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510510
摘 要:建筑基础的作用是为了承担建筑的重力,确保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桩基础属于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支撑结构,对建筑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了解掌握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承载力和高刚度是桩基础最大的优点,目前我国大部分高层建筑中应用的都是砖基础。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成为时下热门行业。但是,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爆出部分由于施工技术不过关,导致建筑倒塌的事故,人们对于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我国大部分高层建筑中,桩基础的运用较为普遍。桩基础是是一种支撑结构,主要由承台与基桩组成,根据承台与土体的接触情况,可以将桩基础分为低承台桩基础和高承台桩基础。桩基础的施工材料主要为基岩、卵砾石、硬塑粘性土、中密沙等,具有很强的承载力和刚度,足够支撑起高层建筑的重量,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因此,掌握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尤为重要。
1.土建施工中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简述
桩基础主要分为低承台桩基础和高承台桩基础。区分低承台桩基础和高承台桩基础的关键就是承台与土体的接触情况。其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支撑结构被称为低承台。这种桩基础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将桩身打入地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结果完整、满足建筑设计要求。通常情况下,完成打桩的方法主要包括振动法、水冲法、静压法三种。高承台桩基础是指桩身上部分露出地面,承台地面与土体分离的一种支撑结构,主要包括预制桩基础和灌注桩基础两种形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就地钻孔灌注的施工方式完成高承台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建设桩基础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承载建筑物本身的重量,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二是分担外界因素施加给建筑的压力,保证建筑不会在外力下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正常使用。在遭遇不良环境时,桩基础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受力能力,避免建筑物因不良环境灾害发生倒塌、变形现象。
2.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准备
2.1 勘察现场施工环境
在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全面勘察,收集现场基本数据,然后根据现场的数据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现场勘查主要是对施工现场外界条件的勘查,包括地质情况、环境条件等。完成现场勘查后得出的现场数据应该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专业数据。同时,在进行实际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的情况,包括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物的位置、建筑物的距离以及建筑物地下管线分布具体情况。只有将施工现场环境彻底了解清楚,才能制定出更好、更合理的施工方案,规避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2.2 编制施工方案的准备
编制施工方案是完成施工现场勘察后的下一个步骤,现场勘察时获取的现场基本数据在施工方案编制中,可以成为最主要、最可靠的依据。然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建筑桩基础施工的类型、材料、方法、设备、进度等。同样,在进行施工方案编制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的情况,以及低下管道布线情况保证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施工机械的准备
高层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工程量大,工期长,一般来说,高层建筑中主要采用桩基础。因此,在施工前,应该事先将施工过程中仪器设备按照不同的类别和作用准备充分,从而节约时间成本,减轻施工现场的管理压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施工设备的检修维护是施工准备环节的主要部分,确保施工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能够大大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时间损耗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当然,施工设备的准备工作同样需要与周围环境条件相结合,尽量减少误差,提高设备施工效率。
3.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整个桩基础施工的核心,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实际施工过程现场情况复杂,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桩基础施工难度往往偏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只有正确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首先,施工人员应该控制分析桩基础的荷载量。每一栋建筑对基础的荷载量要求都不相同,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前,应该首先计算桩基础的荷载量,确保能够满足建筑需求。其次,施工人员应该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因地制宜,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第三,将现场机械化水平提高。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应该尽量减少人工施工,加大施工机械的投入,将施工现场机械化,从而提高施工效率。第四,减少周边环境对施工现场的影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地点不再局限于城市中心,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将目光放到城郊。与城市中心不同,城郊拥有广阔的地域,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渐渐往城郊转移,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前,应该首先将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勘察清楚,减少周边环境对施工造成的影响。第五,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成本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目的,因此,人工、材料、机械、工艺等多方面的成本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尽量选取最优的施工技术、经济实惠的施工材料、简单实用的施工工艺等。第六,合理控制施工进度。每一个工程开工前都必须对施工进度进行一定的规划,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施工进度产生一定偏差。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选择过程中,施工人员就是应该将这种偏差尽可能控制到最低。
完成施工前各种准备工作后,建筑桩基础的施工操作就可以顺利实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参考施工方案的基础上,还要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灵活应对。桩基础施工根据桩基的不同成因,可将其分成两种:灌注桩基础和预制桩基础。两种桩基础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灌注桩基础使用的是现场灌注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成孔方法的不同,将桩基础分为冲击成孔、沉管成孔、干作业成孔等。当施工过程中遭遇粘性土质时,很容易造成机械作业的阻碍,这时候必须采用人工作业方式。但是,预制桩基础则是提前预制好桩基,然后运到施工现场来进行施工。预制桩基础的施工要点就是沉桩,目前,施工过程中主要沉桩方式包括:锤击、射水、静压、振动等。
4.结语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桩基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从施工前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两个方面,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合理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覃培. 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275.
[2]王延立.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 硅谷,2014,19:109+22.
[3]张平. 浅论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 经营管理者,2013,15:380.
[4]宋剑. 试论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 山西建筑,2016,36:96-97.
[5]姜芹. 关于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研究[J]. 居业,2015,10:100+102.
[6]李晓明.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5,23:96+98.
论文作者:李晓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桩基础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建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