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1996: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中国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5年农村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1995年农业问题再一次成为全党高度重视、全国广泛关注的热点。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在强调不折不扣地落实已经制定的扶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措施的同时,又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在这一大背景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比预期的情况还要好,农业获得较好的收成,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基本保持均衡,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保持着较快增长的势头。
(一)1995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
1.中央对发展农业有重大举措,农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受到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199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其核心内容:①保证稳定粮田面积;②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③负责掌握70—80%的商品粮源;④建立和管理地方粮油储备;⑤建立和管理粮食风险基金;⑥负责完成地方粮食进口任务;⑦安排好当地粮食市场,确保供应,稳定粮价;⑧负责组织好省际间粮食的调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也把“菜篮子”建设的扶持责任明确在市长的工作中。显然,党委、政府的领导,有利于各部门引导社会资源向农业流动,有利于动员、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援农业。
1995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农业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央明确提出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真正做到“八个到位”,即领导精力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扶持农业政策到位、粮棉购销政策到位、农业基础设施到位、农业技术推广到位、深化农村改革到位、基层组织建设到位。虽然农业政策的落实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但1995年各地区和部门在加强农业上的确有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2.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有明显的改善。
1995年国家计划、财政、信贷等部门对农业的投入有明显的增加。据国家计委宣布,1995年国家计划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预计比1994年增加24.9%,其中非经营性投资部分比1994年增加25.9%。1995年由国家财政安排的支持农业发展资金总额达693.51亿元,比1994年增长11.1%,其中由国家预算直接安排的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有447.01亿元,增长13.7%,高于1995年全国财政支出9.3%的增长幅度。1995年中国农业银行计划安排的贷款中, 用于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贷款达570亿元,比1994年增长26.4%, 其中农业贷款共安排了350亿元,增长幅度高于1995 年农业银行全部贷款增长幅度8.5个百分点。农业发展银行安排的支农贷款规模为502亿元,其中粮棉油收购贷款400亿元,农业贷款84亿元,农业固定资产贷款18 亿元。
3.粮食价格继续在高价位上运行,其他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农民增加生产的积极性仍然较高。
1995年国家定购粮食价格未作适当提高,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不利的。但定购粮只占商品粮总量的35%,粮食市场价格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影响比定购粮价格要显著得多。自1993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两倍左右,目前已接近和高出国际市场的粮价。除50年代初期以外,这在建国以来是罕见的。从1995年上半年的情况看,粮食市场价格继续在高价位上逐月攀升。到6月份三种粮食(大米、玉米、 小麦)混合平均价达2.15元/公斤,比年初上涨12.5%,月均涨幅为2.38%;进入第三季度后,粮食价格基本趋于稳定。9月份三种粮食均价为2.18元/公斤,与7月份基本持平。这是自1993 年下半年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以来首次出现季度性基本持平的态势。但从全年情况看,粮食价格继续在高价位上运行,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95年国家将棉花收购价格(标准级皮棉)从1994年每担544 元提高到700元,提价幅度高达28.8%, 虽然这一提价幅度低于农民的预期价格水平,但考虑到一些棉花主产区为了完成收购任务,变相提高收购价格,农民出售棉花的实际价格是高于国家规定的统一收购价格的。
其他农产品价格,基本上呈稳中有升的态势。猪肉价格先跌后涨,涨幅适中。鸡蛋价格季节波动明显,涨跌幅度偏大。水产品价格稳定。1995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持续下跌,6月份为11.4元/公斤, 比年初下降了12.5%,月均跌幅2.38%。猪肉价格跌幅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为近年仅有。进入第三季度后,猪肉价格开始逐月攀升,7月份上涨2.41 %,8月份上升10.49%,9月份又上涨4.81%,达到13.53元/公斤。虽然月度涨幅较猛,但与年初相比,涨幅仍算适中。1995年第一季度鸡蛋价格逐月下跌,月均跌幅3.44%,4月份持平,5月份有明显上涨,直到第三季度又逐月上涨,达到9月份每公斤8.43元,比年初上涨13.9 %。 1995年鸡蛋价格涨跌波动与前两年相似,但属于波动明显偏大的年份。水产品1995年价格指数在全国食品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中属最低。
由于农产品价格总体上看好,1995年农户用于生产的支出人均高达359元,名义增长45%,实际增长12%,高出1994年的增长速度。
(二)1995年农村经济的基本走势
1.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粮食供求状况改善,尤其是稻谷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1995年粮食总产量达4.6亿吨。其中,夏粮总产量达10655万吨,增产2.2%;早稻、秋粮也增产。粮食增产的原因, 除了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700万亩外,主要是稻谷和玉米两大类高产作物比重增加, 播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700万亩和1300多万亩,大豆面积却有所下降。 由于粮食丰收和国家对粮食的重视,1995年各月的粮食库存多于1994年。由于国家严格执行粮食进出口政策,禁止粮食出口和扩大粮食进口,并由原来单一进口小麦调整为进口国内需要的价格合适的小麦、玉米和大米等品种,截止1995年7月份累计,进口玉米186.4万吨,进口大米130 万吨,进口小麦439万吨。全年粮食净进口将达到1500万吨, 如此大的进口量对缓解供求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最明显的效果是使南方各省扭转了稻谷产量下降的趋势。
2.棉花、油料、糖料等作物均比上年增产。
棉花播种面积1995年已扩大到8500万亩左右,总产量预计达到8800—9000万担,比上年有所增加,各地库存状况改善,部分地区又出现了“卖棉难”和拒调棉花的现象。油料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超过2100万吨,比上年增产100万吨以上。由于国际市场食用油价较低, 进口量已增加到300万吨,库存增加100万吨,相对于800多万吨的需求量 ,供给已大于需求。糖料总产量预计为7700—7800万吨,比上年增产 400万吨。烤烟产量将超过2210万吨,增长10%以上。麻类总产量将达 到80万吨,增长20%左右。
3.“菜篮子”产品稳步增长,供求基本平衡。
根据农业部的测算,1995年全年肉类总产量将达到4700万吨,比上年增长4%。根据农业部畜牧兽医司的资料, 1995年生猪出栏头数为4.45亿头左右,猪肉产量为3450万吨左右。 目前我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多,我国人均占有量已达28.5公斤左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1995年牛肉产量达到340万吨,羊肉产量达到180万吨,禽肉产量达到800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牛、羊、禽肉量分别达到2.8公斤、1.5公斤和6.6公斤。禽蛋产量1995年将达到1500万吨,人均占有量达12.4公斤,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据农业部提供的资料,1995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2350万吨, 比上年增长9%以上。蔬菜总产量将达到2.4亿吨,比上年增长4%。水果总产量达到3500万吨,比上年增长10%。
4.乡镇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
据有关部门资料,1995年1—10月, 全国乡村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达2.3万亿元,同比增长39%;产品销售率达到92%, 销售利税率达到6.9%,此二项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乡镇企业 1995 年出口交货值为 3896亿元,同比增长40.6%。1995年预计乡镇企业总产值将达到54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7%左右,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均高于总产值。四川、云南、广西、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已高于全国平均数,发展速度已明显加快。
5.农民收入保持着平稳的增长势头。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95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12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7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12%。 预计199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1500元左右,名义增长27%,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5%左右。
6.农村改革稳中有进。
1995年中国农村改革虽在总体上没有大的举措,但在土地制度、农业产业化、供销社改革、粮食企业“两条线”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据农业部的资料,全国各地已有超过1/3的村完成了土地承包期延长工作;全国有近9万个村的9000 多万亩土地实行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国有16个省区近2000万亩“四荒”地实行了使用权拍卖;土地使用权流转进程加快,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全国各地,尤其是山东、江苏等省以市场带企业、企业带基地或“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较快。仅山东省已建有各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220个,实现产值587亿元;建立各种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089个,其中年销售额过亿元的43个,连结农户600多万户,占全省农户40 %左右。这一改革模式的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也形成了有利于农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
1995年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持续几年的供销社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1995年国家作出了对国有粮食企业实行“两条线”运行的规定,旨在把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彻底分离,标志着粮食市场和宏观调控的改革进程已经开始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二、199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1995年农村经济形势比预料的要好,但促成因素以短期因素居多。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矛盾仍未较好地得到解决,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部门。
1.农业基础脆弱和农业投入仍显不足。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主要是农业投入欠帐太多,这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缓慢的一个根本原因。农业投入年年欠帐,也使得1995年增加的农业投入量显得不足。建国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从“五五”时期的10.5%下降到“七五”时期的3.36%,从1984年的6.21%下滑到1994年的2.6%。
支农资金在一些地方不能全额支农和及时到位,在1995年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由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口号农业”病根未除,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并不真正把农业摆在首要地位,各种农业、农村工作会的“花架子”较多,而落实政策、落实资金不多。一些地方政府依然不情愿调整工业项目的资金,农业投入的资金被截流和不及时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在操作上,许多地区都采取层层分解的办法,把“大袋子”变为“小袋子”,但由于“分税制”后不少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减慢,“赤字县”比重较大,不少地方工资的发放也遇到困难,农业的投入就难以排上队,支农资金甚至被挤占和挪用。
2.区域壁垒严重和国家调控能力有限。
由于玉米和水稻总资源仍显不足,各地区为了局部利益而封锁市场、囤积居奇、抬价抢购的现象相当严重。1995年上半年南方玉米市场吃紧,许多大型饲养企业面临仅差几天就“断炊”的严重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地区壁垒所致。虽然国家紧急调运了200万吨东北玉米进关南下, 但也下了很大力气。1995年棉花销售面临的局部地区“卖棉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在持续几年棉花紧张的形势下,一些地区和企业的囤积。
粮食部门政企不分,官商一体的体制未能根本改变。国家粮食专项储备逐年下降,1995年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已降至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国家所掌握的优质大米数量远远不够,调控市场时抛售低档大米,对平抑市场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3.定购粮价和市场粮价价差太大。
1995年粮食定购价仍是1994年价格。1994年的价格是在当时市场价格基础上再加10%制定的,在当时是合理的。但由于1994年以来市场粮价不断上涨,1995年定购价和市场价的差距每公斤已达到0.60—0.80元,牌市差价之大是改革以来少见的。为了完成定购任务,基层政府部门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牌市差价过大,也造成粮食市场的混乱。多数省区为了缓和粮食定购价过低的矛盾,大都搞了价外补贴或粮肥挂钩,但在粮食定购量较大的地方,地方财政能力有限,价外加价的水平不高。
4.农业生产资料涨幅过大,居高不下,致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95年化肥供求缺口仍较大。据农业部计算,从总量上看,1995年化肥总需求量为13300万吨, 国内生产安排5640万吨,加上进口和库存,尚缺1000万吨。从结构上看,品种构成不合理,优质化肥如尿素等短缺,氮、磷、钾比例失调。按土壤要求,氮、磷、钾三种肥的比例应为1:0.35:0.18,生产安排的比例仅为1:0.33:0.1,磷、钾肥供给不足。从供求时间来看,供求脱节,需求旺季供应不足,淡季却积压胀库。化肥供给缺口造成了价格猛涨,同时,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中国化肥行业全行业亏损,出厂价格被人为压低的情况很难长期存在。由于供给不足,农民愿意支付的价格或实际零售价格,大大高于国家限定的出厂价,这就为流通过程中倒买倒卖提供了较大的漏洞,加上流通秩序的混乱现象,从而引起涨价过猛。再加上国际市场价格提高,进口成本上升,也引起了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尽管国家规定国产化肥最高限价为1400元/吨,但绝大多数省区早已突破。国产尿素达到1900—2100元/吨,比上年上涨50%。进口尿素达到2300元/吨,比上年上涨30%。除化肥外,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1995年也逐月上涨,居高不下。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1995年1—11 月份化肥价格上涨了近35%,农药上涨了18%,农膜上涨了31%。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农民因粮食等农产品涨价得到的好处。
5.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农民负担问题不容乐观。
按照实现小康的目标,从1994年开始农民收入年均递增必须保证在7%以上,而1994年和1995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长都在5%左右。通货膨胀显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比对城市居民收入的影响更为不利。城乡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拉大。除少数富裕地区的农村外,大多数农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食物和住房等方面,通货膨胀使得农民的购买力增长不理想。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未有很大缓解,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
虽然1995年中央强调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出现反弹,但是农民负担问题仍未遏制住增长的势头。1995年1—3 季度, 农民负担增长幅度达到30%以上,有的省竟高达60—70%。
三、1996年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初步判断
(一)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有利因素。
农业发展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199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夺取农业丰收,并要求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千方百计落实粮棉种植面积,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亿公顷(16.5亿亩)以上,棉花种植面积力争达到600 万公顷(9000万亩);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增加农业资金投入;适当解决粮食定购价格偏低问题;完善化肥供销办法;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把供销社改革引向深入;采取果断措施减轻农民负担。会议提出要硬碰硬地解决农村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这些政策的落实,尤其是提高粮食定购价格政策的出台,无疑将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条件将进一步改善。1995年国家和地方支农资金增加幅度较大,农民个人投入形势也是最好的一年,1996年有可能继续保持这种势头。1995年入冬以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手较早,规模也较大。
1995年秋冬农作物面积比上年增加,为1996年夏粮增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秋冬种粮食作物面积比上年增长2.3%。 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价格看好。受价格拉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将会有新的提高。
1996年国家将进一步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和遏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将有利于支持农业。
2.不利因素。
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实际到位仍然存在困难,尤其是粮棉主产区地方财政收入缓慢,背负着巨大的粮食企业的政策性“挂帐”,增加支农资金有着较大困难。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到目前为止仍未出现回落迹象,农业生产成本涨幅已超过农产品价格的涨幅。1996年,国产化肥的出厂价格将适当提高,化肥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也将适当提高,供销社化肥的购销差价率也将适当提高,因此,化肥销售价格仍会有一定幅度上涨。
农产品统一市场仍未形成,地区壁垒仍未从根本上消除。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一定程度的变化,有可能被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给予放大。农民的市场组织程度仍然很低,在市场上往往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二)1996年农村经济走势的初步判断
从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来看,1996年农业会保持比较平稳的发展态势,出现突破性增长的可能性不大。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我们对农村经济的基本动向做出如下初步判断:
1.只要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会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但粮食供求总量会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的区域性和结构性供求矛盾会依然存在。
历史经验表明,粮食生产总是波浪式发展。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由1000亿公斤增加到4500亿公斤,上了7个台阶, 一般是出现一段徘徊之后,供给偏紧,价格上涨,通过采取加强农业的政策措施,往往会出现新的增长高峰。进入90年代,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处于徘徊状态,但各方面的工作都有进展,这也是积蓄能量、孕育新的增长因素的过程。我国农业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潜力都很大。随着1995年以来农业投入的增加,农业的物质技术条件将会得到加强和改善。1996年提高粮棉价格,会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只要1996年没有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是没有问题的。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同时,粮食的区域性和结构性供求矛盾很突出。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粮食产量下降,供求矛盾比较尖锐。从品种结构看,近年来大米短缺和玉米供求缺口大的问题也很突出。1995年政府所采取的鼓励国内粮食生产发展、严格控制玉米出口、适当增加粮食进口等项政策,对于缓和粮食供求矛盾无疑产生了积极作用,1996年粮食供求总量平衡会有所改善,东南沿海地区供求矛盾会有所缓和,大米和玉米的供求状况也会有所改观,但考虑到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我国粮食供求“丰时平,欠时紧”的状况不会发生根本的改观。
2.国家粮食定购价格会进一步提高,粮食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逐步提高国家定购价,使其基本上接近市场价格,将是不可避免的。这样既有利于完成国家收购任务,也有利于用市场机制来调节粮食生产。今后国家在定价策略上,宜采取分步提价,逐步逼近市场价格的做法。1996年若不适当提高粮食定购价,而拖到以后再提,矛盾会越积累越多,特别是以后一次性提价幅度过大,对宏观经济可能会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政府会更为被动,不如早提更为主动。影响市场粮价的主要因素是供给状况、消费基金增长和流通领域中的垄断行为。由于1995年粮食丰收和粮食大量进口,只要管住国营粮食企业不借机哄抬粮价,力争1996年粮食获得好收成,并继续适当进口部分粮食,就能防止市场粮价继续大幅度上涨。再者,我国目前粮食的市场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国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的余地的确很有限了。1996年粮食市场价格会继续在高价位上运行。当然,也不排除季节性或区域性的小幅度波动。
3.农民收入增长仍不容乐观。
1996年提高粮食定购价格,无疑会增加农民收入。但乡镇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无大松动的情况下,发展仍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难有大的突破。1996年有关部门和地区对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外出就业限制有所强化,以及交通运输的涨价,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就业成本,199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增长速度将减缓,这对提高农民收入影响较大。虽然减轻农民负担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民负担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由于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制度性根源未消除,仍不排除农民负担有“反弹”现象。
四、保证农产品供求均衡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思路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在保证农产品供给和需求均衡增长的前提下,努力使农民收入有一个较大的提高,这对实现整个“九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为实现“九五”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奠定基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现提出以下思路。
(一)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完善粮食购销政策
1.适当提高国家粮食定购价格。
根据以往的经验,粮食牌市差价在0.10元/斤到0.15元/斤以内,完成定购任务的难度还不大,这是1985年以来牌市差价的平均水平。考虑以上因素及粮价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996年定购粮提价幅度在0.20元/斤比较合适,即粮食定购价达到0.75元/斤左右的水平,提价幅度为37%。粮食定购价格提高,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了尽量减少其不利影响,提价方案出台前,准备工作要充分,相应的配套政策要跟上。要选准粮食调价政策出台时机。调价出台有两种选择:一是选在1995年秋收后和秋冬种前,这样可以及早向农民传达信息,有助于提高农民来年的种粮积极性;二是选在1996年夏粮收购开秤前夕,这样可以避免给流通环节过早地提供涨价预期。1996年的国家定购数量宜维持在1995年的水平上不再变动。在明确全国平均每斤合同定购粮提0.20元的同时,制定不同粮食品种的提价幅度。在普遍提高定购价格的基础上,允许地方利用地方财力,继续实行一定幅度(10—15%)的价外加价或粮肥挂钩。
粮食定购价格提高后,对收购资金需求会相应增加。中央银行要及早准备增加粮食贷款规模和资金,保证国家定购粮收购资金及时到位,不给农民打“白条”。议购粮的收购资金也应落实,应及早确定议购粮贷款利率,便于银企之间协商。
2.适当控制粮食购销差价。
在提高粮食收购价后,为了防止对物价水平产生较大影响,应适当控制粮食购销差价,控制粮食流通环节总费用。1993年到1994年,粮食购销差价由0.55元/公斤扩大到0.872元/公斤,提高了0.322元/公斤,粮食销售价格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分配比例由1:0.71上升到1:0.77。这样的购销差价水平偏大,应努力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国家应规定统一的平价粮销价水平,但范围不宜太宽,主要限于几个主要品种:标准粉、标二米、玉米面等。国家粮食企业应坚决执行国家规定的粮食销价,不允许将定购粮转为议价销售。定购粮主要用于城镇居民的口粮供应。为了防止标准粉、标二米、玉米面三种粮食销价过份上涨,可以考虑由地方政府规定一定的购销差价率,由企业参照执行。其他粮食可不再限价。
3.在完成定购任务的同时,应放开粮食市场,坚决反对搞市场封锁。
目前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要求各个省粮食自求平衡的做法,无论粮食出现丰裕或短缺,都难以避免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冲突。协调粮食产区和销区利益关系的根本出路是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应在发育粮食批发市场的基础上,产区和销区签定购销合同,国家要制定专项法律,保证合同的有效性。
4.提高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
要加快国营粮食部门“两线运行”改革的步伐,建立独立的国家粮食储备单位。现在国家粮食专项储备已经降到近年来的最低点,若粮食市场出现意想不到的波动,政府会十分被动。为了保证国家粮食专项储备的有效调节,国家专项储备粮的规模应增加到300亿公斤以上。 储备粮的来源,一是在国内市场上购买一部分,二是从国际市场购买一部分。今后,国家储备库尽可能建在销区和交通运输方便的地区。国家还应要求各地,特别是销区省级政府,把粮食风险基金和地方储备完善起来。今后储备粮抛售时,要改过去通过行政分配指标的办法为在国家批发市场上公开抛售,而且不要按固定平价抛售,要按市价逐步降价抛售。现在按低于市场价抛售的做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粮价的上涨,但其作用会相对弱化。应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参照市场价水平制定抛售价。
5.粮食进出口必须置于中央的统一严格控制之下,改变政出多门、各行其事的状态。
为了减弱国际市场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掌握主动权,尽量避免个别年份进出口量过多。进口粮食的使用,要视国内供给状况而定。国内供应状况不好,可较多地用于在市场上销售;国内供应状况好,应尽量用于充实中央专项储备。
(二)采取粮肥价格联动的办法,控制化肥价格的过快增长
在目前化肥生产厂家不景气的情况下,简单限制化肥出厂价格并不是解决化肥供应问题的有效办法。应采取粮肥价格联动的办法,一方面按平价向农民供应化肥,一方面通过政策性补贴对化肥生产厂家实行扶持。具体做法:一是对国产和省产优质化肥实行全部与定购粮棉挂钩,其余化肥放开经营。二是挂钩肥定价总的原则是:国家不补贴;厂家能够保本微利;供销社实行“代理制”,只收取代理费。
(三)努力减轻农民负担
重点是管好合同外的集资收费、摊派活动。对各类社会集资要由农业、财政、物价等部门共同审核。要加强提留统筹和“两工”的管理。对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必须依法追究有关责任者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要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有大的突破。
我国粮食生产上新台阶,关键是解决好水的问题,重点是要充分挖掘现有水利工程的潜力,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为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加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应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对农民和农村集体进行农田改良、修建小型水利设施,政府要采取给予适当比例补贴的政策。二是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和农民资金投向农田水利建设。三是各级政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水利发展基金”,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
2.对农业区域开发,实行投资倾斜政策,集中力量办大事。
重点搞好中低产田改造,开垦宜农荒地,建设新的粮仓。为此,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广辟资金来源。一是“八五”期间对农业综合开发实行的优惠政策,“九五”期间要继续保留。二是财政和银行要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持力度。“九五”期间的投资额应比过去有较大幅度增加,银行贷款也相应增加。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大型工商企业参与农业区域开发。四是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吸引外资投入农业区域开发项目。五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集资支农功能。农业发展银行和开发银行通过引进国外低利资金、发行农林水利建设债券等途径,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为大型农业区域开发项目上马发挥作用。
(五)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九五”期间要力争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目前的35%提高到50%。为此,一是加快推广粮食重大增产技术。首先,要集中力量建设“种子工程”,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其次,推广配方施肥技术,使化肥的利用率由目前的30%左右,到本世纪末提高到40—50%。再次,大力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高产栽培技术、薄膜覆盖技术等。二是稳定和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健全农技推广体系。三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的投资结构。
(六)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1.构建高效农业体系。
一是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二是开发利用草地草坡,用于发展饲料作物(含饲草)生产。三是在继续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禽类及草食畜牧业,建立节粮型畜牧业结构。四是调整农产品加工工业布局,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改变其主要出售原粮的局面。
2.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
一是坚持走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以劳力密集为主的道路,乡镇企业就业年均增长率要力争保持在6—8%,平均每年吸纳的农村劳动力达到700—900万人。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其对农村非农就业增长的贡献率。三是鼓励技术要求较高的乡镇企业适当集中连片发展。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工程”步伐。
3.尽快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防止盲目发展,滥占耕地。
重点是发展现有的3万人以上,特别是5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包括县城镇)。十四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改革小城镇的户籍制度,要尽快使这项改革由试验阶段转向推广阶段。应鼓励农民自带资金进镇办企业,发挥农民自己建城的积极性。此外,应搞活小城镇房地产市场,以地聚财,把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的收入和小城镇房地产开发的利润,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4.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合理有序流动。
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自然环境恶劣,基本生活条件难以满足,生产条件不具备,继续投入资金很难或根本不能见效的部分地区,更要实行人口转移和流动。为了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合理有序流动,要坚持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方向,在市场调节供求,农民自主就业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近期内尤其要注重农村微观领域的改革
1.稳定和完善农村微观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微观组织创新。
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除了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等有条件的地方,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和实力外,关键是推进农村微观领域的组织创新。一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解决农村资金积累机制问题,其核心是农村应该有一个健全的合作金融组织,可以对目前已有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和信用社进行改造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二是建立农民专业协会。通过这种协会把农民组织起来,在完成国家生产任务和尽各项义务以后,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合理要求和负担,形成经济上的农民自御组织。三是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对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按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要求,实行产业化经营。这既有利于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可以达到提高规模效益的目标。
2.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乡镇企业要通过实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拍卖多种形式,明晰产权,健全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二是积极探索和建立乡镇企业产权流转市场。三是引导和支持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四荒”使用权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拍卖。
3.积极推进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从长远看,改革的目标,还是要使定购价格逐步与市场价格相统一,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建立主要由市场调节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近期继续完善现有政策,“九五”中、后期实行“减购放价”,即国家粮食定购的主要目标为,只保证城镇低收入居民口粮,相应减少定购数量,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估计收购500亿斤可保证供应。 价格随行就市的操作办法是:中央政府在每年播种前根据成本、供求和比价关系,制定公布来年的定购指导价,地方政府可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一定比例。500亿斤定购粮定向按平价销售给城镇低收入居民, 实行目标补贴。实行此项改革的同时,仍须加快实施国有粮食企业的“两条线运行”的改革。
标签: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中国农村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论文; 玉米补贴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三农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玉米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