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_社会改革论文

跨世纪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_社会改革论文

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跨世纪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些年来,世界各国的学者、专家和政府首脑,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有过种种预测,对应付21世纪的严峻挑战提出了许多对策。在世纪之交展望21世纪,我们认为,至少有三方面的特点,是值得人们重视的——

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自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革命,已经并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节律与面貌,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瞬息万变,充满活力。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仍方兴未艾,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九十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世界变化的节奏将更快,幅度将更大,影响将更为深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导致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等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二,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与信息传输技术的革新,由于经济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国际事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超越国家和地区范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与南北差距扩大的倾向同时存在;另一方面,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也显示其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爆炸等全球性难题,更要求人们携起手来,通力合作。正如小平同志多次提出的那样,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改革开放近20年的经验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1世纪中国的发展,更是必须在面向世界、走向国际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

第三,如果说20世纪仍然属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完全进入“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崭新时代。传递文化、培养人才、发现真理的教育,已经被世界多数国家视为发展的战略支柱,而我国也已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人们要求高等学校主动参与、推进甚至引导社会的变革,要求高等学校通过培养成千上万的跨世纪人才,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并促使其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创造一个人们所期望的21世纪的过程中发挥先导作用,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

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的三大特点,将从多个层面影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适应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将有大幅度的调整,或者说将进行重组。学科的综合、交叉,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产生与走向成熟的速度加快,部分传统学科、专业的更新已经是大势所趋。

(2)人才观、教育观的转变势在必行。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十分明晰的信息,即我们所说的跨世纪人才,应当是既有扎实的基础,又了解学科前沿,能够迎接高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新人;应当是既具国际视野,又熟悉中国国情,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新人;应当是既胸怀大志、充满朝气,又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新人。而高等学校要完成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的任务,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3)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尤其是重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AI)、INTERNET、交互式网络及仿真技术等新的教育媒体与工具,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效率与效果。

(4)必须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所营造的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教育合作,取他山之石,攻中华之玉,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规模与水平上都有明显的发展与提高,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向我们高等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专才、通才与复合型人才

大学应当施行专才教育,还是通才教育?国内外教育界争论甚久,意见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形成了共识的,那就是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了。值得探讨的是,未来社会知识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职业转移频繁等特点,是否意味着“通才教育”将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我们认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重要的在于拓宽基础,加强知识融通与学习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这与接受某一专业(这里指的不是口径狭窄的学科、专业,而是指有适当涵盖面的学科、专业)领域更深、更多的训练并不截然对立。在很多情况下,博与专、基础与特长,可以而且应当较好地统一起来。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时,不能脱离中国国情。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既有诸多的共性的东西,又有各自的个性特点。例如,我国人口众多而又国力有限,经济正处在起飞、转型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且呈现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同龄人口的入学率、每10万人口拥有的在校大学生数等重要指标,都不可能与欧美发达国家类比。即使在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依然是一种十分紧缺的资源。为了使相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我国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就不可能完全实施美国本科院校的“通才教育”,而应当有相应的专业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大力调整专业设置,大力拓宽专业口径和业务基础;另一方面,特别是对培养应用性人才,要倡导学生跨系科选修、攻读双学位,主副修等,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专业训练(或学术熏陶)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二)一般人才的培养与杰出人才的培养

就广义而言,现在进入大学的学生,他们的主要工作生涯将在21世纪度过。因此,他们都是跨世纪人才,都要按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精心培养。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除了需要千百万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之外,还需要一大批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他们中既应有科技界的泰斗、文艺界的大师,又应有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还应有勇于开拓、创业的管理专家和企业家等等。诚然,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杰出人才的成长道路决不会是只有一条;杰出人才的脱颖而出,也并非单靠学校的培养。但是,学校教育对杰出人才的造就可以起基础性作用。21世纪的治国、建国人才,社会各界的领袖人物,各学科领域的领衔人物,将主要地从今日大学的校园里产生,这大概是毋庸置疑的了。因此,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既要以主要精力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大批中高级人才,也要十分注意造就那些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以及高层次的决策管理人才,即一批才华出众的“帅才”和“将才”,这应当是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全面的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知识总量、信息总量的激增,使得培养“通晓一切”的、掌握“百科全书式知识”的人才变得既无意义,又无可能。七十年代后期,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开始被人们所摒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受到普遍的重视。事实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应当也完全可能辩证地统一起来。因为,人的能力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就不可能合乎逻辑地、正确地思维、推理、论证和创造,而能力又是进一步汲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

科学技术的挑战和现代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现代人才的要求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所要培养和造就的跨世纪人才,除了应当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能力以外,还要有优良的素质。南京大学近年来提出了“三融合”的新的举措,即在人才培养中注意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为一体,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在今天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在取得一系列改革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重视知识、能力结构的优化,忽略人的思想、心理素质的提高;重视科学技术的掌握,忽略人文素养的熏陶;重视有形课程的作用,忽视对素质培养起潜在影响和作用的育人环境的建设……这些问题有的是局部性的,有的则刚刚露头。但如果任其发展蔓延,就势必影响跨世纪人才培养这一历史性任务的完成。因此,提出“全面的素质培养”的要求,采取切实有力的改革措施,已经是势在必行,不容延缓了。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调查和一些专家学者的呼吁,引起了国家教委领导和各高校领导的重视。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将会影响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是不利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的确立与形成。我们强调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强调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结合起来,就是要“治疗”这种因教育失当而形成的“营养不良”与文、理失衡。因为,第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的、人类社会的,还是精神世界的——本来就是统一的,彼此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对自然、人文与社会的认识,也应当是全面的、统一的,而不应是畸重畸轻,或者支离破碎的。第二,我们的学生走出大学后可能碰到的种种问题,是综合的、多因素的,不会仅仅是数学、物理或化学的问题,也不会是单纯的技术或文字处理问题。当代社会与未来世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复杂性,因而学习科学技术的须有相当的人文知识,专攻人文、社会学科的也应当对科学技术有必要的了解。第三,我们今天所培养的莘莘学子,若干年后将有相当一部分成为各个领域不同层次的决策者、管理者。他们如果没有广阔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知识,没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相辅相成,那就不仅难以胜任管理、决策的重任,而且有可能因决策失误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对中国的高校而言,我们所要培养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应当有较高的中国文化历史素养,同时又应当对人类整个文明的进程有所了解。这样,当他们成为21世纪的治国和建国之才时,才能正确处理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与适合中国国情,汲取人类文明精华与发挥中国特色的关系。

关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还想强调一点,人文素养决不仅仅是多知道一些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价值准则与人生哲理,是要解决如何做人,如何判断真、善、美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人文素养,就不仅仅是学理工农医的大学生、研究生面临的课题了,那些研习文科的学生,同样有一个提高人文素养的问题。

标签:;  ;  ;  

跨世纪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_社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