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夫妻生活的新模式_婚姻论文

现代夫妻生活的新模式_婚姻论文

现代夫妻生活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模式论文,夫妻生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是一个追求自我和个性独立的时代。人们对“夫唱妇随”又注入了新的内涵。人格上独立、平等、感情笃深的夫妇是不是一定还要“夫唱妇随”,共同参与一切工作之余的应酬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做法。“夫唱妇随”受到了挑战。

有一点应该肯定:社交活动中,无论是“夫唱妇随”,还是单独行动,本着“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原则,既不会“祸起萧墙”,也不会“城门失火”。

请看以下几位朋友的说法——

各有一份空间

丰富多彩的生活使人的感情也多元化起来。人们对情感的体验已不再满足于第一种、第二种乃至第三种感情,而是贪婪的渴求那种既是对知识结构、才智视野的互补,又是对家庭生活、婚姻感情的补充的所谓的“第四种”感情了,夫妻关系再局限于亲密无间的范围,就有了点被束缚的意思。

我丈夫学理,有点闲暇总是泡在运动场和体育比赛里;我学文,业余时间喜欢爬爬格子看看闲书听听音乐跳跳舞,能够使我们出双入对的机会实在不多,为了“达标”,我和丈夫在婚后的“磨合期”内曾做过一番努力。我硬着头皮伴他去体育场看足球赛,场内的大呼小叫令我头大,什么是点球什么是越位也弄得我糊涂,丈夫的大喜大悲在我这里找不到共鸣,两下里都有些悻悻然。丈夫也曾强打精神陪我去过舞厅,但任我怎么培训、教练,他就是找不到感觉、踏不上节拍,有他这位一米八五的壮汉不离我左右,男士一律绕我而行,弄得他也尴尬,我也扫兴。改造对方的计划流产后,我们又尝试各自放弃自己的一部分去迎合对方以利长相厮守,但日子久了,两人总是拴在屋里便有了一种“套牢”的感觉,愈发觉得被迫放弃的那些爱好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少了它们,日子竟然苍白乏味了许多。

既然不能夫唱妇随或妇唱夫随,那么不妨各唱各的,这一点我和丈夫都能想得开。两个人就像两个圆,只要“爱情”这个核心能够交汇,又何必苛求拥有全部?他已经把我装在心里,又何必非要他再把我拴在腰间?若两人真像两个同心圆,也未必就如人们赞赏的那般完美。你想,其中一个完全被另一个包容,他活得还有没有自己?于是我们各放对方一马,赠送彼此一份自由。丈夫与他的那帮球迷朋友在一起玩得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我在我的圈子里如鱼得水其乐融融,各自的开心带回家里一交流成了两份开心,各自的朋友在寒舍一聚成了大家共同的朋友,怎么算都很划得来。宽松自由的婚姻给两人生活带来了张力和弹性,感情因此牢固而不板结,缠绵而不粘滞。人们常说单身贵族,我想它的贵就贵在有相当广阔与自由的空间,其实,在两人世界里,只要你心底无私,天地自然也会宽。

不是没担心过如此宽松的婚姻会不会让人乘虚而入以致后院起火,回避各自社交对婚姻的腐蚀是不明智的。因此,鉴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除了要牢记“提高警惕,保卫婚姻”的明训,加强自我修炼,增强自身免疫力与抵抗力外,共同营造家庭的温馨尤为重要。就我而言,作为一个有责任有道德有感情的人,任何虚幻的东西都不足以动摇我对家里那份实实在在的亲情的依恋。社交说到底只是身外之物,而家庭才是我的根,两相冲突时,孰轻孰重,明理的人自会摆正位置。所以,给我一份自由,使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体味一下单身的轻松随意,我自会像一羽放飞的信鸽满怀眷恋依依不舍家园。

不过,我很庆幸我们身边的环境。我和丈夫都是教员,社交圈子比较狭小,交往人员也相对单一,物欲的刺激与诱惑不多,心猿意马的念头就少,我不否认这是我们彼此放松的重要原因。感情在与金钱功名的较量中常常是不堪一击的,这种例子俯拾皆是,不提也罢。所以,于我们合适的宽松自由,放在别人身上却未必行得通,爱无常法、情无定则说得正是此理。

单独行动

结婚以后,除了上班,回到家里便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者便是与老婆讨论持家过日子的话题。能碰上个社交上的应酬,我一般是单独行动。

结婚后虽是两个人的世界,可夫妇之间还得有些相对的空间,那个空间必须是自己的,是自由的。现代社会里,生活的脚步匆匆,工作的时候很难有什么轻松可言,而闲暇的时候如果始终不变地与老婆孩子厮守,那对各自的心境是绝对无甚好处可言的。爱情固然是情感的温柔之乡,可人还有友情。谁能遇上个社交应酬就如放了谁的假,给他换个环境,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不也挺好吗?况且作为我的社交场合,我所交际的朋友或应酬的对象,妻子与他们并不熟悉,带上妻子一道,不仅影响谈话的热烈气氛,而且或许还有几分庄重有余的尴尬。记得那次是我们单位举办一个庆祝国庆的舞会。妻子兴冲冲地描眉画脸地与我并肩前往。别的朋友见我携妻共舞,又都不好意思过来拆散我们,而我因顾及到妻的情绪,也不敢轻易去邀请其他女孩跳舞,于是,那晚我俩便只好满脸堆笑着欣赏着别人的惬意与快乐。

从那以后,单位举办舞会,妻子主动地提出让我单独去玩。于是,我便一边念念不止地谢着夫人,一边系上领带出了大门,惹得妻子忍不住叮嘱一句:“别把心玩野了认不得回家的路。”

好友聚会的时候,我也宁可一人赴约。同学好不容易天南海北地聚齐。把酒换盏之际,要么说各自的老婆,要么回忆各自以往的恋情。况且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初恋的女友并非现在的夫人。设想一下,假若妻子在场,我还不是守口如瓶,沉默是金,如此一来,连我的那些“狐朋狗友”们也不敢妄加乱侃了,如此一来,连一场本来能“潇洒侃一回”的热闹Party也变得索然寡味起来。

单独赴女人约对我来说也并非空白。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作为男人,我心头的沉重与疲惫感有时挥之不去,偶尔能有个彼此倾诉的异性朋友与我静静地品尝一杯咖啡,不也挺有意境的吗!当然,我单独与异性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不过也就谈谈各自对生活的感受,情爱则不在此列的。即使这样,我回家的时候,我也得编出一套美丽的谎言来,否则,我无法保证,妻子下次能否放我出门。这就叫为了保证家庭的安定与团结,善良的欺骗免不了。

当然,作为回报,妻子单独行动的时候,我也从不加以干预。谈民主论自由,我看首先得从自己家庭入手。

实用至上,唯家所用

在社交活动中要不要带伴侣?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社交的目的是有利家庭的发展,就应该采用“实用至上,唯家所用”的原则。要为了更好地达到社交目的,完成外交使命而带伴侣,不能为了照顾伴侣的情绪、面子,按照传统的夫妇一体的“家”的生活模式,夫唱妻和地出现在不宜夫妇同时出场的社交场合中,更不能把工作之外的应酬是否带伴侣与男女是否平等问题联系在一起。

一般来说,妻子外出带丈夫的时间比丈夫外出带妻子的多,特别是参加妻子的友情聚会时,丈夫常常如同“大熊猫”,是妻子的骄傲,可以满足女性天生的虚荣心。路途较远时,丈夫还是妻子的“保镖”。但是如果妻子参加的是现实社会中流行的需要利用女人的魅力征服男人的社交活动,丈夫的出面会弄巧成拙。事实上,在现代家庭中,“外交部长”大多是由女人担当的。

在处理亲情事务时,我的妻子常常是独当一面,只有要去拜会长辈时,我才陪她出场,为妻子装点门面。但是如果妻子的社交圈内的人士只以体形论英雄,我这位只有一米六的超级残废只好闭门不出,也免有损家格和妻面。如果参加的是现代女性特有的“感情性”业务,我不干涉她国内政。我们仍在响应“国际家庭年”的号召:“把家庭建设成社会中最小的民主细胞。”当然,夫妻各自的“情感社交”不能破坏已有家庭的稳定,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因此,每当妻子要去参加同学、同事以及社会朋友、特别是异性朋友的社交活动时,我总得大开绿灯,绝不当她的尾巴,更不会在家心神不定。相反,还认为那是我自由的时间。我一向主张在家庭中引入“竞争机制”。有时,真希望有一位“情敌”逼着我上进,让我更能干,把家搞得更好,通过实力来征服妻子,而不是通过一纸婚约及道德与责任来维系家庭。所以我常对妻子说:“你放心去吧,我绝不当第三者妨碍你的自由。”妻子却这样回答我:“真是矮子聪明,我知道你这是欲擒故纵。”

人在社会中生存所需的能力要比在家庭中的能力更多,有的人伴侣在场会表现更好,有的人却表现更差,特别是那些怕伴侣的人,更不能当着伴侣的面在公众场合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有的社交场合需要当事人“胡编乱吹”唬弄人,现实中有的人偏信骗,要求人,特别是男人大吹特吹,如果有知道自己底细的人在场(很多妻子都不喜欢丈夫说大话吹牛),必然会影响“吹牛”的效果。这样的应酬也不能带伴侣。

最后,我想告诉读者我心中的一个小秘密:“作为丈夫,我想天马行空地进入社会,在社交活动中不愿带伴侣。”请不要把实情告诉我的妻子!

全方位伴侣

那天晚上看电视,娇妻缠问我国家主席总理出国访问为啥要偕同夫人?要是女的会不会也偕同丈夫?我打起手势准备给她一个认真的解释,但张开嘴没答出来,闭上嘴才知道自己啥也不知道。再联想初为老板的自己,始知娇妻绝非寻常一问。

在平凡女人中,我的妻堪称优秀了,才貌双全且心明眼亮。曾使那些追她求她爱她而死去活来活来死去却一无所获的男人们悲而不伤且至今不恨她——算不算女中豪杰?而我,纯粹是稀里糊涂得福。她成了我的娇妻,直至热恋和蜜月过去,我才仔细回味才认真问她:

“你为啥跟我?”

“因为我喜欢塑造我的所要。”

“你最终想要啥?”

“全方位伴侣!”

我不大懂。当我当老板当出了味道,当我有了自己的财力和见识,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已敢对妻畅所欲言,也敢背着妻子去干自己想干的事的时候,于是我就照我的所猜直言问她,不料妻子一声不吭流泪好久。我苦劝苦问,妻子没有嗔责没有怨气只是认真地求我一件事,求我在今后工作之外的一切约会一切应酬都要携同她一起赴往。我问为什么,妻子说我以后会明白。

妻子也有她的朋友圈子,比我的朋友圈子大得多也复杂得多。婚后,她一方面想方设法断绝了一些朋友的来往,另一方面,和对我的要求一样,除工作之外的一切应酬一切约会都携我同往。包括公私不明的一些应酬,妻子的理由是:夫妻应成为全方位的伴侣。全方位的伴侣应是互为走不出的风景。我理解妻子,但我觉得成为她的全方位伴侣很难。现代人讲求活一个痛快活一个饱和,而我绝非妻子走不出的风景,如果她背我寻趣背我交往,我毫无嗔责之理。我明确地告诉过她,甚至背着她约会了几次尔后又告诉她。告诉她时,她流泪不语。第二天晚上看电视时,她便提出了主席总理“偕同夫人”的有关问题。

“全方位伴侣”之我见

夫妻关系是一种爱的结盟,除爱情本身内含着真正的伴侣意义之外,夫妻之间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体现出实质上的伴侣关系。青年夫妇更多地具有性伴侣的意义,这是大自然赋予成熟人性的一种极其美妙的青春活力和蕴育天地的功能;中年夫妇在更大的成分上担当着事业伴侣的角色,尤其是孩子初长、事业有成的中年知识分子,夫妻双方的提携、鼓励和鞭策是其他的友人和亲属所不能替代的;老年夫妻体现出一种生命伴侣的意义,有道是“少年夫妻老来伴”,对于任何一对老年夫妇来说,在夕阳西下无限美好的黄昏季节里能和你相依相伴手拉手走到人生尽头的人,非丈夫和妻子而莫属。在生活里,在家庭里,在事业上,在生命的每一个环节里,夫妻都是天经地义的、至上的、全方位的伴侣。当然,其中有坎坷、有甘苦,也有耳鬓厮磨后的碰碰撞撞——妻子的反唇相讥,丈夫的吹胡子瞪眼,都谱写了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生活乐章。所谓“全方位伴侣”,就是最能理解你的人,最能呵护你的人,就是最使你气愤、最令你伤心,然而转瞬间却又使你破涕为笑、化怒为喜的人,是你朝暮思念难舍难离的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所谓“全方位伴侣”,就是你今生今世最“恨”也最爱的人。

可见,“全方位伴侣”是你心灵上一个异性的自我,是最亲密的两性关系在精神上的复制品——他(她)时时在你心中,他(她)与你的灵魂常伴常相依,即使他(她)远在天边,谁能说他(她)不就在你的眼前?

然而,生活中有许多误区。

44岁的李医生坚持要妻子同他一道去钓鱼,而同是医生的妻子小王却很想利用这段时间休息,但勉强去了。小王要去看一个朋友,坚持要老李陪他同往,老李对此不感兴趣,但他还是伴妻而往了。

诸如此类,日复一日,他们终于发生了口角:

“你干么非要我强迫我去做我不愿意做的事?”

这无疑是一种情感误区。心理学试验证明,向对方施加心理压力,是感情恶化的先兆。现实是:所谓的“比翼齐飞”、“夫妻唱和”在总体上不是使对方得到解放,而是给对方套上枷锁。真正的好夫妻应当尊重对方的兴趣、爱好和安排时间的自由,在事业上,也不要强其所难,应以互勉为好。

最大的误区莫过于知识上的陷阱。尤其那种认为“全方位伴侣”应该无条件地随我而在、随我而处、随我而居、随我而去的理念常常与现实相悖。这种意义上的伴侣,就是自我的附从、自我的私有、自我对他人无条件的独占。心理学研究又一次证明:夫妻双方如果都把自己当成对方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部分,他(她)为爱人着想就远远大于自己,其结果催促了爱情的深化和提升。相反,如果夫妻双方只想到对方是自我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其结果往往自酿了苦酒。你的丈夫或者你的妻子毕竟不是你的囊中之物,尤其现代生活,人们除却夫妻间的卿卿我我、家庭生活的融融和和,终究还有更辽阔的事业领域、更广大的社交场合和更不可侵犯的自我领地——纵是夫妻,也各有法律赋予的神圣的稳私权和人格的独立权。理想化的、虚构的“全方位伴侣”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寸步难行。

不过,夫妻间也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兴趣和独立性,为了使对方获得满足,适当的牺牲是必要的。例如,妻子爱逛商店——这往往是丈夫最头疼的事情,但即使你再打不起精神,节假日或闲暇时陪妻子逛逛商店应上升为一项家庭立法成为生活中一桩不可或缺的事。而在逛商店时,当丈夫的且不要大步流星,不要魂不守舍,更不要干脆在一旁恭候——让妻子独自站在柜台边。须知,那会使妻子十分不快。相反,你要静下心来,兴致盎然地陪伴妻子询价选购。平时居家过日子,当妻子的也不要讨厌丈夫执迷于自己手头之事,而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留给他更多的时间,让他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或业余爱好。必要时,帮他清理思绪,为他分忧排难——关心丈夫的事业,辅佐丈夫的前程,至今仍是最伟大的妇德之一。

把“全方位伴侣”理解为形式上的形影不离,那实在是一种再肤浅不过的认识了。事实上,现在社会的多元文化正酝酿出一种多元的人际关系,妻子、丈夫在社会的多元网络中皆充当着多重的角色,这就使得在异性中除却“全方位伴侣”的夫妻关系之外,还有属于“单方位伴侣”的朋友、同志、同学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如,一次偶尔的外出可能使你与不是丈夫和妻子的异性结成短暂的旅游伴侣,一次业务性会议可能使你与不是丈夫或妻子的异性结成专业伴侣。再如时下因业余爱好而缔造成的一对对歌侣、舞侣、球侣、牌侣、戏侣、字侣、画侣、气功侣、侃侣等等,真是不一而足,如果认为“全方位伴侣”可以囊括或涵盖所有这些“非全方位的伴侣”,那么,普天下的好夫妻从此便进入了多事之秋。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起伏多变,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情感色调五彩纷呈,价值观念日新月异,所有这些都要求务必对夫妻关系——两性中最普遍、最紧密、最永恒的伴侣关系进行质的反思,而切不可透过形式主义的黑色镜片来审视现实中的花前月下那一双双摩登的倩男俏女或床头上、灶台旁那一对对新型的玉夫娇妻。

标签:;  ;  ;  

现代夫妻生活的新模式_婚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