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放心的桥梁”-记北京市劳模、中铁二十二局四公司密云制梁场车间主任吕思州论文

我在一线 风采

打造“最放心的桥梁”
——记北京市劳模、中铁二十二局四公司密云制梁场车间主任吕思州

□本刊记者石海芹通讯员王玉兰

从切割、分拣、上模、打型、测量,锯掉多余的部分,到拿起钢筋钩“穿针引线”分体绑扎,握着钢钳将多余钢丝角的锐边倒敲、除毛刺、复测……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40年。

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农场有限公司将重点打造“湿地+果蔬采摘+草原旅游”模式,将原生态湿地打造成“观景+野生动植物科教”旅游基地;将湿地边缘的草原打造成“达斡尔族+蒙古族”民俗风情旅游基地;将蔬菜产业园区打造成辐射齐市、内蒙古阿荣旗的瓜、果、菜生产销售基地以及休闲采摘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基地。农场有限公司将逐步完善旅游基地的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力争打造成为以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推动哈拉海旅游业从无到有、从接待型向产业经营型转变,让旅游业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他是吕思州,有人亲切地称他为“老吕”,中铁二十二局四公司密云制梁场的车间主任。他从实践中总结出“勤预算、数量准、尺寸准、快调直、快下料、快绑扎”的钢筋工操作法,广泛应用在铁路桥梁、公路桥梁施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长期接触钢筋、修屑,吕思州手掌上皴裂的纹路里浸满了黑色,而经这双手制造出的梁体却架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可以说,他见证了铁路建设的发展,亲历了桥梁工艺的变革。

“线”—点对点即连成线,实现一对一的点燃,具体形式是“名师工作坊”。在图1中,以导师O为中心发力点,联系带动周边若干学校A、B、C、D、E的骨干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骨干教师的主动性,提升其教学能力。

毫无疑问,高等数学的定位对其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对高等数学有合适的定位,才能使高等数学的教学更好地开展。

身无技艺的农家孩成为梁场建场专家

1960年出生的吕思州,身高不到1.6米,其貌不扬,高中毕业后于1978年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铁道兵战士,1994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41年来他始终与钢筋为伴、与混凝土为伍。

2003年,吕思州参战青藏铁路,和工友们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承担了1700多个铁路涵洞施工任务,负责涵洞的钢筋加工、绑扎、焊接等工作。这里素有“一天有四季,百步不同天”的说法,尤其“高寒缺氧”是世界性难题,严重制约了工人们的施工。

看到班长和隋童把全班同学找了个遍,唯独不找自己,顾晓琳不知他们要搞什么名堂,便悄悄地问同桌李蕴涵,李蕴涵微微一笑:“这是初一(2)班的秘密,就是不能让你知道!”

在青藏铁路施工简直就是透支生命,但吕思州不后悔,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2005年9月至2007年7月,吕思州参建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千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轨道工程,他带领工人们担负4号梁场预制719孔跨度32米、重量900吨级简支双线箱梁中钢筋调直等施工任务。施工任务重、工期紧、桥梁面积大,为了工程如期通车,吕思州在丰富的钢筋绑扎经验上,刻苦钻研,大胆实践,革新了箱梁钢筋绑扎工艺,将传统钢筋笼绑扎工艺细化为模内绑扎——分体绑扎——整体绑扎三项,制梁时间由原来的7~8天缩短到6天,提高了制梁速度。2007年4月,梁场创下单月生产铁路巨型箱梁107孔的全国纪录,并提前8天安全优质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挑战生命极限,与时间赛跑

吕思州当学徒时,老师傅告诉他:“钢筋工是桥梁制造的关键岗位,容不得半点马虎。干活,要凭良心。”这句话他一直牢记于心。在哈齐客专施工中,有一次,他发现加工好的钢筋间隙过大,焊接得也不够牢靠,便果断要求人员返工。有人对此不理解,他说:“既然业主把工程交给咱们,就是对咱们最大的信任,咱们可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和饭碗。”于是,他责令工班连夜返工。

缩短到6天,提前8天——也许这样的数字在外人看来是那样平凡无奇,但是在吕思州心中,每个数字都饱含着艰辛和汗水。吕思州参与修建的梁场,多次创出建场和月生产箱梁记录。

1985年,国家修建大秦铁路,公司成立了沙城桥梁厂;1993年,国家修建京九铁路,公司成立了吉安桥梁厂。在那时,吕思州就参与梁场建设。随后他又参建了青藏铁路、京津城际、吉图珲、哈齐、京沈客专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在铁路现场制梁过程中,吕思州以精湛的钢筋加工、焊接等手艺,让每一孔桥梁都成为合格的优质产品,被用户称为“最放心的桥梁”。比如,为京九线生产的全部桥梁,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次质量鉴定,质量合格率100%、一级品梁100%,并在京九办组织的全线16家现场制梁厂全面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名,桥梁厂为京九铁路赣南段现场生产的1173孔桥梁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而吕思州,也从一名手上不知道磨出了多少泡、吃了多少苦的钢筋工学徒起步,凭着一股钻劲,逐步成长为钢筋高级技工。几十年来,经他手的钢筋累计达上千万米,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他也因熟练、精准的绑扎技术,带领工人们一次又一次创造箱梁生产的傲人成绩,被工友们称为“钢筋王”“梁场建场专家”。

在严重高原反应的情况下,当吕思州在施工中感到身体缺氧时,他就走进工地医疗卫生室吸氧气、吃预防高原病药。休息一会儿,他又来到施工现场继续工作。钢轨不断向前延伸的过程,是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过程,也是吕思州和工友们攻坚技术难题的过程。青藏线设计的桥梁比内地体型大,如何安全架设?内地新线铺架遇到6级大风就要停止作业,青藏铁路穿越地区的大风天气年约130天,如何确保工期?一个个技术和作业难题摆在吕思州他们面前。“挑战极限,勇创一流”,在青藏铁路精神激励下,他和工友们共同拼搏,奋战10个月,终于提前完成了相当于近两年的施工生产任务。几个月下来,吕思州瘦了10多斤。

2016年,在京沈客专北京段全线首榀箱梁施工期间,吕思州一心扑在现场,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密云制梁场提前10天打出全线首榀箱梁。从建场到制梁只用了98天,创造了“北京速度”。2017年,为提高悬臂连续梁施工质量,解决支座空鼓、蜂窝麻面、露筋、梁体裂缝、张拉不同步等质量通病,项目施工的跨潮河总干渠80米连续梁采用了智能张拉、压浆、0号块多孔振捣等新工艺、新设备,吕思州和年轻的技术员们一起研究、探索,对比人工和智能的各种数据,还不服老,亲自操作新设备。项目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吕思州作为骨干,鼓励年轻技术人员优化方案、攻关技术,在他的引领下,项目两项QC成果获得局QC成果一等奖,两篇论文获集团公司优秀科技论文二、三等奖。如此,吕思州一边指导技术人员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一边毫不保留地传艺给劳务工人,他的钢筋加工育徒区培养出了一批批劳务工人,奋战在全国的高铁建设中。

品格如钢筋,站好最后一班岗

梁场冬休,闲下来的吕思州,又跑到中兰项目帮忙,干了一个多月。工友笑问他“一个月多少钱”,他憨笑着冒出三个字“不知道”,他确实没问“工资”的事。梁场4月5日复工,吕思州交接清工作,便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他干了一辈子梁场,管过很多劳务队,有的劳务队队长还是他的徒弟,大家知道他水平高,每年都有劳务队想高薪聘请他负责现场,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在吉图珲项目部时,吕思州只享受副经理待遇,到密云制梁场成为了车间主任。级别一降,可差不少工资奖金啊。熟悉他的人知道:吉图珲大干,他被调到哈齐建场;哈齐大干,他被调到密云建场,屡屡错过挣奖金的机会。工友们劝他找个理由多干几个月,他说:“新工地上场那么急,咱不能为了几个钱,影响了公司的信誉。我脱下军装,仍然是个兵,服从命令,是我唯一的选择。”军人的作风已融入到吕思州的血液、刻在他的灵魂深处。2014年股份公司组织劳模疗休养,因赶上梁场取证的关键时刻,他也主动放弃了机会。

“晴天干得满身汗,雨天干得全身泥”,不管是在风沙滚滚、缺水干旱的西北,还是紫外线强烈、空气稀薄的高原,或是寒风冷冽、冰天雪地的哈城,公司的梁场无论建在哪,吕思州定是先行兵。他永远战斗在第一线,任劳任怨。人生不售回程票。如果真的有假如,你会怎样选择?当有人这样问他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假如让我重新选择职业,我依然会做一名敢打硬仗的铁道兵,选择四公司这个大家庭,选择做 ‘良心’工程。明年我就要退休了,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无悔!无憾!”

标签:;  ;  

打造“最放心的桥梁”-记北京市劳模、中铁二十二局四公司密云制梁场车间主任吕思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