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风险评价的原理,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职业卫生定性风险评价方法, 为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此方法利用现场的各种信息对潜在的职业危害风险进行指数分级, 在暴露评估过程中包含了危害来源, 暴露途径和职业暴露的接受体这三个要素, 使企业以此为依据来决定减轻职业危害的控制方法及优先顺序如化学品的替代、工程控制及个体防护用品。
关键词: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定性分析
引言
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以及相关配套法规标准的逐步完善, 我们国家对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 并将是未来几年重点关注的领域。对于具体的企业或工厂来说, 要想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最基本一点是进行职业卫生定性风险评价, 其它所有相关的工作都是根据风险评价展开的。职业卫生定性风险评价首先要识辨别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 并对其进行充分的评价, 最后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目前, 国内尚未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职业卫生定性风险评价方法, 本文基于长期从事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及监测的经验, 以及查阅国外关于职业卫生风险评价书籍和文献的基础上 , 提出一个较完善的职业卫生风险评价方法。
一、基本原理
职业卫生定性风险评价是风险评价在职业卫生中的应用, 两者只是侧重点和表现形式略有不同, 只是进一步细化和量化。风险水平可用危害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和危害发生的可能性的乘积得到, 即:
风险水平=严重性×可能性
当把风险评价引用到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时,我们用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效应对应上述的“严重性”, 用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暴露程度对应上述的“可能性”。因此,职业危害因素的风险水平就等于:
职业危害因素风险水平=健康危害等级×暴露水平等级
二、职业卫生风险评价方法
职业卫生风险因素是一项多范围的因素跨越,有物理性的风险因素、生物性的风险因素和化学性的风险因素。可以经过控制机制、释放机制、危害源、暴露途径等途径进行分级和定性评估这些类型的风险因素。在这个工作进行的时候, 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员工的反馈、使用时间、频率、使用的数量、危害类型、毒性、历史监测数据和相关专业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具体的方法, 首先,可以设置一个表格,把表格的竖栏按照1、2、3⋯.进行排列分类;其次, 经过评估, 就在各项内容里进行如实的填写和打分;最后,根据结果进行评估, 得出风险的水平。
2.1 事前要做好评估的准备
评估的过程在进行的时候, 一定要团队的形式开始。团队的各个人员一定要亲自前往现场去观察和记录流程的每一个阶段, 检查潜在的暴露风险以及使用的工程控制, 同时还要跟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有效率的交流, 从他们口中获取一些重要的信息。设置一个工艺操作,这个工艺一定要包括工厂所有具体的事物, 并且也要有职业危害因素的目录,将这两个作为基础条件, 还需要相关的评估人员将工厂所有的会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工艺流程和相关的操作全部详细的列示出来, 保证所有的职业危害因素都已经被考虑进去才行。评估工作应该单个的流程或者是工艺的操作为单位去展开,这样有利于在评估的时候,对所有危害的因素进行准确的划分和归类。
2.2 工艺过程的具体设置
根据上述的要求,横栏上的1、2、3⋯.等如以下具体的方式设置:1栏的区域主要是填写要评估的工艺过程的区域或者是相关的部门;2栏则简单的描述需要评估的工艺流程、作业或者操作;3栏只填写一个化学名称;4栏填写化学品文摘登记号(CAS号);5栏就填写一些健康危害分级高的因素、短时间接触限值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物质、怀疑和已知的有致癌性和突变性的物质。具体变现如表1所示。
表一
2.3 定性评价风险
2.3.1 定性评价吸入风险
定性评价吸入风险主要的用途是确定职业评价现有的控制措施和卫生监测计划的实施是否到位,是否发挥效用。化学性危害因素进入人体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吸入方式, 化学性危害因素的职业卫生标准指的就是空气中的浓度限值,所以,对吸入风险的定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定性评价吸入风险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几种: 吸入风险等级、健康危害分级、暴露水平分级。
2.3.2 定性评价皮肤接触、吸收的风险
在定性评价皮肤接触、吸收的风险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暴露水平和健康危害另个因素。暴露水平指的就是实际发生重大暴露的可能性, 健康危害指的是物质被皮肤接触或者是吸收之后产生的巨大威胁。定性评价皮肤接触、吸收的风险的方法主要有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吸收风险分级、吸收的暴露水平分级、皮肤接触、吸收的危害分级。
2.3.3 定性评价摄入的风险
一部分的普通员工对摄入有害物质不是优异的, 所以, 也寻在不会被吸入的概率, 但是在不经意中吸入还是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的。例如:以为员工离开工作场所之后, 没有洗过手就开始吃东西或者是吸烟,就会导致有害物质的摄入。对于摄入风险的防范, 一定要督促验工严格的去规范个人的卫生习惯, 在化学品使用的场所禁止员工食用任何东西,例如抽烟和喝酒。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量。
三、结语
职业卫生风险因素种类非常的多, 可以经过对释放机制、危害源、控制机制、暴露途径等来进行分级或者是进行定性评估。在分级或者定性评估的时候需要注意危害的类型、使用的数量、毒性、使用时间等。综上所述,职业卫生定性风险评价方法的开发是以大量国内外文献、长期从事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和监测的实践过程为基础的,这个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尤其是在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多的工厂里。所以,要通过实践,不断的实现评分细则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宋伟, 张荣. 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在某化工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2,10(2):657-658.
[2] 宋文青, 邵华. 风险评价及其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中的应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0,8(5):324-325.
[3] 寿卫国.国内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8(6):120-122.
论文作者:陈家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风险论文; 职业论文; 评价论文; 因素论文; 卫生论文; 方法论文; 水平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