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政策及资金扶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农业灌溉、防汛抗涝、水资源调动以及水力发电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存在较多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工程作用的发挥,也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对此,文章将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现状出发,就如何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引 言:近年来,我国大力兴修水利,各种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长,在生产养殖、农田灌溉、水力发电以及防汛抗洪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现阶段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而言,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了很大阻碍。因此,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刻不容缓。
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 缺乏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
目前,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水费计算收取以及灌溉区水价制定等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未能明确责任划分,权责分工不够明晰,不少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甚至对运行管理存在误解,将其与水利工程设施维护混淆;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由于自身经营项目过于单一化,同时其经营方式大多比较落后,与市场经济差距甚大,生命力缺乏,致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资金经常处于闲置状态,并没有真正投入到水利工程中,致使资金效益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不利于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1]。
1.2 维护管理经费短缺
我国各类水利工程数量众多,无法确保足够的资金可用,加上后期运营维护不到位,导致这些中小型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容易出现设备老化无法修复等质量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同时也给水利工程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安全威胁。此外,经费的短缺导致水利工程管理机构无法吸引到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维护管理,水利管理与设施维护均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导致水利工程在建设初期就会因为管理缺乏规范性而受到严重破坏。
1.3 水资源使用监督缺乏
很多地方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存在着监督机制缺乏的问题,致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无法实现,就拿黄河来说,在其干流上建成的大型水库和引水工程由不同的地区与部门负责管理,这些流域机构由于监督监测手段缺乏,以致于无法对引用水量进行有效控制。尽管取水许可制度已颁布实施多年,但长期以来各流域机构由于行政处罚手段缺乏,致使监督管理不到位,对水资源的调度与管理造成了直接影响[2]。
2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2.1 及时转变和更新水利工程管理理念
要想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就必须加快转变与更新水利工程管理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对水利工程管理有清晰的认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尽可能地消除自己对于这项工作的错误认识和理解,为后期工作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应及时转变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摒弃那些和现代水利工程管理需求不符的传统管理模式。一方面,要把水利工程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到一起,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及时转变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以跟上市场经济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加快水利工程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完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作为政府,应当积极地参与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并制定和明确岗位责任制。
2.2 保障足够的资金投入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当不断拓宽资金渠道,多方位的募集资金,确保水利工程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国家水利部门做好自身工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防止因资金缺乏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出现中断。与此同时,财政部门应保证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以防因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乏致使水利工程建设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只会导致贫穷的地区更加贫穷,影响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另外,还应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建立健全资金使用报账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专人核算,并严格落实专款专用原则。
2.3 建立健全水资源监管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水资源使用缺乏有效地监管,致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过程中浪费现象突出。为了顺利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必须建立健全水资源监管机制。具体来说,第一,站在国家层面角度分析,有关政府部门应在了解目前我国水资源使用现状和监管的具体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建立和完善水资源使用监管有关的行政法规和相关制度,并为后期构建完善的水资源监管机制奠定基础。第二,结合水资源使用与监管现状建立健全相关水资源监管机制,还应当制定相关配套制度保障水资源监管制度得到充分落实。第三,明确水利工程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各水利行政管理部门能够运用好自己所掌握的权利,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各尽其责,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从而顺利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3]。
2.4 加强水资源节约建设
水资源浪费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建立健全水资源使用监管机制外,还应加强水资源节约建设,一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也就是说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的方式对水资源使用过程中的节约标准和规范等予以明确,同时,还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监督以及竣工验收等使水资源得到精细化利用,确保水利用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得以实现。二是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农业。目前,我国很多农业灌溉技术都比较落后,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十分严重,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节水灌溉设施,推行节水灌溉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就必须不断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使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对于水利工程行政管理部门而言,应就目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着手,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才能在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用水以及防汛抗涝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巨英.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9).
[2]许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南方农机,2017,48(18):148-148.
[3]吴开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建筑,2017,24(2):229-230.
论文作者:姚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可持续利用论文; 水利论文; 资金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建立健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