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挑选以及装修房子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建筑工程的防水质量,由此,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屋面防水质量的提高会使房屋建筑的保温、防水、排水功效显著。如果屋面防水质量不过关,则会出现渗漏的现象,这会导致人们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而且还会在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提高屋面防水施工的质量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讨防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屋面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对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进行分析,需要总结以往经验,确定各类常见问题发生原因,并基于专业原则,选择最为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管理,提高技术实施规范性,排除外部各项因素的影响,提高结构防水效果,减少渗漏水问题的发生。
同时,要以建筑的实际情况为主,注重因地制宜,提高屋面的防水能力。建筑施工方面,全面落实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完善屋面施工的环境,保障屋面在建筑工程中,能够达到规范的标准。
1、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1防水材料选择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中,防水材料发挥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选择防水材料,便于提高屋面防水的水平。建筑屋面防水材料的种类、规格比较多,必须围绕建筑屋面的需求,挑选防水材料,由此才能维护屋面的防水性能。防水材料选择时,采用技术检验的方法,及时找出不合格、不规范的防水材料,检验过程中,如果有不良材料,就要撤销全批次的防水材料,不能应用到建筑施工内。防水材料选择时,禁止有不规范的材料,避免损坏屋面的防水性能。防水材料选择时,应该重点考虑建筑工程的环境特征,综合分析气候特点,选择匹配的防水材料,规划好防水材料,发挥材料在建筑屋面中的防水作用,保护建筑屋面结构。
1.2设计排水系统
建筑屋面排水施工技术中,优化设计排水系统,一旦屋面积水,就要立即排水,防止屋面囤水而诱发渗漏。屋面排水系统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屋面的排水效果,采用优质的排水设计,改进排水系统的不良设计,杜绝发生渗漏问题,避免建筑结构有腐蚀的情况。屋面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注重雨水、污水的排放,预防建筑结构污染。屋面排水设计是,遵循预防为主、排水为辅的原则,把屋面划分成不同的排水去,雨水要准确的引入到雨水管内,均匀的设计雨水管,简化雨水排放的过程,排水系统设计时,屋面的西部防水构造,如檐沟、天沟的位置,需要在屋面的交接位置,设计空铺结构,空铺宽度适中,保障屋面排水的通畅性。
1.3规范防水工艺
建筑屋面的防水工艺,提出规范性的要求,目的是加强屋面防水技术的实施,确保防水工艺的有效性。针对建筑屋面的防水工艺,提出几点规范性的要求,如:(1)防水工艺中,屋面混凝土的防水工艺中,注意水泥的收缩性能,用于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优化配置屋面施工的混凝土,均匀混合混凝土的原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含沙量,能够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必要时,采用洒水降温的方法,预防屋面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而提升屋面的防水水平;(2)屋面防水工藝中,规范好混凝土的浇筑、振捣等,避免此类工艺中,引起混凝土裂缝,建筑屋面坡度相对较大的工程中,坍落度高,混凝土浇筑、振捣工艺中,水分流失过快,潜在裂缝风险,无法促进屋面结构成型,存在渗漏问题,规范好浇筑、振捣,优化防水工艺;(3)调整好建筑屋面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适当的降低工艺中的用水量,避免失水裂缝,由此维护屋面防水施工的工艺,提高屋面的防水能力。
1.4落实施工养护
建筑屋面防水施工中的养护技术,能够在根本上,维护屋面的防水性能。屋面施工养护过程中,首先采用质量监督的方式,监控屋面防水的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屋面防水施工中的问题,实行科学的养护方法,强化建筑屋面的施工质量,保证屋面结构的高效性;然后是屋面防水施工的清洁养护,屋面结构施工时,内部涉及到大量的管道,包括阴阳角,残留的杂物,就会引起屋面漏水,清洁养护时,全面检查屋面的施工环境,规避杂物的影响;最后是屋面养护时的涂膜施工,待屋面施工完毕后,经过养护完毕后,就要实行涂膜施工,涂膜技术,有利于维护屋面的防水结构,杜绝发生渗漏隐患,利用涂膜,消除漏水的风险,确保屋面结构,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
2、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常见问题
2.1设计不合理
在针对建筑屋面防水施工设计时,要求满足排、防相结合原则要求,提高屋面防水效果,如果设计不合理,将会影响排水产生大量积水,如果防水施工不规范,便会加大渗漏水问题产生可能性。就实际情况来看,屋面防水施工设计不当排水坡度小、组织排水分布不合理,檐口、伸缩缝以及排水口等位置构造不合理,再加上混凝土面板刚度较小,均会影响屋面防水质量。并且,如果保温层、防水层、找平层等处理不当,也会诱发渗漏问题。基于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在设计时需要结合工程所在地气候环境特点,对温湿度、暴雨频率和强度以及积雪融化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将结果作为防水施工依据,争取提高屋面防水施工效果。
2.2材料性能差
施工材料质量与性能在根本上决定了屋面最终防水效果,需要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市场中防水材料种类逐渐增多,并且相互之间性能质量以及价格差异较大,必须要基于工程建设要求对各类面料来对比分析,择优选择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存在部分单位为降低施工成本,选择应用价格低但是质量差的防水材料,在施工后容易出现低温脆裂、龟裂、抗拉强度低、老化等问题,并且使用寿命短,难以满足屋面防水要求,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渗漏问题。
2.3技术不规范
现在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在不断更新,有更多新型技术工艺被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对提高工程施工效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新型技术因为实践经验不足,无法灵活应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降低施工质量。并且,对于很多新型材料的应用,对其性能和要求了解不全面,无法保证实际施工满足专业要求。另外,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偏低,施工行为规范性差,出现人为失误,而影响防水施工质量。例如部分工程屋面板找平层按照防水层找平层设计,厚度不够且未分割,在后期运营阶段受外部因素干扰出现产生裂缝,出现渗漏水问题。
3、建筑工程屋面施工技术要点
3.1屋面防水设计优化
3.1.1屋面结构
为提高建筑屋面防水施工质量,首先需要提高防水设计合理性,做好各细节的优化,保证屋面排水坡度科学性。一般屋面结构找坡应控制在3%,材料找坡则可控制在2%,并根据落水口位置,以及屋面汇流面积大小来确定檐沟和天沟位置。同时,为提高落水口泛水效果,需要将排水坡度控制在1%以上,高低差则应在200mm以内。另外,落水口周围直径500mm以内坡度要控制在5%以上,并低于天沟,为保证排水顺畅性,还需要将其设计成漏斗形状。
3.1.2防水层
防水层设计要点是保证其维持最长服务年限,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渗漏问题,对所选防水材料性能特点以及施工要求进行分析,对其后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提前采取措施预防。设计时要遵循强制性标准,根据不同等级要求,来确定可靠性指标等级。同时还要结合使用年限和造价,以及工程所处地区环境、材料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并保證其与找平层、保护层、保温层之间互不影响,相互作用提高施工效果。要求屋面形成完全封闭且连续的防水层,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基层开裂以及接缝移动而造成防水层损坏。设置的防水层还应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避免因水汽、热、光、紫外线等因素造成的老化,延长其服务寿命,并降低后期维护难度。
3.2防水材料科学选择
为避免因所选材料不当而影响防水质量,需要提前结合施工要求来确定材料类型,常见如柔性防水材料和刚性防水材料两种。第一,柔性防水材料。包括改性沥青类油毡、合成高分子材料、涂膜防水材料以及超高分子等。其中,改性沥青类油毡即对原有沥青卷材进行技术改善,形成经济性与实用性更高的防水材料,如SBS弹性体改性沥青、APP改性沥青防水材料等。第二,刚性防水材料。对刚性防水层变形问题进行分析,调配钢筋网片,同时还要避免多余水分蒸发后孔隙与毛细管网造成渗漏。
3.3防水丝攻技术优化
3.3.1分格缝设置
在屋面防水施工时,可以将分格缝设置在屋面板支撑端、防水层、屋面转折处以及突出屋面交接处等部位,要求与屋面板缝保持齐整,降低因为砼干缩结构变形以及环境温差等造成防水层开裂而出现渗漏水问题。要求分格缝设置间距适当,如果超过6m,需要在中部位置设置一个V形分格缝,并且深度要贯穿于整个防水层。如果将分格缝兼做排气道时,可以适当增大缝宽度,并设置排气孔来增加排气效果。对于选择应用油、沥青防水层施工的屋面板,一般应增设宽度为200mm300mm的油毡,并在分格缝内嵌满油膏。
3.3.2找平层施工
可以选择建筑找坡与结构找坡相结合的形式施工,即按照3%结构找坡后,在结构层上利用1:6水泥炉渣或者水泥膨胀砼石找坡,最后设置成25mm厚度1:2.5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其中在进行建筑找坡时,要保证泛水坡度准确性,检查流水方向是否正确,并用鱼线将最高点以及泄水口之间用鱼线拉直、打点,保证泄水口位置厚度在30mm以上。
4、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控制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时,经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受到设计、施工、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在屋面结构中,遗留了渗漏的问题,根据建筑屋面防水施工的案例中遇到的防水问题,分析屋面防水施工技术中的控制措施如下:
4.1准确设计防水等级
建筑工程的屋面结构,防水施工时,要准确设计好防水等级,通过防水等级,规划设计出屋面的防水层,控制防水层的厚度,同时根据屋面防水等级,选择相关的防水材料,优化选择防水材料,保障防水材料与防水等级的匹配性,进而维护建筑工程屋面防水的施工过程,强化防水性能。
4.2优化屋面细部施工
屋面防水施工中,涉及到大量的细部工艺,防水技术控制方面,要求建筑屋面的施工人员,收集建筑工程屋面施工方案中的图集内容,掌握样图的基本信息,为屋面细部设计,详细设计屋面的施工图[4]。屋面细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精心的设计,满足防水施工的需求。
4.3控制屋面的找平层
建筑工程屋面找平层,关系到防水的效果,在防水施工控制阶段中,全面控制好屋面的找平层结构,规范找平层结构的施工过程,找平层的混凝土施工后,初凝24小时之间,需要实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多于7天。
4.4强化隔离层的结构
建筑工程屋面的隔离层结构,有助于隔离水体与屋面结构,隔离层的材料主要是沥青,厚度高于3mm,隔离层的涂料,要和防水层,具备一定程度的相容性,进而才能发挥隔离层的防水作用。
5、结束语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中,要明确防水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全面落实施工控制,完善屋面防水的施工过程,保障屋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实施期间,把控好施工过程,充分发挥防水技术的作用,由此才能保障建筑屋面结构的防水性、密实性,延长屋面的使用时间。
参考文献
[1]谭瑞斌;房屋建筑中屋面防水返修方案探讨——以同和慧源小区蓬莱阁D座为例[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02期.
[2]周仰东;关于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控制探析要点浅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1期.
[3]张超杰;张俊杰;浅谈如何控制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论文作者:钱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1
标签:屋面论文; 防水材料论文; 防水层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