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摘 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 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内科;舒适护理干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大家对于护理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为了适应公众的新要求、新标准,护理工作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就医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老人、肢体或言语功能不全者,为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和减少患者心理和身体不适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这就要求神经内科护理要朝着专、深、细、精的护理方向不断发展。舒适护理能够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以及社会感觉上达到最佳状态,提高其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本文主要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积极作用,旨在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干预的内容与措施,探寻更适宜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区间在42至83岁,平均年龄(59±4.33)岁。患者的原发病因、病程、性别构成和年龄分布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随机方式将4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模式基础上,根据其年龄、性别、致病原因、患病时间及疗程进度等情况,重点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舒适护理干预措施
1.3.1生活舒适护理
(1)提供舒适病房环境:舒适、幽雅的病房环境可以使患者产生赏心悦目的的心情。对病房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定要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美观、空气清新的标准,还要做到轻重患者分离,避免相互之间打扰,在病房内安装电视,这样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体验到优美环境带来的舒适之感,从而增强和病魔作斗争的信心。
(2)饮食调节:因为患者的活动量很少和长期处于治疗状态,对于患者的饮食要进行必要的调节,一般患者应该摄入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之类的东西,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之类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等,还要控制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
(3)康复训练:对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适时摆放良姿位,采取必要的按摩保证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功能不受影响[1]。此外,对于一些严重障碍的患者,要定时进行床上的恢复和锻炼。
1.3.2心理舒适护理
(1)满足患者自尊需要: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要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在护理过程中更要尊重患者自尊需要,比如在进行部分护理操作时,要对患者隐私进行遮盖,满足患者隐私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尊重不仅仅体现在语言和操作中,还要对患者诉求和意见进行耐心倾听,然后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满足患者一定的需求,并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护理操作,学习自我护理知识,使患者能够在各个方面得到心理的自尊需要。
(2)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心理沟通和疏导是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在充分了解患者情绪、心理负担、精神压力等情况下,积极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情绪。而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语言障碍以及肢体瘫痪者,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常常会表现出一些恐惧、焦虑、自卑、情绪低落等不良心理,此时护理人员需要采用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来帮助患者走出心理困境[2]。可以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不断调整患者心理情绪和精神状态,以最大程度为患者从心理上摆脱病痛的困扰。
1.3.3精神舒适护理
了解患者是否有信仰,对其信仰表示尊重与支持,不打听、宣扬患者的隐私。掌握患者的一些喜好,协助病人满足成就感,协助病人娱乐活动,协助病人学习。让其知道生活的意义,鼓励他与其他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患者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爱护,鼓励亲属对其体贴,照顾。让患者感到需要与被需要着,避免患者有孤独感,让其感到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病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不仅有着对健康的渴望,更有着作为病人所特有的生理、心理、治疗上的舒适需求,神经科病情复杂,患者往往留有残疾的后遗症,这就需要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细心、耐心、爱心、有责任心。主动做好每项护理工作,满足患者的治疗与舒适的需要。
1.3.4社会环境舒适护理
由于患者的行动受限以及接触的人群受限,因此患者的社会环境主要就是医患或是护患关系、病患群体关系以及家庭关系。对于给予患者社会环境的舒适护理,主要是帮助患者形成一个有这三种关系构成的良好的社会护理的网络,首先护理人员平等的对待所有患者,适当引导同病房或相邻病房的患者互相帮助,一起度过漫长的治疗时间;同时护理人员及时的与患者的家属沟通,让家人多关注、多支持、多鼓励患者,作为患者的坚强的后盾,陪他一起度过这段时间,同时医护人员要有耐心,面带笑容地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鼓励。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采取上述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有23例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显效率为95.8%;对照组有19例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显效率为79.2%。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二者相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数(%)]
3.讨论
目前,公众普遍追求舒适惬意、体贴入微的就医体验,这就要求临床护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完善,从各个方面丰富护理内涵、提升护理品质。舒适护理干预是护理领域的新模式、新趋势,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安全经济、便捷高效等优点,因此舒适护理干预作为现代护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环节[3]。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必须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症,不断学习掌握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探索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舒适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田 美.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6):153~154.
[2]喻雪梅.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杂志,2016,26(24):123.
[3]周冬红.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杂志,2017,30(24):144~145.
论文作者:郭宏英,张丹(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心理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