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爱,爱需要教育_生活教育论文

教育需要爱,爱需要教育_生活教育论文

教育需要爱 爱需要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我们讨论教育与爱的关系问题,缘于两个原因:一是我们都感到爱对于孩子,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世界都相当重要。但是,爱究竟是什么,怎样才算爱,到目前为止,无论从理论上到实践上都还不是十分成熟。二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有关爱的问题需要解决。科技进步了,经济发展了。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尤其是作为今天的儿童,明天的太阳,21世纪的人才,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最缺少的又是什么?有人说,最缺少的是情,最需要的是爱,这里暂且不讨论这是不是就是最需要的,最缺少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就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看,儿童接受的爱远远大于他们付出的爱,甚至有些孩子接受了爱,却并未感受到爱,更想不到还需要付出爱。其实当然,这不是说给孩子的爱太多了,爱从来不会多,也不是说孩子不缺少爱,不少孩子还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爱,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更为严重的在于接受爱与付出爱极度失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我们的教育走了一段弯路,片面强调知识教育、智力教育,或者说是围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孩子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其二,这几年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转轨,竞争机制的引入,在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产生了新旧价值观、人生观的剧烈冲突、碰撞。一些人对人生的态度、需求发生了变化,对中国传统社会一贯强调的道德、良心、爱产生了困惑、怀疑,甚至唾弃;其三,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是国情的需要,是对的,但又毕竟大大超越了我国几千年传统的生育观、育儿观,再加上对独生子女发展的环境与规律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因此造成了一批“小公主”、“小皇帝”,所谓的“四、二、一综合症。”

尽快地扭转儿童中爱的失衡以及教育者错误的爱的方式,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本文对教育与爱关系粗浅的探讨目的也在于此。

一、对爱的理解

1.爱的性质。爱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剖析:

①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爱首先是一种态度,是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对世界的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反映。具有爱的人,接纳自己,接纳别人;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尊重自己,但决不自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他们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关注着世界,尽管他们也会遇到困难、挫折与失败,但他们这种对人生的总的态度与信念坚定不移。

②爱是生长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爱,渴望爱,孩子需要父母的爱,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恋人需要情侣的爱,夫妻需要配偶的爱,病人需要医生、护士的爱,灾区人民需要非灾区人民的爱……人民需要人民公仆的爱,祖国需要全体人民的爱,而世界需要全人类的爱。人们把爱比喻为生命的源泉,没有爱,人的生命将会枯渴,而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不是艺术的夸张,而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人的生长发展离不开物质需要和生理需要,也离不开象爱这样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当然,爱的需要本身有的也穿插着物质的或生理的需要。

③爱是高尚的行动。爱是一种态度,一种需要,而且还是一种行动,说它是高尚的行动,那是因为爱的行动是无私的、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奉献。一般人把爱狭隘地理解为是接受爱的施予后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其实不然,爱的本质特点不在于接受,而是付出,是给予爱的行动。而爱的情感体验是在接受者与给予者的爱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种种肯定的体验,如激动、喜悦、感激、崇拜、幸福等等,如果离开了对人生的态度、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爱的行动,怎样理解上述的体验究竟是爱,还是别的什么?而且,事实上,只有当将爱付诸于行动时才能真正体会爱的快乐,爱的幸福。一个总是等待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来给予爱,而自己从不愿付出爱的人是很难感受到别人爱的,哪怕是他已经得到了爱,这就是爱的双向性。你想享受爱的幸福吗?请你先要学会付出爱。

2.爱的作用 ①爱是人的一种动力。爱可以激发一个人去从事最艰难甚至最危险的但却是最有价值的活动。爱可以支持一个人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爱还可以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而不断地调整和组织一个人的行动,正因为心中有了爱,人可以征服一切困难,创造人类的奇迹。

②爱可以产生爱。前面提到爱的本质不在于接受,而在于给予,给予什么?给予生命。给予他的生命的活力,给予他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给予他的知识,给予他的欢乐与悲哀,总之,爱就是把一个人对生命的全部理解和表达方式通过自己的行动给予(或传递)另一个人,并使另一个人在接受爱之后也成为爱的给予者。假若我们把给予爱的人比喻为是一支已经点亮的蜡烛的话,它能用自己的火去点燃另一支尚未点亮的蜡烛;既而,那被点亮的蜡烛又去点亮另一支蜡烛,于是,一支烛光变成了两支烛光、四支烛光……最后换来的是一片光明。爱的给予者越多,人间的爱就越浓、越温馨,不仅爱的给予者在施予爱的行动中生产出更多的爱的使者,同时爱的给予者在给予爱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认识到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也体验到爱的幸福感,于是,更激励和强化了爱的行动。爱使一个人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精神变得更加崇高。

3.爱的要素。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爱的要素由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组成。根据我们的演绎和认识,认为爱由关心、责任、尊重、理解、信任、期望五个成分构成。

①关心。这是爱的切入口,是爱的行动的具体表现。父母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和身体;教师认真地传授知识,解难答疑;孩子们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讲故事、聊天、梳洗、打扫卫生;人们到福利院抱一抱孤儿,把孤儿带回家,过一过“家”的生活;一个同学病倒,其他同学前去安慰问候,帮助补上拖下的功课;一个地区受灾,全社会都伸手捐款、捐物……所有这些都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主动的关心。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对孩子的爱的关心应该是细腻的、无微不至的;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也要关心孩子的精神需要。但关心不是替代,不是越俎代疱,不是放任,不是溺爱,不是过度保护,不是过度干涉,不然,爱的关心就会走向反面。

②责任。爱就要主动地承担责任,把承担别人的责任看作是承担自己的责任,对别人负责就象对自己负责,这是一种完全主动的、而不是强迫的使命感。一个人生病了,周围的人想方设法要为他治病,就好象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治病一样;一个孩子想读书却因种种原因(如穷困、身体、残疾、家庭关系不和等)无法上学,其他人帮助他克服种种困难,让他实现读书的愿望,把帮助别人读书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就是爱的责任。

③尊重。爱不是怜悯,爱不是施舍,爱不是并吞,爱是对生命的热爱,是试图用一个人的生命感去唤起另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激发生命的活力,所以,爱是尊重。施爱者与被爱者之间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更何况施爱者付出爱,并没有使施爱者被剥夺或失去什么,恰恰相反,施爱者将变得更加“富有”,独特的精神上的富有。被爱者需要爱,施爱者也同样需要爱——挖掘生命的全部潜能。爱,只有尊重才会使被爱者感受到爱的关怀,没有尊重的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爱,因为爱本身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些父母自认为很爱孩子,但孩子并不这么认为。这里的原因有几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父母爱孩子,并不尊重孩子,或是把他们当作玩偶来欣赏,或者把孩子当作自身的附属品,或者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未竟目标的工具,就是没有把孩子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而从小没有得到人的尊重的人,长大了也不会成为人。

④理解。爱意味着理解,这就是说,施爱者能设身处地站在被爱者的立场上想问题,分析问题,在心理学上称“移情”或“心理置换”。只有真正理解了被爱者的困难、愿望与要求,爱的关心才能落到实处,但一些父母、教师虽然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却并不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活动。例如,孩子逃学、厌学、学习成绩下降只是个表面现象,在这个现象背后很可能就是学习负担太重,父母期望值过高,对孩子施加的压力太大所致。再说有许多所谓的“过失”、“问题”是个体发展过程中自然出现的正常现象,父母若能经常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相信对理解孩子、关心孩子不无裨益。

⑤信任。爱是施爱者与被爱者之间的一种信任。施爱者信任被爱者具有跟他一样潜在的智能,相信被爱者有战胜困难的勇气,相信被爱者有改正缺点,认识错误的需求,相信被爱者有积极上进取得成就的愿望和决心,相信能用爱感化迷途的羔羊,没有这种信任,爱的关心将是无力的,苍白的,而被爱者也只有建立了对施爱者的信任,爱才能被接受。

⑥期望。爱本身还包含施爱者对被爱者真诚的严肃的期望,母亲相信一个撒谎的孩子之所以撒谎肯定是有原因的,也相信他可以纠正,纠正撒谎的恶习,这就是母亲对孩子的期望或要求。所以,爱的本身就应体现出对被爱者的期望或要求。只有这样,被爱者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不仅仅是接受爱,还能把爱变成新生活的动力。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爱是人类崇高的圣洁的精神现象,它是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指导下,在把关心人和社会作为自身需要的推动下,个体所从事的一系列激起一个个生命活力的行动,并从中产生肯定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体验的心理过程。真正的爱包含着对人、对己、对社会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和期望,爱是人类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二、教育需要爱

教育与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孩子必须要有爱,而要使孩子具有爱,必须通过教育。

1.爱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结果。我们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要把孩子培养成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发展的人才,身体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强健的身体就无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智慧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源,没有智慧,用什么东西为社会服务;而道德则是主体思想与行为方向的灵魂,没有道德,身体就成了躯壳,智慧也可以充当战争下邪恶的帮凶。所以,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社会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适应社会、人格健康的人,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爱世界、爱人类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远见卓识的世界人。

强调做人的重要性,强调培养道德和爱心的重要性,在今天的形势下显得格外重要。①物质水平提高了,人的道德水平不会自发跟随提高。相反,如果教育不紧紧跟上,丰富的物质生活,金钱的刺激与诱惑可能使人产生好逸恶劳、贪图虚荣,精神空虚、生活失去目标的后果,某些经济发达国家吸毒、性乱、艾滋病、绑架、谋杀的恶性膨胀状况已为我们作了最好的佐证,可以说,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势头。

②现在我们正处在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经济也由地方经济走向国家经济、走向世界经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条形形色色的新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教育也从封闭式的课堂内面对面的传授变成了全方位的多渠道引导开放式教育,许多世界的和社会的黑暗面未经选择地向年轻一代袭来。当然要堵住这些有害的信息是堵不住的,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教育增强学生自身的免疫力。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特点,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③中国在粉粹四人帮以后,在教育改革上也走了一段弯路,为了追回十年动乱失去的时间,快出人才,快出成果,狠抓知识教育,狠抓考试与升学,相对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人格教育。80年代初,根据我国的国情实施独生子女政策,这是完全必要的,但由于缺乏对独生子女心理与教育规律的认识,加上这些独生子女的父母恰好刚从践踏历史、践踏文明的时代走出,又遇上了经济改革的大潮,造成了教育上和思想上的混乱。这种混乱与其说是教育方法上的问题,不如说是教育观的问题、育儿观的问题,归根结蒂是父母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问题。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比他们生活得更好,出路在哪里?读书。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孩子开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式的生活。而在学校也引进了所谓的竞争机制,比分数、排名次,一切都围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转,于是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学校与学校互相“封锁”,明争暗斗,这样的竞争把原来就在独门独户里的独生子女变得更加孤独、更加自我中心。

儿童是需要教育的,儿童也是可以教育的。1994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转轨”,在这股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在全党全社会的关心下,我国目前正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向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轨道上发展。在短短的时间内,全国已涌现了一大批关心父母、关心同学、关心军烈属、关心灾区人民、爱祖国、爱人民的令人感动至深的事迹。昔日家庭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开始走出了家庭,走向社会。这就从另一方面证明,爱是教育的结果。

2.爱是教育的基础。受教育者要学会爱,需要通过教育,而受教育者要接受教育也需要爱,需要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爱。儿童的成长有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观摩、模仿和认同。有人说孩子的眼睛象“录像机”,孩子的耳朵象“录音机”,比喻儿童对他所接触的人的观察是十分敏锐的。儿童模仿什么,与谁认同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信任与爱。心理研究已经证明,儿童愿意模仿他喜欢的对象,认同他信任的对象。这就是说要让孩子接受教育,教育者必须先主动建立爱的关系。一旦教育者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会不需要任何论证就按照你的教导去做。因为孩子相信你的力量,崇拜你的资深。老师是教育的主导力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能动体。如果教育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与爱,那么即使教育目标对头,教育方法正确,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孩子可以拒绝接受你的教育,教育的困难与失败往往就在这里。而教育成功的秘诀也常常是在这里。爱是联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基础,尤其是我们要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那只能“用爱去交换爱,用信任去交换信任”,(马克思),爱是教育者成功教育的基础,心理学实验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老师对学生的信任、鼓励、期望所带来的孩子的成功。现在生活中更有许许多多优秀老师呕心呖血用爱心教育孩子成长,创造教育奇迹的故事。

三、爱需要教育

1.爱不能自发产生。我们强调的爱,正如前面所述,是爱的付出、爱的给予,主动性才是爱的本质,而这种主动付出的爱不会自发产生。因为,一个真正具有产生爱的能力的人,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态度;其二是人要把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把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奉献给亲人、朋友、同胞、祖国和人类和平当作自己的需要;其三,在自己的行动中实现爱的给予。可见,要达到这三个条件,要使儿童成长为具有爱的能力的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通过长期的甚至艰苦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2.爱要从接受爱的教育开始。爱不会自发产生,一个人的爱总是先从接受别人的爱开始。孩子对父母的爱从父母的一口奶、一匙饭开始;学生对老师爱从老师亲切慈祥的教育和关怀开始;孩子对祖国的爱从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五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瑰宝,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开始,主动的爱的能力先得从被动的爱培养起,爱的产生可以用这样一个简图表示:

爱的给予者(家庭、学校、社会)→爱的接受者→爱的感受(理解)→爱的态度→爱的需要→付出爱

儿童从小开始接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爱,自己是个被动的爱的接受者。这些爱的累积,使儿童感受了爱,懂得了什么是爱,以及爱的意义。于是进一步意识到自己该怎样对待人,对待社会,对待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回报爱的需求,最后将这种爱的态度,爱的需求付之于行动,建立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在付出爱的同时,所获得的爱的满足感与快乐感还进一步加深了爱的需要和实施爱的决心。如此反复循环,螺旋上升,一个儿童或一个成人从一个消极的爱的接受者最后成了一个具有爱的胸怀和爱的能力的给予者。但是要记住这爱的发展中的每一环都离不开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点拨。怎样给儿童以爱,怎样让儿童接受并产生爱的体验,懂得爱,怎样将这种体验与理解变成儿童的态度和需要,以及如何实现爱的给予,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教育为儿童创设的给予爱和实践爱的环境。

3.创设培养爱的环境。爱需要培养,爱需要教育,爱需要创造爱的教育环境。①要有一批具有爱心的教育者。父母和老师都是儿童天天见面的最直接的爱的施予者和爱的教育者,因此,父母和教师本身首先应是个具有爱的能力的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最一般的常识,一个孩子是不是具有爱心,父母和教师就是一面镜子,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一大批爱心在行动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具有爱心的父母或教师。

②把素质教育放在培养人的首位。根据我的理解,素质教育就是人格教育,是以爱为核心的人格教育。培养我们的孩子不仅具有智慧能力,还有情感能力,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有这样那样的个人特殊兴趣、爱好和专长,还有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志向和抱负;不仅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自己周围的人,还爱一切需要帮助和爱的人,把对祖国的爱、人类的爱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最高目标。

③教育孩子学会自爱。人们常常把自爱与自私、个人主义混同起来,其实,自爱与自私完全是两种性质的东西,自爱是学会付出爱的主要条件,前面提到,爱是一种态度,而不是某人所爱而引起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一种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是为所爱对对象的成长和幸福的一种极主动的奋斗”。所以,自己也是爱的对象,自爱就是对自己生命的理解、尊重与热爱,只有有了自爱态度和自爱能力的人才可能关心、尊重、理解别人,“爱你就象爱自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根本无法认识和去爱别人,爱的能力“植根于自爱的能力”。

④爱的培养需要全社会上的努力。爱的培养要靠家庭,靠学校,还要靠社会,爱是一种氛围。当家庭充满爱,孩子的爱心就易长生;当学校充满爱,学生的爱心也易发展,而只有当社会充满爱,爱才能发扬光大。但家庭与学校创造的爱的氛围毕竟有许多局限性,无论是爱的软件建设——爱的舆论导向,还是爱的硬件建设——学校、剧院、报刊、图书馆、电视台、电台等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家庭培植的爱只是个点,学校培植的爱最多是条线,而只有社会才能创造爱心一片。现在我们采取的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爱是这种指导思想的体现。

爱是每个人的财富,爱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只要人与人真正建立在人性的关系上,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世界将成为一个和平、幸福、充满温馨的大家庭。我们在等待,不,我们正在努力创造这一天的到来。

标签:;  ;  

教育需要爱,爱需要教育_生活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