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湖湖心亭植物景观配置论文_章瑜云

浙江宝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10003

摘要:湖心亭悠久的历史底蕴、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与良好的绿色植物基础形成了成功的植物景观,其成熟的植物配置模式值得深入探究。文章通过对湖心亭植物景观调查实测,总结得出湖心亭植物景观的经典配置手法、不同类型植物配置实例与优秀景观节点等,以期在植物选择、空间营造、文化传承、借景手法等方面为该类型地域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植物景观,配置模式,空间营造,文化,湖心亭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外湖之中,是西湖三岛中最早堆筑的一座,与三潭印月、阮公墩形成西湖“蓬莱三岛”,象征着中国秦汉时期“一池三山”的造园意境。湖心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其南面景点“湖心平眺”清代时便被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因其周围环境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丰富,管理维护得宜,至今仍是西湖赏景胜地之一。

目前虽已对湖心亭进行了部分研究,但成果缺乏对植物景观营造的深入挖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总结得出湖心亭植物景观的材料选择、配置手法、空间营造、艺术表达等方法,梳理、总结其可借鉴内容,并提出具体提升建议。

1概况

1)历史沿革。宋元时期岛上曾有湖心寺,倾圮后由明代杭州知府孙孟用疏浚西湖所得的淤泥对该岛进行拓建,四周植柳,岛上堆山植木,建振鹭亭,初成景观。2005年,湖心亭经历了“两堤三岛”修缮工程,最终形成了以湖心亭为中心,沿岛岸环绕四周布置清音亭、湖心亭坊、长廊、湖山一览、振鹭亭和湖心平眺等景点,并通过植物景观营造形成亦藏亦露的空间。

2)地理区位。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其南、北、西三面环山,沿湖地带绿荫环抱,山色葱茏,东面衔接现代城市景观。湖心亭位于西湖外湖中央,因其位置独特,四面景观极佳,沿岛环视,西湖胜景尽收眼底。

3)地形地貌。湖心亭平面近方形,面积约0.5km2。全岛以太虚一点为中心,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轴线,东向连接湖心亭坊,南与湖心平眺相连,西接振鹭亭,北与湖山一览相接,风月无边碑与喜清亭两处小景穿插其中。

2调查与分析

2.1植物种类调查分析湖心亭位于西湖水域中心,植被丰富,长势良好,除局部滨水地区植物以孤植形式种植外,多以自然式配植。通过对湖心亭植物景观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发现湖心亭植物材料隶属33科47属54种。按应用形式可分草本、藤本、竹类、灌木和乔木5大类,按生长习性可以分为常绿与落叶2大类。从数量上看,相对于较小的地域面积其植物种类多样性高;从植物分类学来看,蔷薇科和百合科植物较多(5种),其次为禾本科(3种)、夹竹桃科(3种)、木犀科(3种);从组合形式来看,常绿与落叶树种比约为1∶1,其中乔木层以落叶树为主,灌木层以常绿树为主,空间层次丰富且富于变幻。

2.2植物景观季相分析

湖心亭植物季相营造以地域性植物群落结构为依据,将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并增加色叶树与观花、观果等特色植物产生色相、时间与空间的变化。

2.2.1春景

湖心亭的春景以常绿植物为基调,结合部分观花植物形成春花料峭的季相景观。环岛外围种植垂柳、南川柳,植物树姿优美,枝干自然地向水面倾斜形成倒影景观。外围植物平均树高约7m,冠幅达6m,整体将湖心亭围合成一个相对独立且闭合的景观空间。

岛屿内部植物多表现自然式的设计手法,金钟花、油茶、杜鹃、八仙花等春花植物依次开放,形成花期连续,景观良好的春季景观。开花植物多处于中下层空间,贴近道路栽植,适宜观赏。

2.2.2夏景

紫薇是夏季景观营造的主要植物材料,规格、形态各异,组合形式多样。大多数结合地被植物列植或孤植在滨水地带;一些树龄较大、造型奇特的紫薇古树则穿插在不同的植物群落之中,高可达4~5m,冠幅5~6m,丰富群落色相,在点景的同时也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

湖心亭四周环水,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少,植物长势良好。香樟、朴树等大型乔木结合桂花、夹竹桃、红叶李等中上层乔木围合形成上层郁闭的空间,遮荫性强。

2.2.3秋景

湖心亭的秋景以展现秋色叶景观意向为主,鸡爪槭和枫香为主景植物材料,多配置于墙角,香樟+红叶李-桂花+鸡爪槭-红花檵木+十大功劳-扶芳藤为主要群落结构。秋季叶片转为深红色,沙梨等观果植物也挂满果实,是欣赏观叶与观果植物的最佳时期。

2.2.4冬景

湖心亭植物乔木资源丰富,树姿苍劲有力,设计手法多样化,部分独立成景以展现姿态之美,部分构成群落上层结构与攀缘类植物依附构架,总体植物景观能充分展现落叶树的冬态之美。雪景也是湖心亭的一大特色。张岱曾在湖心亭留下《湖心亭看雪》这一佳作,用“上下一白、湖心亭一点”等来形容湖心亭的壮丽雪景,大尺度、远距离说明湖心亭冬天的景观意境之美。

2.3植物景观与文化分析

植物景观的营造要追求其文化内涵和意境。湖心亭具有良好的植物景观基础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其自然式的植物种植形式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岛屿内部文化体现具体以匾额、对联、石碑为载体,其中对联文字中的植物景观内涵最为丰厚。据统计,湖心亭岛屿内与植物景观相关的对联共有4对,主要从植物种类、色相、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意境营造等方面加以阐述。如“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茑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和“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描写的是湖心亭“柳”结合周围环境与建筑营造的美丽图画以及美的感受。“春水绿浮珠一颗;夕阳红湿地三弓”从色彩入手,描写湖心亭的整体景观在西湖中的定位。“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三面山不,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描写的则是湖心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不同景观所带来的意境感受。

湖心亭古树资源丰富,目前树龄超过百年的植物有香樟2棵、紫薇1棵,并通过划定安全距离与放置介绍牌保护植物资源,宣传植物文化内涵,发挥科普教育作用。

3植物景观空间分析

3.1小空间营造

园林植物与园林中其他要素如地形、水体、建筑等构成形态各异的园林空间。湖心亭东西长约73m,南北长约74m,为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岛屿,其小空间营造主要通过不同的植物组团结合建筑、道路划分。根据植物的疏密程度与围合方式可以将其内部空间分为开敞、半开敞与闭合空间3种类型。其中以中心太虚一点面积最大,环绕其周围分别有东向湖心亭、南向湖心平眺、西向振鹭亭和北向湖山一览以及码头等多个空间。从整体上看,湖心亭植物覆盖率高,围合形式多样,不同尺度的大小空间突破了原有地域的空间限制,在视觉上产生扩大空间的效果。

3.2景观视线分析

湖心亭岛屿植物透景线明显,内部空间植物群落多呈复层结构、种植密度高,滨水空间则选用高大乔木,加宽株距,创造适宜的观赏面,形成了以太虚一点为中心,东西向与南北向相互垂直的景观视线。

湖心亭位于西湖水域的中心,四面环水,周围环境得天独厚,借景成为其观赏周围环境与扩大自身空间的一种手段。北部的湖山一览处北望可以看到高低起伏的孤山,湖心亭牌坊处东望可以欣赏东岸城市湖滨景色,南面湖心平眺处南隅有三潭印月之佳景,此处面水向南,观景效果极佳,西部振鹭亭则与苏堤相对。

3.3重要景观节点实测和分析

3.3.1滨水区植物景观(图1)

滨水区植物在水体与内部景观之间起过渡作用,多与硬质铺装结合,在功能上需保证视线的通畅,弱化硬质铺装和水体景观特质的不协调性,以满足游客观景需求。测绘区域位于湖心亭外缘,滨水一带种植高大柳树,向内孤植多棵悬铃木,围合空间的植物群落配置精细,自然与规则式的植物种植形式对比强烈,引导视线向外观赏水面。

图1 滨水区植物景观

3.3.2标志牌类背景墙(图2)

为凸显“虫二”这一碑刻,石碑的两侧分别配植体量与石碑相近的鸡爪槭与日本五针松,色彩上红绿相间,吸引视线。周围种植低矮灌木,结合少量乔木,下层植被繁茂,中层空间通透,竖向形成以石碑为中心的缓和曲线,不仅将石景与植物景观完美融合,更起到点景的作用。

图2 “虫二”石碑背景墙

3.3.3与道路结合的植物景观(图3)

连接湖心亭坊与中心太虚一点的道路为岛屿内垂直方向最宽道路,从湖心亭坊处向西看太虚一点,植物呈聚拢状遮掩部分建筑,减少了硬质材料在整个构图中的比重,使画面自然化。植物配置上以高大的常绿乔木桂花、香樟等作为背景,前景布置夏季观花植物紫薇、春季观花植物紫藤与秋季观叶植物鸡爪槭等,造型多样,季相明显。

图3 与道路结合的植物景观

3.3.4与建筑结合的植物景观(图4)

该区域内植物与门洞结合,呈对称的布局结构,背景墙体被藤本植物地锦覆盖,中景种植高大乔木,前景点缀观赏性较强的中层灌木。植物景观层次丰富,文化气息浓厚,弱化了建筑生硬的视觉感,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过渡自然。

图4 与建筑结合的植物景观

3.3.5尖角绿地植物景观(图5)

尖角绿地面积较小,难以借景或依附其他植物成景,易受到人为破坏。通过在转角处密植灌木或者种植冠幅较大的乔木,阻挡视线,在心理上扩大人与目标地区的距离,从而达到减小场地破坏、维护绿化的作用。

图5 尖角绿地植物景观

4借鉴与建议

4.1借鉴

1)植物种类丰富,配置合理。湖心亭面积虽小,但所用植物种类丰富,多采用自然式设计手法,四季景观明显。

2)多样的空间格局。湖心亭岛屿内部空间丰富,多个小景之间的串联起到了扩大景观的作用。

3)巧用借景手法。湖心亭利用其在西湖中的有利位置,在岛的外围设置多个观景平台与廊亭设施,使周围景观如孤山、三潭印月、阮公墩、苏堤等景色成为湖心亭的外延部分,不仅使湖心亭与周围环境衔接更自然,也起到借景的作用。

4)体现地域特色。湖心亭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多选用江浙地区乡土树种,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与江南古典园林中常见的亭、廊等建筑结构结合配置,形成了稳定的群落结构,体现江南地域文化特色;岛屿内部景观空间多样,外部设码头、平台等节点与其他景点相呼应,形成西湖内“两堤三岛”景观格局,也与西湖风景区整个大环境相融合。

4.2建议

1)深入挖掘植物景观文化内涵。湖心亭文化底蕴深厚,植物资源丰富,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为整体的意境营造、有关植物材料的选择、群落结构模式、空间格局与西湖大环境的由来、演替、文化背景等方面内容有待深入挖掘。

2)营造开敞的自然空间。湖心亭植物景观层次丰富,垂直空间主要表现为上-中-下形式的复层群落结构,郁闭度高,空间层次差异性较小,导致整体景观较为单一,可达性较弱,部分地区视域狭隘,形成视觉屏障。建议疏化局部中层植物群落,创造简单疏朗的林荫草坪,给游客营造可进入的自然空间。

3)强化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湖心亭环境得天独厚,现植物材料选择主要以江浙地区乡土植物为主,尚未发挥其有利的滨水环境条件。可以通过增加湿生植物的应用,延伸岛屿景观,为游客创造丰富优美的亲水空间。

4)加强管理。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植物景观不仅需要适地适树的栽植方法,也需要良好的人力物力来维护。湖心亭现植物基础良好,在空间营造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部闭合空间植物出现种植过密的现象,植物间养分、空间竞争激烈,不利于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与景观构成,导致植物枯萎,甚至部分地表裸露。可以通过对植物进行适当的移植和疏化,加强水肥管理、定期修剪等方法,创造更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发挥植物最大的景观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正,寿晓鸣,段俊原.杭州西湖"两堤三岛"修缮保护工程[J].风景园林,2012(06):52-57.

[2]胡刚.城市风景湖泊空间形态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3]许良蓉.杭州西湖东岸城市天际线景观分析与评价[D].杭州:浙江大学,2013.

[4]洪泉,唐慧超.三潭印月变迁图考[J].中国园林,2014(01):110-115.

[5]徐晓民.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造景艺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6]相芳.无锡鼋头渚风景区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2.

[7]包志毅.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营造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以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为例[J].风景园林,2012(05):52-55.

[8]吴仁武,包志毅.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11(02):102-109.

论文作者:章瑜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浅谈西湖湖心亭植物景观配置论文_章瑜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