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初探论文_谢磊

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初探论文_谢磊

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9

摘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得当前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因而越来愈多的地下建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相比于一般的建筑而言,大型地下建筑的建设环境更为复杂,技术难度更高,并且其质量的建设与人们的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对于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型地下建筑基本施工技术,并且以某市大型地下活动中心工程施工实例为例,对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勘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在此推动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的种类逐渐增多,从多层建筑到高层建筑再到大型的地下建筑,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然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就除了要加强管理以外,还要不断的提高建筑的技术,而对于大型地下建筑而言同样如此。就我国当前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而言,其技术水平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因而,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求量逐渐增大的大型地下建筑。因而,加强对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视和研究,对于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大型地下建筑基本施工技术介绍

1、工程前期的勘察

对于地下大型建筑的施工而言,施工前的地质、地形以及位置勘察都是非常重要的。地质勘察主要是对地下地质构造进行探测,通过地质勘察的结果来设计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地形以及工程位置的勘察对于过程的施工方案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地形以及过程位置的勘察,可以计算地下工程施工对地面及地面建筑的影响值,设置合理的施工参数。

2、地下工程的土方开挖及维护

土方开挖及其工程维护是地下过程的主要实施阶段,这一过程的实施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方案说明》来进行。对于不同的地下过程,其土方开挖的过程以及维护的方式都不一样,这是由于其地质构造以及施工位置等决定的。但是,一般来说,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边开挖边维护,并且必须设计合理的开挖步骤。一般地下十几二十米深的地下过程大约要分三到四步的进行土方开挖。

3、工程后期的控制参数测量和监测

工程后期的控制参数测量和监测对于保证工程及地面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大型地下建筑施工对于地面以及地面建筑都有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施工之后对于地面沉降以及地面建筑影响参数的测定都是必须的。

二、逆作法施工技术的优势及其技术要点

逆作法的施工过程同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它是沿着建筑物地下结构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在地下结构底板封底之前,作为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进行挖土施工作业至地下结构一层顶板底标高或地下结构二层顶板底标高,对地下结构一层或地下结构二层顶板进行浇筑,作为水平支撑的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然后再通过上述的操作方法逐层向地下进行挖土和浇筑,对地下建筑各层的顶板进行浇筑,同时对各层结构中的中柱或隔墙也逐层向下施工,直至地下结构底板封底,这样地下建筑结构施工过程就完成了。

1、逆作法的优势

(1)缩短工程施工的总工期:一般情况下只有地下一层占绝对工期,其他各层地下室可与地上结构同时施工,可以缩短工程的总工期。

(2)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由于地下室结构与临时支撑相比刚度大得多,所以地下连续墙在侧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就小得多。此外,浇筑后的底板成为多跨连续板结构,使底板的隆起也减少。

(3)使底板设计趋向合理:在施工时底板的支点增多,跨度减小,较易满足抗浮要求,甚至可减少底板配筋,使底板的结构设计趋向合理。

(4)有利于结构抵抗水平风力和地震作用:采用逆作法施工时,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原状土体粘结一起,地下连续墙与土体之间粘结力和摩擦力不仅可来承受垂直荷载,还可承受水平风力和地震作用。

2、逆作法施工技术要点

2.1对结构受力机理与沉降分析进行研究

在进行地下建筑逆作法施工过程中,施工荷载会造成基底土的沉降变形,在新的时期应该加强地下连续墙的计算分析的研究工作,要在建筑结构形成刚性箱体前,能够精确计算分析其受力与变形,以保障施工的顺利完成。

2.2加强施工组织技术研究

在地下建筑逆作法施工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借鉴优秀的管理经验,通过引进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动态监测,时时掌握最新数据,对建筑施工期间的各种行为主体进行有效的监控,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的损失,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实现集约化管理。

2.3加强建筑节点处理研究

在地下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建筑节点,建筑节点是地下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它关系到建筑结构体系能否协调工作,它是处理一切施工工作的关键点,在地下建筑基坑与地下连续墙的沉降设计中,如何有效的保障地下建筑功能的顺利实现,建筑节点的处理工作是地下建筑项目施工的重点内容。

三、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1、在防水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其配合比的设计,一般而言地下室的底板以及外墙混凝土的强度应该设计为C35,因而在选择配料时必须要严格按照上文所描述的配合比设计进行控制。

2、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要合理。混凝土的坍落度与其和易性密切相关,因而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搅拌站必须要委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对坍落度进行测定,每工作班至少要测定两次,凡是坍落度过大亦或是过小都不能使用。一般而言,对于高层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施工来说,其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值要在(120+20)him左右。

3、防止冷缝的出现。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必须要按照施工设计进行分段分层施工,每层所浇筑的厚度为0.5m左右,分层浇筑的接头时间间隔不宜超过2小时。同时,在浇筑混凝土时,还必须要控制好振捣的强度、振捣的时间,一般来说防水混凝土的振捣需采用高频机械进行振捣,振捣至混凝土的表面不再冒泡、不再沉落、呈现出浮浆的时候为止。

4、防水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应该根据施工时候的气候制定不同的养护策略。如果在夏季施工,因为气候炎热,必须要采用覆盖浇水的方式进行养护,养护工作应该在浇捣完成后的12小时内完成,养护时间不得低于2周。在养护的过程中,养护人员必须要严密观察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温差变化情况,温差不得大于25℃。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不仅仅关系着大型地下建筑的施工质量,更加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对于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然而,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涉及的技术层面比较多,同时每一项技术又比较复杂,再加之我国建筑领域对于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因而不利于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因此,在今后的建筑领域的发展中,要不断的加强对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并且要从大型地下建筑施工特点的多个方面,从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好、更有利于提高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方法和措施,为我国大型地下建筑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琳琳.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民营科技.2012(01)

[2]吴孟水.试论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2(02)

[3]孙广宇.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

论文作者:谢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  ;  ;  ;  ;  ;  ;  ;  

大型地下建筑施工技术初探论文_谢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