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孩子”哪儿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动人口论文,子女教育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口流动大势所趋 流动人口将长期存在
中国当前呈现的全国人口大流动,搅动了城乡各个角落,改变着数亿人的经济社会生活,据1992年的统计,流动人口超过6000万。其规模为建国以来所未有。
人口流动,反映了人们最普遍、最执著的一种心态:改变命运。
我国广阔的农村,如今有上亿剩余劳动力。开放搞活,物畅其通,人,也就不能不流动。外出经商,进城打工,长途贩运……据统计,在我国23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每天有1000万流动人口,这其中不乏16岁以下的儿童少年。
流动人口将“流”到何时,笔者问一河南来北京收垃圾的农民,他说:“只要家乡不来找,城市不往外赶,就么‘留’下去。”这番话意味着他们的下一代也将在城市里生,在城市里长大。
外来人口的大军已渗透到了城市的各行各业。如北京市的建筑、煤炭、铸造、化工、纺织等行业,已招收了大量外来劳动力,许多纺织厂工会工作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做好外来人口的稳定工作。许多大工程中农民工占了三分之二,有些人的合同已经签到55岁。
在北京,60万劳工分布在17000个单位就业;780个集贸市场,外乡人承租的摊位占一半以上。
在广东,外来劳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外来工人与当地工人的比例,东莞是100比72,珠海是1比1。
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流动人口已达常住人口的1/10以上,他们在大城市里生儿育女,落地生根,成为“准市民”。
外来人口进城市,自然他们的孩子也进了城。全国6000万流动人口中,16岁以下儿童少年约占1/10,这决不是个小数目。而目前,全国各地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政策和规定几乎是空白。这就潜藏着一种危机——新一代文盲居然将在城市这片教育和文化的沃土中生成。
农民进城填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可也误了孩子
对于长年流落在城市的农民尽管挣了票子,填饱了肚子,可因为没有那个农民心中最神圣、最企盼的城市户口,应享有的权利便受到了限制,包括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按照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应在户口所在地入学,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造成部分孩子不可能在户口所在地入学。而流入地教育部门,目前尚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接受这些孩子入学,这就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失学。
流动人口中那些收入可观的老板们,当然可以花大把的钱把孩子送入私立学校,或是城市中的一流学校。但是对于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说这笔可观的学费是他们所承受不了的。
河南固始一位姓陈的农民,前年,因一场大水把家里的房子和地全冲了,方举家来到北京以收破烂为生。每月租房130元,吃饭几百元,还要交纳各种费用,一年下来所剩无几,两个孩子无钱上学,成了失学儿童。
一位从廊坊来到北京搞水果批发的农民,每月所收微薄,租不起房子住,一家人只好挤在用塑料布支起来的棚子里,13岁的孩子每天就在批发市场里闲逛。
在流动人口中还有不少的家庭因一时手里没钱无法供孩子上学。等他们手里有了钱,可孩子已过了上学的年龄。一位在京卖海鲜的农民,前几年,孩子失学跟着他做买卖,这两年,手里有了钱,想把孩子送到一民办学校读书,可11岁的孩子,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学校不收,弄得家长叫苦不迭。
坐在冰冷的小屋里,记者与农民攀谈,深深感到,刚刚填饱肚子的农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孩子不能再当睁眼瞎,眼看孩子求学无门,他们急得直抹眼泪。“在外头,肚子是填饱了,可忧心的事多了,最大的忧虑就是耽误了孩子念书”。
据了解,流动人口16岁以下的孩子中,4至5岁的孩子占70%以上。很显然,明天,将会有更多的孩子面临失学的危险。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大问题,应该摆到有关领导的议事日程,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当然,城市对于流动人口最终是要限制的,不可能任其无限制地增长。但从目前看,城市中流动人口仍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对于守法的,有正当职业的,长期居住的流动人口,其子女教育应从长计议,应尽快制定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暂行规定和管理办法。
标签:流动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