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上海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改造论文,乡镇企业论文,上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是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成功发展经济的宝贵经验。要更快更好地推进上海乡镇企业经济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使技术进步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提高其经济增长的质量,这也是90年代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一.加快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提出加快上海乡镇企业技术改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技术改造属于技术进步范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也逐渐变成了科学的过程,工业经济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近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现和加速产品更新换代与企业技术老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实践证明,科学有效地组织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活动,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2)资金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困绕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使有限的资金投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投资重点转移到企业技术改造上来,对加速乡镇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性。

(3)上海乡镇工业在全市工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80年代上海乡镇工业平均每年以22%的速度增长,占全市工业中的比重日渐突出,预计90年代末或下个世纪初,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可超出50%,形成两分天下的局面。如果在未来的10年中,上海乡镇工业能有效地摆脱80年代那种以粗放外延为主的扩张模式,迅速建立起以技术密集为主的扩张模式,不断提高其经济增长的质量,无疑对提高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加快全市工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4)上海乡镇企业发展起步早,经过80年代的迅速成长,已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能力,特别是在城市大工业技术扩散的影响下,有条件也有可能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经济、提高效益的新路,这对推动全国乡镇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示范作用。

有目的地把乡镇企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从单纯增加企业生产要素数量转向提高企业生产要素质量,对推动上海乡镇企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对上海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状况的分析评价

80年代上海乡镇企业基本实行的是充分增加就业,以粗放外延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发展模式。投资中新建项目占了较大的比重,这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转移,迅速增加农民收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90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纵深发展和宏观调控的强化,上海乡镇企业继续走这一老路显然已经不可能。要不断提高乡镇企业扩张的质量,增强自我竞争能力,必须转向依靠技术进步,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近年来上海乡镇企业投资情况看,1988-1993年期间上海乡镇企业累计引进技术和设备4500多项,总投资近23亿元,无论从项目数和投资额看,都是以前任何时期无法比拟的。由于上海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加强,对上海乡镇企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有的企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甚至达到国内外同行领先水平。但从总体技术设备存量结构看,仍然比较落后,高能耗、高污染的设备仍占较大的比重,亟须淘汰更新。

技术改造对企业技术进步起着关键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上海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实质上是劳动力、资金、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客观地分析、评价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对上海乡镇企业增长的作用,我们采用模型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增长速度方程分析法进行研究,供参考。

我们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研究技术进步。在这里,技术进步的涵义比通常所说的“科学技术进步”的涵义更广。它指的是一个经济系统的产出增长中,除了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投入量增长所起作用外,其余一切为促使产出增长的因素的总和。

计算(计算过程略去)结果表明,1987-1993年期间上海乡镇企业由于受个别年份调整因素影响:产值增长有些波动,但产值平均每年增长仍达到了32.5%,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技术进步、劳动、资金三大要素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要素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度是指在生产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乡镇企业产出增长所起的相对作用),劳动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度逐年下降。资金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度呈先升后降趋势,但仍是乡镇企业增长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技术进步随着近两年技术改造工作的加强,贡献度呈明显的上升势头(详见下表一)。

表一 上海乡镇工业产出与技术进步、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分析表

资料来源:根据1987-1993年上海郊区工业年报计算。注解:1.增长率均以上年为基础。2.1989-1993年的产出、投入量为平均产出、投入量,增长率为平均增长速度。

(一)加快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日益受到重视,但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偏小。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知,1987年以来,上海乡镇企业发展依靠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因素逐年提高,技术进步率由1987年的3.48%逐步提高为1993年的10.63%,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水平提高对产出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度由1987年的12.55%上升为1993年的22.64%,六年中提高了10.09个百分点。这表明,近年来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依靠技术进步的贡献度一般在60%-70%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分析影响上海乡镇企业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份额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1)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完善,企业短期行为严重。主要表现为:1)承包期短,一般为三年左右,而开展企业技术改造不仅要花费资金,还要一定时间,因此多数厂长无暇顾及技术改造所能带来后发效益。2)目前企业承包中普遍以上缴利税为基础来确定承包基数。因此,一些企业在承包中倾斜利税上交和工资分配,片面追求产值产量指标,忽视技术改造对企业经济增长的作用。3)近年来,虽然采取了一些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措施,但收效不大。例如:企业可按一定比例从销售收入中提取技术开发费,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多数企业担心列支技术开发费会增大成本,使利税指标下降,影响职工分配,宁愿放弃这项优惠政策。4)未能真正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承包制中,承包指标往往是上级部门说了算,多数企业只承包任期利益指标,不包企业长远利益指标,包盈不包亏等等,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企业技术改造活动的深入。

(2)企业管理落后,经营机制退化。目前多数乡镇重引进,轻消化、创新。由于承包指标订得不合理,比较多地倾向考核产出指标,而忽略生产能力状况改善指标的考核,结果导致企业掠夺性经营,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企业分配大锅饭现象又有抬头,用工制度退化,能进不能出,企业经营好坏与各人贡献多少挂钩不密切,缺乏动力机制。

(3)企业设备更新缺乏保障制度,折旧率低。据最近上海市农调队一项调查披露,目前上海重点乡镇企业中,固定资产折旧率大于10%的企业仅占2%,在5%-10%之间的企业占44%,小于5%的企业占54%。照此水平测算,上海乡镇企业设备平均服役年龄在25年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约有三分之一企业折旧率低于2%,设备平均服役年龄达50年以上,如果把上海乡镇企业初创时期引进的一些城市工业淘汰落后技术设备和物价上涨因素考虑进去,乡镇企业设备老化,超期服役现象普遍,这是技术进步贡献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4)宏观政策引导弱化。信贷、税收、物价等措施不配套,缺乏必要的倾斜,银根抽紧,往往容易砍掉的是技改项目。对一些开展技改项目的企业税收、贷款利率常常体现不出优惠。社会投资缺乏统一规划和宏观控制,大量资金用于铺摊子,造成大量重复布点和盲目引进,使有限的投资难以产生更大、更好的效益。近六年上海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建、扩建、扩建投资占八成以上。

(5)科研与生产脱节。据对重点乡镇企业抽样调查,约有56%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业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机构。这些企业不仅在降能节耗、新产品开发上能力较弱,甚至有些生产上和工艺上常规问题也难以解决,要聘请“星期日”工程师来解决;约有44%的企业虽然有自己的专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机构,但由于缺乏中高级技术人才,技术改造、设计、创新难有大的突破。与此同时,科学院、所的科研与社会生产脱节,大量的科技成果由于缺乏中介机构转化为社会商品,形成科技成果“卖难买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技术市场缺乏规则也使科研单位的开发成果,包括专利技术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缺乏规则,也使科研单位的开发成果包括专利技术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失掉不少契机,即使自发地转化了,也由于管理跟不上而影响其向纵深发展。由此可见,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科研与生产不衔接,也是影响上海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要不断提高上海乡镇企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即依靠进步发展乡镇企业经济,必须积极、全面地解决上述问题,为乡镇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进步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氛围。

(二)企业先进技术匮乏,技改投入不足,使整个乡镇企业经济扩张质量不高。我们知道,一个企业技术力量的强弱和技改投资的多少对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经济起着关键的作用。据最保守的估算,目前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乡镇企业没有把技术改造摆上应有的位置,这些企业厂长(经理)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完成产值指标,增加分配,即使搞一些技术改造项目也往往局限于降低成本、原材料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忽视引进新工艺和开发新产品。他们主要是怕打乱眼前生产秩序,在短期内影响企业产值和产量。因此,技术改造的客观效果常常不尽人意,这是目前乡镇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物耗率居高不下,新产品推不出,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状况难以改变的结症所在。据上海市农调队对重点乡镇企业抽样调查,具备工程师职称以上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包括外聘的“星期日”工程师)仅占全部调查企业职工人数的0.7%,有13%的企业没有一个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如果扣除这项调查对象是骨干重点乡镇企业因素,可以想见,多数中小乡镇企业开展技改的骨干力量仅是聘请“星期日”工程师。这项调查当问及企业技术力量和技术投入时,有89%的企业厂长认为技术力量不足,技改投入少,特别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是当前企业开展技改工作中碰到的最大难题。企业技术力量不足、投资少,影响了企业新产品开发,影响了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影响了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工作。一些企业引进技术和设备后,因国内市场需求发展变化,而企业却无力对引进技术和设备进行适应性开发,造成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浪费,闲置现象严重。由于企业先进技术匮乏和技改投入不足,使整个乡镇企业经济扩张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

(1)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按每个劳动力实现的净产值计算,虽然绝对额由1987年的3321元逐步提高为1993年的8959元,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六年间劳动生产率仅增长87.1%,平均每年增长11%。

(2)物耗率继续上扬。乡镇企业物耗值占产值的比重由1987年的68.4%上升为1993年的78%,六年间提高了9.6个百分点。

(3)新产品开发贮备不足。近年来,各主管部门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狠抓新产品开发,平均每年约有1000多个新产品推出,但新产品开发主要限于研究新品种,缺乏对产品性能款式、包装、降低成本、扩大销售等系列开发研究,因而乡镇企业产品结构老化,产销率难以提高,产品积压严重的状况多年没有明显好转。

(4)资金产出率下降,亏损企业增多。上海乡镇企业每投入100元资金实现净产值由1987年的46.3元下降为1993年的20.2元,六年间净产出率下降了26.1%。1993年有1500多家乡镇企业亏损,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2%;亏损总金额达1.94亿元,比1987年增长2.2倍。

在未来的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时期中,必须十分重视企业技术力量培育和技改资金的筹集,这是90年代提高乡镇工业经济扩张质量的关键。

(三)资金约束是90年代上海乡镇企业增长遇到的最突出矛盾。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知,上海乡镇企业增长依赖追加资金投入的倾向愈益明显,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由1987年的0.684上升为1993年的0.780,按此计算,即使今后上海乡镇企业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到本世纪末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100亿元时,平均每年需追加成本资金110多亿元,按资金年平均周转2次计算,每年实际需追加生产资金50多亿元,这样庞大的资金需求与资金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困绕乡镇企业的发展。从历次银根抽紧,立即波及乡镇企业增长速度的事实可知,90年代上海企业稳定增长继续走大量追加奖金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将越来越不现实。认真分析未来的市场条件变化形势,及时调整上海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要使有限的资金投入产出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必须走技术改造、依靠技术进步发展乡镇企业经济的模式。据初步测算,如果到本世纪末,能卓有成效地把上海乡镇企业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度由目前的22%提高的40%左右,那么,即使在资金、劳力投入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平均每年仍可净增加产出180亿元,其社会经济效果将是十分显著的。要有效地提高上海乡镇企业增长中的技术进步贡献度,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投资重点尽快转移到乡镇企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上来,不断提高资金、劳动力投入中的技术含量,即提高乡镇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的质量。

三.当前乡镇工业技术改造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企业内部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经济的动力不足。

从近期对上海重点乡镇企业厂长(经理)问卷调查中反映,90%以上的企业厂长(经理)都高度评价了技术改造对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认为是“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增进效益最有效的途径”。但为什么开展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进步就是迟迟热不起来,关键是企业内部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经济的机制尚未健全。近年来,各地虽然实际了一些有利于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但在杜绝企业短期行为方面收效不大,企业自主权小,管理落后,社会负担沉重,经营机制退化,分配大锅饭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企业技术改造的深入。

(二)企业先进技术缺乏,引进无门的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乡镇企业自有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聘请“星期日”工程师又往往受地域、人缘等因素的限制,既使请到了一些有能耐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往往救急不治本,短期倾向严重,加上技术市场不健全,信息无源,引进无门,这是目前多数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开展技术改造活动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三)技改资金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由于资金短缺,一些通过技术鉴定的技改项目迟迟不能上马的例子屡见不鲜。乡镇企业折旧率低,虚提折旧费、资金使用管理混乱等现象的存在,更是雪上加霜,使本来不多的技改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加上信贷投资不足,使问题更难解决,1993年虽经多方努力,但银行部门实际用于乡镇企业的技改贷款不足3亿元。技改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企业技术进步。

(四)宏观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财政、工商、信贷、物价等宏观政策不配套,缺乏统一齐全的引导性措施和全局战略性规划,条块分割互相扯皮,各行其是,即使某一方面开了口子为乡镇企业技改提供了便利,但由于其它方面不配套,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由于政策不配套,宏观调控也显得乏力,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重铺摊子工程,轻技术改造的格局长期没有明显改变。

四.上海乡镇企业技术改造中长期目标

要把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转移到领先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向技术要资金、要效益,必须要有一个确实可行的乡镇企业技术发展目标,并努力实施。从上海的实际条件看,必须加快引进、吸收国外和城市大工业技术设备步伐,争取到本世纪末,使上海乡镇企业技术总体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市大型工业90年代初的平均水平是可能的。在这个基础上,争取用5至10年时间逐步使上海乡镇企业技术接近或达到城市大工业现实水平,部分行业或企业有条件的应努力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在全国发挥“龙头”作用。

我们认为实现上述目标是可能的。从几个主要的质量指标比较看,详见表二:

表二 乡镇企业技术改造中长期目标

注:(1)根据1993年物价水平测算:

(2)人均占有生产资金按成本资金计算;

劳动生产率按净产值计算;

由于上述1-3项指标受行业结构的影响,难以作确切的比较,4-6项指标是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基本上可以揭示上海乡镇企业技术水平与城市先进工业的差距。如果在今后7年中,乡镇企业能比较顺利地赶上城市大工业90年代初的平均水平,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需增长14%以上,资金净产值率要争取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物耗率要争取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应该说是可能的。保持和发挥这一技术进步水平,至2010年接近或达到全市先进工业技术水平也是可以实现的。

从现实条件看,实现上述目标也是有可能的。我们认为:(1)上海农村位于城市郊区,如果今后能确保充足的技改资金投入,并保证其合理使用,应该说,上海乡镇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城市大工业先进技术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2)上海乡镇企业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每年实现利润总额均在40亿元左右,如果能有效地克服企业短期行为,并逐步完善企业积累制度,每年提留20-30%利润用于技术进步是有条件的,加上宏观信贷,税收政策适当向技改方面倾斜,确保足够的资金投入乡镇企业技改,应该说财力上是比较容易解决的。(3)随着人才流动机制的健全和技术市场的建立完善,上海乡镇企业内部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将大大缓解。上海有269个科研机构,有50所高等院校,每年工业技术开发项目1600多项,只要上海乡镇企业能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符合实际的人才招聘和引进科研成果的措施和办法,努力提高、赶超先进技术水平是有条件的。

(一)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上海特色的乡镇企业技术体系。

上海农村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要大量转移到乡镇企业是不切实际的。近年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从数量和规模上看,都很难达到理想的境地。在劳动力一下子向第三产业转移有困难的前提下,上海乡镇企业应实行资金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技术结构。劳动力富裕地区,可结合劳动力合理使用,多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体系,但必须注重劳动力技术素质的培育和提高,使产品逐步向精细化、高档化转化。劳动力资源较少地区,可优先发展资金密集型的技术体系,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和增进效益。总之,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对各行各业、各地区实行区别对待的方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使总目标的提出和实现建立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二)优化抓好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

目前上海乡镇企业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利税在1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有800家左右,加快这些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对迅速推广、普及依靠技术进步发展乡镇企业提供示范十分重要。这些企业明显的优势是企业技术力量较强,财力雄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有条件、也有可能率先不断开展技术改造,实现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经济的目标。要组织好这些骨干企业的技改深化工作,以此作为整个乡镇企业改造、提高的突破口。要认真总结经验,推广成果,使整个乡镇企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工作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重点抓好微利、亏损企业的技术改造的工作,实行企业技术升级。

上海乡镇企业约有四分之一企业是微利,亏损企业。分析这些企业微利,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技术水平低,产品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如不尽快改变这些企业技术落后状况,要想尽快提高整个乡镇企业技术水平是不现实的。把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工作重点转移到微利、亏损企业上来,实行淘汰、改造、兼并的战略战术,即坚决迅速地淘汰落后技术,改造提高那些可以改造好的企业技术,对一些无望改造的技术可通过兼并,使老企业技术焕发青春。这对提高整个乡镇企业技术水平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五.加快上海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轨,为推进技术进步创造良好的氛围。

要真正树立企业竞争意识和发展的长期行为,一方面要制定并落实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和法规,同时,大力宣传依靠技术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使企业真正树立长期行为,把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现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企业承包结果要有科学严格的考核指标,把企业技术进步纳入承包考核指标,有助于克服企业短期行为。

(1)在积极稳妥地推行乡镇股份合作制的基础上,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在实行经营者与所有者分开的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约束机制,坚决打破分配大锅饭,使企业能真正贯彻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现行的企业各界制度要进一步改造深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必须尽快完善企业内部的积累制度,防止分光吃光现象的发生。目前上海乡镇仅有少数企业实行生产发展基金提留制度,应把这项提留制度尽快推行到全部乡镇企业,提取比例可进一步提高,由现行的提取销售收入的1%作为生产发展基金提高到提取3-5%。企业设备折旧率也须进一步放宽,允许在10-15%,同时也可制定一些鼓励企业快速更新技术设备的政策措施,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2)尽快建立和健全企业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企业现有的技术开发机构要紧紧围绕本企业生产、经营、卓有成效地搞好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没有专门技术机构的企业,应尽可能地建立机构,并配备相应的技术精兵强将。同时应加强横向技术联合,特别是企业应充分利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人才密集,科研与开发能力强的优势,共同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要重视和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发展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企业在积极利用社会科研力量的同时,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实行分配倾斜,吸引或留住有专长的科技人才。与此同时,国家也应当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大中专学生的培育和分配制度,可根据企业的需要,定向招生,培育实用的科技人才,以充实乡镇企业科技队伍。在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方面,不能单纯依靠分配杠杆,要努力改善和提高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尊重科技人员,并大胆委以重任,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挥才能的天地,这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宏观调控,为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供社会保障。

目前乡镇企业技改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投资倾向于外延扩大再生产,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80%用于新建、扩建项目。如果能有效地提高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由目前的20%逐步调整为40-50%,一方面也可根本缓解企业技改资金不足的矛盾,为企业技术进步创造必要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投资膨胀带来的瓶颈制约,改善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宏观调控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制定财税、信贷、物价倾斜政策必不可少。要实施必要的技改低息、无息贷款制度和轻税制度,鼓励企业技改持久深入。

(2)广辟资金来源,努力增加技改投入。在社会投资倾斜的同时,仍需重视企业自筹资金的途径,在企业技改资金不足时,在征得银行的许可,乡镇企业可与国营大中型企业一样发行一些特殊规定的股票、债券,这些股票、债券计息以企业真正利润为基础,一般不准上市,并且在企业有能力时可以在年度付息后予以购回。其次,要继续大力引进外资、内资,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要在乡镇企业股份制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加快乡镇企业股份化的进程。总之,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技改投入,可以大大加快上海乡镇企业技术进步。

(3)建立必要的技改专项基金制度。这是因为技术改造既需要大量资金,又需要较长时间,把企业分散一时不用的技改专项资金集中使用,促成一些投资省、见效快的项目尽快上马,产生效益。

(4)建立技改风险基金。这是因为技改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建立技改社会风险基金,可以解除企业技改成败的后顾之忧,提高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5)尽快制定淘汰落后设备的政策、法规。在乡镇企业加快技术改造的同时,一方面要防止城市工业落后技术设备向乡镇企业扩散;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乡镇企业之间落后技术新一轮的扩散,把污染重、耗能高、效率低的技术设备用政策法规的形式报废掉,防止新的扩散,这对提高整个工业经济的社会效益是十分有益的。

(6)要尽快建立、完善技术信息网络、人才交流网络和新产品技术反馈系统,为企业引进、输出先进技术提供市场保障。

(7)建立必要的奖罚制度,以鼓励技改先进企业、鞭策落后企业。

标签:;  ;  ;  

上海市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