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正式对外公布《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下称《意见》),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1月25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广德福,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邱天朝,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许留庆出席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 请问余部长,《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具有怎样的意义?
余欣荣: 落实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坚定、扎实、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近期,国办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全面系统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要求,是统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顶层制度设计,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发挥了立柱架梁、奠定基石的重要作用,对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新体制、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C语言的知识点多,如果要求全部融入游戏中,这样的工作量太大,导致无法快速的开发出一款实用的助学游戏软件。因此本软件的主要制作目标:根据程序语言教学以实践为主,突出提高学代码生阅读的能力,以实现学生对各类知识点的掌握。为了适应专科职业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游戏制作之前,对C语言的知识点进行筛选,只选择C语言编程的基础知识点。
大家知道,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城镇化不断发展,人多地少、耕地面积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必须集约高效利用耕地,提高粮食产能,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从各地实践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底数不清、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亟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新体制,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
项目式教学的目的是将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任务完成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它综合了当前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探究教学(问题式)的特点,对培养高技能人才效果明显,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中已普遍应用[2]。
2018年中央机构改革把原来多个部门分别实施的农田建设管理职能整合归并到农业农村部,由农业农村部负责农田建设管理职能。根据中央要求,农业农村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意见》,并征求了相关部门和各省(区、市)的意见。1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意见》。《意见》注重系统总结以往经验,坚持问题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指导思想更加明确。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内容,加强建设管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目标任务更加明确科学。 《意见》既强调了数量目标,提出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又重视明确质量目标,提出了土壤质量、环境标准的整体要求。
三是政策措施更加有力高效。 《意见》要求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新体制,明确“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具体要求。同时,允许地方因地制宜制定不同标准。明确强化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农田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群众参与的农田建设工作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意见》各项政策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抓好农田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广德福: 农田建设需要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同时还要积极调动项目区群众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效益。在我看来,主要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完善省级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的工作机制,抓好统筹规划、任务落实、资金保障、监督评价和建后管护等工作,加快任务分解,层层压实责任。二是进一步强化农田建设项目的定期调度。根据气候条件、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周期,严格落实定期调度制度,及时分析研判建设进度,采取通报、约谈、现场督导等方式,推动年度任务完成。三是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措施。结合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对任务完成、资金投入、建后管护等内容开展综合评价,实行奖优罚劣。四是做好协调统筹,推动形成合力。农业农村部门要全面履行好农田建设集中统一管理职责,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水利、人民银行、银保监等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做好规划指导、资金投入、新增耕地核定、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金融支持等工作,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我们也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发挥好媒体作用,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方面,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 一是整合完善中央财政投入机制,会同农业农村部整合设立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及农田水利建设。2019年,中央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85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农田建设补助资金694亿元,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生产发展专项165亿元。今年10月,中央财政已提前下达2020年农田建设补助资金预算616亿元。二是鼓励地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兼顾各级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的要求,筹集投入更多资金,提高项目建设水平。三是鼓励引导多渠道资金投入。鼓励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受益对象和农村集体筹资投劳,鼓励采取投资补助、贴息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另一方面,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和全过程绩效管理。 一是加强资金管理。今年5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提出了按照“政策目标明确、分配办法科学、支出方向协调、绩效结果导向”的原则,分配、使用和管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二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今年5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建立农田建设补助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管全过程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意见》从强化建后管护和严格管控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政策要求,支持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集中用于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
继上海之后,云南第二个获得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的试点资格,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落户云南,且启动了首单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海外投资项目,为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探索了新路径,为企业“走出去”搭建了新平台。
2.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知,喷施缓解剂的处理1、3单株结薯数较CK1分别增加0.70,0.45个,单株结薯数有所增加;处理2与CK1结薯数基本一致。处理3(敌克松+吲哚乙酸)的单株产量较高,为741.3 g/株,较CK1增加3.9%,处理3(敌克松+吲哚乙酸)小区产量较高,为68.8 kg,较CK1增加20.1%,各处理的商品薯率较CK1分别增加1.5%、2.0%和1.5%,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余欣荣: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据评估,建成以后项目区的耕地质量一般提升1-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项目区粮食产能稳定性水平要明显高于非项目区。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据测算,到2022年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此可以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80%,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将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第五,壮大新主体。即壮大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主体,包括创新型企业(尤其是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型个人(如创客、新型农民等)、创新型区域(如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等)、创新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型国家平台(如国家创新中心、国家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等)。
我们也注意到,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建设难度日益增大。同时,由于近年来人工和材料费用的增长,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不断升高,迫切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为此,《意见》明确要建立健全农田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各地要通过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合理保障财政资金的投入。二是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采取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地方政府有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是鼓励地方政府在债务限额内,发行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四是完善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使用机制,土地指标跨省域调剂收益按规定用于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省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优先用于农田建设再投入和债券偿还、贴息等。我们相信,通过以上措施,能够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记者: 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在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请问如何发挥这个机制的作用,推动地方开展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在最低服役温度下,焊缝、热影响区冲击吸收能量平均值不低于54J才能满足要求。由试验结果可知,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冲击吸收能量均满足要求,而自动焊的冲击吸收能量更高,能够满足更高的要求。
记者: 刚才余部长提到,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这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来说意味着什么?
记者: 《意见》提出要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这项工作中央此前也已经有了相应部署。请问,修编情况目前进展如何?
邱天朝: 规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安排政府相关投资的重要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是部署未来一段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项目布局、建设重点、资金安排等内容的总体考虑和总体设计,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着龙头引领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工作历来高度重视,2013年,国务院批复并发布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之后又相继批复同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全国土地整治规划》,这些规划对全国各地有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但是,随着形势变化,一是上述这几个规划实施期接近尾声(一般都到2020年结束),二是2018年机构改革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部门管理职责进行了优化调整,三是2018年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也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所以,综合考虑这些新的情况,确实有必要编制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9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这次发布的《意见》对规划修编问题再次做了强调。
按照机构改革之后部门的职责分工,新一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是由农业农村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配合。目前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情况评估,进一步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高质量地编制新一轮规划。据我们了解,现在规划的总体框架基本上已经确定了。
记者: 据了解,随着近几年各地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难度和成本持续增加,请问如何保障建设的资金?
许留庆: 做好资金保障,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至关重要。中央财政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把农田建设作为支持重点,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全过程绩效管理,有力保障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实施。
长期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计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计划及其他涉农规划、计划的政策衔接平衡;二是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上,持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开展“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的前期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是其中已经初步明确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水利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进一步做好统筹衔接平衡,积极推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相关工作,推动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农田建设规划体系;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布局,明确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先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继续加大农田建设方面的投入支持力度,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在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学习领域部分和专业基础课主要在第一、二学期,上课地点在学校,以理论讲授的形式完成。期间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给学生做报告,每学期不少于3次。第三、四学期为校企双方共同授课,每年的10月15日至第二年的3月15日为在校学习阶段,在这期间主要进行校内课程的学习,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其余时间为企业学习阶段,主要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边学习边实践,实行岗位轮换,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的学习内容。第五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在企业完成,此时学生已成为企业的合格员工,分配到不同岗位,在第六学期为就业实习阶段,学生可以选择继续在合作球场就业也可以去其他公司就业。
通过喷嘴性能曲线(图2)和实际喷嘴雾化实验效果(图3)可以确定新喷嘴在雾化性能方面、喷射扇形角度和喷嘴流量线性比旧喷嘴优异。
记者: 刚才余部长说到,在建设高标准农田当中要把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意见》中也对高标准农田的质量提出了很多要求。请问,这是作何考虑?怎样保证高标准农田的质量?
余欣荣: 《意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强调高标准农田建设数量要求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大家知道,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产出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食品,这是一个基本道理,或者说是基本规律。因此,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决策,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又是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为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现实选择。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要以保障粮食产能为首要任务,确保“吃得饱”;而且要为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奠定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实现“吃得好、吃得健康”,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质量兴农战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农田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状况没有根本改观,部分地区由于农业资源长期透支导致地力下降、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更加突出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措施,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生态友好这个基本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正面临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意见》的要求,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注重土壤改良,严格落实耕地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措施,使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在数量而且在质量上都能够获得双丰收。
标签:高标准农田建设论文; 国家粮食安全论文; 粮食安全保障论文; 粮食产能论文; 国新办论文; 国务院论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