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疗法配合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观察论文_陈森林,刘艳茹,雷晴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7)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配合中医药治疗对脂溢性脱发患者的作用 方法:将80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4例)主要根据陈达灿[1]、许建平[2]、王雨[3]以及以及采用中医理疗方式如梅花针、耳穴等治疗;干预组(46例)在中医药脂溢性脱发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2组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心理疗法配合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疗效。

【关键词】 脱发;心理疗法;脂溢性;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361-02

脂溢性脱发(sebrrheic alopecia,SA),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男型脱发,中医称之为“发蛀脱发”、“蛀发癣”,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本病多见于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前额尤其是两颖部的发迹线逐渐上移和头顶部的头发稀疏。因其发病部位的特殊、病程上经久难愈以及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负担,因此本病已成为现代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疗法对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80例脂溢性脱发患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18~46岁;病程1个月至5年。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共46例,其中男 27例,女19 例;常规组共 34例,其中男 20例,女14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外科学》脂溢性脱[4]和《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5]的有关内容制定诊断标准。①从前额的鬓角开始,经过徐缓,头发逐渐细软、稀疏、脱落、秃发;数十年后,额上和顶上头发可完全脱光;皮肤光滑,毛孔缩小或遗留有少量细毛,两枕部和两侧颞部仍保留正常。②油脂分泌旺盛,头发油腻,或头皮屑明显,头发干燥,伴有瘙痒,脱发区头皮光滑无炎症。③头发弥漫性缓慢脱落,或头发稀疏。④男性脱发采用Hamilton提出的分型方法,为7型;女性脱发采用Ludwig提出的分型方法,为3型。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之间;③患者入组前处于临床稳定(采用常规治疗大于2周),或初次查出脂溢性脱发,未开始治疗患者;④患者同意且接受治疗;神志清楚,无严重视觉不良、听力障碍,认知理解功能正常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期、产后 l2个月以内和哺乳期妇女;②头皮感染及SLE、梅毒等其他疾病和药物、理化因素等引起的脱发者;③先天性秃发或曾行毛发移植术患者;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者;⑤不愿意按规定治疗及乱用药者

1.5 治疗方法

1.5.1常规组 主要是根据脱发所属证型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治法方药,如陈达灿[1]对肝肾亏虚、脾虚湿阻者以平补肝肾、益气健脾除湿为主,方用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加减。许建平[2]对肝气郁结型以疏肝解郁为主,逍遥散加减。王雨[3]对肾精亏虚者以七宝美髯丹加味; 瘀血阻滞者,用通窍逐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以及配合中医理疗方式如梅花针、耳穴等。

1.5.2干预组 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①健康教育:想患者讲解有关脂溢性脱发的医学知识,告知患者居住环境通风干燥,衣被常洗晒;避风寒,防止感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不使用碱性强的洗发水,不烫发、不染发、不使用吹风机;对于经常口服激素类药物,坚持口服钙剂及引用奶制品补充钙质。②心理调节: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全心全意的服务,在疾病方面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给予解答,主动了解病人的生活需求,了解患者的性格和情绪变化,做好心理调护,尽量能做到让患者满意;对于长期患病产生抑郁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战胜疾病。③心理帮助: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主动、热情关心患者,多随访患者,介绍成功病例,鼓励家属多关心、支持、帮助患者,使其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调动机体潜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每月复诊并填写一次临床观察表,由患者本人、护理人员和主诊医师共同完成各症状的评价。

1.6 观察指标[6]

①头发脱落根数:采用梳发试验(即嘱患者每周洗头2次,于洗发后的第2天用木梳由后向前梳发10次),记录每次头发脱落的根数,并计算出10次梳发时脱发的总根数。②头皮油脂分泌情况:分泌重度、中度、轻度、正常4个等级:重度者头发油腻黏着,每天洗头,甚者一天洗 2次头仍有油腻感;中度者头发油亮,须每天洗头1次;轻度者头皮有轻微油腻感,可隔天洗头1次;正常者头皮无明显油腻感。③头皮瘙痒程度:分重度、中度、轻度、正常4级:重者头皮瘙痒剧烈,并可见明显抓痕;中度者头皮经常瘙痒,偶可见散在抓痕;轻者头皮时有瘙痒,但抓痕不明显;正常者头皮时有瘙痒。④头屑程度:分重度、中度、轻度、正常4级。重度者搔抓时头屑掉落多,在衣领周围可见到较多头屑;中度者在头发上可见明显头屑,但在衣领附近见到不明显;轻度者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头屑;正常者未见明显头皮屑。头发再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脱发区的范围、毛发再生数目及色泽。

1.7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1997年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中关于脂溢性脱发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毛发停止脱落,脱发全部长出,其分布密度、粗细、色泽与健发区相同,皮脂分泌恢复正常,或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显效:毛发停止脱落,脱发再生达70%以上,其分布密度、粗细、色泽均接近健发区,皮脂分泌明显减少,或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5%;有效:毛发停止脱落,脱发再生达30%以上,包括细毛及白发长出,或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5%,<70%;无效:脱发再生不足30%或毛发仍继续脱落,上述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积分减少<35%。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和EpiData统计软件进行Ridit分析和t检验。

2.结果

80例患者均完成临床观察,治疗期间内服药物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组间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见表。

3.讨论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遗传性毛发脱落疾病,其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激素、局部微炎症反应、神经和环境等因素有关。目前西医发病机制尚未彻底明了,较理想的药物仍未问世,在治疗上处于经验探索阶段。西药不能根治本病,且不良反应多,停药后易复发,因此难以维持疗效。手术治疗因费用及疗效持久性等问题,也未普及。祖国医学对脱发早有认识,发为血之余,血虚在前,脱发在后。也就是说,只有当血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才脱发。此外,《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其华在发。”指出肾与毛发的密切关系。“气行则血行”“气能生血”“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由于肾藏精、而中医又有精血同源之说,故血虚也好,肾精亏虚也好,气虚也好,都能导致脱发。可见,脱发之根本病机在于气、血、精的亏虚,故滋肾养精,益气和血乃是治疗脱发的大法,而毛发生于肌表,肌表为营卫循行之地,故临床治以调营卫、益气和血而收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也体会到,心理因素对患者身心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中医也认为情志致病往往责之于肝,肝主疏泄,肝气失疏,气机郁滞则形成血瘀,瘀血不行,阻滞脉络则新血不能养发而致脱发。适宜的心理疗法能够使患者肝气调达,气归于肾,肾精上荣于发则发生不落,故心理的调护在脂溢性脱发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心理疗法对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和巩固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疗效,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避免重药物治疗而忽视心理疗法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刘维.陈达灿教授论治脂溢性脱发经验撷萃[J].中医药学刊,2004; 22(1):10.

[2]许建平,方大鑫.辨证分型治疗脱发185例[J].天津中医,2001; 18(2):46.

[3]王雨,刘明照.崔玉衡治疗脱发经验[J].河南中医,2013; 08: 1237-1239.

[4]黄耀德.齐刺头部穴配合中药生发喷剂治疗脂溢性脱发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5]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S].皮肤病与性病分册,2006. 157-158.

[6]邝瑞明,黄春容.护理干预对脂溢性脱发治疗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1;24(11):94-95.

论文作者:陈森林,刘艳茹,雷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心理疗法配合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观察论文_陈森林,刘艳茹,雷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