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学生,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要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从原来的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认真阅读教材,立足学生实际,合理安排知识结构,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现就以学生为本实施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谈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思维的源泉。一段精妙的课堂引入会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让课堂学习充满强烈的探索欲。
例如:在教《大气压强》一节时,我设计了实验导入的方法,先用大试管先装一些水后,再插入小试管倒过来。做之前先让学生猜放手后小试管将会如何?当实验现象出现与学生预料的相反时,原本平静的课堂一下子变得生机盎然,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跃然脸上。
又如:在新授《运动的描述》一节时,我用屏幕展示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以及孙悟空腾空驾云飞行的情景,在淡淡的旋律背景下,同学们以愉悦的心情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些画面为后面“参照物”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立足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
新教材的结构不同于旧教材,课堂容量大,学生活动多,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师备课时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思维特征、学习能力、知识积累的差异,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分层施教。对重点,尤其是难点,根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先宏观处理,再微观细化。对不同层次的知识给予不同的时间,对学生容易接受了解的知识点花时要短,对确定的重点尤其是难点则占用大量时间去探究。
如:《运动快慢》细分为8个知识点,一个课时如果面面俱到,不分轻重,两课时都难掌握。这节知识与学生生活较贴近,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重点时段放在速度概念,平均速度理解,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平均速度的计算上;对机械运动的分类,速度单位,匀速、变速运动,则利用他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及日常的知识,轻描淡写地讲解。教学过程张弛有度、自然活泼,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知识的传承,加强知识概括和总结
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感性认识的影响,思维的变通性和求异性差,教师教授新知识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或感性认识进行迁移,利用学过的知识传承到新知识的教学上。
如:讲了《力》这节后,讲重力、摩擦力、弹力、升力、力和机械时,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三要素串接起来;讲力与运动、压力,可用力的效果串接。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使学生对新知识不陌生。物理教材有的章节知识点多、公式多,学生不容易掌握,总感到繁杂,理不出头绪,遇到一些题目不知从何下手,感到茫然。教师要实时总结,教给方法。
如:讲到《电功率》时,推导出电功率几个公式后,指出只要是纯电阻,若电压已知或电压相等,优先用P=U2/R;若电流已知或电流相等,优先用P=I2R;且告知P、U、I、R,只要知道其中两个物理量,另两个物理量就能求。这样学生做起电学题时,解题思路便非常清楚。
四、精心设计教法,培养学习能力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法得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事半功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每章每节的教材的内容、特点,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前后节知识的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方法贴近教学实际。
五、结合学生实际,巧设学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标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只有学生懂得怎样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备课时要更新理念,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感知、去探究、去创新。增强其探索的意志和品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电荷》一节,知识点多、概念多。教师一节课很难讲完、讲透。我采用分组给他们玻璃棒、橡胶棒、丝绸、毛皮等工具,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探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去解决问题,教师用很短的时间讲解原子结构、导体和绝缘体等知识。在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曲折的同事,获得知识总结和成功的喜悦。学无止境,教学之本在于引导学习、指导方法、培养习惯、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用一个个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总结,变学会为“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感受科学家的品质,激励学习信心
初中学生的心理及思维还不够成熟,好奇心强,个人情绪占主导地位。教师在备课、课堂教学时适时地用科学家、名人的学习精神和创造精神,激励、鞭策学生。如:讲到牛顿第一定律时,介绍牛顿的科学创新精神;讲到电流的磁效应时,介绍奥斯特的细心观察的科学态度;还有法拉第的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究精神等。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用科学家探究创新的故事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发现知识、找出规律、建立信心。
总之,要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抓好教学的每个环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总结的学习氛围,使教学取得丰硕成果,培育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论文作者:王远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点论文; 思维论文; 能力论文; 时要论文; 《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