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评论的悲伤_舞蹈论文

舞蹈评论的悲伤_舞蹈论文

舞蹈评论的悲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舞蹈论文,悲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没有真正的舞蹈评论?

初听这句话,谁都会吓一跳。这可是一个街头、公园、剧场、舞厅、教室到处都在翩翩起舞的时代,这可是一个报纸从4版已经增加到了100版,文艺新闻更加热火朝天的时代。中国难道没有真正的舞蹈评论?

打开报纸,我们的心却沉了下去。戏曲有专版,因为要“宏扬民族瑰宝”;话剧有专版,比如发行量日增的《戏剧电影报》;严肃音乐评也不少,《爱乐》杂志是享有盛名的。所以,尽管缺少严肃的艺术批评是时下文艺界的通病,但相对来说舞蹈评论却更为难觅。

走进北京最大的西单图书大楼三楼(文化艺术),音乐、戏剧、影视、文学、美术等书籍都占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柜子,而“舞蹈”只有孤单一个。交谊舞画册几乎占满了这惟一的一个书柜,剩下的六、七本书则长期难得一换。至于其它书店,多数是钻进了茫茫书海,也找不到与舞蹈有关的只言片字。

如果运气好,有时候还是能在报上读到一两篇“舞评”。那是每次国外芭蕾舞团访华前夕各报的惯例介绍,内容多取自演出节目单。但与演出前一片吹捧之声相比,演出后,一切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国内的舞蹈演出则略略有点区别。由于这些演出多数不是商演,演出前宣传很少。可往往这“悄悄进行”的演出一结束,却会在突然间冒出一大片啧啧之声。可以说,近两年,我基本未在报上看到任何关于某场舞蹈演出的批评文章。

去年我还在一家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它把某舞团已离团的某演员说成是“四代天鹅之首,五代琼花之冠”,不知道把现在的李颜、朱妍、张剑以前的白淑湘、薛菁花、冯英置于何种地位。吹捧竟然不实事求是达到如此荒谬的地步,而且还是登在一家很有名的大报上,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但某演员多少还算是幸运的,至少有人“捧”她。很多报纸对舞蹈明星的专访向来毫不犹豫地说“不”。“芭蕾太高雅了。”一家著名人物杂志的主编如是说。媒体们倒是对搞现代舞的金星很感兴趣,不过我总觉得他们的动机不在于金星的舞蹈而是在于她曾经做过变性手术。报纸们对相对读者市场较大的芭蕾舞和现代舞的态度尚且如此,民族民间舞的命运可想而知。

笔者以为,多数媒体之所以对舞蹈如此冷淡,根本原因在于在西方被称为“一切艺术之母”的舞蹈,在当今的中国依然被大多数人仅仅视作“悦人耳目”的东西,是艺术的“小弟弟”。既然肢体就能表达一切,文字索性就省了吧。

然而和“外行”的媒体对舞蹈的态度相比,舞蹈界自身对舞蹈评论的冷落更令人寒心。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学系专门培养从事舞蹈理论研究的学生。但这些学生毕业后从事与舞蹈相关职业者极为少见,从事舞蹈评论者更是凤毛麟角。至于舞蹈界的很多专家,他们既不屑于作普通的艺术推广介绍,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又不敢对作品轻易“开炮”,几百块钱的月收入更让他们不得不把精力转移到柴米油盐。于是,“中国没有真正的舞蹈评论”(舞蹈界自己人提出的观点)!依然奋斗在舞蹈评论战线上的还有《舞蹈》杂志的撰稿者们,但他们不得不面临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跳舞的人已很少翻阅这本中国舞蹈家协会惟一的杂志,而广大业余舞蹈爱好者们则很少知道还有这样一本杂志的存在!从事实践的人对理论甚至搞理论的人不屑一顾,普通读者又无缘拜读,评论究竟又是写给谁看?这恐怕是中国舞蹈评论最大的尴尬。

的确,我们的舞蹈事业起步晚,舞蹈评论也自然相对落后;的确,我们的舞蹈事业起步晚,评论中需要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但是,每当我读到“《纽约时报》首席舞评家某某某说……”;每当我听说小小的韩国其书店里的舞蹈书籍就达上百部;每当我想起我们年轻美丽的演员日复一日的挥汗如雨,却只能得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评论,我这个圈外人士总忍不住心酸。是啊,有太多的人需要了解舞蹈艺术,而舞蹈艺术也需要太多的人来鼓励、鞭策和加以推广。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芭蕾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法国人戈捷为首的一批评论者的“说三道四”。可惜,如今国内看热闹的多,“说三道四”的人却寥寥无几。

每一个跳舞的人都喜欢镜子,也离不开镜子。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失去了舞蹈评论,就好比舞者失去了一面上好的镜子,再优美稳健的旋转有一天也会不自觉地转出轨道,最终因失去方向而摔倒在地。这是多么可惜!

标签:;  ;  ;  

舞蹈评论的悲伤_舞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