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建造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总体工程要求与标准,制定科学、高效的施工方案,提高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建筑企业施工效益的增长。工程造价是建筑企业施工成本预算、控制的一种手段,需要在工程施工中,对工程要素实施动态监测,优化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情况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优化
引言
在建筑工程实施具体项目之前,其造价和成本是开展项目之前必须要考虑的,因为这两个因素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科学管理工程造价合理控制成本,可以使建筑工程资源最大化利用。由于近年来不断飙升的建筑造价成本,最终使建设整体成本增加,因此,业主必将产生不满的情绪。在这样的条件下,只有优化成本控制,动态管理工程造价,是建筑成本在最合理的范围之内,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原则
①建筑工程在决策阶段,主要是对项目的宏观进行定义,根据其未来的使用功能及价值进行造价控制,避免一些过剩功能或多余功能的出现,导致整体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增加;②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核心环节之一,只有不断优化和细化设计图,通过多种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则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以节约项目的整体投资;③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在这一阶段内,对建筑工程的招标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能够从多家投标企业中选择出价格最为合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较好地投标方,在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前提下,也可以降低企业的建筑工程成本;④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是整个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点之一,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需要制定出契合工程施工的进度计划表,以及建筑工程的相关配套设施等,但是,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方制定的建筑工程施工计划无法满足业主的需求或是标准,那么施工进度计划就会被业主所否决。因此,在施工阶段,施工方要在业主的总体工期进度的要求下,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以满足业主整体的工期要求。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策略
2.1设计阶段
投资者需要明确建筑项目的造价与成本控制情况,并与设计单位充分沟通。设计单位需在设计中思考清楚细节,避免妨碍施工进度,设计人员需完善自身专业技能,在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造价与成本的基础上,运用科学、专业的设计方式,避免资源的大量消耗。设计图在实施之前,必须由专门的排查小组进行反复的检验,保证设计图的可行性,努力在项目实施之前完善设计图纸,避免施工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发生。另外,要充分考虑工程的造价,选择节省成本的最优方案,避免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与资源的浪费。更要避免返工等特殊情况造成的成本增加、材料浪费与工期延误等问题。
2.2招投标阶段
建设方根据即将建设的工程设计任务,用合法的方式编制招标文件,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设计、施工及供货方。在招标过程中,对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有着重要影响。若能通过招标选择出最合适的设计单位、供货单位及施工单位,对于建筑工程后期的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有着积极的作用。运用动态管理理论对招投标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以招标控制价为计划值,将各个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为实际值,通过评标委员会的综合计算分析,选出最优的中标单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我国招投标中存在大量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导致招标过程失去了公平、公正,也使得一些没有资质或者资质低的单位参与到建筑工程建设当中,不但给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带来一定隐患,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工程总造价增高的风险。因此,在招投标阶段,要加大对招投标企业的审查力度,对于一些行贿、受贿的串标、围标行为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不但要进行经济处罚,更要在“四库一平台”上进行通报。使其真正意识的违法招投标的后果严重性,进而有效的遏制这些违法不良行为,为招投标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一点保障。
2.3施工阶段
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而言,工程施工过程这一阶段是其中最为复杂的阶段,此阶段涉及到的方面较多,且极易发生突发性问题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同时也是整个工程之中投入最多的阶段,应加强工程在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及成本优化控制。在施工过程阶段相关工作的开展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以所签订的合同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据,对在实际的施工之中能够对成本控制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以便于及时开展相应的协调管理工作。就建筑工程投入成本而言,其中绝大部分都用于施工材料及设备的使用及施工人员的雇佣上,因此这些方面的费用便是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的主要关注点。第一,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并加大施工质量方面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而言,合理的控制施工进度,使工程能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能够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反之则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结合施工队伍的施工效率及工程本身的期限要求,来制定出工期要求,此时应确保工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既不能出现工期过长,致使人员懈怠造成成本浪费,也不可出现工期过短,过度压榨施工人员,从而造成人员罢工或影响到施工质量;第二,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素质,加大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就施工人员而言,其本身的专业能力及素质,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会对造价及成本的管理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首先应开展思想方面的教育,使施工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际的施工之中对此加强注重,并能够对施工过程之中的流程规范及相关制度严格遵守;其次,施工单位为确保提升施工效率,应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使之能够熟练的开展施工操作,避免造成材料方面的浪费,从而有效节约施工时间及成本。
2.4竣工阶段
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结算,这个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要认真收集并整理好相关的工程结算资料,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的工程结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特别是完整性。一般来说,由中标价加上各种变更及签证费用(包括索赔)形成最终结算额,要对工程量计算及对相应的取费标准认真审核,最终向建设单位提供结算前,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成本分析,分析决算数是否大于财务成本、材料采购数量实际耗用量是否相符,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发现问题较大,要相互查明原因,确保取得足额的结算收入。对一些积极有益的经济技术资料要及时总结积累经验教训,这对于后续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在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建筑单位必须具备整体观念,将成本优化意识贯穿全局。建筑单位需保证设计图纸的可行性,保障招标阶段的公平性,提高工人在施工工程中的材料节约意识,督促财务人员对在项目收尾阶段对账目进行仔细核对与结算,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蔡秉毅.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成本优化控制[J].中国科技投资.2018(24)
[2]张宪昌.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成本优化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8(14)
[3]郑学锦.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8(14)
论文作者:徐传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成本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