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生态课堂论文_李琰

构建语文生态课堂论文_李琰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回归原始,追求自然和淳朴,让自由和灵动激活语文课堂。如此,教师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们的身上,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重视他们的探讨状研究,灵活应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本文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课堂教学生态的语文课堂,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尊重与敬畏学生的生命,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让他们通过自主的感悟、体验、合作与探究,使他们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以及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最终使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生态氛围

生态课堂的共生性、协变性、整体性告诉我们,生态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是民主平等的课堂。

课堂生态和谐的基础是老师和学生关系的和谐。教师应以平等、真诚之心对待学生,以民主、尊重的方式教导学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每个人在这个集体里都是平等的,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性别差异、家庭及其他方面的不同,每个学生都应充分尊重另外的学生。只有在平等、友爱的情境中,学习潜能才会得到真正挖掘。笔者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民主平等,在教室中取消讲台,因为三尺讲台的存在拉远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学时面带微笑,走进学生中间,而不是站在前台高高在上。只有师生皆置身于一个心理放松、心扉开启的教学氛围中,整个学习过程才会显得和谐、愉快。

二、构建师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理的变化,抓住学生心理的共性和个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恰当地实行互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入教学的氛围,参与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学习知识,增强能力,陶冶情操,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可以跟学生共同制定一些课堂制度,如奖励发表异议的、鼓励大胆发言的、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等,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暴露真实的思维、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促使生生间、师生间进行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

三、构建彰显灵气的生态课堂

实施教学的原点和归宿是使每个学生都提高自己的素养,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生态本体的学生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教师要承认并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如不同的成就感、学习能力倾向、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及生活经验;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如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等,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让不同层次学生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总之,教师要空,学生要实,教师无为,学生要有为,教学多些教学空白,让学生补白,让教育因学生的灵气而精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笔者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说是凤凰老师教的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笔者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增加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活动,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互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即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来巩固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乌鸦究竟是如何喝道瓶子里的水,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掌握乌鸦喝水整个过程,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按照乌鸦喝水方法,将小石头放入盛有三分之一水的瓶子内,瓶子里的水就会慢慢升高,乌鸦就能喝到水了。通过简单的课堂互动实验,让学生能够对课文知识进行探究和了解。而在师生互动中,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目的。

五、激励教学评价,开阔学生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必须采取激励式评价模式,以将学生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当学生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提出问题时,提出不同于课本知识的新观点;在思考问题上,运用新的学习方法;在作文上有不同的写作新思路,都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创新表现。教师在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创新表现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潜力。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该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可通过标准答案将学生思维禁锢,应该给予学生激励,以开阔学生思维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看雪》这篇课文后,教师向学生提问“雪融化之后会变成什么呢?”这时有的学生说雪融化之后就会成为水,有的学生雪融化之后会变成泥,有的学生则说雪融化之后,春天就来了。最后的回答,打破了学生的常规思维,想到冬天大雪融化了,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即富有哲学诗意,又具有创新意义。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扬。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以构建生态化教学课堂。通过建立生态课堂,能够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联系,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拓宽学生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做到简洁而不失合理,简约而不失精彩,简便而不失高效,简单而不失实在,简要而不失品味。如此一来小学语文课堂,才能如秋季里的天空一般明净,使人心旷神怡。让小学语文课堂归为本真,回于自然吧。简单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让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在我们的实践和探索中开出娇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张英叶.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途径[J].学周刊,2011(5).

[2]高照泉.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培养.科教新报[J].教育科研,2011(21).

[3]王小军.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建议[J].小学教学研究,2011(23).

论文作者:李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构建语文生态课堂论文_李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