衡点可能不存在,但次优稳定动平衡点总是存在的,此时房地产供给市场结构主要取决于区域地价房价比、房地产寡头税负水平和市场非均衡程度。③区域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平衡点是“完美”稳定动平衡点即市场主要主体利益博弈稳定Nash均衡点,房地产市场管控的根本目标在于理清和调整市场主体各方利益关系以维系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而不是直接调节市场供求以实现居者有其屋;该动力系统演化规律:购房者刚性需求占比、房屋租金率、城镇化率、土地整治成本率和土地财政依存度的上升,均推动区域房地产市场均衡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上扬;房产保有税率、二次交易税率和房产投资机会成本率的上升,均促使区域房地产市场均衡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下行;而房地产商综合税负率的上升,则推高该市场的均衡需求量和房价。把握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演化规律,有助于更好管控房地产市场。④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应改革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和降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存度;建立以动态调整房地产商税负、房地产二次交易税负和房地产保有税负、实行区域性差异化政策和反腐败常态化为主的长效管控机制;建立以提高房地产业直接融资比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正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舆论导向为主的房地产预期管理机制等方面,多位一体配套进行,是一项系统性复杂工程。
刘艳[3](2014)在《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与房价调控效果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房地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出现了过热的发展势头,房价不断飙升,脱离了我国居民和经济发展的正常水平,并催生了一系列问题,使房地产经济出现了泡沫化趋势。中央政府以“稳定房价”、“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为政策目标,出台了一系列行政、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政策来控制房价,无锡市地方政府在贯彻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公共政策的同时也结合地区情况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房地产政策。政策调控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当前的现实效果下,下一步的方向和举措应该如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对中央和无锡市地方政府历年来房地产政策进行了阶段性回顾。其次,鉴于房价是反映房地产市场的重要表现,房价稳定是房地产政策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公众最关心的市场要素,本文以“房价”的调控效果作为解答问题的线索,对无锡市房地产价格等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了地价、房价、房价收入比三个可量化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指标,运用政策效果评估的简单“前-后”对比分析模型为工具,对无锡市各阶段政策实施前、实施后的房地产价格调控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以实证数据表现房地产政策的对无锡市房价的调控效果,得到房地产政策没有达到“稳定房价”预期目标,房地产出现泡沫化趋势的结论。最后,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从公共政策效果评估的角度,通过房地产政策的房价调控效果反推调控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探寻房地产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改善房地产政策的管理水平,确保“稳定房价”甚至“房价合理回归”目标的达成,促进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薛文博[4](2014)在《台湾老人住宅政策分析及长庚养生文化村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全球人口的高龄化趋势是各个国家都无法逃避的新课题,而台湾的人口高龄化速度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据台湾省内政部统计,台湾已于1993年迈入高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加趋势日益明显。伴随着人口高龄化现象的加剧,对社会许多方面产生了冲击,如医疗、人力、经济、消费型态等。台湾老人住宅的发展,既是趋势,也是商机,更是满足各阶层老人需求的社会福利。为了应对日渐增加的高龄人口的居住需求,台湾政府于2004年核定《促进民间参与老人住宅建设推动方案》,以促进民间企业对老人住宅的投资建设。只要投资者的投资金额达到一定额度,就可以参与政府促参,享受优惠政策。面对这样的商机,台湾业界的各大企业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拥有长庚医院的台塑集团借助其医疗方面的优势,在距离台北四十分钟车程的桃园县龟山乡设立了老人住宅社区长庚养生文化村。台塑集团围绕地目变更等相关方面问题与政府的管理部门周旋多年后,长庚养生文化村一期工程共706户于2004年底完工。但是,初期入住的老人只有大概80位,与台塑集团原来的想象有很大差距。在《促进民间参与老人住宅建设推动方案》实施将近一年半之后,内政部考虑《促参法》未能达到应有效应,而对其停止实施。台湾的社会福利逐渐失去了本来美好的愿望,放弃了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初衷,转而附带了更多与金钱和商品相关的目的。本文希望通过结合长庚养生文化村的实际案例,纵观台湾老人住宅政策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为我国老年住宅的发展总结经验。
张齐武[5](2013)在《城市住房援助政策评估与仿真实验》文中提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和人均面积获得了较大提升,但大城市高房价对城市新增人口和弱势群体产生了明显排斥,夹心层现象也比较严重。这是到2020年实现“住有所居”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政府拟大量增加公共住房(经适房和公租房)建设量,试图缓解中低收入者买房负担重、租房难、住房状况改善缓慢等社会问题。但在城市层面,经适房政策目标和实际绩效间存在较大差距。在政策层面,关于公共住房合理供给结构、经适房存废与否和住房补贴方式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对此在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并使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评测和比较。论文首先基于国际惯例提出住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支援和帮助中低收入群体获得适宜住房。住房政策中包含住房保障和住房援助两类,“住房保障”以房为本,目标是为最低收入者提供“基本住房”。住房援助以人为本,以支援帮助居民获得可负担的“适宜住房”为目标。住房保障和住房援助在政策目标上存在递进关系,在政策工具上有差异。论文基于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对住房援助进行了定义,将实践中的援助活动分为政策型、项目型、金融型、科技型和非政府型五种类型。论文归纳了我国援助工具集合,发现现有政策和项目都偏向购房援助,忽视了租房援助。根据我国与世界主流的住房模式的异同,总结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援经验,提出应加强上位法规制定、产权转移兼顾租售、激励雇主进行住房援助和加快公共住房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的建议。囤房现象是加剧大城市住房紧张和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论文通过解析中高收入家庭囤房的原因,论证了我国长期实行的购房援助政策在家庭高储蓄率心智模式下会导致负面效应,因此住房政策应保持中性,避免造成贫富悬殊和社会阶层严重分化。治理囤房的策略重点是弱化囤房动机、推动市场化的公租房项目、提高存量住房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就经适房是否应取消的问题,论文进行了经适房和公租房的政策对比。通过文献研究,比较了经适房管理政策调整前后的住房产权结构变化,发现政策正在向经适房全封闭运行的方向改革。论文按照绩效、效率、充足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适宜性六项评估标准,将住房援助政策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子目标。利用民意测评和模糊评价法,对当前试图以公租房取代经适房的政策改革进行了绩效预评估。证明了相同住房财政支出情况下,公租房不宜完全替代经适房。单纯调整援助方式,实行以公租房为主流的政策将难以提高城市住房政策的整体绩效。论文论证了公租房和经适房政策不应偏废,租售两种援助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灵活运用。针对公共住房管理中的福利错配和公平难题,论文通过7个相似制度案例进行聚类分析,论证了许可权(配额)交易是一种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工具,可以移植到公共住房领域。通过对武汉市和黄石市(住建部公租房试点城市)的案例研究,结合与其他大城市公租房管理政策的比较,探讨了推行以可交易房券为补贴方式的改革历程和经验教训,论证了住房援助应采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合理运用许可权交易进行政府规制可提高援助政策绩效。为了评估关键援助政策工具的长期效果,论文通过对购房者的行为调查,将住房和家庭分为了具有共性的若干子类,依据主体行为规则构建了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的房地产市场多主体微观仿真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商品房、经适房和公租房三个子市场,家庭可根据自身情况进入该三个市场进行交易,公共住房和商品房也可有条件转化。该模型考虑了城市区位特征和活动中心,模拟了家庭综合考虑房价(租)和交通成本的行为模式,集成了家庭的区位选择与租售选择。仿真模型使用武汉市2000~2010年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标定和有效性校验。论文利用仿真模型对已开展和未开展的住房援助政策进行了实验。发现当新增公共住房的总比例少于10%时,对商品住房市场的冲击比较小的,成交量没有明显变化。但公共住房配建比例越大,成交量震动波幅越大,比例越小,震动波幅越小。对仿真城市而言,采用10%的规划配建比例(经适房和公租房各5%),公租房就会在2015年后出现大于15%的空置率,因此该政策应在2015年左右逐步调整或取消。如果保持低于平均住房面积60%的公共住房准入标准,公租房项目在2015年后就会出现明显的空置率上升。如果放宽到低于全市平均面积水平就可以准入,则空置率始终在10%以内。如果要维持10%配建比例时,该市应适当调高准入标准,建议用“9070”标准(即家庭收入标准为90%,人均住房面积标准为70%)取代“8060”标准,这样可维持适度的轮候时间又不至于出现申购不足。通过多次运行仿真还发现经适房比例增大,高收入人群平均家庭总资产降低,最低收入家庭总资产增加,中等收入人群不明显。显示经适房对贫富差距的调节相对有效。房产税是一种包容性的购房援助,但对租房者改善作用不大。提高个人售房所得税率可以增加无房户的租房面积,但对有房困难户没有显着影响。论文根据住房援助的基本原理和政策目标,简要回顾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探讨了住有所居的实现路径,提出了从剩余模式经多元模式向高级普惠模式过渡的构想,并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结构变动趋势和前述实证研究成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陈有福[6](2013)在《台湾房地产市场销售通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金融海啸席卷全世界重挫各国经济,起因于美国房利美、房地美衍生次级房贷引发严重金融问题。突显房地产市场为民生最重要的议题,事实证明是足以撼动国家经济,甚至影响到全世界的金融秩序。但不论时代演变或社会冲击,为何总有些建案还是能顺利售罄,这是房地产企业最急于探讨的问题。台湾房地产近十年每年推案量数千亿到2007年更是高峰达1.15兆,2008年第4季全台余屋量数7,767,945户,行销总预算从数十亿到数百亿,可谓重量级产业。近来M型社会趋势更突显房地产市场的雨极化,地球村概念及网络无远弗界,让台湾人世界观相对提升,房地产的销售策略的运用及销售通路的建立也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所突破。自1979年以来,中国大陆房地产业整体得到的发展,对推动全体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引起了重大的功能,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业,亦引起社会各地争议。尤以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经历多次跌宕起伏的大变动,特别是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销售通路发展和趋势的争论,正好说明中国大陆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由此可见房地产是社会大众与产业最主要资产标的,而房地产资产价格的缩水,对于经济发展与民众财富产生冲击,因此房地产销售通路市场的健全制度,对整体经济的冲击,影响至大;房地产总体经济之稳定成长,亦须有无障碍房地产销售通路作后盾,故此论题实得为深入探讨研究之。本文以探讨两岸房地产业的销售通路现况,及瓶颈之研究;就房地产业的经济而言,销售通路顺畅情形,与瓶颈障碍的研讨,为重点方向,故所谓货畅其流,才能地尽其利,人尽其才。本文通过研究两岸房地产业的发展历史沿革,及两岸房地产业销售通路与影响因素的差异,寻找出台湾房地产业销售通路,可为中国大陆借鉴之处。本文共分为八章,主要各章节之内容如下分述:第一章导论;对全文的概括性介绍,通过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思路及其方法,与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说明本文写作的方向与意涵,及本文创新与难点的解决。第二章、理论与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与房地产的经济学基础相关的五个理论,经济周期理论(Business cycle Theory)、地租理论(Landtax Theory)、泡沫经济理论(Foam Economy Theory)、消费函数理论(Theory of Consumption Function)、房地产投机理论(Theory that the real estate speculates);及论述关于房地产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的分析说明;第三章、房地产相关概论与经济研究机制综述;本章为房地产相关概论与研究机制的探讨,首先从学理上界定相关房地产概论基础,接着论述销售通路相关概论界定,后为房地产经济研究机制的述说。第四章、台湾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本章节主要内容先从台湾房地产业发展的现况做探讨;再从台湾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探讨,再针对台湾房地产未来发展动向、市场的结构等,进行详实探究与归纳。第五章、台湾房地产销售通路分析。主要阐述台湾房地产经纪业制度、证券化制度与预售屋交易制度之现况、特性及发展历程与趋势展望,进行详实探究与归纳。第六章、台湾房地产销售瓶颈及应对策略。本章主要研究内容为台湾房地产销售通路的经纪业、证券化、预售屋之瓶颈所发生的问题点,和改善的对策建议。及台湾解决房地产销售瓶颈的经验总结。第七章、大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本章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叙述大陆房地产发展的概况,再阐明大陆房地产业市场结构中的问题,及论述大陆房地产销售通路面临的问题;第八章结论与建议,本章主要为针对两岸房地产的经纪业、证券化、预售屋销售通路瓶颈,经过本文的研究后提出,并总结主要问题征结点,后再对中国大陆,改善房地产销售通路瓶颈解析出建议方案,主要是借鉴台湾经验,用于改善中国大陆目前的房地产业销售三大通路提出建言,最终总结出一些改善与借鉴办法。本文主要的结论在于两岸房地产三大销售通路(约占销售市场百分之八十)问题点的发掘;并针对问题切中要害提出可行的改善对策;以期能对两岸房地产事业有所帮助,更促使两岸经济蓬勃发展。相较于大陆房地产业,台湾发展较早,相关销售通路渐趋完善,经由本研究以期,提供对中国大陆房地产业销售通路可借鉴之处,进而提升中国大陆房地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方向:第一、为促使两岸房地产业充分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并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第二、以两岸房地产业销售通路之经纪业制度、证券化制度、预售屋交易制度通路现况及瓶颈作研究,盼两岸相互取长补短,透过完善的房地产业的销售管道,以健全房地产业交易程序与制度。第三、经研究结论结合学者与企业界的意见,对两岸房地产销售通路业提出房地产业销售市场的经营方针,并完成房地产销售通路的趋势探讨。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作者先以现场田野调查方式,一步一脚印针对房地产销售市场实地现常踩踏,并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且与经纪人经由预售屋与二手房买卖上手实务经验,及房地产证券化的证券采购,具有多年丰富经验,沿途并搜集房地产三大通路相关资料;如今信息的数据可与人等高,验证了理论与实务需互相配合,才能相辅相成;正所谓实务经验要有理论为后盾不然会失之于“盲”:而理论需有实务经验相配合,否则会行之于“空”;如此才不会沦为纸上谈兵,泛泛的无稽之说而已;以如此多年实务经验,配合本文的房地产经济理论方式写作论文,亦应相得益彰;虽不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也可说其创新之处,应是寥若晨星的可贵。尤其是以现场田野调查方式,搜集到的第一手最正确的资料,(就像股票市场的内线消息一样准确),非一般经由网络或文献已经过好几手的包装,并已过时的资料所做的研究论文;故本文所做的研究结果,应为最真实的现场实务需要,而提出建议的方案最符合实际的策略,也对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帮助最大,为一创新之点。综观国内外文献很少以房地产销售市场面,深入探讨通路发生的问题;而以经纪业、证券化、预售屋三大主要通路,(实务上为房地产业涵括面最广大的销售市场),切入问题症结点;经由两岸房地产业不同制度、与目前现况,用“比较分析法”“归纳法”先行研讨,再用“归纳法”及“交叉比对法”同时进行,梳理比对出两岸方方面面不同处;最后详细解析研究归纳出改善决策,应是最合乎中国大陆房地产业的需要,惟独本文较为独到研究方式。两岸同文同种,且具有共同的悠久长远五千年中华文化,历史的传统熏陶;并在儒家孔孟思想教育下,基本思维与作法较一致;与其他论文用海外其他国家的作法作比较并引用改善的对策;实务上应不适合中国大陆国情采用,故本文应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两岸房地产业两种制度与现象,找出其间的异同与优劣,将之归纳成趋势、原则,以作为解决、改进问题与制度之参考;应是最适合中国大陆国情采用的策略,故笔者主要为两岸房地产经纪业、证券化、预售屋三大销售通路,经过本文的研究提出,总结主要问题的观点,最后再对大陆改善房地产销售瓶颈的建议,主要是借鉴台湾经验,针对大陆改善目前的销售状况提出建议,而总结出一些改善与借鉴办法;亦是另一创新之处。中国大陆历经过去十几年的跳跃式经济成长,各界普遍预期未来仍可保持显着优异的“年”经济成长率。加上人民币升值趋势不变,中国大陆经济可以说具备雄厚的长线增值潜力。但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才发展二十余年,目前尚处于调适时期,有待发展完善法令,并建构良善的销售市场通路。本文主要结论为对,中国大陆房地产经纪人、证券化、预售屋销售市场的三大通路;所衍生的问题,对中国的政府、投资人、实务界三面向,经研究提出建言;并藉鉴台湾经验提出合乎中国急需,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而使房地产销售三大通路市场瓶颈的消除与改善政策的施行,将是稳定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董彦良[7](2012)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霸权政治》文中研究指明自二战后IMF成立以后至今,一方面,宏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因大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的变化而陆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IMF自身也在此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下开始了其许多变革。IMF的种种变革正是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在其组织本体内的一种微观再现。IMF的内部发展演变进程恰恰反映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脉络,也是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所以可以说,大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展的阶段进程性特点也正反映在IMF的组织变动中。所以不论战后初期成立时英美主要大国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领导权之争,还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相对弱化,或是从20世纪70-80年代国际经济领域混乱状态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透过对大国的阶段性特点的研究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进程中的大国政治性特点,因为其带来的经济全球化某些弱点或者是隐含的阵痛也都反射到IMF的组织活动中,某种程度而言是经济全球化和大国政治及国际社会的组织化互为因果、彼此促进的历史进程,两者间呈现出一种互为表里的互动关系。大国政治一直是国际政治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不仅主导政治军事的高政治议题也几乎陇断了所有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低政治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高科技革命的兴起,世界经济的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也让西方国家将“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的层面向“国际垄断”的层面向上延升发展,成为美英等大国进行其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成份。二战后,美国世界霸权的建立基础是政治霸权与经济霸权二者之上,而经济霸权确立支柱之一源于美元强势地位的建立和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为主导的元霸权体系的最终确立,这也为美国称霸甚至独霸世界提供了坚实的货币金融霸权基础。但在2007年之后,席卷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出现,导致美国金融霸权的坚挺地位是否松动?美国所主导的国际金融组织诸如IMF是否会渐衰落以及其它大国是否不可避免的与美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争夺霸主地位?因此,美国的霸权护持战略与其它大国在国际金融组织的竞争的互动便成为是美国霸权体系的振和护持的重要因素,而IMF对美国及其它大国而言就是一个必须争夺的重要金融权力组织。中国参与IMF建设还有助于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提升。中国对外策也更加重视多边主义在全局中的作用,而IMF无疑是实践多边主义战略的好舞台。通过应对IMF的政策协调和机制建设,中国对于未来参与全球性与区域性上的各种事务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探索到适合中国的、能够承担大国务的有效路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IMF建设无疑对于这个战略是一个有效的现实验证,达到了个现实、历史及全局考虑的合理结合。本文通过对中国和西方主流学术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让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对美国在IMF的金融霸权抑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或是2009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或是2011年的美债与欧债危机的研究大多是经济和金融学者的学术专着或期刊论文。中国与西方主流的国际政治学术界基本上都是在相关研究中涉及到美国金融霸权或特定的融危机时才会对其给予较多的关注,他们很少针对一个专门组织或专门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也就是说这两个主要问题并没有成为中国与西方主流的国际政治学术界的重点关关注对象,因此作为国际政治学科中把经济金融现象纳入视野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更应该责无旁贷把国际金融问题作为自身重点研究对象的责任,IMF正是这个国际金融问题的一个绝佳素材的研究焦点。
王伟[8](2014)在《用公共物品生产公共物品 ——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性金融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公共物品链构建——公共物品链应用”为主线,用“公共物品链”分析框架研究保障性住房问题,得出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源于支持性金融政策供给不足的结论,并建设性地提出中国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设计方案。“公共物品链”建立在公共物品理论的基础上。由公共物品概念入手,首先从效用属性角度,将公共物品区分为一般公共物品和具体公共物品:前者具有较高公共性,“形而上”并仅为人类所知觉,包括纯公共物品、无形公共物品、国家公共物品。后者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可为人类直接感觉,包括准公共物品、有形公共物品、地方公共物品;继而从供给主体角度,将公共物品区分为政府单一主体供给(对应一般公共物品)与多主体混合供给(对应具体公共物品)两种模式,并由政府供给决定混合供给,导出一般公共物品决定具体公共物品的关系。公共政策是政府供给的主要公共物品,它具备完整的“政策生命周期”,即从政府供给到混合供给、一般公共物品到具体公共物品的转化过程。因该过程的各阶段致密相连,各种规则呈“嵌套”状并逐步释放影响力,因而总体呈现“历时性’”的链状结构。与此同时,由规则串联起的各个层面(不同的“行动舞台”)内部,实际上也是个动态的“共时性”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将政策纵向过程和横向过程之融合定位于行动规则体系的演化,它由自上而下的规则集串联起多重横向网络互动层面,最终形成完整的公共物品链。在公共物品链上,由公共政策投入到具体公共物品产出的总过程,即为规则逐级释放影响,上一层外部规则渐次“内化”为下一层内部规则,各舞台逐层开展互动的过程,这一规律不可逆转,此即为完整的政策运行流程。此框架用于公共政策分析,其逻辑在于,立足于整体链上找寻缺陷,从问题源头进行改造,并通过链的传导机制最终解决终端产出问题。即纵向查找问题,横向改进问题。将公共物品链框架运用于保障性住房领域,我们证明,支持性金融政策位于公共物品链的高端,而保障性住房供给则位于终端,两者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关系。用公共物品链框架分析,当前我国终端保障性住房供求严重失衡的现象正反映出高端支持性金融政策的缺陷。从住房公共物品链着眼,当前支持性金融政策的主要问题在于治理思维、终高端之间、开发和消费金融之间严重割裂,各类政策制定严重滞后,政策要素散乱不清,缺少必要的反馈手段而显封闭。这种只重终端而忽视高端的政策体系,使保障性住房领域参与各方均有利益之损失。在现有政策体系内,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勉为其难,即便完成,保障性住房的消费问题亦必显现。要解决住房这一终端问题,政府应立足公共物品链思维,主抓高端政策生产,即首要任务和直接职能应是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支持性金融政策,而非直接抓保障性住房的生产与考核。否则,立意虽好,却因职责不清、顺序颠倒不啻为缘木求鱼。政府应回归生产一般公共物品——政策之本位。通过吸取西方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支持性金融政策演变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本文提出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性金融政策的建议:一、中央政府应当调整思路,合理化职能分工,主抓全国保障性住房的金融政策拟定与完善,在此基础上方能让地方政府去执行;二、政策必须明晰各类客体的定位和关系。对于直接客体的保障性住房,不应纠结其分类或名称、抑或产权,关键是根据国情国力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付费能力原则线,将公共物品的边界明晰。同时,不仅应覆盖弱势群体,应考虑参与支持的金融机构,只有在“保障”其不亏本的基础上方能使之积极投入;三、在政策环境方面,重点构建“虹吸机制”,建立、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金融的一级、二级市场,通过两级市场的融合,使更多层次、种类的金融机构参与保障性住房金融供给,形成多方共赢的态势;四、在政策工具方面,应建立国家专业住房银行,通过发挥其政策工具的引领作用,实施政府政策意图,带领社会金融资源投入保障性住房领域;五、为保证住房公共物品链的运行,除了要抓好“顶层设计”而外,仍要关注中端三个层级(省-市-区)的传导,发挥好央地、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丁晓静[9](2011)在《房地产泡沫预警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1998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行业也经历了十几年路程。这些年来,房地产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扩大了消费项目,但是繁荣的背后,隐藏潜在的风险。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房产投资额增长额幅度过高,市场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到购买者难以承受的高度,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受到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时代背景下,再加上我国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一些国外的热钱不断涌入我国房地产市场。到底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一些学者和业内的研究者各持己见。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关系到金融业、服务业、钢铁业等等的发展,尤其是金融的发展,在我国传统、单一的融资渠道下,金融业似乎成为了房地产行业资金的最大提供者。因此,房市到底稳健的发展还是已经出现了泡沫,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篇论文从房地产泡沫定义出发,在总结研究了国内外有关泡沫的理论方法基础之上,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天津市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泡沫预警分析研究,鉴于房市价格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对天津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相关房屋价格指数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做了检测研究,结论表明天津市的房市的发展属于正常偏热状态,而房地产的销售价格对居民生活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基于上述研究,对天津市的房地产给出了相应预警区间的建议。
赵恩博[10](2009)在《上海房地产发展研究 ——借鉴国际经验探求上海房地产业发展之路》文中认为上海房地产业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上海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消费结构逐步完善,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加之房地产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在投资开发、工程建设、市场成交、经济贡献以及从业人员等各项指标上,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国际大都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包括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和台北等城市与上海进行比较,以房地产业发展的长周期为着眼点,并以经济数据作比较方向,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研究房地产业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并用计量模型分析收入、汇率、利率等因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度,分析了上海房地产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未来走势,探索房地产业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促进上海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观点有以下几方面:(1)上海房地产业目前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台北、东京和纽约的房地产发展历程基本覆盖了房地产整个长周期的轨迹。东京和纽约房地产产业可以看作产业周期中的成熟阶段,而台北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发展过程可以看作是由发展阶段迈入成熟的一个过程,上海的房地产业目前则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2)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收入对房价的影响力不同。收入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可以通过研究房地产价格与收入水平的关系来得出。中国人的收入中包含我们一般所不了解的“灰色收入”。比如政府福利分房,或动拆迁的收入,及海外长辈、亲戚朋友支持购房的金钱援助等。所以要研究上海人平均年收入,此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研究重点。(3)处于上升阶段的汇率对房价有正向拉动作用。汇率的变动作为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一个重要诱因,从其他国际大都市来看,在经过了汇率估值压力释放以后(这一点与上海目前的情况很类似),不仅经济会处于很长时期的停滞阶段,房地产业也会持续走低,慢慢退出主导产业群的地位。但是由于这次经济下滑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大,也必然导致各国政府的救助力度加大。如果政策得当,上海的房地产业将会得到稳步的发展,泡沫式的增长也不会再次出现。(4)推动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住宅双轨制房地产发展模式。结合国际发达城市的房地产发展经验,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应当以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为主,同时降低普通商品房的交易成本,推动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双轨制”房地产发展模式。“双轨制”把住房分为商品房和公共住房两个系统,商品房的建造,分配、价格、调节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其核心是效率问题,供给对象是中高收入尤其是高收入阶层。公共住房的建造、分配、价格、调节直接由政府负责,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其核心是公平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有效推动上海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台湾欲以优惠房贷提升房市景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欲以优惠房贷提升房市景气(论文提纲范文)
(1)债务催收订定专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以境外法制为比较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动机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探讨 |
一、台湾地区文献探讨 |
二、大陆地区文献探讨 |
三、催收研究趋势 |
第四节 研究架构与章节安排 |
一、研究架构 |
二、章节安排 |
第五节 预期研究结果与研究限制 |
一、预期研究成果 |
二、研究限制 |
第一章 催收制度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催收法制概念建构 |
一、概论 |
二、债的相关概念 |
三、催收相关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
一、美国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
二、日本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
三、台湾地区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
四、大陆地区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
第三节 催收行为之管理对催收当事人权益之影响 |
一、非法与不当催收所涉被催收人的基本权利侵犯 |
二、催收专法对催收人基本权利之限制 |
三、催收专法对于债权人财产权实现的限制 |
四、催收法制于宪法架构下理想之设计 |
第四节 债务催收相关规范 |
一、催收基本民、刑法规范 |
二、行政管理与纪律规范 |
第二章 我国大陆地区催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大陆地区非法催收实例 |
第二节 合法的催收行为 |
一、电话催收请求主、从债务人还款 |
二、行使抵销权 |
三、请保证机构理赔 |
四、由第三人承担债务或代为清偿 |
五、由金融机构自行拍卖担保物 |
六、由金融机构承受担保品 |
七、寄送催收信函 |
八、外访 |
九、法务催收 |
十、公开个人信用信息 |
十一、对高消费以及非生活与工作必需消费行为之限制 |
第三节 不合法的债务催收行为 |
一、不法催收 |
二、不当催收 |
第四节 催收实务与现有法令规定的落差 |
一、司法上缺乏保障人民的财产权之救济途径 |
二、行政上主管机关管制思维欠缺远见 |
三、立法上欠缺处罚明文之灰色地带 |
第三章 境外债务催收法制与经验 |
第一节 美国《公平债务催收行为法》之特殊规范 |
一、有关债务人地点信息的获取 |
二、与债务催收有关的通讯 |
三、不当催收手段类型归纳 |
四、虚伪或误导的表述与提供不正确表格 |
五、不公平行为与复数债务清偿之指定 |
六、债务确认程序 |
七、主管机关提交管理状况报告 |
八、消费者投诉 |
九、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催收活动的监督 |
十、债务催收法庭之友摘要 |
十一、执法情形 |
十二、教育和推广计划(Education and Outreach Initiatives) |
第二节 英国《1974年消费者信用法》之特殊规范 |
第三节 日本《债权管理回收业特别措施法》与《贷金业管制法》之特殊规范 |
一、对债权管理回收业的设立与变更 |
二、债权管理回收业者业务经营 |
三、对债权管理回收公司的监督 |
四、行政调查与债权管理回收业之关联 |
五、《贷金业管制法》 |
第四节 美国、日本与英国委外催收法制之横向比较 |
一、立法背景 |
二、催收行为主体 |
三、催收行为客体 |
四、催收行为规范 |
第五节 其他主要国家与国际组织委外催收管理要点 |
一、德国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
二、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
三、欧洲银行管理局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
四、其他国家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
第六节 台湾地区立法经验 |
一、重要的催收监管原则 |
二、重要的催收监管原则台湾地区催收法制现况 |
三、台湾地区立法草案沿革 |
第四章 我国大陆地区债务催收专法之建立 |
第一节 我国大陆地区订定债务催收专法之必要性 |
第二节 我国大陆地区订定债务催收专法之可行性 |
一、催收款来源多元且具高度经济影响力 |
二、制定专法有助事权统一与将不当催收纳入规范 |
第三节 催收专法立法原则与建议 |
一、催收相关当事人间基本权利冲突之平衡 |
二、立法目之设定 |
三、催收主管机关 |
四、行为管理或行业管理之选择 |
五、资讯揭露之要求 |
六、委外管理组织架构 |
七、隐私保护 |
八、挡债律师制度 |
九、催收人员资格限制 |
十、债务催收的范围 |
十一、催收行为与行业管理之罚则 |
十二、公会制度之建立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各国、各地区不尽相同 |
二、催收法制应视为债务人“经济再生”之机制 |
三、催收法制应从实证面建立基础 |
四、催收法制应建立于管理开放之思维 |
第二节 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及宏观调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简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 |
2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性及宏观调控政策现状 |
2.1 中国房地产市场特性 |
2.1.1 土地制度 |
2.1.2 房地产一级市场的垄断 |
2.1.3 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性 |
2.1.4 房地产二级市场区域寡头垄断 |
2.1.5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 |
2.1.6 全民不动产购置偏好 |
2.1.7 房地产市场主体及其行为 |
2.2 中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现状 |
2.2.1 历年宏观调控政策回顾 |
2.2.2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2.3 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框架 |
2.3.1 动力系统 |
2.3.2 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决策动力系统分析 |
3.1 引言 |
3.2 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决策动力系统理论分析 |
3.2.1 决策动力系统假设 |
3.2.2 决策动力系统建立 |
3.2.3 决策动力系统理论分析 |
3.3 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决策动力系统数值模拟分析 |
3.3.1 决策动力系统演化分析 |
3.3.2 决策动力系统演化的变动 |
3.4 决策动力系统混沌控制 |
3.4.1 混沌控制的理论分析 |
3.4.2 混沌控制的数值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 均衡市场下房地产寡头垄断动力系统分析 |
4.1 引言 |
4.2 区域房地产寡头产量分配动力系统理论分析 |
4.2.1 产量分配动力系统假设 |
4.2.2 产量分配动力系统建立 |
4.2.3 产量分配动力系统理论分析 |
4.3 区域房地产寡头产量分配动力系统数值模拟 |
4.3.1 产量分配动力系统演化特性 |
4.3.2 地价房价比对动力系统的影响 |
4.3.3 三寡头情形 |
4.4 本章小结 |
5 非均衡市场下房地产寡头垄断动力系统分析 |
5.1 动力系统假设 |
5.2 动力系统模型建立 |
5.3 动力系统理论分析 |
5.3.1 双寡头平衡态情形(ⅰ) |
5.3.2 双寡头平衡态情形(ⅱ) |
5.3.3 双寡头平衡态情形(ⅲ) |
5.3.4 n个寡头情形 |
5.4 动力系统数值模拟 |
5.4.1 系统平衡情形(ⅰ) |
5.4.2 系统平衡情形(ⅱ) |
5.4.3 系统平衡情形(ⅲ) |
5.4.4 三寡头动力系统平衡情形 |
5.5 本章小结 |
6 非均衡市场下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分析 |
6.1 引言 |
6.1.1 简要文献回顾 |
6.1.2 非均衡市场 |
6.1.3 市场需求函数 |
6.2 假设和动力系统框架 |
6.2.1 模型假设 |
6.2.2 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框架 |
6.3 支付函数及决策规则 |
6.3.1 房地产商支付函数及决策规则 |
6.3.2 地方政府支付函数及决策规则 |
6.3.3 购房者支付函数及决策规则 |
6.3.4 金融机构支付函数及决策规则 |
6.4 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 |
6.5 动力系统理论分析 |
6.5.1 平衡点解 |
6.5.2 平衡点的稳定性 |
6.6 动力系统数值模拟 |
6.6.1 动力系统的演化 |
6.6.2 税费政策的影响 |
6.6.3 行政管控政策的影响 |
6.6.4 行业相关状态参数的影响 |
6.7 动力系统混沌控制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7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
7.1 改革土地利用管理制度 |
7.1.1 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改革 |
7.1.2 土地混合所有制可行性研究 |
7.2 建立宏观调控长效机制 |
7.2.1 动态调整税负水平 |
7.2.2 地方政府管控 |
7.2.3 坚持对执政者的反腐常态 |
7.3 减少直接市场干预 |
7.3.1 调控政策不宜直接作用于供给和需求 |
7.3.2 加强保障房的供应及管理 |
7.4 差别化区域调控政策 |
7.4.1 分区域制定调控政策 |
7.4.2 分人群制定调控政策 |
7.5 市场预期管理 |
7.5.1 正确的调控目标舆论导向 |
7.5.2 提高房地产业直接融资比例 |
7.5.3 提高房产投资机会成本 |
7.5.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历年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览表 |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与房价调控效果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房地产政策的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关于房地产政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4.1 预期的研究成果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理论基础 |
2.1 房地产及房地产价格概述 |
2.1.1 房地产的概念及特征 |
2.1.2 房地产价格的概念及形成 |
2.2 房地产调控政策概述 |
2.2.1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概念及目标 |
2.2.2 房地产调控手段 |
2.3 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评估及相关理论 |
2.3.1 公共政策效果评估的概念 |
2.3.2 公共政策效果评估的模型 |
2.3.3 房价调控效果评估的指标 |
2.3.4 房价调控效果评价标准 |
第3章 房地产政策及房价调控效果分析——以无锡市为例 |
3.1 我国房地产政策回顾 |
3.1.1 1992 年至 2002 年非理性发展和调整推进时期 |
3.1.2 2003 年至 2007 年持续调控、持续上涨时期 |
3.1.3 2008 年至 2012 年先松后紧的调控之路 |
3.2 无锡市房地产政策回顾及房价调控效果分析 |
3.2.1 1998 年至 2000 年无锡市调控政策回顾及房价调控效果分析 |
3.2.2 2001 年至 2005 年无锡市调控政策回顾及房价调控效果分析 |
3.2.3 2006 年至 2012 年无锡市主要房地产政策回顾 |
3.2.4 2006 年至 2012 年无锡市房价调控效果分析 |
3.3 无锡市房价调控效果评价 |
3.3.1 房价调控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
3.3.2 房价调控过程的成本较高 |
3.3.3 房价调控目标实现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 |
3.3.4 房价调控政策及效果缺乏长效性 |
小结 |
第4章 无锡市房价调控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
4.1 房地产政策缺乏科学的规划 |
4.1.1 房地产调控目标的制定不合理、不明确 |
4.1.2 房地产政策的制定忽视了无锡市地区特征 |
4.1.3 房地产政策缺乏一致性 |
4.1.4 房地产政策缺失公平性 |
4.2 无锡市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政策“博弈” |
4.2.1 地方政府对房地产政策的认同感低,执行意愿不强 |
4.2.2 地方政府执行力弱,与中央政府“博弈”明显 |
4.2.3 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
4.3 房地产政策的调控手段不够完善 |
4.3.1 行政手段的频繁出台,对房地产市场干涉过多 |
4.3.2 税收和信贷政策“一刀切”施行,不利于调控效果的实现 |
4.3.3 投机性需求的调控针对性不够强 |
第5章 房地产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政策 |
5.1.1 美国的房地产政策 |
5.1.2 英国的房地产政策 |
5.2 国外发达国家房地产政策给我们的启示 |
第6章 完善无锡市房地产政策的建议 |
6.1 对房地产政策的制定进行科学的规划 |
6.1.1 合理制定房地产政策目标 |
6.1.2 重视房地产政策的长效性 |
6.1.3 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充分体现政策的“公共性” |
6.2 实现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博弈” |
6.2.1 加强中央政府在政策调控中的主导作用 |
6.2.2 建立系统的房地产政策监督控制机制 |
6.2.3 改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
6.3 完善房地产政策调控手段 |
6.3.1 运用行政政策调节住房结构,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
6.3.2 运用土地政策,完善土地市场的监管 |
6.3.3 优化税收、金融信贷政策的调控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台湾老人住宅政策分析及长庚养生文化村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内容 |
1.2 文献综述 |
1.2.1 台湾地区老人住宅相关文献 |
1.2.2 我国大陆老人住宅相关文献 |
1.2.3 日本老人住宅相关政策 |
1.3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图 |
第二章 台湾老人住宅的社会需求及发展现况 |
2.1 台湾老人住宅的定义及相关规定 |
2.1.1 老人住宅定义 |
2.1.2 老人住宅的分类 |
2.1.3 老人住宅的主管机关及服务特色 |
2.2 台湾老人住宅的发展历史 |
2.2.1 台湾老人居住安排的变迁 |
2.2.2 台湾老人住宅的发展阶段 |
2.2.3 台湾老人住宅的发展过程 |
2.3 台湾老人住宅的社会需求 |
2.3.1 老人住宅的优势 |
2.3.2 台湾老人住宅的市场需求 |
2.3.3 台湾老人住宅的市场定位 |
第三章 台湾老人住宅政策与老人住宅设计规范 |
3.1 台湾的住宅政策 |
3.1.1 台湾国民住宅政策 |
3.1.2 台湾的住宅政策与住宅问题 |
3.2 台湾老人住宅政策的发展与检讨 |
3.2.1 台湾老人住宅的政策发展 |
3.2.2 台湾推动老人住宅政策的检讨分析 |
3.3 台湾老人住宅规划与设计相关规定 |
3.3.1 台湾老人住宅相关法规 |
3.3.2 台湾老人住宅规划与设计原则 |
第四章 案例分析——长庚养生文化村设立经过与经营 |
4.1 长庚养生文化村实地走访概况 |
4.1.1 长庚养生文化村的整体规划 |
4.1.2 长庚养生文化村的服务设施 |
4.1.3 长庚养生文化村的经营现况 |
4.2 长庚养生文化村的设立过程 |
4.2.1 长庚养生文化村的资金来源 |
4.2.2 长庚养生文化村地目变更 |
4.2.3 长庚养生文化村依据法令重新施工 |
4.3 长庚养生文化村的经营模式 |
4.3.1 连续性照护退休社区 |
4.3.2 长庚养生文化村的财务运作 |
4.3.3 长庚养生文化村的商业开发利益 |
4.3.4 长庚养生文化村的社区自治与安全监控 |
4.4 从长庚养生文化村反思台湾老人住宅政策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促进民间参与老人住宅建设推动方案(核定本) |
附录二. 老人住宅综合管理要点 |
附录三. 建筑技术规则建筑设计施工编老人住宅专章 |
附录四. 老人住宅基本设施及设备规划设计规范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城市住房援助政策评估与仿真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和研究概念的界定 |
1.5 论文的结构 |
1.6 论文的创新 |
2 住房援助的引入和制度比较 |
2.1 为何要引入术语“住房援助” |
2.2 住房保障的起源与内涵 |
2.3 住房援助与住房保障的区别与联系 |
2.4 我国住房援助的工具集合 |
2.5 住房援助的比较制度分析 |
2.5.1 美国的住房援助 |
2.5.2 日本的住房援助 |
2.5.3 欧洲国家的住房援助 |
2.5.4 新加坡的住房援助 |
2.5.5 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住房援助 |
2.5.6 制度比较小结 |
2.6 住房援助政策研究综述 |
2.6.1 住房政策研究的发展阶段 |
2.6.2 对住房保障和援助的研究 |
2.6.3 国外住房援助政策研究综述 |
2.6.4 当前住房援助研究存在的不足 |
2.7 本章小结 |
3 购房援助的适度性研究-以囤房为例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住房的特殊属性及衍生效应 |
3.3 囤房的制度原因 |
3.3.1 房地产财税制度 |
3.3.2 期房预售制度 |
3.3.3 住房援助制度 |
3.3.4 社会福利制度 |
3.4 囤房的心理原因 |
3.4.1 囤房的心理基础 |
3.4.2 利润幻觉导致囤房 |
3.4.3 高储蓄率心智模式的依赖与转化 |
3.5 囤房对经济与社会的负面影响 |
3.5.1 囤房造成住房不公 |
3.5.2 囤房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
3.5.3 囤房抑制非住房消费和投资 |
3.5.4 囤房导致资源浪费 |
3.5.5 对青年家庭可行能力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和政策建议 |
4 住房援助方式的比较——以经适房与公租房为例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租售方式比较的产权理论基础 |
4.3 中止经适房政策的理由充分吗? |
4.3.1 经济适用住房的缺陷与成因 |
4.3.2 经适房管理政策调整过程 |
4.4 公租房占主流的住房政策有效吗? |
4.4.1 对公租房政策的预评估 |
4.4.2 保障方式改革的模糊评价 |
4.4.3 评价结果及政策含义 |
4.5 本章结论和启示 |
5 住房援助的市场化改革-以租房券为例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许可交易的聚类分析 |
5.3 许可交易的案例研究 |
5.3.1 粮票制度 |
5.3.2 排污权交易 |
5.3.3 交通违章计分 |
5.3.4 农村宅基地 |
5.3.5 设立许可交易的启示 |
5.4 房券制度的案例研究 |
5.4.1 美国房券制度的绩效 |
5.4.2 经适房购买指标相当于购房券 |
5.4.3 限购政策相当于发放了购房券 |
5.4.4 配建保障性住房指标的设定与交易 |
5.5 湖北省黄石市的房券试点情况 |
5.5.1 黄石市房改基本情况 |
5.5.2 黄石市公租房政策创新点 |
5.5.3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举措 |
5.5.4 案例小结 |
5.6 武汉市公租房遇冷案例的启示 |
5.6.1 事件背景 |
5.6.2 直接的原因 |
5.6.3 现象背后的逻辑 |
5.6.4 配租遇冷后的项目进展 |
5.6.5 案例小结 |
5.7 住房援助市场化的政策建议 |
6 基于多主体微观仿真模型的住房援助政策实验 |
6.1 研究思路 |
6.2 仿真模型的总体设计 |
6.2.1 仿真模型的技术路线图 |
6.2.2 仿真流程图 |
6.2.3 仿真步骤 |
6.3 各主体的设定 |
6.3.1 住房主体 |
6.3.2 家庭主体 |
6.3.3 政府主体 |
6.3.4 银行主体 |
6.4 仿真城市的标定与假设 |
6.5 主体的行为规则调查 |
6.6 主体交互功能设计 |
6.6.1 商品房购买市场 |
6.6.2 商品房租赁市场 |
6.6.3 经适房市场 |
6.6.4 公租房市场 |
6.6.5 子市场互动 |
6.7 仿真程序设计与检验 |
6.7.1 仿真平台选择 |
6.7.2 仿真模型检验 |
6.7.3 模型设计中有待完善之处 |
6.8 援助政策实验 |
6.8.1 公共住房供给量的实验 |
6.8.2 经适房和公租房的供给比例 |
6.8.3 房价管制政策的实验 |
6.8.4 关于准入标准的实验 |
6.8.5 房产税政策实验 |
6.8.6 所得税政策实验 |
6.8.7 其他实验 |
6.9 本章小结 |
7 住房援助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 |
7.1 住房援助政策的价值导向 |
7.1.1 居者有其屋与住有所居并不矛盾 |
7.1.2 住房公平 |
7.1.3 走共同富裕道路 |
7.1.4 授人以渔 |
7.1.5 关于抑制投资性购房的讨论 |
7.1.6 住房援助的必要性 |
7.2 住房援助的目标 |
7.3 实现路径选择 |
7.3.1 我国较高住房自有率形成的过程 |
7.3.2 住房制度改革绩效的简要评述 |
7.3.3 战略路径的选择 |
7.4 住房援助的层次和趋势 |
7.4.1 人口结构 |
7.4.2 收入结构 |
7.5 政策建议 |
8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发现和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住房政策 |
8.2.2 经适房政策 |
8.2.3 公租房政策 |
8.3 论文不足之处 |
8.4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住房援助预调查问卷 |
附录Ⅱ 住房援助方式的访谈提纲 |
附录Ⅲ 公租房替换经适房政策改革的预评估 |
附录Ⅳ 有房家庭住房投资行为的调查问卷 |
附录Ⅴ 城市家庭住房出售意向的调查问卷 |
附录Ⅵ 微观仿真程序及程序字典 |
附录Ⅶ 武汉市人口及住房基础信息表 |
附录Ⅷ 武汉市房价梯度函数和2000~2010年商品房价格变动估计过程 |
附录Ⅸ 政策实验变量表 |
附录Ⅹ 对住建部公租房试点湖北省黄石市房券制度的调研提纲 |
附录Ⅺ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台湾房地产市场销售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选题的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整体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的整体思路 |
1.2.2. 研究的方法 |
第三节 难点与主要创新之处 |
1.3.1. 主要难点 |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房地产研究的经济学理论 |
2.1.1. 经济周期理论(Business cycle Theory) |
2.1.2. 地租理论(Landtax Theory) |
2.1.3. 泡沫经济理论(Foam Economy Theory) |
2.1.4. 消费函数理论(Theory of Consumption Function) |
2.1.5. 房地产投机理论(Theory that the real estate speculates)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学者关于房地产销售市场的研究 |
2.2.2. 大陆学者关于房地产销售市场的研究 |
2.2.3. 台湾学者关于房地产销售市场的研究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房地产问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
3.1.1. 房地产的概念及其特征 |
3.1.2. 房地产的类型 |
第二节 房地产销售通路界定 |
3.2.1. 销售通路的类型 |
3.2.2. 销售通路的特征 |
第三节 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 |
3.3.1. 房地产市场价格机制 |
3.3.2. 房地产市场供求机制 |
3.3.3. 房地产市场竞争机制 |
3.3.4. 房地产市场利息机制 |
第四章 台湾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台湾房地产业发展现况 |
4.1.1. 台湾半个世纪来的经济发展 |
4.1.2. 台湾房地产业发展近况 |
第二节 台湾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 |
4.2.1. 关于房地产景气循环 |
4.2.2. 台湾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因素 |
4.2.3. 台湾总体经济对房价之影响 |
第三节 台湾房地产未来发展动向 |
4.3.1. 建立与发展不动产在线登记与管理系统 |
4.3.2. 未来将以换屋为主流市场 |
4.3.3. 建筑产品定位转型与绿色环保将对价格产生影响 |
4.3.4. 台湾未来房地产发展动向 |
第五章 台湾房地产销售通路分析 |
第一节 台湾房地产经纪产业分析 |
5.1.1. 房地产经纪业现状 |
5.1.2. 房地产经纪业特征 |
5.1.3. 房地产经纪业的经济作用 |
第二节 台湾房地产证券化分析 |
5.2.1. 台湾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
5.2.2. 台湾房地产证券化的规范 |
5.2.3. 台湾房地产证券化面临的瓶颈 |
第三节 台湾的预售屋交易制度 |
5.3.1. 台湾预售屋交易制度的历史沿革 |
5.3.2. 台湾预售屋交易制度交易的现状 |
5.3.3. 台湾现行预售屋交易制度探讨 |
第六章 台湾房地产销售瓶颈及应对策略 |
第一节 台湾房地产销售通路之瓶颈分析 |
6.1.1. 台湾房地产经纪业遇到的难题 |
6.1.2. 台湾房地产证券化制度遇到危机 |
6.1.3. 台湾预售屋制度遇到风险 |
第二节 台湾改善房地产销售瓶颈的对策 |
6.2.1. 改善房地产经纪业瓶颈的措施 |
6.2.2. 改善房地产证券化瓶颈的对策 |
6.2.3. 改善房地产预售屋瓶颈的办法 |
第三节 台湾解决房地产销售瓶颈的经验总结 |
6.3.1. 经纪人改善对策的经验总结 |
6.3.2. 证券化改善对策的经验总结 |
6.3.3. 预售屋改善对策的经验总结 |
第七章 大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问题 |
第一节 大陆房地产业发展的概况 |
7.1.1.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加 |
7.1.2. 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旺盛 |
7.1.3. 房地产价格不断飙升 |
7.1.4. 房地产市场充斥投机行为 |
第二节 大陆房地产业市场结构中的问题 |
7.2.1. 区域性寡头垄断 |
7.2.2. 产品的完全差别化 |
7.2.3. 规模经济不明显 |
7.2.4. 政策性障碍较高 |
第三节 大陆房地产销售通路面临的问题 |
7.3.1. 大陆房地产经纪业的现状与问题 |
7.3.2. 大陆房地产证券化面临之挑战 |
7.3.3. 大陆预售屋制度的改革探讨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8.1.1. 两岸房地产经纪业销售通路主要问题点 |
8.1.2. 两岸房地产证券化销售通路主要问题点 |
8.1.3. 两岸房地产预售屋销售通路主要问题点 |
第二节 对大陆改善房地产销售瓶颈的建议 |
8.2.1. 改善中国大陆房地产经纪业销售瓶颈的建议 |
8.2.2. 改善中国大陆房地产证券化销售瓶颈的建议 |
8.2.3. 改善中国大陆房地产预售屋销售瓶颈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中国大陆不动产证券化相关法律规范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霸权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文献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霸权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
第一节 霸权国与霸权体系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霸权体系的发展变化规律 |
第三节 霸权国的霸权护持战略 |
第四节 霸权国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 |
注释 |
第三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
第一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起源 |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
第三节 霸权竞争下的怀特方案与凯恩斯方案 |
第四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制约条件 |
第五节 美国“大西洋关系宣言”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
注释 |
第四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演变 |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款的二次重大修正 |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汇率调整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七国集团 |
第四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分配的调整 |
第五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织调整 |
第六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政策 |
第七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展的策略 |
第八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二十国集团 |
注释 |
第五章 个案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1980年以后的各种金融危机 |
第一节 1980年代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 |
第二节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
第三节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 |
第四节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与2011年美债危机 |
第五节 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2011年欧债危机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
第一节 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及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式和途径 |
注释 |
结语: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霸权政治的若干思考 |
一、理论评估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用公共物品生产公共物品 ——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性金融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保障性住房融资难:保障房供给不足的原因 |
二、保障性住房缘何融资难:政策缺失是关键 |
三、保障性住房公共政策:一个模糊的领域 |
四、研究主题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构建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框架 |
二、探索应用性政策分析框架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
二、对公共物品概念发展的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结构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研究成果的创新与突破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分析框架构建:公共物品链 |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分类及其关系 |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与性质 |
二、效用属性的分类:一般公共物品与具体公共物品 |
三、供给角度的分类:政府供给模式与混合供给模式 |
四、不同分类公共物品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政府供给的主要公共物品:公共政策 |
一、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产品 |
二、公共政策运行规律 |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框架:公共物品链 |
一、本文创新型政策分析框架的推导 |
二、公共物品链概述 |
第四节 基于公共物品链的政策思维 |
一、公共政策与具体公共物品之间的关联关系 |
二、公共政策评估与设计过程中的思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然的政策: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 |
第一节 住房公共问题 |
一、住房非均衡现象 |
二、住房公共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可分性与不可分性:住房公共政策的解构与建构 |
一、可分性:住房公共政策的解构 |
二、不可分性:住房公共政策的建构 |
第三节 科学的保障性住房金融政策—住房公共物品链视角 |
一、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是住房政策的核心 |
二、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的要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策借鉴:境外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分析 |
第一节 侧重供方战略——美国 |
一、美国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终端的均衡状态 |
二、美国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高端的应变发展 |
三、美国保障性住房金融政策的反思:成也政策、败也政策 |
第二节 面向需求方——台湾地区 |
一、台湾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终端的均衡状态 |
二、台湾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高端的应变发展 |
三、台湾的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分析 |
第三节 成功的专业金融机构案例——德国 |
一、德国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终端的均衡状态 |
二、德国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高端的特色 |
三、德国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政策的借鉴 |
第四节 本章小结(兼论政策借鉴) |
第五章 政策变革:我国保障性住房公共物品链的缺陷与修复 |
第一节 终端失衡与高端不足 |
一、终端现状:实体住房失衡 |
二、高端反馈:政策缺陷 |
三、应变:必须改进政策 |
第二节 住房公共物品链的缺陷 |
一、割裂 |
二、时滞 |
三、散乱 |
四、封闭 |
五、政策体系的缺陷 |
第三节 支持性金融政策的再设计 |
一、政策主体:合理化 |
二、政策客体:明晰化 |
三、政策环境:机制化 |
四、政策工具:多样化 |
五、链的中端:三个重要层级 |
第四节 前瞻性技术的地方试点 |
一、政策环境的探索:南京保障性住房开发金融“虹吸机制”的启动 |
二、政策客体的探索:南京低收入者购买保障房的消费金融初创 |
三、政策工具的探索:天津中德住房储蓄银行的创立 |
四、倒逼:政策主体的改革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一、本文政策过程分析框架的推导过程 |
二、政府应立足公共物品链思维解决公共问题 |
三、用高端的支持性金融政策解决终端的保障性住房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保障性住房支持性金融的市场体系建设 |
二、国家住房银行的设立问题 |
三、各专项公共政策的改革与重新设计问题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译着 |
三、中文期刊 |
四、外文文献 |
五、报纸文章及电子文献 |
六、其它 |
致谢 |
(9)房地产泡沫预警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的现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 |
第二章 房地产泡沫定义及文献综述 |
§2-1 房地产泡沫的定义 |
2-1-1 泡沫的定义 |
2-1-2 房地产泡沫的定义 |
§2-2 国外研究状况 |
2-2-1 房地产泡沫成因的研究 |
2-2-2 国外房地产泡沫预警理论研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房地产泡沫成因研究 |
2-3-2 国内房地产泡沫预警理论方法总结 |
第三章 房产泡沫历史回顾及分析 |
§3-1 房产泡沫历史回顾 |
3-1-1 1993 年的日本房市泡沫 |
3-1-2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
3-1-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海南泡沫与北海泡沫 |
3-1-4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 |
§3-2 房地产泡沫分析 |
3-2-1 房地产泡沫成因分析 |
3-2-2 房地产泡沫影响分析 |
第四章 天津市房地产泡沫预警研究 |
§4-1 天津市房地产发展现况 |
4-1-1 生产层面的发展现状 |
4-1-2 交易层面的发展现状 |
4-1-3 消费层面的发展现状 |
4-1-4 金融体系层面的发展现状 |
§4-2 天津市房地产泡沫预警模型研究 |
4-2-1 房地产基本理论价格分析 |
4-2-2 房地产泡沫预警模型的建立 |
§4-3 基于BWC 系数的天津房地产预警研究 |
4-3-1 天津市基本理论房价 |
4-3-2 天津市BWC 系数 |
4-3-3 研究结果分析及建议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1-1 论文总结 |
5-1-2 创新点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A.1 天津市CPI、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以及房屋租赁价格指数 |
A.2 天津市房地产生产、交易、消费及金融类基本指标情况 |
A.2.1 生产类指标数据 |
A.2.2 交易类指标数据 |
A.2.3 消费类指标数据 |
A.2.4 金融类指标数据 |
致谢 |
(10)上海房地产发展研究 ——借鉴国际经验探求上海房地产业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0.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概况 |
0.4 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结构 |
0.4.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0.4.2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
0.5 主要创新观点 |
0.5.1 基于经济周期的判断:上海房地产业现仍处于高速发展期 |
0.5.2 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房价对收入的影响力也随之不同 |
0.5.3 实证研究表明:汇率上升对房价有正向拉动作用 |
0.5.4 低利率是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必要条件 |
第1章 房地产及房地产市场的特征 |
1.1 房地产市场的含义及特性 |
1.1.1 房地产的定义及其特性 |
1.1.2 房地产市场的内涵及其特征 |
1.2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 |
1.2.1 市场运行机制 |
1.2.2 宏观调控机制 |
1.3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规律 |
1.3.1 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
1.3.2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
第2章 上海房地产发展的历程、现状与问题 |
2.1 上海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
2.1.1 起步发展阶段(1988~1991年)——变革 |
2.1.2 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6年)——提速 |
2.1.3 衰退-萧条-复苏阶段(1997~1999年)——鼓励 |
2.1.4 持续高涨阶段(2000~2004年)——高涨 |
2.1.5 调整平稳发展阶段(2005~2006)——稳定 |
2.1.6 高涨-低谷-恢复阶段(2007~今)——动荡 |
2.2 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
2.2.1 上海房地产的发展现状 |
2.2.2 上海房地产需求高涨的成因 |
2.2.3 当前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2.3 上海房地产的计量经济研究 |
2.3.1 相关变量与数据取得 |
2.3.2 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 |
2.3.3 结论 |
第3章 中国大陆及上海的房地产发展政策剖析 |
3.1 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影晌的理论分析 |
3.1.1 土地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 |
3.1.2 信贷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3.1.3 税收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 |
3.2 政府调控政策对上海房地产价格影晌的实证研究 |
3.2.1 国家层面的政策变迁对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2 上海本地房地产政策对上海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3.3 上海房地产现存问题 |
3.3.1 上海之合理房价所得比分析 |
3.3.2 当前上海市房地产市场值得关注的情况 |
第4章 国际房地产发展经验借鉴 |
4.1 美国纽约 |
4.1.1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 |
4.1.2 纽约房地产发展 |
4.1.3 美国房价所得比分析 |
4.1.4 美国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 |
4.1.5 次贷危机对上海房地产的启示 |
4.2 日本东京 |
4.2.1 日本房地产市场发展回顾 |
4.2.2 东京房价收入所得比 |
4.2.3 可供借鉴的经验 |
4.3 新加坡 |
4.3.1 新加坡房地产市场概述 |
4.3.2 新加坡房地产政策 |
4.3.3 新加坡房地产规划特点 |
4.3.4 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5章 中国香港及台湾房地产发展经验借鉴 |
5.1 中国香港 |
5.1.1 香港房地产业发展概况 |
5.1.2 香港房地产开发的规划引导 |
5.1.3 可供借鉴的经验 |
5.2 中国台湾 |
5.2.1 台湾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 |
5.2.2 台湾地区房地产的景气循环 |
5.2.3 台北房价所得比分析 |
5.3 结论 |
第6章 上海房地产业波动周期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6.1 房价收入所得比的因素分析 |
6.1.1 合理房价所得比 |
6.1.2 动态房价收入比 |
6.2 收入因素 |
6.2.1 上海 |
6.2.2 台北 |
6.2.3 东京 |
6.2.4 小结 |
6.3 汇率因素 |
6.3.1 上海市场的汇率影响 |
6.3.2 台湾汇率变化对住宅价格影响 |
6.3.3 日本汇率变化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
6.4 利率因素 |
6.4.1 利率变化对上海的影响 |
6.4.2 台湾利率变化的影响 |
6.4.3 美国利率变化的影响 |
6.5 结论 |
第7章 促进上海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土地调控政策 |
7.2 税费调整政策 |
7.3 汇率调控政策 |
7.4 利率调控政策 |
7.5 住房保障政策 |
7.6 外商投资政策 |
7.7 市场规范与整治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台湾欲以优惠房贷提升房市景气(论文参考文献)
- [1]债务催收订定专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以境外法制为比较与借鉴[D]. 王冠玮.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8)
- [2]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动力系统及宏观调控政策研究[D]. 赖纯见. 重庆大学, 2015(07)
- [3]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与房价调控效果研究 ——以无锡市为例[D]. 刘艳.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4)
- [4]台湾老人住宅政策分析及长庚养生文化村案例研究[D]. 薛文博. 天津大学, 2014(05)
- [5]城市住房援助政策评估与仿真实验[D]. 张齐武.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2)
- [6]台湾房地产市场销售通路研究[D]. 陈有福. 南开大学, 2013(07)
-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霸权政治[D]. 董彦良. 复旦大学, 2012(02)
- [8]用公共物品生产公共物品 ——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性金融政策研究[D]. 王伟. 南京大学, 2014(03)
- [9]房地产泡沫预警研究 ——以天津为例[D]. 丁晓静.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7)
- [10]上海房地产发展研究 ——借鉴国际经验探求上海房地产业发展之路[D]. 赵恩博. 复旦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