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华 范秀华
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 四川 射洪 629200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分析高危因素,制定并落实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发生的53例职业暴露工作人员的职业分布、暴露环节、暴露种类等。结果 职业暴露人群以护士为主,35例,占35.66%,其中工龄小于5年30例,占85.72%,其次是医生,12例,占22.56%;暴露的主要类别是锐器伤,44例,占83.02%,主要环节是静脉输液和整理废物,输液环节28例,占锐器伤的63.64%,整理废物8例,占锐器伤的18.19%;其次是血液体液飞溅,6例,占11.32%;发生暴露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15例,占28.31%,艾滋病8例,占15.10%,暴露源无血源性传播疾病17例,占32.08%;暴露后正确处置率较高为96.23%,一名保洁和实习同学伤后未按规定流程处理,对全部工作人员均进行追踪随访,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 职业暴露发生人群以低年资护理人员、外科医生为主;锐器伤的发生主要因为违规操作、防范意识薄弱、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等原因造成,医院应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率,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随访。
【关键词】 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职业防护;防控
[中图分类号] R821.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329-02
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院内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清洁消毒等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和侵入性操作的增加,使医院内各类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增加,暴露频繁发生,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成为一种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为减少职业暴露,提供科学依据,探索有效的防控措施,现将我院近两年多来职业暴露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53例职业暴露发生后填写的登记档案。
1.2 调查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医院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后,填写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报告卡内容包括暴露者基本情况、暴露地点、暴露源情况、暴露过程、暴露环节、暴露程度,伤后处理等。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录入、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并用n和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人员分布有护理人员、医生、医技人员、保洁人员、护工及病员家属,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3.讨论
3.1医患比例严重失调:医护人员工作量大、任务繁重 医院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人群以护理人员、外科医生为主,尤其是低年资护理人员,场所主要在病房和手术室;职业暴露类型以锐器伤为主,主要为输液器针头、处理医疗废物、手术刀剪、玻璃安培等。
3.2 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医院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职业暴露引起的危害性,防护意识薄弱,没有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接触上述物品前着装不规范,个人防护不到位导致血液体液喷溅污染皮肤粘膜;对病人情况、病室环境了解不充分,对意识不清、躁动、不配合的病人没有做好协同操作。
3.3 医疗护理操作行为不规范 很多例职业暴露均是因操作技能不熟、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如使用后的锐器没及时放入利器盒,随意放在治疗车上、治疗盘内或床头桌上,再次整理时被刺伤;感染性废物中混入锐器导致保洁工刺伤;术中医护人员配合不默契,徒手传递刀、剪和缝合针被划伤。
4 对策
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大部分,前者包括医院的建筑布局、设施齐备、人员配置;后者包括思想重视、制度到位、措施得力等。
4.1 保护医院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是预防职业暴露的核心[3]医院管理部门应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医护比例,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医院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开展前瞻性的监测,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对在职人员定期组织体检,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必要的给与乙肝疫苗接种。
4.2 良好的基础设施设备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基本保障 医院建筑设计、布局要合理,特别是高危部门如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等,人流、物流要分开,洁污通道要分开;配置充足的手卫生设施,采用非接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各种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准备充足,易于取用。
4.3 标准预防是WHO推荐的能够预防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全面隔离方法[4]恪守标准预防观念,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预计要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科学的使用防护用品;在接触病人前后、无菌技术操作前后、接触病人环境物品后正确洗手或手消毒;规范操作,预防利器损伤。
4.4 暴露后科学规范的处理是预防职业暴露感染的关键[5](1)局部处理:在伤口旁端处离心挤压,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反复冲洗,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黏膜,直至冲洗干净。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2)报告 报告医院上级有关部门,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3)评估与预防 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并尽可能在24 h内采取预防措施:①立即给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开具ALT、抗-HCV、抗-HIV、TPHA检查单。②若患者HBsAg、抗-HCV、抗-HIV、TPHA检测结果未知,主管医生应立即给患者开具这些项目的检查单。③患者HBsAg(+):医务人员抗-HBs<10 m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 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医务人员抗-HBs≥10 mU/m1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HBsAg、抗-HBs、ALT。④患者抗-HCV(+):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抗-HCV(-),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抗-HCV、ALT,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抗病毒治疗。⑤患者抗-HIV(+):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与防护指导,分析暴露级别、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指导科学预防用药。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随诊检查抗HIV,观察防治效果。
4.5 强化培训是预防职业暴露的关键措施
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已被许多国家认为时间少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6],医院内所有在岗人员包括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实习进修生、后勤、保洁、保卫等部门均应接受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使大家认识并重视职业暴露的途径及其危险性,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提高对HIV感染的警惕性。同时给具有暴露危险的医务人员提供咨询和指导,增强其防范意识,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对新上岗人员和实习生应强化培训,使他们知道医护人员严格的自身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职业暴露,同时也可避免将医院感染带给患者及其他人员。培训内容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尤其是标准预防观念和方法,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措施。管理部门通过不断强化培训、监督、考核等多种方式增强其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增强各级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消除不安全医疗行为,从而避免或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艳梅,邓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医药前沿,2015,5(20):355-357.
[2]金新,唐丽凤,李玉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73-1274.
[3]林惠仙,张步政.临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1):330-331.
[4]许睿玮,姚桂琴,张辉文等.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5962.
[5]李芳,王川佳,罗蕊,等.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的处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7(10):325-326.
[6]曾芳,伍平,林兰,等.2012年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6):73-74.
论文作者:张福华,范秀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职业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医院论文; 发生论文; 个月论文; 防护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