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
—浅谈师生合作建立知识思维导图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裴德镇中学 邹红梅
几年前,有幸听到专家讲课,他在课前和我们闲聊,问我们“状语从句有几个?定语从句有几个?关系代词有几个?”我们很快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思考了一下,第三个想了半天不说话了。专家说:“老师的知识都不连贯,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老师对教过的知识不明确,又如何奢求学生们对学过的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呢?”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的学生经常是学习下册,上册知识忘了。题做的很多 ,但有时对,有时不对,开始以为是马虎,其实现在看来是他对知识掌握的不确定性。现在通过专家的分析,就是教师和学生要对学过的知识建立一个框架。师生共同将知识填到框架里。学生要用时可以在框架里找到相应的知识点,而不是像平常一样记笔记,不会用,找不到?那么师生怎样建立实用的知识架构呢?
第一步、寻找“词根”,即学生学过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这类实词。
先找到这类词在本课的变化,再说出它在哪里还有哪些别的变化?建立思维导图如动词watch在六年、七年学习时,要求学生写出第三人称单数watches,组词块,用多人称造句(可以在书上找,也可以学生自己写。)。现在分词watching。过去式watched。学生做此词—词块—词块时态变化—造句训练(同一人称到多人称)。到高年段可以相应加入学习的所有时态。开始练习是学生按照难易程度,小组成员自己分配任务完成,每个组只写一种时态句子。教师为学生设立一个范本:____watches TV every day.He___watches TV.通过这样的填空训练,学生练习了哪些词做主语属于第三人称单数,动词要如何变化?又了解了频率副词和动词时态的关系,还记住了哪些频率副词位置在句中?哪些用在句末?最后拓展为“How often”的特殊疑问句,学生以小组问答形式形成“询问喜好”的情景交际。这时教师就应该提到watch当名词,手表(引申为值夜,值班;看守,监视;值班人,可以不说,只记住一个含义。)教师有意识点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动词在句中可能做名词用。为词性转换学习打基础。
第二步、设立明确预习内容思维导图,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
布置预习作业时,教师给出新课涉及的实词,学生做词—词块—时态变化—句子训练(从单一人称到多人称),课前每组一分钟汇报,“一人智短,二人计长”,通过全体学生的补充,使思维导图有条理、明确、全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把课堂放手给学生。通过学生“One minute”汇报,即检查了学生预习情况,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参与到下面的学习中来。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本课中使用了该词的哪些形式 ?在那些句子里?以哪个句子为核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根据提的问题,形成一个填空式的语段思维导图。学生只有认真阅读原文,才能完成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做即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又有目的对学生进行语段思维导图训练,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进入写作思维方式:词—词块—中心句—拓展中心句。(谁?干了什么?干的过程?评价句子给出来。)这样的写作思维导图的给出,降低了写作难度,句子都是学生们造的,对他们来说,这是他们会写书面表达的标志,是他们能力的体现。学生现场思考确认的句子简单、易读、准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觉得像“流水账”怎么办?学生集体补充感叹句,复合句,反义疑问句等。不要求多,不要有汉语式的生僻词,帮助学生拓展一词多义,固定搭配多义。杜绝学生一对一直译,写汉式英语句子。为书面表达准确书写打下夯实的基础。如何开展从阅读到写作的思维导图呢?
(一)、为了进一步理解本课学习主题,教师可以采用主题思维导图法,就是教师给一个和本课息息相关写作主题,如“假期”学生根据教师思维导图Who,Where,When,What,Feel(评价的句子可以给一个通用的。)学生们根据本文完成缩写或者是仿写任务。
(二)、训练一段时间后,教师给五个小组同一话题,小组完成后,同传到白板上 ,共同找到优点,合成一个写作范本,为避免雷同作文,将范本改成Who,Where,When,What,Feel的空白,学生形成新的属于自己的作文范本。
(三)、学生根据每单元的谈话主题,给对方设计写作主题,要求对方必须写思维导图及完整的作文范本。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思想的不同,学识的不同,使得单元内容被拓展的符合学生的任知水平。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将优秀句子以一个新的主题整合在一起。形成符合学情的写作范本。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的冲动,体会知识收获的喜悦。
第三步、思维导图自我拓展训练
学生做单词卡片(汉意只写一个)不同词性用不同的颜色标注。教师上课时随机抽取卡片,学生进行词块、造句竞赛。Group A说本课涉及到的句子,Group B可以找以前书上涉及到的句子。GroupC可以将词块有机地组成语段,为自己独立写作打基础。无论对错都加分。前面内容如果有错,谁改对,谁多加分。这样就促使学生课下自己对谁所学知识提前按教师所给的预习思维导图建立相应的知识架构。这样做地目的是促使学生主动预习、复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思维导图,便于在以后的练习中,可以先找到关键词,也就是答题用到的实词。再根据实词组成词块,固体搭配、确定时态问题,最后推理出正确答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三步训练法。师生共同建立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使用时,有据可依,有据可查。而且师生们一起建立的思维导图。使知识导图有条理、更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课前“One minute”汇报给了学生说的勇气,促使学生端正态度,督促学生加入到学习中来。这其实也正体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那句谚语的精神实质。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学习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才能知道该讲什么?哪些学生可以讲?哪些不讲?才能真正做到“精讲”。另外思维导图的准确建立,更有利于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便于师生查缺补漏。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
论文作者:邹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句子论文; 时态论文; 实词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