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山东畜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畜牧业论文,山东论文,对策研究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谈判的进展,我国加入WTO的进程也在加快。那么加入WTO会对山东省畜牧业的发展产生那些影响?应如何应对?搞清楚这些问题,无论对政府制定畜牧业政策还是对畜牧业生产者的经营决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山东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类畜禽全面增长,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科技进步步伐加快,质量和效益同步推进,畜牧业已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全省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据统计,1999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679万吨、439万吨和80万吨,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76公斤、49公斤和9公斤,比1978年分别增长7.9倍、14.8倍和9倍。人均肉蛋占有量已超过98年世界人均水平。全省畜牧业产值由1978年的54.5亿元增长到1999年的544亿元,年均递增11.6%,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了30%。畜牧业产值、肉蛋奶总产量、家禽、羊、兔存出栏等十几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成为畜牧业生产大省。
(一)生产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东省畜禽饲养量有了较大增长,供给状况发生明显变化。1999年,全省牛、猪、羊、禽、兔存栏量分别达到1165.8万头、2901.4万头、3838.6万只、7.32亿只和6141万只,出栏量分别达到465.2万头、4235.8万头、3797万只、13.2亿只和9249.9万只。畜产品供应由原来的极度短缺转变成为供求基本平衡或相对过剩。
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向高效节粮型方向转变。到1999年,山东省猪肉和牛羊禽兔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由1990年的70:30调整为49:51。全省养鸡业产值占到畜牧业产值的近一半。特种养殖发展迅速,已成为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兴牧步伐加快,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建立健全,目前山东省拥有畜禽良种场952处,其中祖代及一级场42处,总体供种能力自给有余,部分调往省外。良种的繁育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畜禽生产水平。生猪、鸡蛋的料重比分别由1978年的5:1、3.5:1提高到3.5:1、2.3:1;肉鸡、兔、蛋鸡、生猪、肉牛、肉羊等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8%、90%、85%、35%、25%;生猪出栏率由54%提高到151%;出栏猪瘦肉率达到53%以上;畜禽疫病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畜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在畜牧增产中的贡献率在50%以上。
规模饲养发展迅猛,生产由分散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全省规模饲养场户发展到90多万个,规模饲养量占整个畜禽饲养量的50%以上。其中年出栏千头牛、万头猪、十万只鸡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520多个。
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经济。畜牧业产业化从山东兴起,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基本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各具特色的生产经营格局。胶东的肉鸡,鲁中南的生猪与兔业,济南、胶东的奶业,鲁西的牛羊,黄河三角洲的草业已成为当地畜牧业的主导产业。
饲料、兽药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全省饲料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500多家,年双班生产能力1240万吨,产量达到711万吨,产值125亿元。全省已建设兽药场270多家,兽药产值20多亿元。
(二)畜产品加工流通现状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山东省畜产品加工业也有了较快发展。全省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近2000家,其中肉类加工企业400多家,奶类50多家,皮革加工1200多家。肉蛋奶加工能力400多万吨,年加工畜产品280万吨,约占全省产量的40%左右。全省大型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0多家。出现了诸城外贸、得利斯、临沂金锣、阳谷凤祥等一批年产值超过1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中诸城外贸集团和金锣集团年产值超过30亿元、利税超过2亿元。1999年,全省猪肉加工保鲜260余万吨,占总产量的77%,加工增值率为13%,牛肉加工45万吨,占总产量的54%,肉鸡加工110.1万吨,占总产量的53%,牛奶加工21.5万吨,占总产量的51%。
全省建立和完善了畜禽及其产品专业批发市场240多个。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有6处。青岛七级生猪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亿多元。山东畜产品除满足本省需求外,每年还有1000多万头猪、100多万吨禽蛋、100多万吨禽肉调往省外。
(三)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良种、技术、饲养加工设备、管理经验和大量资金,有效地改造了山东省传统的畜牧业,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全省畜牧三资企业发展到500多个,累计引进外资8亿多美元。
山东省出口的畜产品主要有肉鸡、肉兔、兔毛、猪肉、山羊绒,还有部分供港活牛、活猪等。据海关统计,1999年山东省畜产品出口总量达到了16.24万吨,其中,鲜冷冻鸡肉13.87万吨,鲜冷冻兔肉6060.7吨,兔毛184.6吨,鲜冷冻猪肉1.1万吨,山羊绒9.45吨。禽肉出口量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54.3%。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出口额12.11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10.3%,比1980年增加9.9亿美元,增长了4.5倍。进口国主要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以及欧洲和非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
山东省进口的畜产品主要有乳制品、羊毛、皮、肉鸡产品、肉兔产品等。1999年山东省畜产品进口总量6.01万吨,其中乳品8238.4吨,鲜冷冻鸡1.53万吨,鲜冷冻肉兔6426.56吨,羊毛6450.48吨,各类皮革3.05万吨。出口国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国家。
综合分析山东省畜产品的进出口,其中,出口量大于进口的产品主要有鲜冷冻鸡肉、鲜冷冻猪肉、兔毛、山羊绒等,1999年净出口量分别为12.34万吨、1.1万吨,184.06吨、9.45吨。进口量大于出口的产品主要有乳品、羊毛、各类皮等,净进口量分别为2201.02吨、6140.72吨、3.04万吨。
山东省畜牧业的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后,省委、省政府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全省上下形成了重视和大力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氛围。二是气候、地域优势。山东省气候适宜、自然环境优越,适于畜牧业的发展,畜产品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人口众多,经济稳步发展,对畜产品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同时山东省在国内与京津沪相邻,国际上毗邻韩国、日本、东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山东省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市场空间。三是资源丰富。山东省年产粮食430多亿公斤,其中玉米常年产量在200亿公斤以上,年产农作物秸秆5000多万吨,可利用草地面积2400多万亩,其中改良草场400多万亩,人工种植牧草170多万亩,同时有大量的饼粕等蛋白质饲料可供开发利用;山东省有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里岔黑猪、莱芜黑猪等一大批地方优良品种享誉国内外,近年来从国外引进了大批畜禽良种,大大提高了畜禽生产水平和产品品质;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种植业和其他行业转移出来,成为畜牧业新的劳动力资源。四是具有较为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各种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发展迅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
山东省畜牧业发展虽然具有诸多有利条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面临加入WTO这一新的形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出口产品单一,市场覆盖面小。山东畜产品出口主要是鸡肉,猪牛羊肉、蛋类、奶类基本没有出口。产品出口市场主要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而对市场容量比较大的欧美市场出口量很少,使山东省畜牧产品出口过分依赖日本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市场,市场风险大,效益不稳定。(2)产品结构不合理。原料性产品、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的加工制成品少;大路产品多,名特优稀新产品少;食粮性畜禽产品多,食草节粮型畜禽产品少。(3)综合科技实力不强,生产管理水平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发达国家猪出栏率和瘦肉率一般在200%和65%以上,而山东省仅为151%和53%;蛋鸡年产蛋量国外为15公斤以上,蛋料比为2.2-2.4:1,山东省分别为11公斤和2.6-2.8:1;肉鸡料重比国外为1.6-1.9:1,山东省2-2.2:1;存栏牛平均产肉量国外达到90公斤以上,山东省66公斤;猪、鸡病死率国外分别为5%和10%,山东省分别为10%和15%;劳动生产率低,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年提供肉蛋奶分别为2200公斤、400公斤和7500公斤,而山东省分别为148公斤、88公斤和17公斤。科技成果转化率国外一般为70%以上,山东省为60%左右;畜牧科技进步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国外一般为60-80%,山东省为50%。(4)畜产品质量不高,特别是畜禽疫病和药物残留问题严重,导致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5)市场体系不健全,宏观调控能力差。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畜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行业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市场信息不灵,生产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政府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难以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6)畜产品的加工、贮存、运销等技术和设备落后,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也影响了畜产品的出口和销售。
二、加入WTO对山东省畜牧业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将给山东省畜牧业带来重大影响,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
从整体上讲,加入WTO对山东省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可以改善对外贸易环境,突出山东省畜产品竞争优势,扩大山东省畜产品出口;二是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科技、生产及市场信息,有效地组织生产;三是有利于促进山东省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四是有利于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加快山东省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山东省畜牧业企业走出国门,到国外办场兴业;五是有利于增加国际融资渠道;六是有利于加快山东省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在看到有利方面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利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国外畜产品进入带来的市场冲击和竞争更加激烈;现行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规则不适应国际市场要求;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发育不完善,缺乏高层次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等,都是我们应当尽快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加入WTO将对山东省主要畜产品的生产及其进出口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山东省参与国际贸易的畜牧业产品主要有禽肉、猪肉、牛羊肉、乳制品、羊毛、兔毛等,饲料及饲料原料主要有玉米,豆粕、鱼粉等。由于不同产品的生产、价格、市场的竞争优势不同,加入WTO对这些产品的影响也各有不同。
禽肉和禽蛋:由于优良品种、先进饲养技术的推广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二十世纪全球肉类生产中,禽肉是增长最快的畜产品,在1961-1998年期间,产量由901万吨增至6416.8万吨,在肉类结构中的比重由16.6%增加到29.7%,我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禽肉生产国,山东禽肉在畜产品生产中也是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品种。禽肉消费已成为第二大肉类消费品。1980-1997年世界禽肉进口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品种,增幅高达3.4倍,比重由18%增至34%。山东省禽肉出口一直占全国1/3以上,最高年份达到16多万吨。加入WTO后,虽然由于山东省肉鸡生产成本高于美国、欧洲等国家,进口关税到2004年可由目前的20%降为12%,同时还存在疫病等问题,对山东省禽肉生产和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综合分析仍是利大于弊。首先山东省拥有象诸城外贸、阳谷凤祥、东营华誉、昌乐乐港等一批大型加工出口企业,拥有一定的国际市场和良好的信誉,与日本等主要进口国相临,地理位置优越,和欧洲等进口国在畜牧业发展方面保持着良好合作,并逐步打开了非洲等市场,具有进一步开拓市场的能力和优势;其次,据估算目前山东省鸡肉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低约10%左右,入世后可以进口国外廉价的饲料原料,进一步降低饲养成本,特别是山东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是国外无法比拟的,这将大大增强山东省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再次,入世后,山东省可以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加快改造生产加工条件,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另外,我国国内禽肉消费的50%来自肉质独特的地方品种鸡、鸭、鹅等,尽管价格较高,但市场前景看好,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消费倾向将会增强。同时,由于进口的禽肉是通过长途运输的冷冻肉,也不符合国内喜食新鲜禽肉的消费习惯,因此即使部分国家禽肉价格低,也难以取代国内产品。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禽蛋的两大重要出口国,也是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中国带壳蛋出口的平均价格远比美国低,从相对贸易优势(RTA)来看,我国出口的带壳蛋也具有比较优势。山东省是禽蛋生产和输出大省,价格优势明显,加入WTO后,对山东省禽蛋生产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将可能促进禽蛋的出口。我国对液体蛋、冻蛋、干蛋粉等蛋加工品征收30%的较高关税。加入WTO后,关税降低,若国内需求增加,蛋加工品的进口量有可能增加。
猪肉:我国是生猪生产第一大国,1998年生猪存栏占世界总量的44.3%,猪肉产量占46.1%。世界肉类结构中,猪肉比重一直保持在37-39%之间。猪肉主要进口国为欧洲、日本、俄罗斯、及我国的香港地区,主要出口国为丹麦、荷兰、法国等。我国猪肉出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但出口量不大,仅占产量的1%左右。山东省生猪生产一直保持稳定发展,产量质量稳定增长,每年调往外省猪肉约100万吨,出口仅1.1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不足0.5%,潜力巨大。据有关资料统计,山东省猪肉价格一般比国外低30-50%,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我国居民多以食鲜肉为主,国外冻猪肉难以进入我国市场,即使降低关税,对山东省生猪生产影响不大。俄罗斯是我国的传统猪肉出口市场,在全国注册的140多个对俄猪肉出口企业中山东省占26个,日本是猪肉进口较多的国家,过去从台湾进口为主,由于台湾爆发猪口蹄疫,对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这对山东省猪肉出口日本极为有利,只要加强猪的疫病防治,不断提高质量,山东省猪肉出口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肉兔:肉兔生产在山东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存栏、出栏和兔肉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加入WTO后,山东省肉兔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生产的科技含量高。品种都是从国外引进或培育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优良兔种,兔舍标准化设计、颗粒饲料、程序化免疫等新技术应用,使个体生产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据调查,山东省每只2.5公斤的商品兔生产成本约12元,目前售价21元,纯收益8-10元,与国外比较有明显的效益优势;二是肉兔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山东省有肉兔加工企业10多家,其中有4家获欧盟注册,对外建立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对内建立了稳定的货源基地。加入WTO后,扩大出口将带动生产发展;三是国内消费和市场的拉动增强。面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为山东省肉兔生产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牛、羊肉:从1999年1月份到2000年3月份,山东羊、羊肉的平均价格每千克大体在12元、14.7元,这比国际市场牛、羊肉的价格要低80%和50%以上,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即使不征收进口关税,外国的普通牛、羊肉也难以进入中国市场,若再征收12%的关税,除非部分高档牛羊肉外,国外产品很难取代山东省产品。加入WTO后,对山东牛羊生产冲击不大。WTO其他成员对我国的市场开放,则为山东具有价格明显优势的牛、羊肉的扩大出口,创造了良好条件,只要注重牛羊品种改良,提高牛羊肉质量,山东省牛羊肉出口将会不断扩大。
乳制品:山东省乳品业起步较晚,是一个新兴产业,尽管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水平较低。奶牛单产只相当于世界平均产量的2/3;养奶牛户规模小,饲养成本高,乳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乳制品的国内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1999年,全脂奶粉到岸价(CIF价)21000元/吨,除去关税后,实价为16800元/吨;国产全脂奶粉出厂价为17000元/吨,国产奶粉缺乏竞争力,国外乳制品连年大量出口到我国。加入WTO后,乳制品的进口关税将大幅度降低,如奶酪、冰淇淋的进口税率将降到12%和19%,乳制品进口将随之增加,这势必对山东乳品加工业及乳牛饲养业造成更大的压力。但由于鲜乳制品主要成分是水,运费将大大提高国外产品的进口成本,入世后对我国鲜乳产品市场影响不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奶牛品种改良步伐,提高生产水平,加快乳品业产业化进程。
羊毛、兔毛: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羊毛相当于国产羊毛的近2/3。1999年山东进口羊毛6450.48吨,出口309.77吨,净进口6140.71吨,国产羊毛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价格上都难以与进口羊竟争。加入WTO后,我国羊毛进口关税的降低,将会使羊毛进口量扩大。1999年,山东兔毛的产量为1.3万吨,其中出口量为184.06吨,竞争优势明显,加入WTO后,对山东兔毛生产不会产生影响,同时可以进一步扩大出口。
主要饲料原料:玉米、豆粕、鱼粉是畜牧业的主要饲料原料。1999年,山东省玉米的产量是1610.4万吨。近十年来,由于我国玉米生产成本的快速增长,国内玉米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5成,山东省玉米的生产成本比国际市场的价格还要高30%左右。加入WTO后,我国将取消玉米进口配额,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配额内的进口征收3%的低关税。2000年的初始配额为450万吨,2004年的配额为720万吨。由于进口玉米价格低,我国进一步开放玉米市场后,玉米进口量将会迅速增加。在4年的过渡期内玉米的进口对我国冲击不大,取消关税配额限制后,将对中国玉米生产产生较大冲击。但低价玉米的进口会降低我国畜牧业生产的成本,对山东省畜产品生产和参与国际竞争十分有利。
饼粕和鱼粉是山东省的净进口产品。1999年,山东饼粕的进口量是59737.21吨,出口量是10吨;饲料用鱼粉的进口量是63396.29吨,出口量是406.48吨。我国加入WTO后,由于进口关税的降低,进口量将增加,对饼粕和鱼粉生产不利,但对山东省畜牧业发展是有利的。
三、对策及措施
(一)调整和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按比较优势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稳定生猪、蛋鸡生产,大力发展草食畜禽,在巩固千家万户饲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扶持适度规模饲养和集约化饲养,以提高草食型畜禽的比重;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稀产品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积极培育名牌产品,提高山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认真搞好畜牧业的区域化布局,形成全省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经济优势明显的优质高效畜牧区(带);积极扩大优质牧草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加快发展奶类生产。通过结构调整,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
(二)加速科技攻关和国外高技术的引进、消化和转化,提高山东省畜牧业的整体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山东畜牧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科技的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针对山东省畜牧业发展,在科技上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畜禽良种推广体系建设,加快畜禽良种的引进、培育和繁育推广,加强地方畜禽良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尽快实现畜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二是加快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转化和创新,推动山东省畜牧业的技术进步。建立不同形式的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推广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普及;三是加强畜牧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畜牧高科技产业。以遗传育种、胚胎移植、生化制药、疫病综合防治等为重点,进行科技攻关、生产中试和企业开发相结合,形成畜牧高技术产业体系;四是加快畜牧高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
(三)大力发展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一是扩大企业规模。山东省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的缺点。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投资机制,科学地运筹资产,选准路子合理稳妥地扩张,要利用当前体制改革、企业改制的大好时机,发展壮大自己。山东省六和集团1991年以股份制的形式发起,以3120元起家,到1998年净资产达到6.7亿元,合理的机制快速膨胀了企业规模;二是提高企业档次。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在强化硬件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精深加工产品和产品的花色品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创汇能力;加强企业软件建设,引进高技术成果以及高层次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同时加强对企业全体职工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三是规范企业的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公司要按照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机制进行改制,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搞好企业经营;四是鼓励企业向跨国公司发展。坚持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开发,但重点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如何加快向国外市场发展,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到国际市场上筹措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外去办加工厂、办研究机构、办产品开发机构,充分利用国外的技术、人才和条件,扩大山东省产品的知名度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四)加强畜禽疫病控制和畜产品质量检测,提高畜产品质量。畜禽疫病和药物残留超标是制约我国畜禽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开拓国际市场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国内畜产品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应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综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一是加强畜禽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完善疫病检测诊断设施,建立疫病预测预报制度和重大疫病防治预案;二是强化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建立胶东半岛无规定疫病畜产品出口基地,保证出口产品的兽医卫生安全;三是加强饲料安全检测和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完善检测体系,提高检测技术,严厉查处饲料中违禁药物的添加,严格控制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四是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快企业质量认证。加快山东省畜产品生产、质量、加工、包装等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特别是合理引用国外的有关标准,尽快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这是我国加工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应抓紧办好,以获得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资格。
(五)建立健全各类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行业中介组织发展,加速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科技推广的载体,是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有效组织形式,是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抓手。目前山东省在畜牧业合作社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全省已发展各类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380多个,参与的农户70多万户,对全省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销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一步要因地制宜,加强引导和培训,强化措施,加快发展。成立畜牧行业、企业协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协会是企业自律的组织,是企业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组织,是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今后政府抓企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抓行业、企业协会来实现。目前,山东省已成立了小尾寒羊育种行业协会、六和等肉鸡生产企业联谊会,下半年计划再发展成立几个畜牧及有关行业、企业协会,加速山东省畜牧行业中介组织的发展。通过畜牧合作经济和中介组织的发展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进一步加快山东省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六)加强领导,积极开展对WTO的研究、培训,加强立法,加快制定、修订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有关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畜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和研究国际畜牧产品贸易的有关知识,逐步树立起国际市场意识,加快外向型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外向型经营管理队伍,以适应山东畜牧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要认真研究WTO的有关规则,尽快清理和修改现行的与WTO相抵触的贸易政策、法规,并结合我国和山东省畜牧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出与WTO要求相适应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法规,同时利用WTO的有关规则来保护山东省的传统产业,加快山东省畜牧业的国际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