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新[1]2003年在《战略管理价值化中的组织结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企业从长远和全局角度来研究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许多公司纷纷制定战略明确发展方向,分散经营风险。但是,当前公司战略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必须引入数量化的方法改进传统的战略管理方法,本文提出了战略管理价值化的概念和具体步骤,对其中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设计进行了重点论述,归纳提出了组织结构设计对战略转型的应对模型。此外,将上述方法运用到某省电网公司战略价值化方案的实例中。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战略管理价值化的概念和实施步骤。本文引入了价值化方法、目标管理方法以及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对传统战略管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创造性提出了战略管理价值化方法。第二部分,提出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本文将价值工程方法运用到业务流程重组中,进行了定量研究流程重组的初步探索。第叁部分,归纳提出组织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第四部分,提出了组织结构与战略匹配的原则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初步提出了根据战略转型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的方法模型。第五部分,介绍了某省电网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过程。
李灵芝[2]2017年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养老设施空间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养老设施实现的最终价值在于为养老服务供给提供实物载体,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其对设施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加强。调查发现当前我国诸多养老机构陷入了“质量差-入住率低-亏损”的恶性循环中,使得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大大降低。而这一“质量差”一方面为服务质量低下,另一方面即为物理性空间设施的质量较差。单从物理性空间设施而言,诸多养老机构呈现出“空间闲置、空间使用与运维成本过高(空间运行成本)、空间环境与功能失效”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养老设施空间被高效率、高质量地运行与使用呢?对症下药,本文对养老设施引入设施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FM)领域中的“空间管理”体系,空间管理的核心理念为“以人为本”,其内涵是通过整合用户、业务流程以及空间而实现设施内部空间使用与管理达到高效率、高效力并支持组织核心业务的开展。这一理念与内涵正是本文解决养老设施物理性空间设施问题的途径,其实现目标也正是本文想要达成的终极空间管理目标。因此,本文以设施管理与空间管理为理论支撑,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运用PDCA循环理论构建养老设施的空间管理体系,重点研究“设定空间管理目标(P)—具体执行空间管理工作(D)—空间管理绩效评价(C)—空间管理绩效优化(A)”这四个关键环节以实现空间管理绩效的持续提升与终极空间管理目标的达成。(1)本文从现实问题与理论研究两个方面界定本文重点研究对象为机构养老设施的空间管理问题。基于大量已有研究文献与网络信息,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机构养老设施的类型、组织结构特点与现实问题,重新整理了空间管理的定义以及空间管理绩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本文研究的必要性,进而对养老设施空间管理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定义、识别、分类、利益相关者影响指数(SIF)测算。应用FM价值图原理,本文表达了空间管理绩效的形成与传递路径,并重点解构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养老设施空间管理体系,其关键环节成为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2)本文综合分析空间管理、FM、企业战略管理叁者关系,形成了养老设施空间管理目标识别的概念模型。基于此,通过文献综述识别出9项理论性空间管理目标,利用质性研究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叁个步骤识别了当前我国养老设施存在的7项空间管理目标。通过进—步对比分析,本文将我国养老设施的空间管理目标修正为9项,并重点阐明了其与理论性空间管理目标的少许差异。此外,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主要利益相关者对修正后空间管理目标的重要性评价实现其定量分析,应用模糊理论最终计算出包含利益相关者影响指数(SIF)的养老设施空间管理目标决策权重。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各个空间管理目标有不同偏好;医护工作人员与住养老人及家属对空间管理目标的重要性判断与最终的决策权重差异较大;养老机构负责人、行政内勤主管(FM管理人员)与决策权重基本吻合,特别是行政内勤主管组最为吻合。(3)本文基于组织架构理论分析空间管理的组织结构,以空间管理目标分解识别空间管理活动与执行主体,以数值型依赖结构矩阵(DSM)表达活动间逻辑关系,完成了养老设施空间管理流程的要素分析与初步流程构建。以精益价值管理理论为基础,应用遗传算法实现空间管理流程的优化,并选择以BPMN建模工具将优化后流程进行表达。在此基础上,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实现空间管理流程的“持续时间—运行成本”算例模拟,为流程绩效的预判或风险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研究表明:消除或弱化不必要的信息迭代,减少必要迭代的规模,是提升空间管理流程效率的有效途径;以精益价值管理理论优化后的空间管理流程在总信息迭代距离、信息依赖度等方面均大幅下降,效率大幅提升;通过聚类方式可以进—步提升空间管理流程的效率;算例仿真的流程持续时间分布与运行成本分布均属于右偏分布,仿真结果有助于预测流程风险,为资源投入计划制定提供数据支持。(4)养老设施空间管理绩效指标选取是绩效评价的首要步骤,本文基于空间管理绩效形成机理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了包含八个维度的空间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框架。基于此,本文以文献综述识别出43个养老设施空间管理绩效指标,进—步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各个绩效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随之采用因子分析法(CFA)、质量功能展开(QFD)、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共筛选出24个关键绩效指标。研究表明:行政办公空间面积(PI9)、行政办公空间使用率(PI29)、空间重新配置的频率(PI30)叁个指标的重要性均值得分较低,表明利益相关者对这叁项绩效指标并不重视;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将绩效指标维度调整为投资规模与成本、用户规模、空间管理实施能力、空间面积特征、室内空间环境、空间安全、经典空间使用绩效等七个维度(潜在变量);影响空间管理绩效的最关键潜在变量为室内空间环境、空间安全与经典空间使用绩效;潜在变量之间存在较多内在关系,其中经典空间使用绩效这—变量的被解释变异率达到了 0.82;“空间管理团队卓越的专业技能”、“入住老人数”等24个绩效指标被设定为绩效评价采用的关键绩效指标。(5)基于养老设施空间管理绩效指标特点与评估需求,在DEA评估模型基础上本文提出应用包含非期望与解模糊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CRS)实施空间管理绩效的评估,创新性地将DEA评估分为相对效率评估与相对效果评估两个部分。以七家机构养老设施为决策单元,评价结果表明: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值均超过1,视为相对效率有效;DMU2与DMU3的相对效果值低于1,处于DEA无效状态,说明其投入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此外,本文以DEA-Benchmarking方法构建绩效优化流程,结合绩效评估实例结果梳理了绩效优化策略,并提出识别利益相关者空间需求、平衡设施效率规模与质量效果等9项养老设施空间管理策略的要点。
孔寅[3]2010年在《基于组织架构的国有煤炭企业管理控制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国有煤炭产业整合重组的政策背景出发,通过论述煤炭企业重组现状,揭示我国国有煤炭企业集团化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管理控制问题。通过引入组织架构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提出建立以组织架构为基础面向企业战略目标的的管理控制体系,其中包括授权机制即组织结构设计、公司治理、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四个基本的要素机制,以及管理控制的保障体系即企业道德文化机制。为了确定管理控制要素机制对管理控制对象的影响程度,本文应用实证分析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自变量即管理控制要素和因变量即管理者行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揭示了对于管理者来讲,最重要的管理控制要素是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炭企业重组的现状和实际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组织架构的管理控制体系,并分别对组织结构设计、公司治理结构、绩效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给出可行的设计方案。本文最后将正在筹建的山东煤炭大集团作为应用案例,通过分析其组建背景和企业现状,对未来将要成立的集团管理控制提出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管理控制体系和方案。
陆洋[4]2014年在《项目型组织能力构建与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围绕项目运作展开工作的项目型组织是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创新型社会背景下,更适应于开展创新和促进价值创造的组织类型。项目型组织的能力具有鲜明的价值创造特性,因而项目型组织能力的研究对组织价值创造、组织竞争优势提升和组织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价值创造的视角来研究项目型组织的能力构建与提升。论文首先分析了项目型组织的项目价值和组织价值的联系、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明确以组织价值为研究导向,并将其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叁类。接着通过对组织能力内涵与特征的研究厘清了组织能力的根本来源,通过对组织能力的演进特征、演进机理和协同演进模型的探究分析了组织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知识和组织学习,系统及系统互动,环境与环境适应等,并构建了由组织协同力、执行力、学习力、凝聚力和创新力组成的组织能力系统。进而分析了组织能力与组织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指出能力的价值性体现在它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创造价值,同时分析了组织能力系统的各个构成维度对组织价值创造的作用机制,指出组织系统的价值创造是通过组织能力的输入来实现的,并构建了组织能力对价值作用的综合模型。在理论研究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及SPSS、AMOS等工具软件,分析、验证了组织能力构成维度之间、组织价值构成维度之间以及组织能力构成维度对组织价值构成维度的作用等一系列假设。论文还进一步构建了组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结合某大型建筑企业这一典型的项目型组织的发展历碑、组织现状和价值创造,剖析了该企业组织能力提升的创新理念、先进制度和高效措施。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基于价值创造的项目型组织能力的概念,分析了项目价值与组织价值的内涵、构成及相互关系,探讨了项目型组织能力的演进特征、演进机理和协同演进模型,构建了项目型组织的能力系统。开拓性地研究了组织能力与组织价值的相互关系,分析了组织能力的各个构成维度对价值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组织能力对价值的系统作用模型。引入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组织能力对组织价值的作用进行了关系假设与模型验证。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对项目型组织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某大型建筑企业作为案例,深入剖析了它在组织能力提升方面的一些先进理念、制度和措施。图67幅,表32个,参考文献138篇。
孙秀霞[5]2016年在《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柔性和效率的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指出项目和作业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密切相关的两类活动。所有组织抑或是由项目驱动的抑或是由作业驱动的。伴随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国际化,客户需求的差异化、个性化,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普及化,我国企业的项目驱动特性越来越突出,项目驱动型企业成为一种新的通用组织形式。在项目驱动型企业中,所有工作都以完成项目目标或者满足客户需求为主线,需要更为灵活的需求响应机制,对组织柔性提出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为了保持稳定持续发展,项目驱动型企业必须坚持专业分工、一致性规则、规模效应等带来的效率优势。由于组织效率的实现以高水平的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为基础,而这些官僚式行为会遏制组织内相互调适的动态过程进而影响组织柔性,因此,组织柔性和效率的关系被大量学者描述为组织管理的核心悖论之一。项目驱动型企业若想在顺应环境需求的同时实现稳定持续发展,则必须谨慎地应对组织柔性和效率的悖论问题。已有研究多是面向通用组织的理论探讨,针对项目驱动型企业特定情境并结合实践数据的研究相对缺乏。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以我国项目驱动型企业面临的柔性和效率的悖论问题为出发点,从系统、动态的视角提出通过柔性和效率的协同演化以化解两者悖论的研究思路,通过以案例研究为主,多种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系统探讨了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的内在机制,为我国项目驱动型企业柔性和效率的悖论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组织设计的系统观,将项目驱动型企业嵌套于“环境——系统——功能——要素——要素间关系”的系统理论框架中,采用焦点小组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获取项目驱动型企业中柔性和效率的相关实践数据,并借助内容分析软件NVivo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系统剖析了项目驱动型组织情境下柔性导向和效率导向系统的环境、功能、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具体内涵和属性,构建出以柔性和效率为双重目标的项目驱动型组织系统模型。研究表明:项目驱动型组织可以被解构为一个兼有柔性和效率功能的系统,建立在结构、流程、人员、激励和权力配置五种基本组织要素基础上;五种组织要素均可以表现为柔性导向或效率导向的属性,从而决定项目驱动型组织呈现出柔性导向或效率导向的功能特性,以满足稳定或者动态的环境需求。(2)从对一般系统演化和企业组织演化的条件分析出发,结合项目驱动型组织系统模型提出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的条件分析框架,通过对七家案例企业的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分析,在实践数据分析和理论模型匹配的迭代中,探索并阐述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的具体条件。研究表明: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柔性和效率实现协同演化的过程中,受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组织条件的影响,可能表现出五种不同的柔性和效率的关系状态;影响关系状态形成的环境因素包括市场竞争强度、信息技术发展程度、客户需求多样化程度和劳动力市场成熟度等,这些因素从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两个维度阐述了项目驱动型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的边界条件;组织条件方面,结构、流程、人员、激励和权力配置五个要素在支持效率功能和柔性功能实现中表现出的兼容性构成了项目驱动型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的必要条件;高层管理者和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是项目驱动型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的充分条件,因动力来源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双层互动叁种驱动模式。(3)基于对两家在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方面表现良好的项目驱动型企业的纵向性案例研究,借助时序分析技术探索并总结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的具体过程模式,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对六起典型事例进行剖析,归纳和提炼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中发生的具体作用关系,从而揭示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过程涉及情境需求、内部驱动、要素调整和目标实现四个环节,经历了环境与功能以及功能与要素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伴随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项目驱动型企业会不断面临功能转变的需求,重复四个环节和相应的作用过程以完成效率导向或者柔性导向的功能转变过程,从而实现项目驱动型组织柔性和效率的协同演化。理论意义上,本研究通过引入系统理论建立以柔性和效率为功能的项目驱动型组织系统模型,并在协同演化理论的框架内探究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的相关机理,不仅为管理组织柔性和效率的悖论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进一步丰富了现代组织中柔性和效率的关系研究;而且深化了项目驱动型组织情境下组织管理问题的系统探讨,对推进项目管理研究领域融合通用管理理论思想、拓展深层次的组织理论研究作出了贡献。实践意义上,本研究启示项目驱动型企业应该系统的认识和构建自身的“柔性——效率”系统,将柔性和效率的关系问题转化到更深、更远的层面上来看待;从组织要素层面找到柔性和效率彼此联系的相通之处,并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中动态地实现两者的协同演化;而组织柔性和效率协同演化的实现依赖于动态的组织设计,项目驱动型企业应该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权变地设计和选择组织要素的属性,寻求柔性和效率与组织情境的动态匹配。
陈思雅[6]2011年在《基于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模型的J公司组织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网络招聘企业的数量也呈井喷式的增长。然而理论界对网络招聘企业的组织结构的研究文献很少,很多网络招聘企业对于如何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盲目,不知如何下手。本文在介绍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的基础上,研究两者的关系,并在研究已有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战略过程和战略层次的思想,提出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模型,并运用模型对J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本文选取J公司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一方面希望能证实模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希望能对网络招聘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共六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及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创新及不足之处、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介绍,阐述组织战略和组织结构的相关内容,为下文组织结构与战略的关系研究做铺垫;第叁章介绍结构-战略-结构模型、战略与结构实时互动模型以及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对应模型,并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模型;第四章介绍J公司的发展情况,分析J公司所处的环境,为下文运用结构关系模型做铺垫;第五章运用模型得出J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的“标准特征”,基于“标准特征”对J公司的组织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J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方案;第六章结论及启示,总结运用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模型调整J公司组织结构的步骤,针对网络招聘企业发展,提出一些有作用的建议。
秦长江[7]2012年在《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结构与过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逐步进入了网络化时代,公民社会发展迅速,第叁部门成长壮大,非盈利组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越组织边界的复杂性问题丛生,政府的管理模式从传统的统治走向治理,社会治理的主体从以政府为主逐渐转向公共、私人和非营利共同参与的合作治理模式。Qangos、网络、伙伴关系在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供给中已成普遍的结构形式和制度安排。公共管理人员逐渐发现,他们不是单独地作为单一组织的领导,而是在通过相互协调和合作,与其他部门、团体与公民共同工作。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从传统的命令——服从模式逐渐转向谈判——协商模式,组织形式从科层制逐渐转向网络化,管理范围从传统的单一组织内事务转向跨部门议题的处理,公共政策和公共议题的复杂性、跨域性、跨边界性特征越来越突出,跨组织、跨边界合作议题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研究人员和实践者的重点关注焦点,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将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兴起的原因和背景,厘清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概念及定位,评述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价值理念、组织结构、动态过程,并从行政思想史的高度评价反思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局限。整篇文章是按照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思路和逻辑演进下来的。协作性公共管理兴起的原因复杂,主要有叁个方面:(1)风险社会带来的各种疑难问题;(2)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3)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的拥挤国家和机构碎片化等弊端。组织交换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网络治理理论和府际管理理论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养分。作为对传统官僚体制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反思与修正,协作性公共管理是在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决边界问题是其逻辑起点,合作理性是其理性基础,创造和增进公共价值是其基本追求,协作型组织是其基本组织结构。协作性公共管理强调横向、纵向和跨部门叁个维度上的协作,包括政府组织内部的纵向协作,政府内部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以及政府部门、私部门和第叁部门及公民之间的跨部门跨组织协作。协作性公共管理在组织结构、管理过程、领导方式、权力关系等方面与传统官僚体制下的单组织安排都具有不同的特点。组织形态呈现网络化,而不是科层制;管理过程强调谈判、沟通、协议达成和冲突管理,而不是简单的命令链条的执行;领导方式强调催化型和变革型领导,而不仅仅是完成政治命令;权力关系强调平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自上而下的从属关系。相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协作性公共管理是新公共管理的下一步。协作性公共管理强调合作与协作,而不是竞争和对顾客的回应;强调公共价值的创造与增进而不是对经济价值的单向追求;强调政府与企业、NGO和公民的互动,而不是政府单向的合同承包与民营化。协作性公共管理和协作治理,作为一种工具理性,享有共同的过程价值,比如透明性、问责性和信任,协作性公共管理是协作治理在操作层面上的延伸。协作性公共管理更加关注地方层次上的议题,而协作治理更加关注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上的议题;协作性公共管理更多关注组织层面上的组织相互依赖性,强调运作层面上的过程管理、政策工具的选择,而协作治理更多强调公民参与和多中心治理主体;协作性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部门在组织间协作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协作治理过程中,政府机构正在逐步失去其支配地位,逐渐成为网络中相互依赖的参与者之一,与其他参与者的地位差别越来越小。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具有资源共享、效率提升、服务协同和无缝隙化、参与方互惠互利等协作优势,同时也普遍存在协作惰性和协作悖论。公共服务中的协作安排的效果及协作性公共管理的能力受参与者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众多因素影响。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效果到底如何在学界深受质疑,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存在如下局限:创新性缺乏、组织冲突的协调难度加大、协作成本问题突出、协作面临问责困境以及协作惰性和协作悖论的存在等。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对中国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大部制改革、跨区域公共事务、公务员制度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张宁辉[8]2011年在《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加速推进,企业成为了创新的主体,表现出持续的创新活力。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组织结构的创新,使组织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相得益彰,将是未来企业的正确选择。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研究也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企业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影响的,不但组织结构会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而技术创新本身也会对组织结构的选择和优化产生影响。怎样从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的角度去选择一个好的组织机构,能够促进组织创新绩效的提升,这就是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在技术创新理论、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研究视角,以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核心和重点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本文梳理相关理论文献,对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内涵、动因及变革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剖析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技术创新动因,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变化首先是建立和改善了组织的动态能力,然后达到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效果,企业组织结构未来的变化趋势最主要是组织结构时间和主体空间复杂性的增加,这为后面基于技术创新的时间和主体层次组织结构选择框架的确立和实证分析框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的时空分析框架。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分析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次维度进行分析。从整个时间进化的历程中,企业组织结构和形态进化的总体趋势:复杂性的提高和多样性的增长。企业组织结构主体层次的增长,主要表现为结构层次的增加和各结构层次分化程度(横向、纵向及空间的差异性)增大。随后,本文建立了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选择通过改善组织的动态能力来影响组织的创新绩效的实证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估计、检验、修正与调整,确立最终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际案例的分析,同时最后的案例研究也为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提供了实践借鉴。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1)相对系统地将企业组织结构变迁过程中技术创新其本质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分析了企业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将技术创新视作企业组织结构选择、优化和变迁的一个基础动因,清晰化了二者之间的历史和逻辑关系,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技术的演化,是一个复杂性、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过程,随着技术创新多样性、不确定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组织结构将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越低,伴随着的是形式化和集中化程度越高的组织结构;技术演化越复杂,不确定性越高,组织结构也会因此变得更复杂,这就是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响应。(2)本文从技术创新的主体层次和时间过程两个视角出发,从主体层次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选择和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企业组织结构未来的变化趋势最主要是组织结构主体空间和时间复杂性的增加,对技术创新组织主体层次结构的选择可以从创新能力角度进行,分为以产品为核心能力的主体空间结构和以服务为核心能力的主体空间结构;从时间角度来说,技术创新具有生命周期,从开始的萌芽期、发展期,步入成熟期、衰退期,每个阶段组织结构的选择也有所不同。(3)构建并验证了基于技术创新组织结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管理水平、组织特性、组织规模、动态环境、创新文化(作为自变量),组织动态能力:评估能力、配置能力、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和组织创新绩效(作为因变量)叁者关系的整体模型。本文将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选择与组织创新绩效结合起来,引入组织动态能力中间变量,试图探寻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选择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出基于技术创新组织结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往的许多学者认为动态环境是组织结构选择的一大影响因素,但由于动态环境的难以测量和操作,因此在实证部分都不作考虑。本文引入动态环境和创新文化为自变量,相对比较完整地实证检验了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佳佳[9]2008年在《产品模块化对组织模块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模块化的概念已逐渐成为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热门研究主题之一。模块化包括产品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关于产品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的关系问题众说纷纭,其关系模式也还没有得到实证检验。本研究选取产品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的关系问题的一个方面,研究制造业中产品模块化对组织模块化的影响。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制造业的实际状况,在对国内外模块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调研访谈,构建出理论研究模型。该模型引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模块化分为产品设计模块化和产品生产模块化;根据企业边界的界定,将组织模块化分为组织内部结构模块化和组织外部关系模块化;并引入组织结构惯性这个影响因素;同时结合组织理论,考察产品设计模块化和产品生产模块化对组织内部结构模块化的影响;结合交易费用理论,考察产品设计模块化和产品生产模块化对组织外部关系模块化的影响;结合调研访谈,考察结构惯性对产品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而根据产品模块化功能与组件相对应的特征,组织模块化松散耦合的特征,设计出相应的问卷题项进行调研,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全模型路径分析和调节作用分析,对本文的概念模型和假设关系进行了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设计模块化和产品生产模块化对组织内部结构模块化和组织外部关系模块化具有正向影响,结构模块化对组织模块化具有负向影响,但结构惯性对产品模块化影响组织模块化的抑制作用不显着。这一结论丰富了模块化理论知识,填补了产品模块化对组织模块化的影响这一研究领域在通用模型和实证研究上的空白,并且为制造企业在推进组织模块化实践的过程中提供了理论指导。
王鑫[10]2015年在《基于企业能力的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叁农"问题在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资源环境瓶颈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农业企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和主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其成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企业成长方式的生态化转变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生态化成长是指将生态化理念融入企业成长战略并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始末,按照生态化的要求设计、组织和改造企业流程并调整企业行为,通过生态化设计、生态化管理和生态化创新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并由此获得企业竞争优势持续提升的一种积极的环境战略和新型的企业成长方式。对于农业企业而言,面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导致的外部环境系列变化,实施生态化成长是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能力是企业活动的基础,是一系列特定活动的资源、知识、技能及其组合,企业能力与对应的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Day,1994),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及实现成长的源泉,因此,企业生态化成长作为一种新型的成长方式和特殊的企业活动,必然要求实施生态化成长的企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能力,即生态化成长能力。本文以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作为研究主题,在广泛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掌握的农业企业实际情况,按照理论—模型—实证的研究范式基于企业能力的视角对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所做的创新性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对企业生态化、企业成长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企业生态化与企业成长的研究相结合,提出了企业生态化成长的概念,并将企业能力引入到企业生态化成长研究之中,建立了基于企业能力的企业生态化成长分析框架,不仅丰富了现有企业生态化和企业成长的研究,而且拓展了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领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把农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组织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企业实施生态化成长的必要性、特点和核心要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构建了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的能力体系,探明了各能力要素的维度构成。本研究的分析表明,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能力包括生态化战略能力、生态化网络能力和生态化创新能力3个能力要素,其中生态化战略能力包含生态化战略洞察能力、生态化战略匹配能力和生态化战略制定能力3个维度;生态化网络能力包含生态化网络关系能力和生态化网络资源整合能力2个维度;生态化创新能力包含生态化技术创新能力和生态化创新支持能力2个维度。第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企业能力的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理论模型,开发了测量量表,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5家农业企业为样本对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能力结构体系的合理性,证实了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能力及其各能力要素对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绩效具有正向的作用关系,得出了以下几点有益的结论:①生态化战略能力、生态化网络能力和生态化创新能力3个能力要素能够很好地反映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能力,其中生态化网络能力对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能力的影响最大,生态化创新能力次之,生态化战略能力第叁。②不同企业所有权性质、企业经营范围和不同企业规模的农业企业其生态化成长能力不存在显着差异,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农业企业其生态化成长能力存在显着差异。③生态化战略能力、生态化网络能力和生态化创新能力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它们对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绩效都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其中生态化创新能力作用最为明显,生态化网络能力其次,生态化战略能力第叁。此外,本文基于对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从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能力提升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的策略,并从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政策措施、倡导绿色消费和完善绿色市场管理、多方面构建农业龙头企业生态化服务平台等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战略管理价值化中的组织结构设计[D]. 李颖新. 北京化工大学. 2003
[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养老设施空间管理研究[D]. 李灵芝. 东南大学. 2017
[3]. 基于组织架构的国有煤炭企业管理控制体系研究[D]. 孔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
[4]. 项目型组织能力构建与提升研究[D]. 陆洋. 中南大学. 2014
[5]. 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柔性和效率的协同演化研究[D]. 孙秀霞.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6]. 基于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模型的J公司组织结构研究[D]. 陈思雅. 暨南大学. 2011
[7]. 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结构与过程[D]. 秦长江.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8].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张宁辉. 中南大学. 2011
[9]. 产品模块化对组织模块化的影响机制研究[D]. 方佳佳. 浙江大学. 2008
[10]. 基于企业能力的农业企业生态化成长研究[D]. 王鑫. 江西财经大学. 2015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组织结构论文; 组织能力论文; 组织结构设计论文; 矩阵型组织结构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 柔性生产论文; 柔性管理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项目组织论文; 协同理论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 创新管理论文; 创新驱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